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岭秘事-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天笑是很注重商誉的人,他白天、晚上加班加点干,也忙不过来,身体也由于长期劳累,一天不如一天。三个子女中,长女张春碧年方十五岁,二子张春雨年方十三岁,三子张春路年方八岁,都一时无法指望。

    父亲的劳累和心病被女儿张春碧看在眼里。张春碧心灵手巧,过目不忘。刺绣、编织等一看就会。虽然父亲从没有给自己教关于玉器的任何技艺。但张春碧多问、多思、多看。经常在父亲设计和制作玉器时观看,时间长了,居然学到不少技艺。

    张春碧找到父亲要求学习玉器相关技艺,为父亲分忧。张天笑为难了,教给女儿技艺吧,违反了家规;不教吧,生意无法继续,有损祖上神工张家的声誉。张春碧对父亲说:“国家**都在不停改变,不妥当的家规也应与时俱进。女儿也是张家传人,凭什么不能学习玉器技艺?况且这只是一门谋生的技术而已。”林音也对丈夫说:“把技术教给女儿,还是一家人,说不定女儿还能发扬光大这门技艺呢。”张天笑思考了几天,决定突破祖宗家训,把玉器技艺全部传授给女儿。因为张天笑看到只有女儿是学习这门手艺的合格人材;两个儿子不喜欢这门手艺,也不认真学;两个侄儿天生愚钝,学习提高非常慢。

    元至正八年中秋节,张天笑摆设香案,告慰祖宗,正式收女儿张春碧为徒,传授他祖宗传下来的玉器鉴别、设计、制作、雕刻、清洗等技艺。

    本身张春碧就掌握了许多玉器方面的专业技艺,加上父亲的亲传、手把手教,进步飞快。

    没有让父亲失望,一年后,张春碧制作出来的各种玉器挂件、摆件、饰品等几乎与父亲做的别无二致。她还独自开发出玉器山水画、人物画,玉器茶具,玉床,玉枕等产品。

    但张天笑不愿让外界人知道琢玉坊玉器工坊里的产品是女人制作的,怕天下人笑话。他在店面接下活后,拿回家让女儿在内宅制作。张春碧知道父亲的顾虑,也从不在外显耀自己的技艺。

    神工张家制作的玉器内部都刻有神张二字,非常隐蔽,顾客一般很难看到。只有在遇到假冒产品和顾客疑问时,张家才找出自己的特有标志,顾客往往会大吃一惊。在玉器内部雕刻很小的神张两字,当时天下没有第二人能模仿出来。所以外人想冒充神工张家很难。张春碧为了把自己制作的东西与父亲的区别开来,特意在玉器内部神张两字旁又雕刻一名仙女。神张两字和仙女图加起来面积也只有米粒大小,难度可想而知。

    时光飞逝,转眼间,已进入至正十年初夏。张春碧已到花季年龄十七岁,出落的婷婷玉立、美丽漂亮。身高近五尺多,皮肤光滑白皙,身材丰满迷人。那两个高挺的圆胸一看使人心跳加速,浑圆、饱满的臀部更显身材的曼妙,一头乌黑的长发显得青春靓丽等。

    这一天,天气较热,元惠宗乔装打扮成商人在大都城里闲逛。两名太监也化妆成伙计跟随在左右。十几名大内侍卫化妆成老百姓,不远不近地保护着。不知不觉间,元惠宗来到琢玉坊玉器工坊门口,一眼看进去,元惠宗深深被吸引住了。元惠宗迈着官步走进去,看着货架上的各式玉器制作精品,拿起认真观察,被震憾了。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普通顾客都赞美琢玉坊玉器工坊里的玉器件制作精美绝伦,而元惠宗看到的是设计和雕刻技法的独一无二。元惠宗精通建筑设计、图纸绘制、木器加工制作,技术可以说是炉火纯青。朝臣们经常赞美,元惠宗也认为自己的技术天下第一。但今天,他彻底佩服了。他虽然不懂玉器制作,但技术有相通的地方:就是头脑设计的智慧和手法的巧夺天工。

    元惠宗不觉赞美道:“技法一流,思路开阔,精绝大气。妙哉,妙哉。”

    店老板张天笑正在店里研究一方玉石,看如何下手雕刻,能做成什么东西最妙。听了元惠宗的赞美后,急忙迎上前来招呼说:“客官过奖了,请坐下喝茶说话。”元惠宗也不客气,坐下问道:“店家,这些东西都是你们制作的吗?”张天笑命伙计给元惠宗上茶,答道:“我家世代制作玉器,这些都是我们自己设计、制作的。”元惠宗最敬佩手艺高的匠人。马上站起,施礼道:“店家真不简单,敢问尊姓大名。”张天笑递过一杯茶给元惠宗,一边招呼让喝茶,一边说:“我姓张,客官如何称呼?”元惠宗喝了口茶说:“好茶。我姓鲁,人称鲁工。”张天笑说:“鲁工想必也是专业人士,必有高见。”元惠宗说:“制作技艺贵在立意、设计、技法、手工、衔接、组合等,从你家的东西看,样样俱精。我也酷爱技法,不过是些木工活而已,与你家相差甚远。”张天笑笑道:“客官所言句句是理,你过谦了。”元惠宗从衣袖内拿出一副双峰宝塔图纸,交给张天笑说:“张店家可否制作如此物件?”张天笑细细看图纸,发现图纸绘制精准,数据确切,笑道:“如有好玉材,自然能做。”

    元惠宗起身拿出两个金元宝放在茶桌上说:“这权当是定金,明天我派人送玉材过来,三月后我亲来取货。若满意,制作费用你随便收。”元惠宗又叫跟随进来的两个太监把身上带的钱都拿出来,他拿起一把玉壶说:“店家,这些钱买你这把玉壶成吗?”张天笑拿起两锭银子说:“这些就够了,其余请拿走。”元惠宗转身走出店门告辞说:“其余的就当茶钱。店家不要客气。我们日后会多有讨扰的。”张天笑送元惠宗,元惠宗不让送,高兴地离开了。

    街上骄阳似火,走到钟楼附近,元惠宗又渴又饿,想买路边的蜂蜜凉糕吃,但摸兜里没有钱了。两个随从太监也已身无分文。正在尴尬时,大内总管朴不花装扮成的生意人快步跑过来付账,大家才开怀吃蜂蜜凉糕。

    元惠宗走后,张天笑非常高兴,今天接了个大生意,就早早购买了一些水果、糕点回家去了。

    第二天,元惠宗安排几名太监把一块巨大的青玉送到琢玉坊玉器工坊。张天笑急忙命人把这块玉石运回家,请女儿出来研究。张春碧认真看过图纸,又围着青玉丈量好,说出了自己的设计和雕刻思路,张天笑非常赞同。一家人就忙着着手制作。

    张天笑命两个侄子和两个儿子给张春碧打下手,日夜加工忙碌。

    张春碧知道这笔大生意一定要让顾客满意,就分外用心,不敢耽搁。

    整整近三个月时间,按照客户提供的图纸一座巧夺天工的双峰宝塔雕刻成功了。宝塔形象逼真,三重飞檐玲珑别致,就连砖瓦、花饰、木纹、内部家具等都雕刻的惟妙惟肖。整件雕刻没有任何失误和瑕疵。看着眼前世间罕有的玉器件双峰宝塔,张天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心里感叹到:我雕刻了这半辈子,还是第一次感叹。女儿真是天才,能有如此技法,不愧为父违背家训传授她技艺。我们神工张家后继有人了。

    张天笑小心翼翼的和侄子们把双峰宝塔送到店里,放置好。店门一开,许多顾客纷纷驻足宝塔前赞美感叹。

    中午时分,元惠宗带领一帮随从还是商人打扮来到琢玉坊玉器工坊,当看到自己定做的双峰宝塔后,元惠宗非常激动高兴。他命随从侍卫小心搬走宝塔,他命随从太监给张店家黄金一百俩、夜明珠一颗做为奖励。并赞道:“真是神工张家啊,果然名不虚传。”

    回宫后,元惠宗命太监们把青玉双峰宝塔放在养心殿,可以时时看到。并亲笔手写诏书:御赐神工张家,天下第一玉器坊。

    当太监们来到琢玉坊玉器工坊宣读诏书时,张天笑才知道定做双峰宝塔的是当今皇上。当张春碧看到父亲拿回的皇帝诏书后,也感到意外。

    从此后,琢玉坊玉器工坊名扬天下,店内悬挂的元惠宗手书“御赐神工张家,天下第一玉器坊。”无人能及。

第二十八章 天子恨事() 
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冬季,元惠宗知道自己身份已暴露,不好再去琢玉坊玉器工坊,就交给大内总管朴不花一个精致的木箱子,命令朴不花交给琢玉坊玉器工坊张天笑店家,元惠宗说:“诏书和玉材都装在箱子里,按诏书要求制作。箱子里有我的亲笔封印,只能张天笑本人亲启,任何人不得打开、观看。”元惠宗特别吩咐:“箱子的钥匙亲手交给张天笑,他制作完后锁好箱子,打好封印,你们再拿回来。”朴不花接诏而去。元惠宗已对谁都不放心。朴不花刚带领四位小太监离开大内,元惠宗就诏命两位贴身大内侍卫监视朴不花,并监视琢玉坊玉器工坊。两位大内高手领命飞速追去。

    朴不花不敢打开箱子观看,虽然他手里有箱子上的钥匙。他是高丽人,是奇皇后的老乡和亲信,也是奇皇后的儿子、皇太子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的心腹。皇太子让他把皇上的一举一动告诉他。朴不花知道皇上今天让拿去雕刻的东西定是非同小可,不然怎么这样小心谨慎。但他同时也明白,他也是皇上的心腹,他也要忠于皇上,元惠宗可不是随意可以糊弄的人。从皇上登基以来,朴不花就跟随在皇帝身边,他亲眼看到皇帝的英明神武、杀伐决断,许多权倾朝野的大臣都被皇帝一一除掉。别看皇帝专心于做木匠,醉心于玩女人,可他的心是永远清醒的,头脑是永远聪敏的。皇上在观察,在不动声色的运筹帷幄,他是至高无上的,是大元帝国真正的掌权者,他随时可以改变一切。

    朴不花在四名宫内小太监的簇拥下来到位于丽正门内的琢玉坊玉器工坊,张天笑跪下领旨。朴不花把箱子和钥匙亲手交给张天笑后坐下一边喝茶一边说:“张店家,皇上可是对你们寄予厚望啊。你要按照皇上的意思秘密制作,可不敢泄露半点消息啊。若有任何差错,你和你这店就保不住了。”张天笑一身冷汗,他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