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另一边的邓艾同样衣衫不整,气息紊乱,但是至少没有这般的狼狈。
显然,占着以逸待劳的巨大优势,若是蒲元不出手,最终的结果便是姜维落败。
若是全是巅峰状态之下,八门在手,姜维还真不一定会弱与邓艾。
被强行分开之后,邓艾脸色难看,他自然是明白了已经失去了除去姜维的最佳时机。
千算万算,他都遗漏了蔡文昭这个变数,如今看着被夏侯霸逼入维谷,邓艾懊丧不已。
“这个蔡文昭真是可恶,便是连我都骗了过去。”一想到方才自己被蔡文昭神秘高人般的演技骗过,邓艾就如同吃了一个苍蝇一般恶心。
此刻他心中下定了决心,等接下来一有机会便是要第一时间击杀蔡文昭,如此心智的人物,绝对不能让他成长起来。
这个时候,蒲元终于说话了。
看着生死相向的两方人马,沉声道:“还是把你们的狠劲用到接下来的开炉大典之中去吧,想要一争雌雄接下来有的是机会。从现在开始,剑炉之内禁止厮杀!”
邓艾眉头一挑,看向了蒲元:“若是我没记错,这剑炉之中从来没有这般的规矩吧?”
“我说有便是有。以前没有,那么从现在开始,有了!”蒲元赤红的眉头一挑,霸气的俯瞰着邓艾等人,将那把地藏剑扛到了肩头。
“好,很好。”邓艾眼神阴沉的盯着蒲元,冷冷的吐出这几个字,又扫向了蔡文昭等人,眼中的杀机完全不曾掩饰。
古树成荫,灌木成片,走在小道之上,极为的清幽,越是往里走,越是显得安静。
一道道沉重的脚步之声,踩在落叶枯枝之上,发出咯咯之声。
在蒲元的带领下,两支队伍,一前一后,泾渭分明的行走着。
只是,此刻,所有人皆是心中有了一种紧张之感。
走在山脚之下,抬头看着周边的风景,望着远处越来越近,却依旧不是很分明的青丘,心情变得越来越紧张。
小道的尽头,乃是一道石门,队伍在石门之前停了下来。
两位剑炉弟子,负责这次的开炉大典观碑的事宜。所有的士子皆是被禁止交头接耳。
一个个排队等待起来。
没过多久,石门缓缓开启,士子们感受到地上传来的微微震动之声,皆是心中颤动,小小的石门看似不起眼,竟然有着这般的重量。
只是一次轻微的开阖,便是让地面为之震动。
一道石门以如此,那么里面剑冢,以及那一具具的剑碑又该是如何的神奇!
伴随着那一声低沉的响声,重若万钧的石门彻底的打开,那座青丘完整的展现所有人的视野里。
剑冢,剑碑,以及关乎欧冶子的传说,就这般出现在所有人的眼中。
冢,墓也,以之葬。
碑,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之石也。
剑冢,便是一座埋葬了无数剑胎,剑器,剑意,以及一切有关于剑的事物之地。
剑冢,真的很像是一座墓群,整座青丘布局方正,上面更是生着无数的松柏,那些松柏亦有千年的历史,皆是冲天而起,遮掩了所有的光线,故站在青丘之下,寒意森森。
更是由于这些松柏巨木的遮掩,士子们一时间,完全看不到传说中的那些剑冢,以及冢前的那些石碑。
但是所有人都是知道,他们的机缘就在这里,就在剑碑之上,剑冢之内。
神道之上,变得异常安静,所有人脸上皆是露出了即敬畏又热切的神色。
而这一刻,蔡文昭却心境极为的复杂,因为此刻他的眼中紫气浮现,一眼望去,在这种青丘之上,他看到了无数的精芒,有赤色,有黑气,更有着十七道带着紫金之气,惶惶如曜日一般,旁人还在期待,蔡文昭一览无余。
只是,只是相对青丘群墓而言,蔡文昭更加惊骇的是脚下的神道,如今被松针落叶,甚至各种草石覆盖,极为的不起眼。
但是在脚下,蔡文昭同样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敬畏之意,一股奇怪的凌厉气息。
自春秋以来,诸侯争霸,朝代更迭,帝王易主,不管是战火连绵还是太平盛世,剑炉一直这般安安静静,不问世事的存在着。
这里是剑的起源之地,亦是剑的埋葬之土。
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天才少年从剑炉带着名剑离开,靠着名剑,以及名剑之中的剑经名扬天下。
又不知有多少名剑烙印着主人的功勋葬入剑冢,连带着功法秘籍尽归尘土。
正所谓,枪者百兵之王,戟者,百兵之霸,而剑者,则是百兵之君王,乃是王道之器。
更是和礼仪教化,帝王威严化身在一起。
青丘剑冢,乃是天下武者梦寐以求之地。
曾几何时,据说剑炉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进入剑冢观碑,闻剑,每日里剑炉都是人满为患,青丘更是被人海覆盖。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九十三章 二对二赌命 (第三更)()
曾几何时有着一位诸侯,想要控制剑炉,利用其中的神兵利器,甚至功法秘籍,招徕天下武者。
此举彻底得罪了剑炉,那一夜,剑炉宗主亲自出关,带着一百零八位剑奴,横扫该诸侯国。
更是将该诸侯国所有轮脉境以上的修士尽皆屠戮,他们的兵器全部被收缴,充入了剑炉之中。
那一战,血流成河,天下震动,自此各诸侯国达成共识,剑炉独立,自成一方世界。
而剑炉为了保持与世俗界的香火往来,便是定下了每五年一次的剑炉开炉大典,每一届发出一百零八道玄铁令,规定唯有轮脉境以下修士方能进入剑炉。
便在这时,有着数名身着粗布衣服的男子出现在了各方士子们的面前,这些人面容之上看不到什么情绪,言语生涩缓慢,就像是许久未曾说话一般。
看着突然从剑冢之上走出的这些人,蔡文昭面色微微一变,显然这些就是他方才感知到的那些赤红精芒中的一些。
这些人年岁从二十到三十四不等,虽然现在粗布短衣,很是寒酸,但是眉宇之间皆是有着一种隐隐的贵气。
“这是夏侯豹,他不是上一届武比前十!”
“那位不是三十年前的武比宴主,天啊,原来他没有失踪,一直在这剑冢之中!”
人群之中,有些眼尖的士子,第一时间将这些人认了出来。
“这些人便是传说之中的剑奴。”突然一道声音在蔡文昭的身后响起,正是崔三少爷。
“剑奴?”蔡文昭稍稍有些不解。
崔三少爷眼中有些不屑的扫过那些剑奴,说道:“所谓剑奴,便是上届,上上届,乃至许久以前的玄铁令获得者。他们步入这剑冢之后,便是在这些剑碑之前研究观看,试图破解其中的奥义。剑炉有着规定,剑炉每次开炉一个月,要是错过了一个月便唯有等待下一个五年开启,方能出来。所以这些痴迷于剑碑的蠢家伙就一直留在了这里。”
“你是说他们不愿意出去?”蔡文昭心中极为惊讶,还是第一次知道,原来剑奴还有这般的由来。
为了些许剑碑之上的经文,就要在这青丘剑冢之中度过这般孤寂的岁月,也实在是太清苦了。
和崔三少爷的不屑不同,蔡文昭眼中倒是流露出了一丝怜悯。
感受到蔡文昭的神情,崔三少爷摇了摇头:“这些人心甘情愿的将自己的自由奉献给这座剑冢,哪里需要我们的同情。而且,这世间不知有多少武者恨不得有这般机缘随时观看剑碑,上面可是记载着神妙的剑经!”
听到这里,不只是蔡文昭便是其余的士子也是一个个心中越发的生出了对剑冢的好奇,若不是有着这般的神妙,何以能够让这些天才甘之如饴的侍奉剑碑之前。
“蔡宴主,你可别学这些人老死在这剑炉之中,而且别忘了,稷下学宫可还等着你。”崔三少爷看着蔡文昭打趣说道。
蔡文昭微微一笑,便是又看向了脚下的神道。
所谓剑炉大典,便是开启剑冢之门,时辰一到,各位士子就可以入剑冢,观剑碑。
每一次剑炉开炉分为观碑,寻炉,铸剑三段。
半月内解碑前二十者方能寻炉,获得一百零八道炉鼎之一者,方能在剑炉地火之中铸剑锻器。
半月不出者自动放弃。
一月之后,剑炉关闭,去留自定。
蒲元看着眼前的士子,开口道:“剑炉观碑即将开始,规矩我也不多说,你们跟着这些剑奴即可,剑冢之内共有十七道剑碑,上有碑文奥义,沿着神道绵延而上,半月之内解碑前二十者,方有资格寻炉,一个月后是去是留尔等自定。我再提醒一遍,剑冢之中严禁厮杀,违者斩!”
“好了接下来,尔等自便。”
那数名剑奴在蒲元下完命令之后,便是一个个木讷的转身,可能是太久未曾和人交流,只是留下寥寥数句话,便是飘然离去。
看着这几名剑奴自顾自的登上了神道。
场间瞬间一片安静,两方的士子们对视无语,一下子竟然看着那清幽的神道有些茫然,甚至因为这些剑奴的状态,有些不知所措。
这就是剑炉大典?这就开始了?
在众人茫然之间,夏侯霸率先迈步,毫不掩饰不满的瞪了一眼蒲元,冷哼一声便是朝着那些剑奴方向而去。
在经过蔡文昭面前的刹那,他停下了脚步,冷冷道:“剑炉之外让你侥幸逃得了一条贱命。不过这剑冢之内,我夏侯霸不会在给你机会,无论是解碑第一,还是寻炉第一,都是我和邓艾其囊中之物。”
蔡文昭低着头一只脚拨弄着落叶枯枝,头也不抬的轻嘲了一声:“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姜维亦是接话道:“文昭所言甚是。”
夏侯霸眼中满是杀机的瞪着蔡文昭:“装神弄鬼的把戏一次就够了,就你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