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查理曼境内铁路不仅线路繁多,机车数量也能满足大规模调动部队之需,人员软件方面也可谓遥遥领先与时代。在制定计划时,也充分推敲了相关细节,准备了战时列车时刻表。可这毕竟是在查理曼的国土上进行野战军级部队的远程战略机动,过往营级规模的隐蔽运输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如何多快好省的将一个装甲师、两个机械化步兵师和大量重炮在发动攻击前,准时送到出发位置。同时这500列列车(每个装甲师或机械化步兵师需要90~100列列车,炮兵又需要100列列车,此外还有各类辎重)还必须在不惊动查理曼的情况下到达他们该去的地方……这显然不是个轻松的活计。

    好在铁路系统足够发达,战时铁路运输办公室的会计、秘书们又足够给力,所有伪装成民用列车,满载兵员和装备物资的军列最终在凌晨2时悄然完成全部输送工作,总算是略带惊险的完成了任务。

    “……铁路和城里发生了爆炸,大家全都绷紧了。从两翼其他部队方向传来了炮声。”

    卡斯蒂利亚的边境防线是依托毕利牛斯山脉而建,连接两国的铁路附近的三角形高地也建设了观察哨所和要塞设备,在开战之后,这些威胁到铁路线的钉子第一时间遭到炮兵的重点关照。

    炮声对米哈伊尔这样的新兵也不能说是陌生的,新兵头一天就会被拉到演习场上。接受隆隆炮声的洗礼。米哈伊尔也受过这种欢迎,一开始还有会害怕,甚至发抖,后来也慢慢习惯了。当上战车车长后,频繁的射击训练和演习中,震耳欲聋的轰鸣更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对他来说。打炮和听炮声是家常便饭。

    可早上的炮声,是完全不同的层次,过去那些炮击根本无法相比。

    以往在靶场、演习场上大多是能数清炮击次数的节奏性射击,而轰击三角形高地的炮声连成了一片,除了刺得耳朵生疼的巨响、拂过皮肤的热浪呼啸,米哈伊尔和他的部下们几乎什么都听不到。

    炮兵们的行动逻辑极其简单:“有炮不打。过期作废”。送到他们手里的炮弹大多已接近保质期,与其花钱销毁,不如乘现在全送给卡斯蒂利亚人。在敞开供应的优渥条件下,不到半小时时间里,350门各类重炮将7~8万发炮弹倾斜到不足3平方公里的山头上,炮击最高氵朝时,每秒落弹6发!从未见过“火山爆发”这一自然奇观的米哈伊尔脑袋里当时只有一个想法。那两座山爆炸了……

    “……那些炮手的技术很不错,同时也很疯狂。从75列车炮都像安装了自动装弹机一样猛烈开火。最疯狂的是几个305自走榴弹炮组,在我们的掩护下,那些炮手让‘拖拉机大炮’推进到距离目标不足一公里的地方直瞄轰击。我不得不把身子缩进炮塔吊篮里,以躲避猛烈的冲击波,用潜望镜观察外面的情形。我看见一个卡斯蒂利亚军官从烟雾中冲出来,没带头盔,衣衫褴褛,左边胳膊不见了。那个人一边歇斯底里的大叫着,一边朝我们冲过来。他才跑了两步。至少整整两打炮弹砸在他身上,一堆混着红色沙土的沙土腾空而起,气浪几乎把我的战车掀翻……等到两小时的炮击结束之后,我发现两个山头‘矮’了两公尺……”

    炮兵们的表现无愧于他们篆刻在炮架上的铭文——火力至上、丧心病狂。在两小时的炮火准备中,各类轻重火炮覆盖了目标区每一寸土地。把原本翠绿的山头炸成了不毛之地。最后在107火箭炮的铝热剂燃烧弹覆盖轰炸后,炮击开始延伸,将修建在山棱线和峭壁间的栈道逐一炸毁,阻绝其它方向的卡斯蒂利亚军朝这里增援的可能。至于卡斯蒂利亚的空中力量——在炮兵射出第一发炮弹的同时,空军的浮空战舰和mds就把他们全摧毁在地面上了。

    在火炮开始延伸后,5辆豹式战车和4辆防空豹迅速摆出战斗队形。战车外面扒满了战斗尖兵,后面紧跟着整整一个连的步兵和十多辆步战豹装甲输送车,小心翼翼的向高地推进。

    中型战车虽然是以vk3002(db)为原型,但李林并没有让这个将t…34优点缺点都抄来的设计直接从绘图板上走下来。而是在原有设计的“旧瓶”里,注入了e系列技术的“新酒”。除了酷似虎王的猪鼻式火炮防盾、增设炮塔吊舱之类的细节改进之外。最重要的是以这种豹式战车为基础,衍生出一个涵盖从自行高炮、自行火炮、坦克歼击车到步兵战车在内,“无所不包”的庞大装甲车族。

    现场除了基本型的豹式战车之外,还有两款分别搭载双管37高炮的防空豹。它们此刻无需为装甲纵队个步兵提供伴随防空火力,而是耐心的搜索炮击区是否还有漏网之鱼。如果某个幸运儿高举着燃烧瓶或者准备了自爆术式,突然从尾部和侧翼冲出来偷袭的话,防空豹会用猛烈的金属风暴把那家伙打成筛子。假设那家伙运气好的发烫,还没被打死,还在继续冲。类似步兵战车的步战豹会用30机关炮招呼那家伙,另外步兵手里的自动火器也不是拿着好看的,上百支自动步枪、冲锋枪会让任何袭击者满身是洞的躺下去。

    当战车突破防线时,步兵会发起最后的冲击,扫荡残敌,最终完全占领阵地。

    这个经过严格推敲的流程看上去十分完美,让人找不到一丝瑕疵。现在到了检验这种协同作战的实战效果的时候了,嗅到实战味道的精灵士兵们暗自咽了口唾沫。(鼎天小说居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ps:竞猜小剧场

    李林:昨天的获奖者是被【盗号的天门】书友,恭喜!

    尼德霍格:今天的问题每秒落弹6发的高地,其原型是哪里?(五十年代我国著名电影,片中插曲《我的祖国》,小学课本有《一个苹果》叙述当时的情形。)问题拖拉机重炮的原型是?(提示:钢叔一定知道,有兴趣的可以去看《军武次位面》第6期)各位亲赶快行动起来吧!

    无弹窗小说网

6。进击的战车(四)() 
ps:战争当中什么状况都可能发生,不是制定了完美的计划,就一定会实现的……

    “……我们认为敌方阵地上不可能有人活下来,但是装甲掷弹兵3营营长派普少校还是按照标准的步战协同流程让我们发起冲击。发起冲击之前,少校说一个冲锋就能拿下那两个山头,半小时后就让第一列军列开始发车……”

    米哈伊尔他们认定不可能有人能在那种恐怖至极的炮击中幸存,没有装甲堡垒、复杂的坑道工事、反斜面坑道体系……连个猫耳洞都没有,被炮弹之海砸了2个小时的山头不可能有幸存者。

    事实证明派普少校的推测不无道理,当十来个人类跌跌撞撞的从碎石堆里爬出来,拿着长矛向战车冲锋的时候,精灵们还是吃了那么一惊。

    但他们所能做到的,也就仅限于此。小口径高炮和车载机枪只一轮扫射就把这些勇敢的人送到他们的战友那里去了。

    接下来清扫战场时,这些人得以生存的秘密被揭开了。在废墟之下有一个用于储存蔬菜的地窖,这些人是躲在这里才得以生存下来,然后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尽军人的职责。

    不得不说,防线的设计师其实对炮火覆盖是有准备的。在坚实的地窖里安置有人头那么大的天晶,按照技师的解析,里面设置了触发式的防御术式。只要周围出现玛那的异常聚集——譬如数百位三角或四方级别的魔法师展开复数的术式或者大型阵法,足以媲美铜墙铁壁的障壁就会发动,不论是魔法还是物理攻击都能拦下来。在必要时,还可以通过魔法师手动启动。

    正因为有着这样完备的体系,土木工事的重要性才会被忽视。在防卫军将干扰粒子提升至战斗浓度后。用石头建造的关卡哨所和里面的人一下子就被轰成了渣渣。

    花费了半个小时清理完现场,确保制高点之后。早已在列车上待机的装甲教导师大部立即开拔,参与攻坚的部队也将阵地交给友军步兵。所有人员装备从野战铁路设施搭上大部队的末班车,向卡斯蒂利亚进击。

    依照作战时间表,装甲教导师应绕开菲格拉斯和巴斯卡拉这两个小镇。于下午3时左右在赫罗纳附近下车集结,4点开始开始迂回机动,夺取城中的大桥,确保后续部队的进攻通道。5点30分,两个机械化步兵师通过铁路桥,到晚上8点左右。攻击集群抵达阿苏格拉纳城下,完成对围圈。

    可列车仅仅行驶了90分钟,就在菲格拉斯附近的一片荒郊野外停了下来。又过了会儿,师部通过无线电台下达部队和装备立即下车,前往备用集结点——a点扎营的指令。

    “这实在是太让我们吃惊了,我们先是想到会不会卡斯蒂利亚人有了准备。破坏了前方的铁路,展开阻击。可我没听见枪声和炮声。”

    米哈伊尔咬了一下笔杆,到现在,他还是没弄清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部队为何突然不依照计划继续向纵深挺进。

    他不过是个小小的士官长,不可能什么都知道。胡乱打听会招来宪兵,那群链狗会泡上一壶茶。好好跟他聊聊人生……

    米哈伊尔抑制住好奇心,让疑问烂在肚子里。但他的直觉告诉他,恐怕是遇上麻烦了。

    防卫军确实遇上了麻烦,不过这麻烦有点让人哭笑不得——铁路系统塞车了。

    这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可能会被当成一个笑话。可却是不折不扣的事实。掌握全世界最先进铁路系统的亚尔夫海姆防卫军,遭遇了极其严重的铁路系统塞车,部队和物资都在边境小镇勒佩尔蒂动弹不得。

    导致塞车的原因比堵塞本身更让人无奈:缺乏大规模机械化战争实战经验的总参谋部低估了自家铁路的优越性,制定的计划和实际脱节。

    防卫军在战前指定勒佩尔蒂为物资、人员的集散地,在该城火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