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忙不迭地答应下来,心里满意的同时又略有几分遗憾,国师虽有纳有多房妻妾,可惜至今都没有后裔,否则若是能够结下儿女亲家,亲上加亲,这关系自然是牢固了。父皇对此也必然是喜闻乐见的。
秦烽灵觉通明,看他的眼神已经能猜出个大概来,心里微微苦笑,自己和这一家子的关系可是有些理不清了,这种事情真的合适吗?反正在主世界是不可能的。当然以自己在楚朝的超然身份,真要如此,旁人也不敢质疑什么。
……
江南,余家大宅。
“咚!”
家主余寿承手中的金质酒杯重重地砸在宴桌上,配合他那张狰狞扭曲的面孔,是个人都能看出这位一向和气的豪门之主心情极度恶劣。
“这个该死的妖人,是铁了心打算一手遮天了?”
余寿承阴森森地道:“控制了皇上和太子不算,如今连太孙都要掌握在手里,他这是想要干什么?当大楚朝的太上皇吗?”
周围的十几位家主脸色同样难看,最近洛京城传来的种种消息,就没一件是让人听了高兴的。
赵元谨已经颁诏,将那个妖人国师提出的诸多政见主张都定成了楚朝祖制,这意味着后世的皇帝就算再有不同的想法,也没办法去明着违反了。
科举改革,商税改革,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开海贸易,无论哪一条都是从这帮士大夫身上不停地割肉。割了他们的肉还不算,还要连着他们子孙后代的肉一起割,他们心底没有怨气才怪了。
当然了,朝廷在这样的过程中无疑是最大的受益方,黎民百姓也是受益方,所以贯彻推行起来后得到了天下大多数人的认可。
天下一统后这几年,楚朝的国力迅速增强,国库收入连年增加,水师舰队带着庞大的海贸船队远渡四海,每次都能带回来大笔财货,源源不断地为楚朝输血。
只是这一切,都和这些江南士绅、豪族世家没什么关系,金山银海都流入了朝廷的国库,流入了国师的私库,他们甭想染指半分。
杨家家主杨川幽幽地道:“据我所知,国师府每年的海外贸易所得不下于两千万两白银,还不算其他方面的收入,朝廷国库每年也能有一千多万两进账,这些……按理说都应该是属于我等江南世家的利益。如今被这妖人和朝廷合伙瓜分,可怜我等世家一无所得,实在是……”
王家家主王常青咬牙道:“诸位,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们这几年的产业收入越来越少,光景大不如前,再要过上些年头,恐怕就沦落到普通的富户之流了。辛辛苦苦所得,却要被朝廷白白收走一大块,这如何能忍?”
众人默然,某个年纪偏长的家主咳嗽一声,无奈地道:“话虽如此,可是自从上次洪家等几位家主的大案发生后,朝堂上敢于出头的官员已经很少了,仅凭我们这些人,又能济得了什么用?”
上次洪家家主洪辰轩联合江南地区最大的几家豪门,试图扳倒皇后,害死太子,好让洪贵妃的皇子上位,结果却因事败被抄家灭族,牵连大批官员被砍头罢职流放,至此朝野噤若寒蝉,再也没有谁敢起心思。
说起来也是因为最大的那几家豪门完蛋了,以余家为首的这些世家才有机会成为江南士绅的领袖,地位和影响力得以更进一步。
起初他们还算是安分守己,不过时间过去了这么久,兼之自身利益流失得越来越多,终于还是有些按奈不住了。
尽管有前车之鉴,但人的不满和怨气是可以累积的,一旦到了某个临界点,就会不管不顾地爆发出来。所谓的理智畏惧,并不是什么时候都管用的。
余寿承道:“听说那位国师常年闭关潜修,并不怎么出来走动了,或许我们可以做点什么。”
“余兄有何想法?”王常青问道。
“我们不需要和朝廷硬来,就发动江南地区的官员士子联名上书吧!”
余寿承沉声道:“数以千计的文官,加上那些民间鸿儒、士林领袖一起给皇帝上奏折,就不信他敢违逆这么多人的意愿,必定会在税收以及海贸方面做出让步,以安抚江南地区的民心。”
余家家主暂时还不想揭竿而起,干那种株连九族的大事。而是打算利用江南地区的舆论民意,以这种近乎于逼宫的手段,迫使皇帝赵元谨妥协。
他觉得数千名地方各级文官的共同意愿,赵元谨再怎么强势都不可能等闲视之,必然要好言安抚。否则到时候舆情鼎沸,一个不慎就是半壁江山生乱。这样的后果,稍有头脑的皇帝都不会无视的。
第三百零三章 割韭菜()
在利益面前,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的人不算多,若是利益足够巨大时,或许就是再清醒的人都免不了犯糊涂、铤而走险。
所以,在每年数以千万级的海量利润面前,江南地区的这些士绅家主们终于按捺不住了,要再次串联起来闹事了。
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也是不得不闹。朝廷越来越富有,士绅世家却被持续割肉吸血,势力影响越来越弱,远不及前朝时。如果放任这种局面不管,若干年之后,他们的子孙多半会沦落成砧板上的鱼肉,与那些百姓泥腿子一样,任凭朝廷拿捏宰割。
因此,尽管看起来不可思议,大串联还是如期发生了。
“是他们飘了?还是我堂堂大楚国师提不动刀了?”
这就是秦烽获悉江南超过七成的官员、士林鸿儒、豪门世家家主联名上书朝廷后的第一反应。
或许是自己经常闭关潜修,这两年没怎么出来刷存在感的缘故,以至于很多人都淡忘了国师的赫赫凶名。又或是存着“法不责众”的心理,觉得皇帝和自己就算再强势,也不可能将这么多官员一下子全部收拾了,这会让江南地区生出大乱子的。
他看了看面前的左都御史曹昀,淡淡地道:“他们还有什么动作?一并说了吧。”
“他们的胆子……确实很大!”
曹昀端详着他的脸色,谨慎地道:“逼宫只是第一步,如果朝廷方面让步了还好,如果明确拒绝,他们就会勾结挑唆江南地区的诸郡主官、还有驻军将领一起扯旗造反,让江南与朝廷北边分裂,划江而治。”
秦烽的眼神冷了下来,幽幽地道:“敢裂土自立?他们手里究竟有多少筹码?”
天下一统还没几年,人心思安,兼之朝廷推行休养生息的国策,平民百姓的税赋徭役都很轻。生存无忧的情况下,不可能还有多少人愿意去干这种杀头的买卖。这和天灾连年、民不聊生的乱世是完全不同的。
曹昀禀告道:“根据不同渠道收集到的消息,这些家伙在官场上的影响力就不多提了,大半官员都是倾向同情他们的。关键是当地驻军,被他们用各种手段买通控制的都指挥使有二十多人,次一级的将官数量还要多些。”
“如果真要起事,估计他们能够策反的军队有十万人左右吧,此外那些根基深厚的世家大族,哪个家里不是养着几百几千家奴佃户的?全部发动起来,配上兵甲,估摸着也能凑出十万人来。”
秦烽呵呵笑道:“满打满算二十万人?就算全部都是精锐百战之师,难道就可以改天换地?”
旁边的云绮君出言道:“他们也派人与各家道门都接触过,开出了不菲的价码,想拉这些道门下水与他们一起举事。我这里都收到了一大堆礼物呢,当然送礼的人已经被我下令宰了。”
这帮家主总算还没完全忘记国师的威名,知道只有修道界的力量才有可能与之抗衡,于是便把主意打到了云绮君这位天下道门的总盟主头上,派能言善辩之士携重礼上门,希望能够说服道门支持他们的主张。
可惜他们根本不曾想到秦烽与云绮君的真实关系,这种举措无异于自己往刀口上撞。
秦烽点点头,又问道:“陛下那边怎么说?”
曹昀道:“皇上已经密令江南驻军戒严,再调京营精锐二十万,乘坐水师舰队的战船南下,以备不测。并希望主公的私军也能够配合行动。”
“此外,内阁和吏部已开始遴选候补官员名单,只等江南地区事态平息后,就让他们即刻赴任。当然因为人数太多的缘故,估计还得多等几天才能完成。”
一下子拿掉超过两千名官员,足以让江南诸郡的官府衙门处于近乎瘫痪状态了,别说新立不久的楚朝,就是以往的历朝历代,这样的事情都称得上闻所未闻。
当然,类似的逼宫事件前朝还是有过的,最后基本上都是皇帝妥协让步,安抚地方而告终。所以现在的那些家主们才有底气和信心,觉得楚皇赵元谨如果不想江南地区整个糜烂、烽烟四起,那就只能效仿前朝的做法让步。
问题的关键在于,赵元谨不是从父辈手中接过玉玺的普通皇帝,而是血与火中打出来的开国之主,平生什么样的大场面没见过?即便不考虑秦烽的因素,都是不可能轻易低头的,否则开了这么个恶劣的先例,后世子孙还不知得被这些士绅们蹬鼻子上脸、给欺负成什么样。
秦烽微微颔首,赵元谨还不糊涂,倒是省了自己一番功夫,那就由着他去处理好了。真要遇上难以预料的突发情况,自己再出面不迟。
接下来的形势发展,让朝堂上的官员们个个不寒而栗。皇上根本没有任何服软的意思,翌日一早便宣布了清洗江南官场的举措,各郡驻军随后发动,按照名单对那些官员一个个实施抓捕,拖到菜市口宣读完罪状后砍头。
旋即国师的私军也出动,将那些跟着闹事起哄的世家、士林鸿儒们全部拿下后处决,家产全部抄没,家眷子女发配为奴。一时间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天下为之震动。
不过秦烽对此是不会有什么感觉的,在末日世界,他杀过的人成千上万,甚至于完整地干掉了一个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