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直听到长红厂宣传这款雷达的研制有以色列方面的协助,杨辉倒是要想看看这款雷达到底是不是这样的情况。
刚刚打开资料的封面,第一页就写着这款雷达的编号:jl7806,一看就知道这款雷达是典型的军用战斗机雷达,不过单是从这一点来说,杨辉是肯定不可能看得出这款雷达的血统,直到仔细的翻看了这些资料之后,杨辉这才明白了这是一款怎样的雷达。
86年年底立项开始研制,87年开始正式投入紧张地研制工作,而这款雷达脉冲多普雷雷达的x波段属性则很明显和长红厂引进的蓝狐雷达波段不同,这就能说明一点:雷达的英国血统的确是没有。
为何有此一说呢?要说到这雷达的工作波段的问题,实际上相邻的两雷达波段想能差距并不是太大。英国雷达使用i波段,美国三代机雷达使用i/j波段,而以色列的雷达则是使用x波段。
大部分的人都知道x波段雷达后来被划分为i/j波段,但这在八十年代的混乱时刻。雷达波段的名称使用依然是新旧一起沿用。
美国血统的雷达拿出来出售,依然还是说这是i/j波段,包括现在奉天方面的歼八2使用的美国雷达也是这样的称呼,而现在这款7806雷达并不是使用美式i/j波段,自然就表明这款雷达没有美国血统。
同时。也没有这说是i波段雷达,那么英国血统自然也就排除,这x波段雷达出现,到是表明这款雷达和以色列确实有些说不清的关系。
当然,若是共和国有自己成熟的雷达波段命名规则的话,杨辉现在这一套辨认方法肯定极不靠谱的,但问题是这时候的共和**用机载雷达波段命名依然还是挺混乱,很多时候引进的雷达原产国被称之为是什么波段,到了共和国也是什么波段。
当然,单是这一点来看也并不能确定这款雷达是什么血统。如此武断的下结论自然就和后世的找爹党没有任何区别,要判定这款雷达到底是什么情况还得要看雷达的其它方面数据,从各方面的蛛丝马迹中发现需要的信息。
就在杨辉各种寻找的时候,一旁的倪厂长却是出人意料的直接拿出一份合同递给杨辉,封面上明白无误的写着:关于中以两国联合研制新一代轻型机载火控计算机合作纲要。
这东西一出,杨辉也是对自己刚才的各种行为表示非常无语,有了这一份合同框架资料,现在研制的这一款雷达到底是什么情况还用猜吗?
“这款7806雷达是和以色列合作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以色列的雷达研制经历比我们丰富,和他们合作研制也算靠谱。至少要比我们自己单独研制要好很多。”
这时候的杨辉还能多说什么,既然双方都有签订研发合同,并已经陆续开展研制半年时间有余,并且以色列还有成熟的一款半成品。想必在时间、资金上都能接受。
正如杨辉所想的那样,打开合同之后,引入眼帘的不是双方的合作条约,而是以色列方面研制的el/m…2035雷达大致数据介绍,不用继续看下去杨辉就已经大致明了这东西的背景。
以色列el/m…2035雷达听起来挺陌生,但要说起这款雷达的原配是谁。那肯定是在共和国大名鼎鼎,这款雷达当年也是被用作以色列最为雄心勃勃的自主航空工业科研项目vi(狮)式战斗机使用。
这款飞机绝对是一款能和法国幻影2000媲美的存在,两款飞机在血统上其实也是非常接近的,都是法国幻影3的继承者,而在后世的找爹党的指引之下,这款vi光荣的成为了共和国十号工程‘爹’。
这里就不说这款vi和共和国十号工程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回事,现在要说的是当年为这款飞机配套研制的雷达:el/m…2035,作为一款和幻影2000同一级别战机使用的雷达,口径、重量都要比蓝狐雷达大上一圈。
这一点绝对是杨辉要纠结的存在,不管是vi还是幻影2000都和fc…17战机的体格有很大的区别,光从发动机就可以看出差距,一方是使用9吨级推力的发动机,一方是使用7吨级推力的发动机,这完全没法比啊。
同样在雷达上也就有所区别,el/m…2035雷达重量达到135kg,而蓝狐雷达重量则是90kg,这中间差的45kg重量看似不多,但放在机头的时候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头重脚轻是肯定会存在。
fc…17采用大边条翼正常布局本来在气动配平这一方面本来就没法和鸭式气动布局比,现在若是再给整出了多出来的45kg重量,这对fc…17雷达的机头指向性数据绝对是一次重大的挑战。
若是真的装上了135kg的雷达,那fc…17在瞬盘中的机头指向速度恐怕还比不上老款的歼七四,在这发现即摧毁的年代,牺牲机头指向速度换取其它的性能绝对是得不偿失。
这种历史潮流的倒流绝对是杨辉所不允许的,若是这款雷达的重量没法控制到100kg以内,fc…17战机就只能另外选择一款雷达,至于是选择是什么雷达就只能另外再说。
不过这款雷达只要能研制出来就肯定会有用武之地,轻量型的fc…17不能够使用,十号工程使用这款雷达就绝对没有任何负担,所以这长红厂和以色列合作研发的这款新型雷达项目是肯定不会吃亏。
。(。)
第四百五十五章:各项性能()
关于这雷达重量超标的问题,在战机的研制中一直是一大难题,对雷达高性能要求本来就和雷达的低功耗、重量、体积是完全相反的一对矛盾体。樂文小說|
最典型的则是苏联的苏…27战斗机研制中,雷达的超重比起现在fc…17使用el/m…2035更加严重,雷达的超重甚至是导致苏27战机软骨病的一个重大因素,若是苏27的雷达没有超重或许也就不会有后面一直被人诟病的软骨病了。
杨辉是深刻地知道雷达超重所带来的危害,现在对这款雷达的超重问题也相当重视,没有任何掩饰地直接问出疑问来。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款el/m…2035雷达是vi战机使用的原装雷达,虽然最后的vi项目应为各种原因而下马了,但我们这边得到的消息则是这款雷达的重量和我们的fc…17战机所要求的雷达重量不同,超过我们所能接受的上限35kg。。。。。。。。”
后面的话没有继续说出来,但杨辉要继续说的是什么几乎所有人都明白,随同杨辉一起前来的fc…17雷达技术人员对杨辉所提到的这一个消息也是皱眉不已,超过重量要求的上限35kg,这个绝对是相当棘手的难题。。。。。。
想到这里,众人都把目光投向长虹这边的倪厂长,这种重大的技术问题,若是长红长拿不出来一个令人满意的答复,恐怕这长红厂将会被西南科工从fc…17战机的雷达供应商名单中划掉。
在众人如此目光的打量下,这位倪厂长却是风轻云淡,似乎西南科工这边所担心的问题完全就不存在一般,难道是长红厂真的有什么应对雷达重量超标的办法?
倪厂长笑着拍拍杨辉刚才看完后放在一边的合同框架,这份合同框架并不能写出合作的所有细节,真正的完整合同现在可没有拿出来。
当然,这倪厂长也没有打算把完整的合同拿出来,一份完整的合同规模是一点也不小。没有一两个小时你休想看完。
“前面不都说过了嘛!这次我们提供给fc…17使用的是jl7806雷达,这款雷达和el/m…2035雷达可并不相同,要不然我们和以色列签订的就不是联合研制合同,而应该是技术引进或者整机采购合同。我可以这样说。我们的7806雷达就是为fc…17专门量身定做,它在el/m…2035雷达的基础上有继承,但更多的还有发展和改进。”
说到这里倪厂长也是各种表情,对于现在研制中的7806雷达,整个长红厂的军品研制部门一直都是死命地憋着一口气。如果说当年引进蓝狐雷达是长红厂军品部门的活命项目的话,那么现在的7806雷达就是寄托了长红厂火控雷达项目未来。
若是能够成了,长红厂就能再次回到共和国主流的一线机载火控雷达提供单位中,甚至还能够算是一流的研制单位,也就算是真正的涅磐重生。
话不多说,倪厂长带着杨辉一行四人换上一套衣服,走进了雷达的科研大楼中,作为共和国现在每年生产军用战斗机雷达最多的单位,长红厂的安保力量一点也不比西南科工弱,在好一番的繁琐登记之后。杨辉这才能走进正广科研大楼中。
走进大楼的第一感觉就是凉快,不得不说现在的长红厂因为有民品项目的输血确实挺有实力的,空调这种在八十年代绝对算是高端的东西也给装遍整个科研大楼。
倒不是长红厂这个时候都已经可以生产空调,所以奢侈地给科研人员改善了科研环境。在这88年的时候,长红厂还在彩色电视机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攻关,制造空调对长虹来说完全想都没有想过。
这时候之所以要在科研大楼中装上空调,还是因为这里研制的是电子设备,雷达也好、电视机也罢,虽然在以后的使用中都要经受室外环境的考验,但在研制中是绝对要保证实验环境的温度、湿度。
首先是一些必要的科研设备需要恒温恒湿。其次则是这些还在研制中的雷达只有简单的工作部分,而装在战机上可不仅仅是工作部分,制冷设备同样不会少。
在第三代战斗机中几乎是24小时需要控制温度,在飞行中的机载制冷技术如:将燃油通过特殊管路进行循环。用来对雷达进行液冷,不管是各种各样的方法都有用到,反正是必须要将雷达的温度控制的不能过高。
现在的科研实验中就简单粗暴一些,直接用空调控制整个环境,雷达开机测试的时候温度可能会再高一些,那就直接用冷气对着吹。这种情况下的科研大楼怎么可能热起来,尽管是炎炎夏日,但这长红厂的科研大楼却是无比的凉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