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苞本来和刘禅一起领兵前来与吴军对峙,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军营中和将士们一起生活,也没怎么来见刘禅,对张莹莹被劫走的事一无所知。
直到今天他才听说张莹莹居然被劫走了,心中大惊,这才匆忙来找刘禅问个究竟。
哪只到了营帐中没有见到刘禅,只见到诸葛亮和李严,虽说刘禅敢和诸葛亮等这些跟随刘备一起征战的老人发脾气,但张苞可不敢,只好悻悻退了出来。
正在他左右焦急之际,似乎耳畔传来了马蹄声,猛然抬头,发现正是刘禅驾马风尘仆仆的走了过来。
“阿斗?”张苞张了张嘴,最后直接迈步跑了过去。
“阿斗,小妹怎么了!怎么无端让人劫走了!”张苞跑来牵过刘禅的马匹,满脸急迫的向对方问道。
张苞急迫,刘禅心中更加着急,直接下马沉声道:“现在还不是解释的时候,先到帐中再说吧。”
刘禅沉着脸,张苞不好意思再说话,他知道以对方对小妹的感情,自然比自己更加着急。
“对了。”刚走了两步,刘禅猛地扭头,看着牵马的张苞,“去把相父和李严大人找来,朕有重要的事要和他们商量。”
“丞相?”张苞张了张嘴稍微愣神,随后转眼一脸惊喜,道:“是不是小妹有下落了!”
“丞相他们就在大帐中呢!”张苞说着直接甩开马缰,率先迈起大步向大帐中跑了过去。
刘禅没有因为张苞的无礼行为所生气,急忙跟随对方向营帐中快步走了过去。
刚走进大帐中,诸葛亮和李严也同样迎了过来,显然是从率先跑进大帐的张苞口中得到了消息。
“参见陛下!”两人向风尘仆仆走进大帐的刘禅行了行礼。
“免了。”挥了挥袖袍,刘禅迈步走到大帐中的案几旁,直接拿起茶壶毫无架子的咕咚了几口茶水,这才抹了抹嘴,随后看向众人道:“莹莹有消息了。”
刘禅说完没有丝毫的激动,俨然眉头紧锁,隐隐还有些担心。
看着刘禅的表情,众人知道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随后诸葛亮率先问道:“怎么回事?”
刘禅眯了眯眼睛,沉声道:“刚刚关平打听到,江边撑船的船夫在昨天确实送过一伙人去吴国,根据描绘的样子,多半的莹莹,和劫持莹莹的那伙人!”
“去了东吴。”诸葛亮垂首,缓缓念叨,随后抬头看着刘禅道:“陛下认为这些人是吴国的人?”
“呵!”刘禅冷笑,随后眼光闪过一丝冰冷,“除了东吴还能有谁!现在西陵城同样封城,那伙人现在已经到了西陵城,想必已经见了步陟了吧!”
“怎么可能”诸葛亮依旧喃喃自语,“吴国没理由在知道皇后娘娘身份的情况下去劫持娘娘啊!难道;吴国想要和咱们玉石俱焚!”
虽说劫持张莹莹的人都进了吴国,显然是吴国人所为,但是他始终不相信是吴国人无缘无故劫走了张莹莹,毕竟若吴国和汉国交恶,那只会给魏国可乘之机!
就算当年夷陵之战,陆逊火烧汉国联营八百余里,可到最后不还是和汉国改善了关系,因为他们都知道,吴国和汉国只能共存,才能对付了北方的曹魏,不然只会落得个唇亡齿寒的下场。
诸葛亮虽然知道世故莫大于人情,越到这个时候越要冷静分析,不然汉国的大业很可能毁于一旦,但是他略带迟疑的望了眼眼前的陛下。
他知道刘禅肯定不会如此理智,更何况这次被劫走的又是他的皇后。
“陛下这其中必有隐情”诸葛亮吞吐了片刻,还是小心的劝告,他还是不想随便和吴国为敌。
“不要说了!”刘禅沉声打断对方,随后接着道:“朕知道相父的意思,朕也知道现在不宜和吴国交恶,但!这次他们无缘无故抢走了莹莹,朕势必要找他们要个说法,难道咱们汉国现在已经弱到连自己的皇后被抢了也要忍气吞声不成!”
刘禅越想越怒,接着咬牙道:“莹莹没事还有,若有个意外,朕势必让吴国血流成河!”
“陛下!万万不可!”诸葛亮急忙劝阻,只是现在刘禅得到这张莹莹的消息,再也听不进诸葛亮的话。
“朕意已决,相父不必多言!”刘禅说完随后扭头冲李严道:“李严大人,现在传朕口谕,全军整备,进攻西陵城!”
李严面带犹豫,随后忘了眼诸葛亮,只见对方同样皱眉,一筹莫展。
见李严没动,刘禅挑眉,略带生气道:“怎么?连朕的话都不听了吗?”
“臣不敢!”李严急忙回神,随后重重的向刘禅抱了抱拳,道:“臣这就去!”
望着渐渐走去的李严,刘禅依旧沉着脸,而身旁的诸葛亮似乎已经接受了这个现实,只
第254章 孙和()
荆州的急报袭来,吴国上下虽然明面上太平依旧,百姓依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在有心人的眼里,总觉得这是一个窃机。
距离吴国皇宫太初宫不远便是太子府,现如今孙权生病,太子孙和理整,所以免不了官员前来递送奏章,虽说太子宫没有孙权现在的皇宫壮观,但是文武大臣可不敢马虎,他们都知道,自古以来,太子就将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更何况现如今孙权生病,不理朝政。
现在的太子府同样戒备森严,一辆马车从前方的大道上缓缓驶来,稳稳的停在了太子府门前。
门前站立着一队身披兵甲,不怒自威的守卫,更让别人知道这里不是随便可以进的地方。
原本不怒自威的守卫,看到这辆马车的缓缓停稳在了太子府门前,居然没有生气,更没有大声呼喝,而是急忙收起武器,恭敬的垂下了头。
随着马车上的竹帘轻轻挑开,守卫的头低的更深了,嘴里还不忘缓缓念叨着:“参见大都督。”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陆逊。
陆逊缓缓走下马车,抬头望了望门前高高悬挂的牌匾,上写“太子府”三个大字,随后定神整理了整理衣袍,迈步向门里走了进去。
门卫们自然认识陆逊,先不说现如今对方在朝中的地位,就算是陆逊和太子的关系,亦师亦友,重守卫自然也十分客气,垂首不语。
还不等陆逊走到府门前,从太子府中突然走来一位年纪不大的小公公,小公公名叫虽说年纪不大,但是在太子府中的地位可是高高在上。
此人名叫方康,就如同刘禅的贴身太监黄皓一样,方康同样是太子孙和的贴身太子,俗话说打狗还要看主人,即便是一只狗,但是只要和太子贴上了关系,那么地位同样如同芝麻开花般,节节升高。
此时刚迈出府门的方康同样看到了陆逊,急忙收敛起脸上的傲慢,低头堆笑跑了过来。
“嘿嘿,大都督可算来了,太子爷都让小的来门口看了好几遍了,快请快请。”方康一脸谦卑,说了几句急忙前方带路。
陆逊一脸平静,他也是正在家中,忽然听到侍卫禀报说太子有急事邀请,毕竟现在太子和鲁王不和,而自己既然站在了太子孙和这边,听到有急事,急忙准备马车赶了过来。
但是这些年陆逊位高权重,也经历过些风风雨雨,虽然心中纳闷太子有什么急事,但是脸上依旧一脸平静,风雨不动。
方康可没有陆逊这么的淡然,虽然脸上客气的笑着,但是步履匆匆,带着陆逊拐弯抹角,轻车熟路的向太子府的深处走了过去。
片刻功夫在方康的带领下,陆逊便来到一座大殿旁,虽不及皇宫中的大殿宽广,但是在太子府中也颇有气势。
“大都督稍等片刻,我这就去通报殿下。”方康客气的向陆逊弯了弯腰,随后急忙扭头垫着小脚步向大殿中走了过去。
毕竟太子的身份特殊,现在又在理国期间,因此虽说陆逊和太子关系不一般,但是基本的规矩还是要遵守的。
看着匆匆跑去的方康,陆逊也意识到事情的紧迫,只不过他的脸上却依旧平淡,就这样静静的背手站在大殿前,等待着召唤。
顿了片刻,还不等陆逊的眼睛离开大殿的殿门,殿门便缓缓推开,方康从里面匆匆跑了出来。
跑到陆逊跟前,方康接着躬了躬身道:“大都督,殿下有请。”
陆逊没有客气,轻轻点了点头,随后直接向大殿中走了过去。
这里是他和太子孙和经常议事和办公的地方,也谈不上陌生,陆逊直接推开殿门走了进去。
大殿里面显得很宽敞,开着的折窗中投来一束束阳光,直接映在了前方的屏风上,殿中也显得十分明亮。
整个宽敞的大殿中除了一排排高竖的灯架外,最前方整齐的分列摆放着几张案几,而在案几的最前方端坐着一位身披淡黄色大袍的中年男子。
男子此时正低头端坐在案几旁,手中捧着一纸信件,时不时眉头微皱,似乎没有发现陆逊的到来。
陆逊自然知道此人便是太子孙和,急忙迈了两步,向前抱拳行礼道:“陆逊参见殿下。”
随着陆逊的声音在殿中响起,孙和这才似乎发现了什么,眼睛急忙从手中的信件中离开,看着前方行礼的陆逊眼中闪过一丝流光,随后急忙摆手笑道:“大都督来了,这里又没有外人,不必多礼,快请坐。”
“谢殿下。”陆逊客气了一声,随后在左右分列的两旁案几旁找了一张坐了上去。
见陆逊坐下,孙和这才收回目光,随后长声道:“方康,上茶。”
不一会方康便恭敬的端着两杯热茶走了上来,随后一语不发的将两杯热茶分别放在了孙和与陆逊身前。
看着眼前的茶水,孙和接着开口道:“好了,你下去吧,我要和大都督商量些事。”
“是。”方康点头应诺,随后缓缓的关紧殿门,退了下去。
静静的大殿中陆逊同样有些好奇,尤其是太子手中一直捧着的信件,让他更觉得有些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