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司马绫而言,现在,“徐晓婷”工程师这个伪装身份,就没有办法使用了。
这是a国的必然选择,出于国家安全,他们没有别的选择,虽然,司马绫知道,c国的外交官还在以各种理由积极与a国磋商中,但多半不会有什么有意义的结果。
谁也不能保证c国工程师不从事间谍活动,比如“徐晓婷”工程师。
c国在a国的情报活动受到了限制,而司马绫的任务就是要解除这种限制,在a国布置下更多的眼线,上级只给她下达了任务,没有给她办法。办法得由她自己来想。
然后,她找到了“绿卡”。
“绿卡”出自大师之手,司马绫几乎动用了自己所有的人脉,甚至包括杨伊一和张小柱的人脉,在阿良的帮助下,才找到了“绿卡”。不过,“绿卡”的制作者却没有露过面。这位“大师”要么以网络身份出现,要么以替身机器人身份出现。
他她自称为greenack“绿客”格林莱克。
在网络上,与“绿客”沟通联系的过程中,司马绫尝试过追踪“绿客”的ipv8网络地址,但她发现那个ipv8地址只是一台“肉鸡”的网络地址,不是他本尊的地址。
“绿客”发现了她的追踪行为,但他(她)并没有生气,他(她)很直白的告诉司马绫,“你是找不到我的,因为我并不存在。”
很多黑客就是样,给人感觉介于存在与不存在之间,像是闪烁不定的量子——有时候,司马绫很赞赏这种感觉,她希望自己也能拥有这样的能力。
因为她现在已经不是普通警察,而是国安局的人了,她自己就介于存在与不存在之间。
2118年6月22日10点10分。
司马绫切换着软件界面,接入了一台替身
k0021号,接入中请稍候(这还真是又卡又慢。)看着缓慢蠕动的进度条,司马绫感觉自己的耐心快要消耗殆尽了。
事实上,在黑人小混混抢劫张国阳时,她也接入了一台替身,就是张国阳刷卡租用的那一台,可以说,那时,她“就在张国阳旁边”。
只是那时,绿卡程序上传出了些问题,替身机器人不能动弹,她只能在一边儿看着事情发生——这很尴尬,张国阳先生这个笨蛋居然没有发现黑人手中的枪连保险都没有打开,司马绫那时还是紧张了一阵子,要换了是自己,两三下就把那小混混放倒了,但张国阳似乎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所幸,那小混混没有吸毒,产生幻觉,然后胡乱开枪,伤着张国阳。
绿卡配套的程序只允许,司马绫通过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不能通过vr虚拟现实进行操作。“绿客”强调过多次。
普通的,甚至是看上去极其过时的鼠标和键盘,以及一台老旧的电脑。司马绫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还得用“一百年之前”的物件来进行工作,她对键盘已经很生疏了。
这台古董电脑,确实是从一家古董店里找到的,所有配件型号都已经停产50年以上了,古董店老板骄傲的告诉司马绫,如果坏了,绝对修不好一一除了古董店老板本人,谁都修不了。
不过,老板也承诺免费维修,并且,两年之内应该都不用维修。不然司马绫也不敢买。
这头笨重得像只肥猪一样的大家伙现在就摆在桌子上,摆在司马绫面前。
“只有这种型号的电脑可以兼容‘绿卡’的操作程序。”向司马绫提供绿卡的“绿客”是这样告诉她的。他(她)警告司马绫不要在商用电脑上运行“绿卡”的操作程序,否则a国情报局将根据商用电脑的型号批次定位到她的存在。
这家古董店,也是“绿客”介绍的。一切对于司马绫来说就像是个精心安排的圈套,“绿客”就是下套的人,甚至,她独自一人待在这昏暗的房间里都能感觉到他(她)的存在。
她觉得这个人绝对不是一个邋遢的技术宅,而像是一个巨大的阴影,世界上所有的黑暗阴影都是他(她)影子的一部分。
他(她)的策略极为完美,司马绫拿这个神秘的黑客没有办法。现在,她急需“导师”,导师从不露面,也从不详细解释为什么——也只能这样了。
经过几分钟的等待,古董电脑上那个窗口终于打开了。司马绫长长舒了一口气。
窗口视频展示了一台替身机器人的第一人称视角,视角的视野中,是沙漠。gps显示,这台替身机器人位于a国西部,内华达州,她感觉自己仿佛又去到了大洋彼岸的a国。
从视角很容易感觉到,机器人正坐在列车上,望着窗外的沙漠。冥冥中,司马绫又想起了杨伊一,想起她坐在自己身边,与自己一同望着车窗外,望着无边的沙漠
司马绫叹了口气,收回了思绪。她再次确认了机器人的型号和操作者的脑电波模形特征——没错,这就是张国阳先生正在操作的那台替身。
(好的,张先生,)司马绫默默说道,(现在,让我们看看,你在a国的旅途是否愉快)
……原来的生活,不见天日,只有手表和时钟提醒你时间的存在,看不到清晨,看不到正午,看不到黄昏,无论你如何揉擦眼睛,雾霾永不散去,生活就像是一个半睡半醒的梦,这梦就像雾霾一样,永远笼罩在你的身边,挥之不去。
在这个半睡半醒的梦中,时间就是时钟,就是手表的表盘,在冷酷的滴答声中,默默抽吸着生命。
第76章 ,,小矮人,2118年6月()
第四卷,第31章,小矮人,2118年6月
张国阳下了火车之后,已是a国时间8:25pm,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前来火车站接他的有三个a国人,一人瘦小,两人高大。瘦小者自称“拉伦”,高大的两人是保镖。
拉伦打扮得油头粉面,西装革履。而张国阳,却是,一副金属的身躯。
(还是,真人过来迎接。)张国阳下意识的想道,与拉伦握手时,张国阳生怕自己操作不当,替身机器人会捏痛拉伦的手。
(是硬的。)拉伦的手,也是硬的!他是不,它也是
张国阳突然感到一阵恐惧——自己的替身机器人握力传感器数据显示,现在他可能正握着一块砖——那就是拉伦的手,他确实也是机器人。
(还好,我不在现场与他握手。)张国阳自我安慰道,和一个没有体温的,硬梆梆的人握手,这将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
张国阳以前听说过恐怖谷理论:一个与你朝夕相伴的多年的人,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它是冷冰冰的机器人。
那些看起来就是机器人的机器人,还有,那些披着人皮的机器人,两者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张国阳第一次有了体会。
“你还好吗?张先生。”拉伦问道。当拉伦这样问时,张国阳才意识到自己刚才愣住了。
“哦,对不起,我刚才”张国阳抱歉道,“我们接下来该做什么来着?”
按照约定,张国阳(替身机器人)将被“蒙上眼睛”带往实验室,在这个过程之中,手机,通讯设备,替身机器人的运行日志也都必须全程关闭,以确保他不会记录下实验室的gps座标,也不会带来任何麻烦。
交通工具是直升机。1小时后,直升机降落在了沙漠中。沙漠在夜里还是很冷的,电脑屏幕上显示着6摄氏度。但张国阳本尊感受不到冷,酒店里很暖和,这就是替身带来的好处。但是,有时候,替身带来的,也不完全是好处,时常,替身的操作者,会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他觉得自己身处寒冷的沙漠里,同时,又在温暖的宾馆房间里,既冷,又热,像是在发烧。
在沙漠中有一处灯光,四人向灯光走去。
(应该还在内华达州,直升机嘛,一小时应该不会飞行太远。)张国阳心里估计着,紧随拉伦等三人向前走。渐渐走近时,他发现,那灯光亮起的地方,是座低矮的平顶房。
四人开门进了房间,过了一个安检门,来到了电梯入口。
“实验室在地下。”拉伦介绍说道,“这里以前是个地下核设施——有十多枚核弹头!”
(十多枚核弹头?万一爆炸???)听到拉伦介绍时,张国阳脑子里蹦出了这个想法。
“都老化了,就改造成了核反应堆。”四人进了电梯,拉伦继续介绍道,“现在,实验室就是依靠这些改造后的反应堆供电。”
(总之还是有可能爆炸,至少有核污染。)张国阳想道,(还好,只是替身机器人前往,不是我本人。)
这时,四人中,两名高大的保安机器人说,“我们就不下去了,我们留在上面。”
于是,拉伦与张国阳进了电梯,电梯很老旧,像个铁笼,运行起来咯吱作响,这让张国阳很不舒服。
电梯运行了大概两分钟的样子。
突然,一阵强烈的震动!
在宾馆里的张国阳也惊了一跳。
显然,这个像铁笼一样简陋的电梯不能给人带来任何的安全感,褐色的锈迹斑斑的,冰冷的。与拉伦光鲜的外表形成了强烈反差。
“是怎么回事?“张国阳问拉伦。
“哦,是这样的,张先生,”拉伦微笑着解释道,“这一带的地质活动近期比较活跃,请您不要担心。”
张国阳想了想,a国怎么会在地质活跃的地区建核弹井呢?他看了一眼拉伦,感觉他像是在撒谎。穿着光鲜的行头,却又把客户带到这么老旧的“地下洞穴”中一一是不是a国的“骗子公司”,“皮包公司”啊?要不是白芸天介绍的,他现在真是扭头就想走了。
“虽然鄙人也不是什么地质科学家,”张国阳说道,“但至少还是建议你们应该选个地质(结构)稳当些的地方建实验室吧?”
拉伦表示费解,“您让我想想。”他说道。
原来,张国阳租用的这台替身机器人,猜想,应该是最精简版本了。翻译功能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