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奥丹斯苏醒过来,对飞船被弹射的事显然一无所知。她看看窗外,问起船长这是在哪里。船长摇摇头,对她笑笑。她问船长他们要到哪里去,船长同样摇摇头,而恩达尔斯也只是摊开双手,耸耸肩。科罗尔斯简单分工,由他跟助手轮流收拾船里的狼藉局面和监控自动驾驶,而奥丹斯负责准备食物。不光飞船到底飞到哪里,一日三餐还是要吃的。三个人忙碌起来,恩达尔斯提出他来专门监控自动驾驶,由船长收拾残局。科罗尔斯知道,这主要是因为助手跟他的审美观非常的不一样,对船长的收藏,他有些时候甚至是无法直视的。船长笑笑,开始摆弄起自己的小玩意来。
在漫无边际的宇宙里航行,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可是聪明的恩达尔斯借助中央电脑强大的运算能力,开始收集飞船进过地区的各种数据,来补充航图。可是因为速度太快,收集的效果非常有限。后来在船长的建议下,恩达尔斯建立了一个系统性的收集程序,交给电脑来自动运行,收集的效果好了不少。现在,全系的航图里,有些数据已经能现实出来,只是这些数据在人们看来,是那么得陌生。仍旧不是乐观的现象。三个人呆在驾驶舱里,顶着前方仍旧黑暗的航区,陷入沉默。
收集到的数据显示,他们正在逐渐驶入一个特殊的星系。之所以说特殊,是因为这个星系由大量恒星组成,彼此之间距离遥远,在外表上都表现为模糊的光点,电脑系统初步估计这个星系同纳不拉星系一样,由不同结构的亚星系组成。这些亚星系按照它们的形状和结构,可以分为:旋涡星系、棒旋星系、椭圆星系和不规则星系。这是个庞大的星系,其所包含的亚星系总数在千亿个以上。
科罗尔斯仔细观察数据,发现,星系里最多的就是椭圆形亚星系:这种星系外形呈正圆形或椭圆形,中心亮,边缘渐暗。按外形又分为e大致八种次型。中心区最亮,亮度向边缘递减,距离较近的,用大型可以分辨出其外围的成员恒星。同一类型的亚星系,质量差别很大,有巨型和微型之分,其中以椭圆星系的质量差别最大。质量最小的矮微型椭圆星系和球状星团相当,而质量最大的超巨型椭圆星系可能是科罗尔斯见过的最大的恒星系统,质量范围约为纳不拉主恒星的千万倍到百万亿倍,光度幅度范围从绝对星等-9等到-23等。椭圆星系质量光度比约为50~100,这表明椭圆星系的产能效率远远低于旋涡星系。椭圆星系的直径范围是1~150千秒差距。总光谱型为k型,是红巨星的光谱特征。颜色比旋涡星系红,说明年轻的成员星没有旋涡星系里的多,由星族荼天体组成,没有或仅有少量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椭圆星系中没有典型的星族溢天体蓝巨星。据此科罗尔斯大胆的推测认为,椭圆星系是由两个旋涡扁平星系相互碰撞、混合、吞噬而成。数据说明,旋涡扁平星系盘内的恒星的年龄都比较轻,而椭圆星系内恒星的年龄都比较老,即先形成旋涡扁平星系,两个旋涡扁平星系相遇、混合后再形成椭圆星系。在一定的条件下,两个扁平星系经过混合的确能发展成一个椭圆星系。科罗尔斯的仔细观察也发现,某些比一般椭圆星系质量大的多的巨椭圆星系的中心部分,其亮度分布异常,仿佛在中心部分另有一小核。他给自己的解释就是由于一个质量特别小的椭圆星系被巨椭圆星系吞噬的结果。但是,星系在宇宙中分布的密度毕竟是非常低的,它们相互碰撞的机会极小,要从观测上发现两个星系恰好处在碰撞和吞噬阶段是是非常困难的。
对电脑收集整理的信息,船长观察得入了迷。恩达尔斯产生了一个想法,既然进入了个这么复杂的星系里,那是不是意味着科罗尔斯他们极有可能寻找到合适的停航地点?那么就算是有目的地了,虽然这个目的地完全不在他们的计划中。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船长。科罗尔斯思考一会儿,命令助手在遇到这个星系中的行星,要注意抵近收集资料,一旦发现各项条件都较为合适的,考虑停靠修整。奥丹斯不以为然,这么漫无目的的飞行,谁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星球。可是如今没有更好的计划。有时候不是计划,本身就是计划了。破损的飞船获得的意外的推动力,逐渐消失了。飞船打开了自己的引擎飞行,由于这片区域对飞船的阻力很小,船长嘱咐助手,只打开了一主一副两只引擎,飞船匀速往前飞行。中央电脑不断传输信息,这片的航图也不断被填充。
这是一片全新的航区,至少对纳不拉星人来说,极有可能是头一次进入这片区域。
第十三章 迷航(3)()
几乎就是在几个小时之内,科罗尔斯和他的飞船,带着两个顺便倒霉的伙伴,就被挤压到了大塌陷的中心地带。和飞船紧密挨着的实体物质各种各样,这激起了反正也很无聊居然生出要散心念头的科罗尔斯的兴趣,他很执拗得要求自己的助手,那个一向谨慎的恩达儿斯给他准备好登陆的准备,他非要到绝对不安全的实体上走走看看。助手的建议被置之不理,船长大人发出的是命令,而不是提议。助手为船长系上了两根保险绳,可是出了飞船的船长想要到更远的地方去,想出了好办法,把两根保险绳对接成了一根,这下他可以走得更远些了。旅途没有达到目的,就被打断了,被严严实实挤压在一起的大塌陷区,物极必反得生出了向外弹射的力量,在刚爆发的初期,科罗尔斯就被狠狠推到了舱门口,是助手的眼疾手快的一把拉住他,将他拽回了飞船里。其实有些残破的飞船,开始被逐渐大起来的推力,如同弹弓中的石子一样被弹射了出来,舷窗外是同样被推动朝着大概一个方向飞去的物质实体,速度快的叫人难以置信。趁着这个时机,船长叫助手打开了几个引擎,在更多的物质实体碰撞到飞船之前,加力飞出了密密麻麻的的区域。飞船自己的力量只能是辅助,其实改变不了要去的方向。飞船还是朝着被投射的方向,也就是那片黑暗继续前进。导航图上没有现成的记录,全靠着灵机一动的助手,开启了飞船强大的中央电脑,开始现成编制导航图。恩达儿斯心里其实想过这个问题,即使编写好了导航图,给谁用呢?看着周围的微微发紫的暗处,只有他们一艘飞船,可就是他们,也不一定能有机会再次踏入这个地区。
中央电脑的配置还是很高的,它很快就搜集到了很多的信息。科罗尔斯毕竟是受到过正式的飞行教育的人,他帮助助手编制了一个程序,电脑开始自动进行匹配性补齐时态运行,导航图的信息越来越充足,就像是人心里的信心也越来越足一样。明显,小姑娘的心情也好了不少,皮肤的颜色开始看起来叫人感觉舒服。她在逐渐亮起来的导航图前兴趣十足的看着,用手指点着一个个的指标点。船长没有心情看这些,心里再次沉甸甸的,这场旅行依旧是没有目的地的。奥丹斯惊喜的尖叫,叫船长的心里一震,细细辨别,他马上发现这是代表高兴的尖叫。刚想叫奥丹斯安静些,奥丹斯却指着屏幕上的一个刚刚才出现的指标点,叫船长看。船长头一眼看过去没有什么发现,接着那个点的亮度逐渐大起来。这意味着什么?船长叫助手操作电脑对这个指标点开始跟踪,助手很快执行了命令,接着追踪信息显示在操控台上的左上角。船长看了一眼,扭头对奥丹斯说,没什么稀奇的,就是团星云尘埃的聚集罢了。点越来越亮,是因为它们内部的压力和温度越来越高了。
助手看看信息,发现不对劲,他报告船长,这团星云尘埃正在逆时针运动着,在自转的同时,它也在朝着一个方向不停运动。科罗尔斯问助手,那个被他接近的方向上是不是正好又我们?恩达儿斯点点头。真是糟糕透了,船长看看显示器,要求恩达儿斯开动引擎,努力改变飞行方向,避免跟这团星云相遇。这艘船已经是受了重伤,怎么能承受得住星云尘埃的撞击。星云尘埃着玩意儿你千万不能小看,它打着圈往前走的时候,内部的尘埃高速运转,对任何进入尘埃中心的物体,都会造成快速的摩擦。强度一般都很大的尘埃微粒,因为数量庞大,足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将飞船摩擦得也变成尘埃。在纳布拉星系就有星云尘埃,不过科罗尔斯对这片区域很陌生,更要小心了。幸好大塌陷对飞船的弹射力减小了不少,恩达儿斯打开了足够多的引擎,飞船摇摇晃晃摆动它的身体,开始躲避气势汹汹而来的星云尘埃团。船长有些担心,他问了好几次助手飞船的速度和星云运动的速度。他发现,能够避开的可能性虽然有,但是不大。看来要想想其他的办法,船长指挥助手,操纵飞船将自己的顶部转到星云来的方向,这样即使躲不开,应能有些不至于太坏的结果,飞船损失的是不太重要的部分。多少时间以来,飞船就是科罗尔斯的宝贝,甚至船长说他的另一半就是这艘飞船。现在顾不得那么多,不知道旅程还要持续多久,总归求生的念头促使船长这么做出了决定。
飞船摆出了个非常别扭的姿势,迎接着刚刚还没法目视,接着就到了眼前的星云尘埃。在这个没有具体形状的家伙掠过飞船的时候,船上的三个人都看到了大概。这团星云看上去,分了几个层次。星云体上的缝隙,有宽有窄,从外面看进去,里面蠕动着的不知道是什么,科罗尔斯怀疑这是些生命体,不过不知道具体性状。似乎他们想要从里面出来,星云体上的裂缝随着他们的蠕动在不断发生变化。奥丹斯说,这是传说中的近蛋体星云吗?奥丹斯只是个流浪的小姑娘,恐怕一天书都没有读过,怎么还知道什么近蛋体?这个姑娘不简单。科罗尔斯随口一问,什么叫近蛋体星云。奥丹斯说他也说不清楚,只是他们族人世代相传的宝典《奥奥忒斯》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