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方几地干旱,初期的形式的确不比山东好到哪去。幸而军屯种植土豆、番薯、玉米。世袭的将官跟从勋贵投靠太子,他们相应内行厂和户部的号召。阴错阳差间,卫所有大批活人的粮食。
为了得到粮食活下去,想要摆脱世袭军户身份的逃户陆续回到原籍。他们不但在缺粮的时候分配到粮食,随后又拿回元属于自家的一部分的土地。同时,他们给太子田庄当佃户。一家人的日子徒然好过起来。
重新送入卫所当兵的儿子有月俸,他们除了参与军训,最多也就是到当地军户家帮忙。再也没有将官敢差遣士兵给自家免费做工。军中新成立的提刑部可不是吃干饭的。况且‘铁打的卫所流水的兵’,卫所的士兵不再是本地军户子弟,压根不用担心将官对家中施压。
内行厂从五军都督府拿到的军户的户籍名册,从户部拿到其余百姓的黄册。干旱过后,内行厂依照手中的名册免费派发种子,并且出租农具。余下观望的逃户也回到原籍。九边的百姓人口一夕之间增加无数。
在内行厂派发的种子中,除了土豆,高产的大白菜同样令百姓们震惊。内行厂农学院把南方的菘菜种子改良成大白菜。出人意料,大白菜非常适合北方的土地。
当平均一亩田中收获35石大白菜后,内行厂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比官府更受尊重。
有了大白菜和土豆,他们不再怕饿死。
北地的地方大族和世袭将官家族更是受益良多。土地产出的收益翻倍,内行厂指导他们包山地种果树、投资作坊。饱受战乱和天灾之苦的大家世族,对内行厂也是满意万分。
因此这次京师来人鼓动他们对抗皇帝和太子,他们‘呵呵’一声,置之不理。瞧瞧北方遭灾时,京师朝臣是如何对付他们的。‘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凡事只能靠自己。太子殿下给了他们‘靠自己’的本事和能力,他们感激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反对!
大同百姓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亲人在河套,有的是当兵打仗,有的当临时工。但除了牵挂,他们脸上一直挂着笑容。他们忙着按照内行厂的指令储存大白菜和土豆,又有内行厂送来的蜂窝煤,今年的这个冬天将会有滋有味。
作为军机处的临时驻地,内行厂发动大量的人手,在半个月内对山西行都司府衙完成修缮工程。玻璃窗、暖房、水管、茅厕,全都是参照代王府的规格修缮。
军机处从临时板房搬入室内。
朱寿整个人陷入柔软的真皮座椅上,手中是一叠厚厚的资料。阳光从玻璃窗外洒入,把不大的房间照得通透明亮。暖气从地板缝冒出,让房间保持适宜的温度。
宁瑾陪侍在朱寿身边,他的右手边是一台能随时和弘治帝保持联系的电话机。在他们的左手边,则是军机处的办公场所。
河套打了一个月,除了云中城的战役,其他的并无可述说的地方。到了现在,连胸无点墨的辽王都看出不对劲。
鞑靼人占据河套的时间不长,时不时有大明边军入河套骚扰;部族人数最多的鄂尔多斯灭族、土默特部被远征军打残迁往西方。河套并没有多少抵抗力量。
达延汗在等撒马尔罕的合作消息,仅仅派出嫡系察哈尔部攻打云中城。
可朝廷收到的消息是:河套战场陷入胶着。
鞑靼驱使牛群炸城墙;鞑靼布置回回炮轮番轰炸云中城;鞑靼城外叫阵,远征军出城应战,双方打平……
河套打仗,九边重镇备战,大同、榆林、宁夏就一直处于军机处领导的战时状态。
好在河套有李东阳和随行的六部官员,把实实在在的信息通过电话传到文渊阁,让内阁得知内情。为了拿到第一手信息资料,李东阳等人免费为河套打工。有了他们的帮助,河套官员的工作量减轻许多。
刘健接到河套的电话气得倒仰。战局胶着?明明是河套故意拖时间!
刘健多次找弘治帝抗议。弘治帝脾气好,一次次耐心的解说。“内阁想知道军机处的军政也行,只要内阁同意军机处旁听内阁处理朝政。”
刘健当然不可能答应。
一切按照弘治帝和朱寿父子俩的计划行事。
“皮具作坊生产的真皮沙发和真皮座椅装车完毕,如果殿下没有其它纷纷,下官命他们即刻启程送往京师。”胡玢寻来。
朱寿从文件中抬起头:“大同第一批葡萄酒已酿好,虽然不是上等好酒,送一些给父皇母后尝尝。”
河套保留三分之一的草地,除了培养战马还用于发展畜牧业。为了拓展牛羊皮的生意,真皮座椅等一系列的家具诞生。
农学院根据大同地区的气候条件,推荐种植葡萄。朱寿事先承诺帮大同推销葡萄酒,自然会守诺。
只有当地的百姓、豪族得到改革的好处,才能毫无保留地支持他。
“是。”胡玢拱手打算退下。
“不好了!”负责军机处通信部的官员惊呼,“云中城外的水源地出现大量的尸体。”
刘大夏惊慌:“这是想污染水源!快让河套军民撤离。”
“当年元朝攻不下坚城,就会把染病的尸体扔到城里。”英国公脸色发白,“元朝人喜欢屠城,快让李阁老他们回来。”
朱寿眼神一冷,把手中的文件重重扔在地上。
“啪!”军机处瞬间安静。
“慌什么慌!军机处是大明最高军事指挥之所,你们慌了,让底下打仗的将士们怎么办!”朱寿鄙夷的眼神让众人惭愧。
“参谋部下令禁止河套军民饮用生水。后勤部,找作坊大量生产火炉和水壶。并找关内水源生产瓶装水……”
“宁公公,找人把刘厂公叫来,让内行厂协助。”
“胡玢,忙你的事去!”
“各司其职,该干嘛干嘛。记住,本宫身边不需要无用之人。”
第196章 军机处成立()
很多人一直想不通,为何内行厂会在短时间内崛起。等他们亲眼见识原因后,只能长叹一声、自叹弗如。
鞑靼故意污染水源,军机处后勤部和内行厂同时启动补救措施。后勤部还在联系铁匠铺打造火炉时,内行厂的瓶装水已经送往河套。
刘瑾赶来汇报进展:“已经通知大同周围各地代销点,他们会把火炉、蜂窝煤交给西厂,让西厂送到河套。首批1000多个预计2天后送到。天镇的炼钢厂、准格尔煤场日夜加班。”
“采矿冶金院的技师推荐使用一种特殊的煤净水。呈颗粒状的白煤含其他杂质较少,烧起来的火候温度不高。但是它的净水效果极佳。技师在外考察时,身边总会携带白煤。”
朱寿点头:“让煤场把白煤挑出来,尽快送往云中城。对了,本宫邀请李阁老当西厂的客卿。把西厂需要运送到河套的物资清单交给他,让他合理分配。厂公把精力投入生产中。另外,河套需要建立一个大型的净水厂,你让技师们通力合作,尽快拿出一套方案。”
刘瑾躬身领命。
辽王张大嘴巴:“我们还在头疼怎么处理水源,内行厂已经找到彻底解决的办法了?”
“本宫身边不留无用之人。有竞争和压力才有动力。”朱寿意味深长看向办公房众人,“大明在百年间固话了阶层。本宫给了底下的人机会,他们想要上位需要挤破脑袋,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而被那层看不到、摸不着的规则保护的局中人,还像温水中的青蛙活的逍遥。”
“恶念值+1……”
朱寿赤裸裸地威胁,让王守仁等被点名的局中人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辽王一脸迷茫地问:“殿下是话本王没听懂。”
朱寿笑着咧开嘴,露出一口大白牙,“‘欲带冠冕必承其重’。辽王有机会去宫里的内书房瞧瞧,见见内侍们在内书房刻苦读书的劲头。很多国子监的监生学识比不上他们。毕竟,有一部监生因为家世庇荫才能得入国子监。”
似乎有一阵寒风吹到辽王身上,辽王打了个寒颤。他本人不爱读书,他的儿子连字都认不全。听太子殿下一席话,让他感觉下身冷飕飕的。
朱寿勾起嘴角,嘲讽之色溢于言表。
“恶念值+1……”
太子殿下那嫌弃的眼神,到底是什么意思!英国公和刘大夏等老臣不约而同服用保心丸。
办公房的众人安静过后,疯狂地忙碌起来。不能让太子瞧不起。
朱寿一下子收到几百点恶念值,凑足金额购买商店中的净水设备。用不了多久内行厂就能把净水厂搞出来,只要撑过这段时间便可。
鞑靼人估计是打红眼了,河套马上入冬,瘟疫的效果并不好。而且草原是大家的,他们不担心自己人中招吗?
朱寿摸摸下巴,用初级心脑速算能力推演事态可能的发展。做计划的时候,总要考虑最坏的一面。
“孩儿觉得父皇是时候把召回中官的决定告诉大臣们了。”朱寿给弘治帝打电话,“家和万事兴,如果反对的人多,军机处很难一直存在。”
弘治帝很快同意朱寿的意见。
朱寿一席话又让办公房为之一静。
众人用异样的眼神瞧他。
“本宫做事的时候喜欢走一步看三步。”朱寿对大家笑笑。
新任崇王微不可查地叹了口气,他彻底死了不该有的心思。太子是妖孽,非他等凡人可以匹敌。
朱寿重新拿起宁瑾收拾好的文件,再次沉浸在文件堆中。他想去云中城,可惜宁瑾阴魂不散,外头又有专门盯梢的五千腾骧四卫。不过,留在大同还是比在京师舒坦。希望鞑靼给力点,能让他在大同多待些日子。
弘治帝也担心河套出现闪失,让军机处胎死腹中。毕竟皇帝手中的权利一代不如一代。尝到权利的滋味不肯罢手的,除了高官大员,还有皇帝本人。
弘治帝把大小九卿叫到奉天殿开内部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