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容易破的料子,赵保国也挺想不通,推崇这个干啥?
不爱穿也得穿呀,不能不合群,总不能一堆同窗穿锦罗绸衣,光他一个穿一身棉布短打去吧?显得他家里多穷困似的,也没到那份儿上。
一开始他也不习惯,穿久了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了,只不过要动作轻点慢点斯文点罢了,反正读书人也讲究个慢理斯条,轻易也不做什么大动作。
“留着呗,正好过年了,送礼就能把它送出去。”赵保国就说:“咱是不爱这个,旁人可爱得紧。”但凡有点身家的,谁不置办绫罗绸缎?
那就留着。
处理完了这档子事儿,赵保国就回书房去整那箱子书画了,画就收起来,书可以看看,仔细翻瞧了,正经科举用的就四书五经一套,其它跟科举能搭上边儿的,只有寥寥几本大儒注释的手抄本,其余的十几本则尽是些杂书了,有游记,诗集也有一些技巧方面的书册。
赵保国就猜了下,恐怕王府那边也没仔细挑选,应是原本有的,直接就叫多抄一本拢一块儿送来了,真要仔细挑选了,估摸着也不能这么多在这个时代来讲算是旁门左道的书。
也正好。
光看经义有时候也烦躁,来些其它的也能换换脑子,再说也不是没用。赵保国很是欣然,第二天就上门去拜谢了。
接来这段日子,直到大年三十,他都一直蹲在书房看书,旁的万事不理,当然,一早一晚也不忘练练拳脚,身子骨儿总是最重要的。
年关很是热闹,厨下做了一大桌好菜,鸡鸭鱼肉样样都齐全,摆了满满当当一桌子,还就他们爷俩儿吃。
赵保国见了就说:“咋弄这么多?”光是一只鸡,就做了三个花样出来,有炖的有烤的还有红烧的。
他再能吃,也不吃不完。至于他爹,饭量已经比不上他了。
“吃不完就剩着呗,反正就这天气,也放不坏。”赵二牛很不讲究的撸了袖子撕下只鸡腿,直接就啃,旁边伺候着的紫兰墨兰,被他打发下去跟其它下人们在院里吃年夜饭去了,他们爷俩儿不用伺候。
赵保国一想也是,就动筷子了。
“礼送过去了吗?”赵保国先盛了汤喝,难得问起家里事。
赵二牛吃得满嘴油呼啦:“等你问哪?黄花菜都得凉,早就送完了。”于家的林家的,江都施夫子那儿的,幽洲的马家那儿的,林夫子那里的,王府的太守府的,自家四房的,还有以前那块儿走得近亲的几户邻居,例如何家钱家,就连赵寡妇家,都打发了婆子送了点年货过去。
反正能想到的,一家都没差。
赵保国觉得自己挺冤,明明是他叫自己多读书,说家里不用自己操心,这话说得,多没道理。
没关系,谁叫他是爹呢?说啥都得忍了。
“也不知明年会不会开恩科。”赵保国一边吃饭一边琢磨着,一般情况下吧,应该得开,毕竟新皇继位吗,翻了年还不开恩科以示天下学子恩?但又一想近年大周不太平,圣人或也没这个心思也不定。
第484章 租子()
明年恩科到底是开,还是不开呢?
赵二牛就翻白眼:“吃饭吃饭,想这些干啥?这开不开的,干你啥事儿?”开恩科,那也跟个连秀才都还没考上的普通学子没关系,这种事儿吧,得那已经举人,打算考进士的去操心。
赵保国一想也是,就不多琢磨了,安安生生的吃个连夜饭,一时间只听满屋子里的唏哩呼噜声,多半是赵二牛发出来的。
赵保国原本也这样,但被林夫子揪着教训好几回,才下了狠心改了。
他是改是他的事儿,总不能再揪着他爹一定改,反正他爹多半都搁家里头,又不当官又不交际的,他又嫌丢人。
真等他有了功名博了出身,当了官儿什么的,也没人拿他爹去说嘴。
很快就翻了年,到了开春雪也没停,朝庭发愁着不说,广陵这边也愁着呢,这雪一直下着,田里都堆着,还不怎么化,再耽搁下去,今年的春种,不就得耽搁了?
年前还想着,今年有农耕利器,指望秋收多收赋税,好支援边境作战,谁成想天公不作美呢?
靖王就招来王府属臣及广陵一干官吏商议这事儿咋办。
苏太守在广陵干了三十余年太守了,也不是没遇到过这种情况,早就有一翻套路了,就说:“王爷不必担心,半月前下臣便使一班吏员下到各村落走访历年有经验的老农,好些个都说,这场雪过几日便会停了,耽误不了春种。”
靖王听了就面色一松,又问:“当真?”
苏太守道:“王爷放心,这些农户老者,都是有经验的,极为看天观色,想来出不了岔子。”这种年景以往又不是没遇到过,没什么可操心的,苏太守当了这么久的官儿,也不是不会做人的,王爷爱民是好事,总不能打击人信心吧?
林夫子反倒琢磨了一下:“雪停自然是好,可这雪连下了三月有余,只怕耕田积雪甚厚,再结了冰,雪停了也不好耕地。”到时候效率慢下来,还能指望今年收成有多好?
靖王刚放下去的心立马又提起来:“这可如何是好?不若下令命农户即时清理积雪?”这要等雪停了再去清理,不又多耽误几日?
苏太守:人家常年种地的,这方面哪里会没有打算?
但不能明说,不然多叫王爷丢面子?
林夫子倒没这方面的顾忌,就说:“更年老农常年耕国,想来这方面早有打算,王爷不理农事,也不过于忧心,苏太守尽忠职守,应也有打算。”
靖王闻言才放心,就对苏太守说:“如此春耕一事,便劳公明多多看顾了。”
苏太守欣然领命:“廉职责所在,必不懈怠。”
果然没几日雪就停了,官衙把新犁下发下去,农户高兴自不必提,就忙着耕地为春种作准备。
这边庄子上庄头来主家问今年的春耕事宜。
赵二牛叫李虎将人领进正堂,紫兰上了茶果摆着,那庄头连声道谢,坐也不敢坐全,只坐了半个屁股蹲。
赵二牛叫他别紧张,那庄头嘴上应着哎,不紧张之类的放,反正更加紧张,只瞧那额上汗就能看出来。
赵二牛:他还是闭嘴不说这个比较好。
“田里种稻,地里就种高粱小麦粟米与大豆。”都能拿来当粮食吃。
那庄头连忙应诺,又问各种多少。
赵保国思忖一番,小麦种最多,高粱比照小麦的三分之二,大豆跟粟米比照高粱的三分之二,留下一亩地种些瓜果菜蔬供应家里就是。
那庄头得了话,心里就有数了,又欲言又止的问今年租子。
赵二牛愣了愣,就问:“往年的如何?”是问之前的主家是怎么收租的。
那庄头就说:“三七。”
赵二牛吃了一惊,三七?觉得有些苛刻了,一亩地才产粮三石上下,一石只一百斤左右,合算一亩的产出只有三百多斤不到四百,这三七分,总不至于是佃户七地主三。
而是佃户三地主七,合算佃户辛辛苦苦一年到头,一亩地只余下不到一百斤的粮。这年头又是一大家子住的,哪家少的也要将近十口人了,多的几十口都有,就是租上十几二十亩地,也是不够吃的。
赵二牛就心里头莫名就很不舒坦。
这时赵保国从书房出来,就见着他爹坐那儿发着愣,又见下首坐了个满面愁苦的老头,就招了紫兰来问情况。
问清了情况,就知道他爹在别扭啥了,于是也不进去,就去找李虎问他:“这广陵附近的地主家,收庄户最低租子是哪家?怎么收的?”
李虎想了想就答:“以前住山上的时候,置办盐物时得下山问村里人换,听说有个姓李的善人,收租是四六分的。”
四六分还是善人?比照那些一九二八的确实算善人了。
赵保国有心想多减一些,却也不能,不然只他一家成了大善人,反倒把所有权贵阶级给得罪了,他还扛不起。
少收些可以,但不能触了那条线,既然四六已有例子,他家再这样做也不算出头,加上如今靠上靖王,哪里有些人心里犯嘀咕,轻易也不会给他没脸。
于是就把这事儿的情况跟他爹说了:“不是我不想少收些,只是世情是这样子,咱家做不了那出头的椽子,按说四六分也有些显眼,不过到底有例子在,咱家也不是那底气的,倒还扛得住,再少就不能了。”
赵二牛也知道轻重,就点同意了,那庄头一听减租,高兴得千恩万谢,还要跪下磕头,赵二牛一见心里更堵,连忙叫李虎扶起,再叫给了两斤粮食让他带走。
别说赵二牛心里堵,就是赵保国见了也有些不是滋味儿。
“还是社会主义好。”赵二牛好半晌才叹了这么一句,怎么就叫他们爷俩儿落这地儿了呢。
以前多好,地也是自己的,粮食也是自己的,后来连税都不用收了,种多少都是自家的,粮食多得吃不完。
哪怕总有政策不够完善的地方,可到底比封建社会强了太多,至少他们老百姓的日子好过,再穷也不至于连饭都吃不上,性命也没保障。
第485章 社会主义好()
赵二牛惆怅得很,晚上连饭都少用了半碗。
赵保国其实也挺惆怅,可没他爹那么深刻,见他爹这样,就劝他多吃些,反正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想干啥不得保重保重?
赵二牛又叹:“有啥用啊?我这也不会,那也不会的,有心想做点啥,都做不了。”反正心里很堵,可真要叫他做什么,他也没那胆子,也没那能力。
赵保国皱了眉:“怎么就做不了啥了?虽说这儿没高产粮种,可产出总能想法子提高一二,哪怕再少呢,全国这么些地,推广出去也不老少了,要提高产量无法就那几个法子,科学规划一下吗,您看吧,您有手艺,这些农具又不是不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