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下好了,杨辉开始纠结起来,编号这方面他还真就没有想过,现在突然给问出这问题,还感觉有些颇为棘手。
左想右想也没有靠谱的方案,只能先看看mtu方面的方案:“我们没有什么好的建议,这是我们第一次进入民用航空发动机研制领域,西南科工以前也没有编号的规矩可寻。”
西南科工没有制造过民用涡扇,同样的,这mtu也没有这种经验。他们也没有正式的命名规矩可循,双方都是萌萌哒的新人。
幸好劳斯在这之前也思考过一番,还算是有一套方案:“我看就以我们两个国家英文首字母的代号加在一起,然后按照发动机的研发顺序编号就好。我们mtu在发动机的研制中占的比例少一点。那就编写成cg…1涡扇发动机好了。”
听到这编号方式,虽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但至少是有理可依,说出来也让人挑不出毛病,但杨辉总感觉哪里少了点东西。
直到看到了这个碍眼的‘1’的时候。这才明白问题,毛太祖老人家教育我们在编号这种事情上千万不能太老实,不能老老实实地12345678一个一个走,这样让人一眼就看出来情况看了,都知道你还是一个新手,这样很不好。
不能用1这个编号,杨辉左想右想之后终于还是祭出拿来主义大旗,这种问题好办,直接借鉴达索幻影2000的编号方案,当年达索之所以跳过幻影4直接上幻影2000。那就是因为人家达索喊出了这是一款面向2000年之后使用的战机。
如此,杨辉就有了想法:“cg这个开头很不错,但数字1不怎么好听,我们这是一款面向2000年使用涡扇发动机,应该编号cg…2000,这样就不错。”
cg…2000,随着劳斯不断地在口中念叨着这代号,越来越觉得这编号不错。
“恩,我也觉得这编号很不错,既好听又顺口。寓意也很不错,看来只要我们双方共同合作才能把这编号命名好,想必我们的cg…2000发动机也能在我们的合作之下顺利研制成功,并取得cfm…56发动机那样的胜利。”
双方这才笑着往另外一边走。在刚才看过了风扇成品之后,接着又看了由mtu研制的其它部件,比如发动机风扇机匣、低压涡轮等等,都看起来都挺像模像样的。
“看来也不止我们西南科工在为了这个发动机项目努力,mtu公司也为此付出了很多啊,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款发动机会有着非常不错的未来。我们双方的合作也充满了光明。”
说的这里,杨辉又开始对德国人施展大忽悠术。但人家劳斯好歹也是一家世界级跨国公司的总裁,什么风雨没有见过,这种忽悠术虽然很有威力,但对劳斯还没有太大的作用。
反而还让劳斯抓住机会,试探性地问出一句:“更加光明的未来吗?不知道我们两家公司之间是不是可以再继续深入地合作下去,mtu对共和国这一新兴市场也是比较感兴趣。”
听到mtu这边的话,杨辉非常明智的选择了打哈哈回避过去,现在这一关键时刻还不是谈这些问题的时候,万一因为一些其他的问题闹得双方不愉快,那就是得不偿失。
杨辉只能在这个时候说一些模棱两可的答复:“若是我们双方的合作能够使我们双方都满意,自然西南科工就没有拒绝的道理,毕竟谁会和钱过不去。对吧?”
杨辉这话说的很有深意,之所以把钱放在重要的位置,这就是要告诉mtu方面,西南科工也是一家注重利益的公司,那种牺牲西南科工利益的合作肯定是不可能的。
若是劳斯不傻,能以一家国际化的五百强大公司领导人正常思维来理解杨辉这话,相信很多刚才想要问而又没有问出来的问题都能有了答案。
两合作方都看过了对方负责开发的技术,并且都表示满意,到了这个时候就不需要有太多的其他想法,只要静静地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就够了。
在这个平时难得见到外国人民的古老帝都长安,在一个招待所里面一次性出现上百位外国人,是极为难得的一件事。有些见识的工作人员就能够从这些外国人的口音中明显听出这是从三种地方来的人,地道的美式英语、纯正的英式英语,还有硬朗地的德语都有出现。
三种语言意味着这里有三方队伍,在这三方队伍抵达西飞招待所之后的第二天,西飞的行程安排就到了三方队伍的手中。
首先要求有意提供给mpc…75飞机发动机的三方把自己的发动机研制进度报给西飞,其次则是要求将发动机的各种数据、已经能拿出来的成品部件交付评审。
这时候的西飞虽然没有主持这种国际化大型招标会的经验,但人家也有来自的德国的合作伙伴,这mbb公司也是各种经验丰富,双方一起合作,足以把这款飞机最重要的发动机招标会定下来。
西飞需要这些资料也是正常的,但三款发动机的研制进度似乎都并不尽人意,杨辉最开始预料到那种另外两方的发动机研制进度远远把自己甩到一边的情况是并不存在。
杨辉亲自把这些资料送到西飞和m
bb联合评估小组手中,又大致介绍了一下,随后便离开了评估小组,还颇有些忐忑地往外面走着,也不知道最后到底会是什么情况。
走到这外面的时候,杨辉突然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这人似乎在哪里见过。。。。。。。(。)
第四百四十章:4020厂的困境()
告别了这位让杨慧感觉有些熟悉的人,杨慧已经是各种感慨万千,自己的出现虽然不断地让西南科工强大起来,但也不可避免的挤占了一些其他单位的气运,这是杨辉一直想要避免而又实在是避免不了的情况。本文由 。。 首发
话说回来,刚才杨辉巧遇的那人正好就是同样位于共和国西南地区另外一家航空发动机制造单位,锦官城4020厂。
要说这家厂,那就有各种说不完的事儿,同样是三线建设的航空发动机厂。如果说黎阳是为了给011基地的战机制造配套发动机,那么,这4020厂就可以说成是为了给同样地处锦官城的132厂配套的存在。
但很不幸的是,经过各种机缘巧合之后,再历史发展的道路中,这4020厂慢慢地远离了它的初衷,在这厂建成投产没有几年之后,共和国就上马了云十、轰八两款飞机,他们的发动机在当时的特殊环境之下肯定是要求自主生产。
于是,这就有了共和国仿制美国jt3d涡扇发动机的开始,要说这仿制jt3d发动机的任务,在当时的特殊情况之下,为了安全被交到了共和国西南地区的两个发动机厂也就是4020厂、黎阳厂之间竞争。
最后,4020厂成功的拿到了仿制jt3d发动机的项目,并得到一个正式的军方代号涡扇8,与此同时,鉴于4020厂拿到了涡扇8任务,而这一任务又相当紧急。
国家就做出决定,将4020厂配套132厂战机发动机的产任务交给同样地处西南的当时011基地黎阳厂,由黎阳厂同时供应两地的歼七发动机需求。这就是为什么在后世没有听说过4020厂生产歼七用的发动机,反而所有歼七系列的发动机都变成了黎阳厂一家生产的原因。
按照道理来说,让4020厂集中精力搞涡扇8,黎阳厂集中精力搞涡喷七是一项非常好的举措,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两厂资源、能力。
但事实却是,黎阳厂靠着为歼七配套发动机的活一干就干到新世纪。杨辉出事的时候都还在继续生产配套,这让黎阳厂一直过得都还算不错,至少一直都有订单。
但悲剧的4020厂却因为后来其它原因,不仅没有了为歼七配套发动机的任务。就连涡扇8发动机也被当时的魔都汽车上附属一厂抢走。没听错,项目是被当时魔都造汽车的魔都汽车厂抢走的,汽车都没有造好就来造航空发动机。。。。。。
当时人家魔都还是非常有底气的,你看这云十都是在我们魔都研制,发动机放在千里之外的西部地区研制实在是不方便。按照我国历来的规矩。发动机是飞机的附属,应该配套在飞机研制单位的周围,这涡扇8于情于理都应该放在我们魔都来,大不了让那些土包子也参与到发动机研制中就好了,我们还是很讲道理、通人情的。
于是,这魔都不仅仅抢到了云十,又再次抢到了涡扇8,在哪个特殊年代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急,然而最后的结果大家都是知道的,也就不再多说。
悲剧的4020厂。就这样悲剧的过着悲伤的生活,幸好当时还有国家把厂子养着,自然是不愁吃穿,一直到后来共和国又陆陆续续的让4020厂参与到了仿制涡喷15发动机的任务中。
这款发动机是准备给十号工程最早配套的发动机,十号工程的情况都知道是在锦官城研制,自然4020厂也就慢慢地将涡喷15项目拿到手,但天有不测风云,这涡喷15发动机并不能满足十号工程的需要。
在杨辉开金手指帮助k8联系苏联莫洛佐夫试飞院方面之后,共和国猛然间又再次和苏联关系有所回暖,而随着87年苏27公开。共和国就瞄准了这款战机,这也就有了前不久共和**队中要求引进第三代战机中的又一个有力角逐者。
杨辉自然是不知道这一位面中特殊情况所引出的项目到最后国家的决定是什么,但一些消息却明白无误的表明共和国已经得到了一款可以比涡喷15更加适合十号工程的战机。
因为刚才那位来自4020厂的副厂长已经告诉了杨辉一个消息:国家已经将涡喷15下马,十号工程发动机另有它机。
这另有它机很明显的能猜出来。美系的发动机肯定是不可能的,到时现在正在奉天方面研制中的太行是早早的就被定为十号工程的正牌发动机,但按照上一位面**和国下马涡喷15的时间来对比,明显这提前下马涡喷15并不是因为太行的缘故。
更大的可能则是共和国在这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