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剩下的东西几乎看不出原貌,但隐约可以看出有文明的迹象。
整个空间存在较完整的残骸,就是位于小盒子旁的螺旋楼梯。
螺旋楼梯上还印有花纹,上面记载着一些连续的图案,李浩猜测这应该是文字。
从其他更加破碎的残骸中,也印证了他的看法。这就是这个外星文明的文字。
李浩通过这些推测,基本确定遗迹空间不是天然形成,它是属于文明产物。
这一张照片蕴含的信息非常多,可惜思考一些,就会联想到令人非常恐怖的内涵。
科学家们分析月球岩石样本,测算出月球的年龄为45亿2700万。这是迄今为止有关月球年龄的最精确测量结果。。。
哪怕是月球岩石是遗迹空间通过在其他吸附宇宙物质形成。
但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很深远,通过地球物理学和古生物学判断。
最起码在三亿年前的地球,从古生物化石上分析,那时地球是有潮汐出现。
而潮汐形成的关键就是月球引力。
从中可以轻易的推测出,这个月球遗迹空间最短的存在时间也有3亿年。
而人类出现的时间,哪怕就是算上古猿人,也不过几百万年。
要是从科技萌发,形成工业文明开始计算,这只不过经历了几百年。
以科技文明的发展速度,李浩都无法想象这些文明如果长期存在。经历了数亿年的发展,他们会达到什么程度。
李浩想到这里突然惊醒,自己现在思索这些根本没用。
这些文明离他太过遥远,还是眼前的事情重要。
再说他认为人类文明潜力非常大。凭借人类文明自身的发展,早晚能追上他们。
根据科普资料记载,其他文明在蒙昧时代时,从自身星球走向宇宙时代。
如果没有高级文明推动,是需要5000年左右,才能完成这么重大的跨越。
李浩把注意力集中在照片正中心的小盒子。
它飘浮在空气中,上面环绕着好像是水银一般的光带。
整个空间中,这个小盒子最特殊。
他才能一眼认定,这个小盒子和其他产品格格不入。它们是两种文明的产物。
这个光带经过智能机器人身上探测设备查看。就是量子波动最为密集的地方。应该是他一直在寻找的源头。
李浩仔细观察照片,大脑平复下来后。他基本能还原出发生事情的经过。
根据现在已知的条件推断,月球的核心应该是一个科技文明的星际要塞。
那个球形结构应该是能源装置,镶嵌到类金属城的是动力装置。
一个要塞最重要的就是这两种装置。它受到的保护一定是最高级别。
这个文明的人也许是从某个遗迹,也许是从某人的手中获得这个小盒子。
他们在路途上,不知道为什么触动了这个小盒子。
导致这个小盒子释放了庞大的能量,直接把所有的东西摧毁。
之后这个外星文明要塞,只剩下三件相对完整的物品和一个致密的壳体。
它在宇宙中飘荡,并不断吸附宇宙中飘荡的尘埃等物质。
最后来到太阳系中,被地球轨道捕获,在这里定居下来。
李浩观察照片中的景象,还有智能机器人搜寻到的信息。都向它揭示这个小盒子的危险性。
还好它现在具备的能量大部分都释放出去。李浩才有可能获得它。
至于月球怎么被地球轨道捕捉,和它特殊的运转情况。
李浩把它归为宇宙中的巧合。因为通过智能机器人的观察,没有发现有外力作用的因素。
他想到这里,立刻控制外太空的人造卫星。
通过超级电脑远程指挥智能机器人的工作。
李浩直接给牛征峰传讯道:“智能科考站分析出月球异常情况,我现在接管一部分权限,对它进行前期探测。”
私企就是这一点好,李浩掌握着全部权限。不需要看任何人脸色行事,也不需要解释,直接就能下命令。
他调用在临近空间打酱油的激光通讯设备,用它链接燕京航天中心通信系统。
在家里就可以远程指挥月球上机器人的行动。
李浩很奇怪这个小盒子和它外围的能量,怎么可能存在数亿年。
根据他探测到的量子波动。这个小盒子每天都对外辐射量子信号,不可能到现在还没有耗光它储存的能量。
第431章 眼镜能源来历()
他们与国家合作的蜜月期,燕京航天指挥中心给宇宙探索集团,专门留有备用接口。
李浩用超级电脑发送的指令,通过激光通讯设备中转,燕京航天中心中转,地球卫星中转,月球卫星中转。
信息层层传递后,来到位于月球智能科考站。再由科考站解码信息后,传递给远方的智能机器人。
信息传递过程中,中转的设备很多。但它延时的时间,大部分还是消耗在地月之间的长距离传输中。
位于房山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机群也高速运转,分析月球传递过来的数据。
再把经过处理的数据,返回给李浩的智能设备。用于构建虚拟世界。
李浩置身在虚拟世界中,通过虚拟世界。
体验到遗迹空间的各种情况,给人感觉更加的清晰,他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李浩重新观察遗迹空间中,保存较完整的三个物体。
透过虚拟世界的视角,与直接观察照片,他们的感觉还是不同。
最大的变化就是他的直观感受。李浩可以感觉到,飘浮在空中的小盒子充满了科技感,给人的感觉非常神秘。
它能让人发自内心的涌起一种非常科幻的感觉。
看到各个物体的人,都发出惊叹:“哦,这真是太神奇了。”
而那两个其他产品,总给人感觉是土里土气的。
李浩很快从这个感觉中抽出,开始着手安排遗迹空间的清理工作。
他回想着智能机器人身上的探测设备。
有空间粒子探测器、量子捕捉器、电子成像显微镜等很多探测设备。
智能机器人身上集成的几乎是地球上最先进的设备。
李浩预计它身上的探测设备,能够应对遗迹空间里面的情况。
有这些探测设备的协助,它可以更好的安排智能机器人。
让它带领其他机器人,开始清理这个遗迹空间。
随着李浩一声令下,在外面守着的机器人,全部进入这个空间。
他们绕过遗迹空间中,保存相对完好的三个物体。
开始对其他残骸进行全面的筛选和处理。
李浩一直紧盯着这个工作的进程,他期望在这里找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作为文明等级超出地球文明许多的外星文明。
哪怕就是他留下来的垃圾经,又过了数亿年的风化。
但只要存在一丁点可被人类文明认知的东西,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时间很快的过去,冬天的夜晚来的稍早一些。
李浩吃完晚饭,回来继续操作智能机器人。
连周云笙想跟他商谈以后孩子的教育,他都直接婉拒。
遗迹空间残骸大部分清理完,他准备派航天飞机接回亲自挑选的残骸。
希望能在这些残骸中,找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哪怕是对某些科技起到微弱的促进作用,这就证明他没有白忙活。
李浩刚想吩咐智能机器人,去探测小盒子上方飘动的光带情况。
只看到突然之间有一道光从远方通过墙壁多次反射,径直的照射过来。
李浩看到这种情况,他感到很惊讶。
遗迹空间应该是密封的,怎么会有光源存在?
他立刻指挥采矿机器人打开灯光,向光亮来源的地方探查。
一台采矿机器人按照他的命令向前走去。
李浩就看到,这道光出现在遗迹空间后。小盒子上的光带发生了变化。
当有光打在光带上时,从智能机器人的世界上看。
又看到光带周围的那个特殊量子波动,突然变得浓密起来。
随着光带吸收的光越多,量子波动好像水烧开一样,在剧烈地翻腾着。
李浩看到这种情况时,他直接看向窗外的月光。
等了一会儿,他眼神一阵恍惚。直接来到外星文明的图书馆中。
他退出之后仔细对比时间,并排除了通信过程所产生的时间差。
果然和他想象的一样,能使他进入外星文明图书馆的月光,果然与这个小盒子有关。
李浩在心中默默推测启动他眼镜能源的来历。
他就是普通的太阳光经过小盒子周围光带转化之后。形成的一种带有量子状态的特殊能源。
具体过程应该是小盒子上的光带受到太阳光照射后,它使太阳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当被转化的能量积累到极限之后,立刻向外扩散。
这种经过转化的能量,在传递过程中,产生一种特殊的量子波动。
它也不再是光,而是另一种特殊的量子态类光波。
类光波开始向宇宙中扩散,它对宇宙的影响,完全是微乎其微。
但有一部分来到月球上,被李浩的眼镜吸收。就形成了启动这个眼镜的能源。
李浩心中有了推测,他立刻开始做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
他开始设计实验方案,整个实验方案,最重要的设备是一个全反射透镜组。还好采矿机器人的设备,有好多都需要用到透镜。后勤车里面一直有。
方案的具体规划是让激光工业机器人,把激光照射在这个光带上。
激光也是一种光,如果他的推测是正确。
这个透镜组就会把转换之后的激光传递到月球表面。之后定向来到地球,并能启动他的眼镜。
在机器人进行透镜组的建立过程,前方孤零零前进的采矿机器人也来到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