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瓦-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是在三年之前穿越,程仲估计还能有几天好日子的过,不说别的,这一世的老爹程孝直三十八岁中了进士,而且授了实职,当了几年的知县大人。别看县令在影视作品中是个芝麻绿豆的小官,但是实际上,明代知县的职权比后世的县长要大的多,这在当时广富林市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情!

    程孝直为官还算清廉,但是官运却实在不咋地,在任上不到三年,就因为倭患造成治下不靖,被免职罢了官。程孝直一口气没上来,就这么撒手归西了。

    程仲自小身体就不好,程孝直在世的时候,汤药、补品倒也跟得上。但是程孝直撒手一去,这情况可就急转直下了,之所以能够苟延残喘活了三年,全靠母亲刘氏变卖家财苦苦支撑。眼见着家财散尽,程仲竟然也步着他老爹的后尘呜呼哀哉了,用世人的话说,真真正正的算是个讨债鬼,不知道程孝直夫妇上辈子欠了他什么,这一世如此来糟践。

    不过这么一来可就让此程仲捡了个漏子,得了这么一具羸弱的皮囊。但是程仲不知道这具皮囊可不单单是羸弱而已,更是蠢笨无比!

    按理说,程孝直好歹也是个进士,程仲就是再蠢笨总该有个限度。但是让世人没有想到的是,程仲不知道是出生的时候脑袋被门挤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简直是比猪笨,比狗淘,偏偏又身子骨肉弱,打不得,碰不得。估计程孝直的死因中也有几分是拜这个儿子所赐。

    不过,反过来说程仲也算是幸运的,比起某些穿越之后成为崇祯,站在煤山之上;或者成为张作霖,坐在开往皇姑屯的专列上;更或者是手拿绣花针,娇滴滴在一群人“东方教主”的歌颂中洋洋自得的倒霉蛋来说,已经好太多了。

    此时,房外传来一个清脆的女童声:“忘恩负义,都是坏人,没有一个好的。当初干爹在的时候,对他们有多好,钱呀粮呀,时常周济。但是现在干爹不在了,他们连一点口粮都不愿意借!坏人!”

    说话的女孩叫程涟忆,本是程孝直在赴任路上捡的孤儿,捡到的时候只有两三岁的光景,却连话都不会说。程孝直便让她跟了自己的姓,又取了个涟忆这样文雅的名字,算是当个女儿养。

    程孝直死后,家人都遣散了,只有这程涟忆留了下来帮忙照顾程仲,给刘氏分担了不少。

    程孝直当县令时并没有积累多少家财,又要给程仲请郎中、买汤药,这几年早就花得七七八八了。刘氏不得不打发程涟忆到以往程孝直周济过的亲邻处讨借一些口粮。但是没有想到,却少有人愿意借的,有的甚至还对着程涟忆冷嘲热讽。跑了大半个广富林市竟然连一粒粮食都没借到,程涟忆的心中憋了一肚子火。

    “算了涟儿,今年光景不好,谁家也没有多少余粮。”刘氏叹了一口气说道:“他们能让仲儿继续在族学读书已经不错了。”

    刘氏的话语中带着深深的无奈:“仲儿的资质一般,有时我也在想与其这样毫无希望的读下去,不错让他出去谋个生计。只是读书入仕是老爷的夙愿,况且仲儿的身子打小就弱,真不知道能做些什么。”

    程仲一阵汗颜,闹了半天自己就是一个废人呀,竟然靠两个女人养活。

    “干娘,您别这样想。我听人家说,这人有的开窍早,有的开窍迟,往往开窍迟的反倒成就更大呢。”程涟忆开解刘氏说道。

    “你这孩子就会逗干娘开心。”刘氏笑道:“要真的能像你说得那样就好了。这几年多亏有你,否则干娘一个人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只是苦了你了。”

    刘氏看着程涟忆满是冻疮的手说道。母女两人平时给市上的人做一些缝缝补补的活计赚一些家用。别看程涟忆人儿不大,却心灵手巧,恐怕要不了几年,这手艺就要赶上刘氏了。但是天寒地冻的,两人做针线活,手都冻得肿了,有些地方还出了脓疮。

    “干娘看您说得什么话。要不是您和干爹当初捡了我,我恐怕早就冻死、饿死了。”程涟忆见刘氏的情绪有些低落,又转换话题说道:“哥哥过了年就十六了,而且按周半仙的说法,熬过了这一关就大吉大利,后福绵长了,恐怕这两天就要苏醒过来,干娘是不是该考虑让哥哥完婚了?”

    “完婚?”程仲一愣,十六岁就结婚?他不由看了看自己的胯下一眼——它成熟了吗?同时,程仲又有几分期待,后世虽然活到了二十三,却还不知道女人是个什么滋味呢!只是以程家现在的光景,会有女孩子家肯嫁过来吗?

    不过刘氏接下来的话又让程仲恍然了:“仲儿的亲事订下也有几年了,按理说也是时候完婚了,只是今时不比往日,以程家现在的光景只怕会横生出许多变故。”刘氏心中没有多少底气。

    “干娘您放宽心吧。”程涟忆说道:“这两家是交换了婚书的,能生出什么变故?再说了,这女方的父亲还是您的弟弟,哥哥的舅老爷,也是看着哥哥长大的,虽说这几年走动的少了些,但是想来也做不出反悔的事情。”

    “我那弟弟自然是不会反悔,只是弟妹她……”刘氏还是不放心。

    “舅奶奶想反悔又能怎样?当初的聘礼她是亲手收下的,而且干爹在世的时候,她从我们家拿了多少好处?现在有脸反悔?”程涟忆想当然的说道。她却不知道有些时候人的脸皮是完全可以不要的。

    “啊呀,光顾着说话忘记给哥哥喂药了。周半仙的药只剩下最后两付,吃完了哥哥也该好了。”程涟忆站起身来说道。

    她们哪里会想到所谓周半仙的药根本丁点作用都没有,估计就是香炉里捞起的灰烬。真正的程仲三天前就挂掉了,现在的程仲也早就醒了,只不过是一时之间接受不了现在的处境,所以还装睡着呢。

    严格算起来,程仲应该算一个小偷。只是别人偷得是钱财,而程仲偷得是人的躯体,简称“偷人”。

    程涟忆端着药碗走进房中,却“啊”的一声惊叫起来。

第2章 程氏族学()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一间不算大的房子中,摆了十多张大小不一的桌凳,十多个孩子正凭桌诵读。其中年龄大的约莫十五六岁,小的只有六七岁;那摇头晃脑的劲头完全就是一个个小大人。

    诵读的诗篇也不一样——《三字经》,《千字文》,《诗》、《书》、《大学》、《中庸》、《尚书》等等不一而足,混杂在一起显得非常凌乱。

    在房间的角落里,程仲冷眼看着面前的一切,没有想到穿越到了今世,竟然还要上学,真正的苦逼命。

    三天前,端药进屋的程涟忆看到昏迷不醒的程仲睁开了眼睛,不由喜出望外,连忙喊来了刘氏。

    刘氏又当了家中仅有的几件值钱的东西,给程仲请来了郎中诊治了一番,在得知程仲除了虚弱已无大碍的答复后,刘氏喜极而泣。

    但是程仲也仅仅是清闲了三日便被刘氏打发**学上课了。

    其实即便刘氏不说,程仲也躺不下去了。他的命不好,穿越到了这个贫寒之家,自然过不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妻妾成群的悠闲生活,让两个女人养自己也不是程仲能够做出来的事情,总要谋个生计才是。

    对于科举应试,程仲不是没有想过。

    明代的书生待遇比后世要好的多。虽然自古都有“穷秀才”的说法,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准确。秀才已经是功名加身了,可以免除劳役,见到县令可以不跪。不仅如此,秀才又叫廪膳生,开始吃皇粮了。一般情况下,大明朝提供给秀才的福利是一天一升米,足够两个人的口粮,生活中必需的鱼肉油盐等物也由政府提供。为的是让秀才吃穿不愁,安心攻读。

    人们所谓的穷秀才一说,不是说秀才穷,而是说秀才不上进,光吃政府的供给,又没有其他收入,一来二去,娶妻生子,一天一升米就不够了,日子自然就穷了。

    虽说秀才的待遇不错,程仲却没有信心考中!他有自知之明,即便后世自己是本科毕业的大学生,但对科举应试却是一点信心也无!说起古文来,在图书馆工作了一年的程仲虽然有所长进,比起从小就熟习攻读并以此为业的童生来说差的不是一点半点,让他去应试,恐怕考白了须发都不见得能够考个秀才出来。

    七老八十的老童生并不鲜见,但是程仲显然没有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治学精神,即便他想应试到老,也要保证在那一天来临之前,自己不被饿死。

    科举一途首先被程仲划了个叉叉。士农工商,仕途关闭了,那其他三途呢?

    务农?虽然当个农民在明代也算是个光荣的事情,身份比富商大贾还要高贵一些,而且华亭县还有不少荒地待开垦,对于农民自己开垦的荒地,根据政策是可以免三年租税的,如果有两把子力气,大可以多开几亩荒田,生活倒也富足,问题是程仲有力气吗?

    显然没有!卧床多日的程仲说不上弱不禁风,但也绝对对得起手无缚鸡之力这几个字。恐怕半亩荒地还没开垦出来,他就先倒下了。

    那做工呢?程仲又无一技傍身,这一途自然也行不通。

    似乎只剩下经商这一条路了。在明代商人被看做是“操贱业”,更有甚者,经商的人会因此而被剥夺科举入仕的权利。

    但是穿越而来的程仲可没有这种观念!他信奉的是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实用主义信条。不管是后世还是今朝,多弄点钱在身边总不是坏事。但是程仲很快又发现,在明代创业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一没有启动资金,二没有合适的项目,程仲真不知道该从何处插手。他对明代的历史虽然也有所涉猎,但那也是浮光掠影一般,对于嘉靖一朝更是几乎一无所知,借时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