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军队和科委方面来的人终于是到了,毕竟是总装下线这样的大事,十号还得要风风光光一回,各方面都是非常的重视。
大红花这种老套的东西在哪里都不能少,站在一旁有些无聊的杨辉就在想,是不是还应该放一挂鞭炮来庆祝庆祝,这种事在共和国应该是太正常了吧?
正好,听到杨辉对132和611都还挺有好感的,宋总师这个时候就更是高兴,心里终于也有了一些把握。
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着:“杨总经理啊,你也看到了我们的十号工程,它在各个方面都或多或少的用到了你们之前开发歼七四、闪电系列战机时配套的技术,所以这次我们希望西南科工还能提供一些技术支援。”
杨为倒是像听明白了宋总师要说什么了,两眼一下就放光了,它之前倒是在所里的时候就提到过一种西南科工开发中的新技术。当时宋总师就说要想办法接触一下,没想到在这个时候就给提出来了。
但又考虑但现在的十号工程原型机都已经下线。再说这事会不会有些太晚了,而且猜也知道西南科工那边肯定没那么容易就……
越想越觉得不太靠谱。但心里深处则是总有那么一丝的期望在,实在是那东西太诱人了,装上它之后十号,在性能又能再上一个台阶,那才是真正的好东西啊!
也就唯有杨辉这时候有些拿不准情况了,宋总师提出来要寻求技术帮助,看样子老同学杨为似乎也知道一些情况,就光看这一副表情,就能感觉到了一丝凝重。
这611所到底是打算要什么技术支援。貌似现在西南科的18号走多用途路线,很多子系统已经发展出了自己的路线,十号能够借用到的恐怕……
这真是有些让人难以猜透,难不成是他们看上了dsi不成?
感觉这也不对啊,有了现在这么好的乘波进气道,而且十号应该也是要一条道走到底的空优,想来611这边也不会这么傻吧!
摇摇头把这一想法排除之后,又想到了航电系统,才发现这倒是还有些可能。比如宝石柱系统也是好东西,上一位面的十号最后不也是用上了它吗!
但同样的问题,西南科工开发宝石柱的时候是侧重多用途作战使用,对症下药研发的航电管理模块。这东西对十号这样的超级空优型狗斗机来说,好像也用不大上吧。
当然,也不是说宝石柱对空优机没有用处。真要说起来也还是有些好处的,要不然f22也不会用上这东西。只是说。这次西南科工设计的宝石柱航电系统,算起来恐怕暂时对十号起不了太大的帮助。
若是单独为十号量身订制宝石柱。这就显得有些太那啥了,毕竟西南科工这边忙着开发自己的航电系统,那来的多余力量帮助611设计十号的宝石柱系统。
想到这里,更是颇为遗憾地说着:“宋总师啊,我也能猜到你们想要些什么技术支援,但我要说的是:我们18号上面的宝石柱系统是为多用途优化的,恐怕对十号没多大的帮助,而从新设计空优的……”
这时候宋总师听的也是一头雾水,什么宝石柱系统,这东西是干什么的,十号什么时候又需要用上这东西了?
良久之后也才是反应过来是怎么个情况,这才笑着说到:“这是哪里的话,你们为18研制的宝石柱肯定是量身定做的,现在我们也用不上这东西,我们需要的是光电雷达,这个东西现在全国之内也就你们有能力开发,所以……”
啥,原来是看上了光电雷达这东西,真是闹了个大笑话,要说是直接说这东西不就好了吗,杨辉肯定一早就满口……满口拒绝了!
没办法,虽然现在十号作为一款空优战机确实需要这东西,可以说有了光电雷达的空优战机才能算是合格,杨辉在几年前立项激光瞄准、红外导航系统的时候,就提到过这东西,但问题是现在的西南科工也确实没时间来研制这东西啊!
“这个……说实在的,我们还真就只能说一句对不起了,而且你们既然能来找西南科工做光电雷达配套,肯定也知道现在我们那边在做的激光瞄准、红外导航项目,这套技术还是比较麻烦的,预计是要等到93、94年左右才可能完成,而我们完成了之后再腾出手来做光电雷达,恐怕就有些晚了。”
杨辉也是清楚的知道那边的进度,那肯定是不会胡乱答应事,只能是非常遗憾的表示此路行不通。
果然是这样的,听了解释之后,宋总师和杨为都是垂头丧气的样子,毕竟人家西南科工的技术人员有有自己的项目,肯定要先照顾自己的项目,到时候光电雷达系统放慢也就没有意外了。
“这……好吧!既然都说了没时间那就算了吧,我们本来也没有计划用上这技术的,只是临时觉得这东西挺好的,才有这想法,但没有想到你们那边技术队伍腾不出人手,这倒是我们之前没有考虑周全。”
拍拍脑门,宋总师这才暂时把给十号直接装上光电雷达的想法压下去。再次打了招呼之后便走到另一边去招呼其他人去了,留下杨辉和杨为两人在原地。
不一会儿,挂着大红花的十号被装饰一新后,牵引车来到了车间里面,连接上飞机的前起落架,在众人的目光中,飞机被拖出了总装车间到另外一边的测试车间去。
“怎么样?我没骗你吧,十号是一架非常漂亮的飞机,它的空中非常轻,仅仅只有8。4吨,设计的最大起飞重量为19吨,用31fn发动机完全可以达到预订的作战性能,即便要单挑f16也不在话下。”
这就要单挑f16了吗?但想想倒也觉得挺有希望的,以现在10的空战能力,单挑16绝对不会吃亏,毕竟十号是绝对的空优、狗斗机,也不是多用途设计,遇到16肯定是空战,而非比谁对地攻击准、弹药多。
“不错,现在的十号就是为了空战而设计,但没有光电雷达确实不好办,你放心好了,我们那边项目队伍一旦完成项目,我就让他们立项研制光电雷达。”
杨辉也是适时的卖了个好处,反正就算没有十号的需求,西南科工也要研制光电雷达,也只有这样,以后研制出完全体的18号之后,那才能称为当之无愧的多用途战斗机。(。)
第六百一十五章:大家一起来()
总装下线不是首飞,一款飞机总装下线和飞机首飞之间可是有着非常大的区别,现在飞机能够下线只是证明工厂有技术和能力把飞机做出来,但要想首飞可还得要有很多的麻烦事儿要一样一样来。
又陪着一起目送这架飞机送进测试车间,在那里将要测试这一架原型机的各种数据,当数据达到要求之后、或者说一些其他的数据没有达到要求,但可以忍受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批准飞机被用作后续的科研试验,不管是用作工程试飞、还是被押上铁鸟试验台终身都不可能飞上蓝天,反正它们都各自有着自己的用处,每一项对应的项目测试都需要有测试机。
“这就推进去进行测试了吧,我看你们后面的几架原型机应该也在制造中,希望十号的首飞可要尽快一些,到时候能够赶在苏27交付国内之前就最好。”
苏27的事这边的611所当然也是知道的,作为10号的一大竞争者,苏27一直被杨为等十号工程的科研人员所关注,大家就等着十号赶快试飞、定型,然后同27真刀真枪的干一架,这样就知道到底谁优谁劣。
抬起手,指着总装车间的片区,有些自豪的给介绍着原型机制造情况:“那边的总装车间中,现在就有一架百分之六十三建造进度的这2号原型机,预计是在年底就下线,然后可以进行地面滑跑等试验,首飞预计用的也是它,我们计划在明年的年中或者下半年进行。同样的,也还有一架更刚下料制造零件中的3号机,它将用来测试航电雷达系统”
这不知不觉的,十号工程的进度都到了这一级别。这果然是打算在明年就进行首飞,到时候肯定能够赶在苏27交付之前,这样算起来也算是相当之快。速度比起西南科工也是丝毫的不落下风,若是搞的好的话。在95年就能看到十号的批量生产。
有些同情的看着刚才被推进测试车间的一号机,刚才都说了2、3号机是用来首飞和航电测试,那一号机肯定是要被绑上铁鸟台,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被折磨地身心疲惫,被各种体位的xx,最后
“还算不错了,现在这架飞机用来所静力实验,你们可以在这上面把所有要测试的都完成。这样以后的战机试飞会更加安全、有底,这样确实不错。但你们想过没有,以后这款飞机的换装交付途中会遇到什么问题,还有三代机的飞行员训练等等问题,毕竟这是我国第一款鸭式气动布局战机,飞行员的换装肯定有一个过程,而你们又到底有没有对应的措施,若是没有的话倒是可以考虑一下研发配套的地面模拟训练系统?”
研发模拟训练系统,这是之前历云提出来的项目,现在在西南科工已经立项并展开预研工作reads;。以后的18号肯定也会开发出配套的飞行模拟系统,现在之所以要问一下杨为,还是看中了611所在数字式电传飞控研制中的强大能力。想上一位面的十号就是直接在地面的铁鸟试验台上面完成了静力试验,同时还自己想办法在铁鸟台的基础上研发配套设备,又在地面模拟了很多的试飞项目。
还别说,就是因为十号工程用上了这一套技术,在随后的首飞、工程试飞、各子系统试飞、定型试飞中都没有出过任何状况,就连之后的10s、10b、枭龙、甚至是二十号,都没有在试飞中出过太大问题、坠毁,这在世界范围来看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不管是美帝、苏修、还是欧洲。这些都在探索电传飞控中坠毁过飞机,摔的太正常不过。
那么为什么611就能这牛。那正是因为人家在地面就能提前模拟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