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益共同体。
这样将来一旦有了什么事情,有着如此多的豪门家族分担压力,自己就不用过于担心了。
其实以华国的现状,普通人最终能够达到的成就高度是有限的,尽管没有明确的限制,无形中的透明天花板却始终存在,悬在头顶成为不可逾越的障碍。
以秦烽的出身,能够走到现在的高度,其实已经有些过线了,如果不是表姐家的人脉关系、以及恒景恬的身份背景,锟铻科技不一定还能这样顺风顺水地发展下去。
可供参考的事例当然是有的,譬如那位电商大佬杰克马,在公司一步步发展起来时,为了融资就开始逐步减持手中的股份,以出让股份的形式换取资金和人脉资源,当整个公司的市值达到5000多亿美金的时候,他手中所拥有的股份已不足0,即便如此,依旧是福布斯排行榜的风云人物。
相较而言,另一位王首富的境遇,则是彰显了这些顶级富豪们在关键时刻行差踏错的代价,个中原因不必赘述。
并且恒景恬已经暗示过国家也会参股,秦烽对此亦没有反对,他还打算推行股权激励机制,拿出一部分股份来分给公司的下属员工们,就像著名的华为集团的做法那样,通过股份来激发员工干劲,挽留人才,更好地将公司做大做强。
时至今日,随着海外布局的顺利推进,锟铻科技对于秦烽的战略意义已经不如过去那般重要,以后的经营重点是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以及活跃在欧美股市中的资金,这部分已经超越国内、成为秦烽名下最大的秘密资产。
根据那边传回来的消息,最迟到了明年的三月份,对于这个岛国政权的渗透控制就将完成最后一步,届时这座世界第四大岛就完完全全成为自己的领地了。很多更重要的计划都可以搬到这个岛上实施,不用再担心外部势力的干涉。
接下来的一星期时间,秦烽都是在忙碌中度过,规模数千亿的商业帝国,数万名员工,且还在处于快速扩张期,诸多重要事务都离不开他的决断。
当然仅仅这样还不算什么,以他的出色效率,再多两倍的事务都可以轻松搞定,问题出在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与应酬方面。
普通人不会有这方面的困扰,只是当企业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这些事情就会自然而然地找上门来了,譬如政府部门的各种招待会议,企业之间的交流洽谈会,社会上的慈善募捐活动,知名新闻媒体的专访,还有某些大型综艺节目的特邀嘉宾等等,很多时候推都推不掉。
当然出于种种考虑,功成名就的企业家、富豪们并不会拒绝这样的活动,毕竟这是难得的提升自己和公司知名度的好机会。对于一家成功的企业而言,利润只是一个方面,公司的声誉也是极为重要的资产。
“或许,我们也可以考虑投入些资金,成立一家慈善基金会了,你觉得如何?”
秦烽曾经这样询问表姐的想法。
“当然可行,”
苏瑜澜对此并不反对:“可以投入五十亿资金,此外还可以接受外界的捐款,让媒体方面好好宣传一下,对公司声誉会有非常大的正面影响的。”
大型企业财团募捐、创办慈善基金会是国际通行的惯例,那些达到一定规模的财阀巨头们,都会划拨出专门的资金,成立各种各样的慈善基金会,或者是向某些知名的慈善机构捐款,以这种方式来回馈社会。
譬如说比尔盖茨、扎克伯格这样的顶级富豪,据说将全部的家产都捐出去了。当然西方国家的相关法律制度与华国不同,捐出去的资产、管理权依旧在富豪自己手中,而且还有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所以米国的那些富豪们都喜欢通过慈善募捐的手段来合理避税,名利双收。
相较而言,国内的诸多慈善机构在这方面的名声就差了许多。很多机构的资金管理使用方面不够透明公开,黑幕重重,以至于社会公众根本不知道大家捐的钱花到了什么地方,究竟是到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手里、还是被某些无良家伙拿去肆意挥霍浪费、甚至是中饱私囊了。
多年前著名的郭事件之后,社会公众对于慈善机构的信任度便跌到了前所未有的冰点。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不愿意捐钱了。
尽管后来国家在这方面大力弥补,完善相关制度,但失去的信任却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弥补回来的。
就好像某些明星人物牵头成立的慈善基金,基本上就是打着慈善幌子的敛财工具,任何外界捐款到了他们手中,直接就被私吞了一半。在这方面,某位声名狼藉的赵姓脑残女星就是个中代表。穿扶桑人的军旗装招摇过市,与艺人合作拍戏,操控股票之类,种种劣迹不胜枚举。
说得难听一点,这些慈善基金会就是某些缺德无良明星手中免费的提款机,只要有这块牌子在,就永远不担心缺钱花。
所以秦烽还是觉得成立一家新的慈善基金会更好,由苏瑜澜亲自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杜绝那些讨厌的黑幕出现。
一星期后,就是约定去帝都的日子。
打扮得光鲜亮丽的恒景恬早早地过来与秦烽汇合,既然有了自己的私人专机,倒是不用急着赶航班了,申请航线之类的手续早已办妥,早餐之后直接去机场即可。
临出门前,这位豪门贵女戏谑地说着:“澜澜,借你家男友用几天,没意见吧?”
苏瑜澜干脆地道:“没意见,只是记得别玩坏了就行。”
秦烽:“……”
第三百五十章 一笔横财()
大洋彼岸。
彼格勒上将脸色惨白地盯着面前的文件,只觉得浑身的血液都为之凝固,阵阵眩晕感不受抑制地袭来,让他的心底滋生出世界末日降临般的绝望与无助。
对面的高级助手提心吊胆地唤了他好几声,正犹豫着要不要叫医生的时候,这位大佬才终于回过神来,抓起旁边的咖啡杯子用力灌了两口,努力以平静的声音询问着:
“情况究竟怎么样了?那些资料……还有那几个狗娘养的混蛋……”
高级助手本想保持沉默,不过顶头上司问话,不能不回答,何况这事情太要命了。
他在心底酝酿了一下措辞,才谨慎地开口道:“因为那几个人的玩忽职守,超过两万页的内部资料都已经确定被泄露出去为外界所知,其中绝密级的占到七成以上,剩下的都属于机密级。”
上将脸上的肌肉抽搐几下,呼吸重新变得粗重起来:“泄密资料的具体内容呢?包含哪些方面?”
“我们在中东、亚洲地区的所有内部线人名单,上百颗卫星的精确轨道数据与通讯频率、联络指令密码,所有攻击型核潜艇的声纹密码,亚洲地区所有重要军用设施的坐标位置……”
眼看着顶头上司越来越难看的脸色,高级助理的声音也相应地越来越低,他可不想被当成泄愤的对象。
“为什么会这样?你说!为什么会这样?!”
彼格勒上将几乎是从牙齿缝里迸出这句质问。
高级助理无奈地摊了摊手,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政府部门的保密制度当然是非常完善的,至少从制度上讲是如此。
问题的关键在于,再严密的制度也得有人来执行、来遵守。当某些高官带头违反保密条例、肆意妄为的时候,恐怕就是上帝都没办法。
从多年前的情报门事件到后来的邮件门事件,主要原因都是出在高层。上梁不正下梁歪,既然连联邦调查局局长、国务卿这样的重要人物都不把保密条例当回事,将机密文件私自带回家、在家用电脑上处理重要公务等等,其他的那些人就更不用说了,出问题自然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只不过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泄密事件闹得比较大,出事的不仅有政府工作人员,军方,还有情报体系内的人,而且涉事的家伙级别都非常高,由此才导致了这场前所未有的情报灾难。
什么是绝密?顾名思义,就是国家最重要的秘密,一旦泄露,将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
此番意外泄露的绝密级情报可不止一点半点,而是多达上万页,用灾难都不足以形容,应该说是浩劫。
别的姑且不提,仅仅是情报部门对于某些敌对国家领导层的大规模窃听计划,政权颠覆方案,对某些势力的秘密援助等内容,甚至对某些亲密盟国都没有放过。这些要命的东西一旦披露出来,绝对会引发难以想象的大地震。
为了平息这次事件引发的轩然大波,米国政府必然得付出极大的代价,不知有多少人会被牵连、被灭口。
“将军,总统刚刚打来电话,让您立即过去参加会议。”
一位女秘书进来说道。
“好的,知道了。”
上将眼中浮现出苦涩的笑容,他知道这也许就是自己最后一次参加高层会议了。或许在这之前,自己应该先准备好辞职报告?
……
万米高空。
湾流g650轻盈地掠过天际,向着北方飞去。
机舱里的秦烽眼眸微闭,一副宁心养神的样子,暗地里正在与自己远在大洋彼岸的化身交流着。
光挨打不还手,这不是他的风格。敢于算计自己的人或势力,无论有着怎样大的来头和背景,都得付出足够的代价。
于是,就有了这次轰动性的情报泄密事件。
其实都不需要他怎么费劲,那个超级大国自身就有一堆的问题,高官的玩忽职守姑且不论,下面的军官士兵同样不省心,既然连洲际导弹发射基地的值班士兵都能爆出集体吸毒的丑闻,再发生点别的什么事情也不会令人太惊讶了。
两万页情报资料,一夜之间以未知的手段出现在互联网各大知名网站、论坛上,最先获悉的除了世界各地的公众,自然还有各大国的情报人员。他们惊喜地发现这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