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第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龙长史办完了事儿不得像太守表表功?

    李虎跟牛二被赵保国打发回去了,一来守家,二来还得跟他爹赵二牛报个信儿啊,这几日都没回了,说说情况也不至于让赵二牛担心。

    到了太守府后,赵保国就不能再回于老的院子了,龙长史几乎等于太守的大管家,当下便召来人给赵保国独自安排了个小院儿让他暂住办事,伺候的人也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于是俩人再分头而去,吴大张大就暂时跟着赵保国了,到了小院里召来人问书房的方向,就抬着过去放好,赵保国又特意问要了书房的钥匙上了锁,又再讨来一把,再锁上一层,这才跟着伺候的丫环去了花厅用膳。

    第二日按时醒了,去院儿里打了套拳脚,出了汗后召人备上热水洗了洗,换上太守府内绣娘给制的新衣,来到花厅早膳已备好了,菜色既不奢侈,也不过于节俭,反正足够他吃饱吃好。

    然后就往书房去,打算开始整理册子,拢共要两份,一份简易给管理后勤的董仓曹,一份更要详细些给管理人事童功曹,至于还要不要再备一份给军中上头没人特意来提,他就不多费那个事儿了。

    刚打开书房一把锁,吴大就来报说太守召府内所有属臣议事,让他赶紧过去云云。

    “太守召属臣议事,我去不太合适吧?”赵保国怔了一下,这召属臣议事,他过去干啥使?他又不是太守府属臣,是在战时友情来帮忙的。

    吴大顿时一急:“赵郎君,长史大人说,这可是太守亲自点名的。”

    赵保国:这还真把自己当心腹了还是怎么地?

    这当官儿的应该没那么容易信任人吧?太守怎么想的呢?赵保国琢磨不透,还是跟着吴大过去了,看看苏太守怎么打算的。

    一干属臣都到了,胡椅分两旁摆着还没坐满,个个都只坐了半个屁股,于清河龙长史等人都在,还有一些看着面熟,却没多少来往的。

    赵保国一进去,所有人都看向他,于老一见他来,就笑着冲他召手:“恒小子坐到老夫身边来。”赵保国还没琢磨出来他啥意思,就听于老又道:“诸位不介意吧?”

    诸属臣忙道不介意不介意,于老可是跟着太守的老人了,这点面子还是得给的,更何况此人虽非太守属臣,这些日还挺得太守赏识,又跟于老及龙长史交好,他们哪会那么没眼色给人难看?

    赵保国到于老身边,正想自己是该站着呢,还是该坐着呢,就见于老笑眯眯的胡椅底下掏出一个杌子出来。

    赵保国放于老右后侧坐了,才凑近了轻问:“于老可知,大人召我等来是为何?”

    于老低声道:“怕是要论功行赏了。”

    赵保国:搞赏三军,也不至于把召来。

    正想再问,苏太守已从后堂转出来,在场诸人齐刷刷的起身,躬身相迎:“拜见大人。”

    苏太守双手轻抬,而后往下一压,道:“诸位免礼,坐下吧。”

    于是又都坐下,还是不坐满,以示敬意。

第380章 江都令() 
苏太守先扫视下方一番,见所有人都在场,心里暗暗满意,而后开口先发表了一番感言,例如太守府属臣个个有功啦,将士们浴血战宁死不屈啦,百姓们倾心相护啦,萧兵曹及时回援啦,最后干翻异族,实在是托了圣人洪福云云,当然也少不大人的功劳。

    一干属臣自然连连附和,又说太守功劳最大等等。

    这样太守吹圣人,顺带夸夸萧兵曹及一等官吏,一干属臣要吹的可就多了,先是圣人,再是太守,然后是萧兵曹,官衙门的再夸两句,至于自己那就谦虚得不得了,只说没有半分功劳,都是大人领导有方云云。

    然后开始论功行赏,一般打完仗吧,就是将士们大吃大喝一顿,酒肉管够,至于官位银钱等赏赐,那得等上报了朝庭,看圣人怎么往下赏,太守是没有这个权限动用库府的东西私自封赏的。

    当然如果战事还没结束时为鼓士气,也能事急从权,朝庭一般也不会怪罪,不过这也得在位的是个圣明的君主,譬如老圣人当今这位圣人,为王时看着还算不错,可人心难测,更别说圣意了,这一朝上位,谁知道心态会不会急变?

    于是苏太守还是很谨慎的,得先观望观望,可又不能什么都不拿,不然将士们拼死拼活,到了一毛不拨,还能指望人给你卖命吗?

    哪怕肉痛呢,还是从自己府里掏出血本儿,战时粮食是最要紧的,不过他也没那么多能赏下去,只好拿金银铜钱意思意思安抚一下,毕竟大头有朝庭呢。

    将士们是个个有赏,当然主将最厚,其次就是军师都尉等人,至于士卒们军中名册上有名的才有,至于没名的暂时就压下了,等录入之后朝庭的封赏也该到了,正好省了他一笔花销。

    郡军的封赏就这样了,至于衙门诸官那就等朝庭的意思,毕竟他守住了广陵,也得有赏赐啊,广陵除了苏太守本人,施监御史(兼府学祭酒)、萧兵曹、周郡丞四人是由朝庭亲自任命的,其余诸官吏,都是由太守自行任命的。

    朝庭要封赏,主要还是针对他们四个,至于其它官吏基本没什么存在感,顶多圣旨上提一句,让太守自行封赏。

    所以治理城池的官吏暂时不用理会,只需先将刚大战完的大军安顿好就成。

    苏太守一大早就召来太守府诸属臣议事,中间歌功颂德拍马屁自是不必说,光是扯皮斗嘴就消磨了半上午,赵保国就瞧一众属臣你一嘴我一句的,丁点儿芝麻大点儿的小事儿就能扯上几刻钟,还争得面红脖子粗,唾沫星子乱飞,一点儿也没读书人的斯文体面。

    苏太守也不管,只稳坐钓鱼台,看手下底争出火气,快要动上手了才出面制止,然后先夸一句这个说得在理,又说那个说得没错,然后转念再提出自己的看法,就得了一群人恭维太守英明

    赵保国:多浪费时间,早说自己的意思不就得了。

    战后的事儿可不少,再加上江都府被萧兵曹打回来了,可城池里百姓还不安生着呢,再加异族没少祸祸,即便萧兵曹给夺回来了,城池也被祸祸得不轻。

    江都一干官员,有风骨的在城破那一刻就自尽了,还连带着后院家眷一起,没骨气的多半逃了,百姓多数被屠了,少数逃散,还活在在城内的不过是些老弱妇孺,基本上是十室九空的状态。

    可管他有百姓没百姓呢,到底还是大周的城池,夺回来了就一定得守住,可江都已经没了官员,得派官员过去治理呀!

    逃走的百姓得了异族退去的消息,故土难离早晚会回乡,还有城池破损也得要修缮,不然再来一波异族,轻轻松松就能打进来。

    江都现在的情况是萧兵曹夺回来后,留下了一个心腹校尉领兵一千,外加周边各县的县兵暂时军事管制,县城小又不好防守,于是萧兵曹就将百姓迁往几乎要空掉的江都,与没逃掉的江都百姓一并管理,免得异族再杀个回马枪。

    可军事管制只能应一时之急,都是些大老粗哪里会治理民生,时间短还好,时间长了就得出乱子,等朝庭安排官员来接手,就是扯皮都起码要扯上几个朝会,再加上这边获胜的消息才送出去一夜,等消息报上去了再扯完皮,任命了江都令再过来,估计得要过完年了。

    江都是广陵附城,所以这担子还得压在苏太守身上,可他一人也分身乏术,总不能一日两边儿跑,他也没那精力,得挑个合适的人选去江都暂时代理一下。

    这就召来一干民属臣,除了商议将士们的封赏问题,就是商量商量让谁去江都府暂代江都令一职的。当然这人选不能是他的属臣,也不能是在朝庭那头连名都没挂着的。

    而广陵城内由朝庭任命的官员只有四个,苏太守本人,萧兵曹,周郡丞及施监御史。

    他是广陵郡郡守,本职就是治理广陵,自然不能轻动,别说动不动得了,能动他也不想动,广陵他熟啊,江都又不熟,还没多少人,挪个窝对他来说可没什么好处。

    苏太守自己是不能去的,萧兵曹他是疯了才会把这一位将帅之才弄到江都去,万一又有异族来呢?有萧兵曹坐镇广陵,他才觉得生命安全有些保证,把萧兵曹弄出去别说他自己了,就是全城百姓,那都不能痛快。

    所以人选就只能在周郡丞和施监御史,要说周郡丞确实是个合适的人选,本就是在郡守缺位或不能理事时,郡丞代行郡守职务的官职。可架不住周郡丞能干又务实,还不爱抢功劳。真把人放出去了,他还真有些舍不得。

    至于施监御史还是别说了,让他教教学子还行,真要让他理事儿?只会搞得一团乱麻,不过此人倒也可以放到江都去,也能让自己安生两天,不然天天一张老脸对着他谏这个谏那个的,头都大了。

第381章 周郡丞去江都() 
江都令就确定为周郡丞了,毕竟再舍不得,江都那儿也不能不管,烂摊子得有人收拾,他们四人中除了苏太守本人,也就周郡丞有这能力了。

    可治理一城,哪怕只是一小城,也不是只靠一个主官就能治理好的,方方面面的官员都要有,总不能让周郡丞光杆子司令上任吧?

    守城的兵马要给,百姓的供给粮草江都城内能吃的基本都空了,百姓们嗷嗷待哺,等着朝庭放粮呢,他广陵也不能一点儿不给支援。

    治理民生的官员也得要啊,现在主要商议的就是,让哪些官员跟着周郡丞到江都去。

    广陵的官吏拢共也就这么些,一个萝卜一个坑,又没多的,派出去几个,就空了几个位置,再加上战事才堪堪过去,本来人手就不够,再把人调出去了,他们不得累死?

    于是商议半晌都没商议出个什么适合的,在衙门做事的文书佐吏差役等,跟太守府的属臣或多或少也有沾亲搭故的,谁想把自家亲戚搞到江都去?万一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