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家门阀也算是民?难道他们不是士族吗?至于本王要如何给草民百姓田地,等本王一统天下之后,那些世家门阀自然会心甘情愿的把田地分给草民百姓。”
“心甘情愿?”
“当然!因为不情愿的都是死人。能活下来的自然是心甘情愿的人。而且不仅是世家门阀的田地,还有佛寺佛庙的田地也要分给草民百姓,那些金佛铜佛也要销毁铸钱,那些僧兵之类的假和尚也要还俗为民。”
杨铭的话说完,徐子陵这个出身草莽的草民百姓还没有什么感觉。师妃暄和李世民却都感觉到了切肤之痛。
杨铭要把田地分给草民百姓的政策,简直是要从根子上毁掉世家门阀和天下佛门。
田地对于世家门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今佛门能够全面压制道门和魔门,甚至能跟儒门一样影响天下大势,就是因为佛门掌握大量田地有钱有粮又有大量僧兵。
如果佛门失去田地的话,就算他们不至于沦落成魔门那样见不得光,但也不会比现在的道门强上多少。
“义王殿下,果真是要灭佛吗?殿下如此残暴不仁,又岂能成为治理天下的明君!”
听到师妃暄忿忿不平的话,杨铭露出冷笑说道。
“反正你们慈航静斋选中了李世民做真龙天子,难道本王不说这些话,你们就会把传国玉玺交给本王吗?你们当然不会把传国玉玺交给本王,因为只有胡人当皇帝才符合你们佛门的利益。”
杨铭的话说完,李世民豁然站起身来说道。
“义王殿下!不管你跟慈航静斋有什么误会,还请你不要污蔑我们李家。我母亲虽然是胡人,但我李家却是道祖老子的后裔,我们李家乃是堂堂正正的汉人。”
“李渊这条老狗暂且不说!你们兄弟几人身上,能有四分之一的汉人血统吗?李建成亲近儒家和道家,本王认同他是个汉人!可你李世民亲近胡人胡教,你也算是一个汉人?”
看着李世民和师妃暄越来越难看的脸色,杨铭冷笑着说道。
“道不同不相为谋!本王跟慈航静斋还有你李世民注定是死敌,咱们也没什么好说的,你们有本事就尽管来杀我吧!”
说完之后,杨铭便大步离开了酒馆。
而在杨铭离开之后,徐子陵不待两人开口,长身而起道。
“两位请续谈下去,在下告辞了!”
李世民大感愕然。
师妃暄则不见任何动静。
徐子陵微一颔首,飘然去了。
没有了徐子陵这个外人在场,李世民脸上突然露出凶狠残暴的狰狞之色说道。
“妃暄姑娘,你们慈航静斋既然要支持我争霸天下,难道就没有办法解决杨铭这个大患吗?他可是不仅要对付我们门阀世家,甚至还要灭佛,就算慈航静斋向他妥协也不可能保住佛门现在的昌盛。”
师妃暄转过身来,绝美无比的俏脸上露出为难之色。
“义王杨铭的武功已经是天下无敌,就算是散真人宁道奇也不可能杀了他。如今我们慈航静斋只能帮世民公子争取大势,靠着以势压人来让杨铭承认世民公子才是天下之主。”
“简直就是笑话!”
李世民脸色愤怒的大叫道。
“他只需要一剑杀了我,你所说的大势就会土崩瓦解!我现在总算明白家父为什么想要退出争霸天下了,因为你们慈航静斋根本没有支持我们一统天下的实力。”
原著当中,寇仲和徐子陵两个草莽出身的野小子就能逼得慈航静斋黔驴技穷,要靠梵清惠出卖色相用感情打动宋缺不对宁道奇斩出天刀第九式,慈航静斋的实力有多么外强中干可见一斑。
师妃暄张了张小嘴,却不知道该如何说服李世民。
李世民深吸了口气,脸色恢复平静说道。
“杨铭敢说出跟天下世家门阀还有佛门为敌的话,简直是在自掘坟墓!就算他武功天下无敌,争霸天下靠的终究还是军队。”
李世民虽然不知道【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话,但他却有着相似的理念。
师妃暄赞同的点了点头说道。
“义王杨铭想让草民百姓都有自己的田地,这分明是取祸之道。只要让天下世家门阀都知道他的打算,再加上我们佛门的支持,大势一定会在世民公子这一边的。”
李世民虽然对这番话不屑一顾,但他还是赞同的点了点头。
争霸天下这场游戏,或许别人都可以退出,但他李世民却只有不进则死这一条路,因为他是慈航静斋选定的真龙天子。
况且,就算是杨铭能够大度的让李世民活下来,一直以皇帝宝座为目标的李世民也忍受不了这种屈辱。
从当年宁道奇为他批命【济世安民】,【桃李章】的谶言传遍天下的时候,李世民的心中就已经充满野心,对他来说如果不能登上至高无上的宝座,那他活着的痛苦甚至还不如死了。(。)
第23章 传国玉玺和氏璧()
传国玉玺和氏璧这样的传国重宝,师妃暄当然不可能随身携带。○
毕竟师妃暄的武功虽然不弱,但是天下间武功胜过师妃暄的却是大有人在。
如果师妃暄敢把传国玉玺和氏璧带在身上的话,别说是跟慈航静斋为敌的魔门高手,就连那些想要得到慈航静斋支持的各路反王都有可能对师妃暄出手。
就是因为知道传国玉玺和氏璧不在师妃暄的身上,所以杨铭虽然见到了化名【秦川】的师妃暄,但却连跟师妃暄多说一句话的兴趣都没有。
慈航静斋的贼尼姑简直就是满嘴放炮没有一句真话。
外界都在传言散真人宁道奇在洛阳将传国玉玺和氏璧交给了师妃暄,但杨铭熟知原著剧情,却知道宁道奇其实是把传国玉玺和氏璧交给了静念禅院的了空禅师保管。
慈航静斋和静念禅院是东汉时期的地尼和天僧所创建的。
当时地尼在东汉的西都长安南面的终南山帝踏峰上建立慈航静斋,天僧便在东汉的东都洛阳南郊建立了静念禅院。
杨铭离开了小酒馆之后,便来到洛阳城外向着南郊的静念禅院而去,准备到静念禅院取出传国玉玺和氏璧。
当傍晚的天色昏暗下来的时候,杨铭已经能够听到静念禅院传来的阵阵梵音诵经之声。
净念禅院内主建筑物都依次排列在正对寺门的中轴线上,以铜殿为禅院的中心,规模完整划一。
铜殿前有一广阔达百丈,以白石砌成,围以白石雕栏的平台广场。
白石广场正中处供奉了一座文殊菩萨的铜像,骑在金毛狮背。高达两丈许,龛旁还有药师、释迦和弥陀等三世佛,彩塑金饰,颇有气魄,但亦令人觉得有点不合一般寺院惯例。
在白石平台四方边沿处,除了四个石阶出入口外。平均分布着五百罗汉,均以金铜铸制,个个神情姿态不同,但无论睁眼突额,又或垂目内守,都是栩栩如生,与活人无异。
在白石广场文殊佛龛前放了一个大香炉,燃着的檀香木正送出大量香气,弥漫于整个空间。
诵经声就在铜殿之后相隔只有十丈许的大殿传出。寺内其他地方则不见半个人影,有种高深莫测,教人不敢轻举妄动的情景。
最诡异的是除了铜殿前的白石广场四周和佛龛内点亮了灯火外,连诵经的殿堂都是黑沉一片,使人意会到假若走上白石广场,便会成为最明显的目标。
寺内的一切都令人泛起高深莫测的寒意。
当杨铭进入静念禅院走到白石广场上的时候,寺内的诵经之声戛然而止。
而在杨铭走到铜殿之前,准备将铜殿的大门推开的时候。两扇高达一丈的重铜门无风自动般向外打开,露出里面黑沉沉的空间。
一个高挺俊秀的和尚。悠然由铜殿步出,立在登殿的白石阶之顶。
这个外表年轻俊秀,横看竖看都不会超过四十岁的和尚,正是静念禅院的主持了空禅师。
了空穿着一袭黄色内袍,棕式外套的僧服,而在他的身后。还跟着四个身穿蓝色僧衣的老和尚,正是静念禅院的四大护法金刚。
静念禅院的四大护法金刚虽然比不上四大圣僧,但他们也都是功力深厚的先天高手,四人联手之威不亚于一位宗师高手。
随着铜殿的大门打开,还有一股寒流迎面冲来。让杨铭突然感觉呼吸困难,全身的真元也开始燥动起来。
和氏璧散发出来的奇异能量果然特殊无比,就连杨铭这种有着两百年惊人功力的宗师高手,也会受到和氏璧散发出来的奇异能量影响。
杨铭深吸口气,立刻催动【太玄经】功法,全身躁动的真元很快恢复了平静。
“阿弥陀佛!”
了空宣了一声佛号,向杨铭低头行礼说道。
“义王殿下驾临静念禅院,是为传国玉玺而来?”
杨铭的右手握住腰间紫薇软剑的剑柄,嘴角勾起冷笑说道。
“既然知道本王是为传国玉玺而来,你们这群老秃驴是否要阻止我?”
了空双手合十,脸上露出慈悲庄严之相。
“贫僧受人之托身负护宝之责,本该竭尽全力护卫重宝!但是传国玉玺有能者得之,只要义王殿下能够取走和氏璧就请随意。”
说完之后,了空便让开了进入铜殿的大门。
四大护法金刚虽然怒目圆睁满脸不甘心的样子,但在了空让开之后,他们也都分站两边让开了道路。
杨铭本来都已经准备好在静念禅院大开杀戒,没想到了空如此识趣,他的脸上立刻露出了笑意。
“了空大师倒是比梵清惠那个贼尼姑识相,这样一来本王也就不用血染静念禅院了。”
大步上前从了空和四大护法金刚身边走过去,杨铭进入铜殿便看到四壁密密麻麻安放了过万尊铜铸的小佛像,无一不铸造精巧,衬托在铜铸雕栏和无梁的殿壁之间,造成丰富的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