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小范围的截杀,就在所难免了,尤其是佛门,身怀不少功德之宝,这可都是上好的猎物。
如此气氛下,怪不得之前顾承行走诸天时,其他八大世界就像是一个个自闭的邻居,出来就要遭遇被猎杀的风险,还不如躲在自己的世界里发展。
弄清九大世界间隐性的剑拔弩张,顾承又问:“那按照定光如来推测,阿弥陀佛可能去了哪里?”
陆压道:“有两个推测,第一是玄黄大世界,里面也有佛门兴盛,有菩提老祖,与阿弥陀佛在成道前,似是师兄弟关系。”
顾承目光一动:“菩提老祖什么时候去的玄黄大世界?”
“陛下误会了,菩提老祖从未来过,佛门对于我鸿蒙大世界,本就是外来者。”
陆压解释道:“所以第二个猜测,是浮屠大世界,那里才是佛门的根,阿弥陀佛和菩提老祖,都是从中走出,传道诸天。”
“原来如此!”
对此顾承还真不知道,佛门早已融入鸿蒙大世界,谁知道弄了半天,他们不仅要从西方入东土,对于整个世界而言,都是外来者。
当然,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佛法确实有可取之处,诸天世界辽阔,各种体系冲突,佛教能够盛行,不可否认它的精髓所在。
倒是陆压接着道:“而浮屠大世界早已被毁,星轨偏移,界标隐蔽,如果阿弥陀佛真的回去那里,也无从寻找了。”
顾承想了想:“浮屠大世界被毁之时,佛门弟子都逃出来了?”
陆压颔首:“佛门弟子早早建造了彼岸神舟,在末法之劫的彻底爆发前安然撤离,不过在余波下也遭到了重创,后来衍化成了极乐净土……”
“极乐净土会被妖庭残骸撕裂重创,原来是伤上加伤,能将彼岸神舟化为西方极乐净土,说明阿弥陀佛是力压菩提老祖的。”
顾承沉吟片刻,微微一笑:“浮屠大世界暂且不提,我们先去玄黄大世界看看!”
“你弄垮了一个世界的佛门还不够么?”
陆压莫名感到心中一寒,为佛门默哀了半息,稽首道:“愿为陛下引路!”
第十七章 信仰牧场(求订阅!)()
天河荟萃,星光投射。
顾承抱着雪落狸王,与陆压一同披星戴月,往玄黄大世界而去。
回归鸿蒙大世界前,他已经对八大世界有过一个初步的探查——
风云世界的众神,去往了盘武大世界;
之前与混元道境存在隔空交手的魔幻风格,是永恒大世界;
另外还有玄黄大世界、秩序大世界、长生大世界、真缘大世界、泰拉大世界等等。
这些大世界各有特色,让顾承都不禁心驰神往,当诸天世界全盛时,三千大世界,又是何等的壮阔。
“那就是玄黄大世界了!”
为了不惊动敌视者,他们没有运用空间之道,赶了一年的路程,陆压才指着远方道。
顾承朝那看去。
元元遂初,芒芒太始,清浊同流,玄黄错跱(zhi)。
如今的他,看的早已不是表象,而是世界的本源。
不得不说,有了比较,才能分出高下。
这个玄黄大世界,无疑已是巅峰级的诸天世界,但论及本源的雄厚,还是要逊色鸿蒙大世界不少。
当然,那是整体比较,如今的顾承不是本体人皇,更非混元道境或无上大罗天的天帝,单凭神器东皇钟,远远不足以和一方大世界所抗衡。
所以即便要进去,也是偷偷的潜入。
不用担心这无法实现,顾承之前确实探查过玄黄大世界,那里的混元道祖并没有与之交锋,而是化作一道坚不可摧的世界壁障,将他拒之门外。
但那时是神念,现在则是真身。
神念查探,相当于远程扫描,混元道祖能予以阻挡,但真身来此,又有雪落狸王的天赋神通,反倒不容易发现。
毕竟道祖不是守卫,不可能时时刻刻守在世界壁障边缘,而整个大世界实在太过辽阔,以点破面,从边缘破开一道缝隙,稍纵即逝之间,他们就能进入其中,任谁也察觉不了。
这就是偷渡的优势。
当然,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顾承也不是贸然行动。
“陛下,玄黄大世界的主位面也是三界,神佛所居的天界、各族混杂的下界和死后魂魄的归宿幽冥界。”
陆压早在途中,就将他知道的情况和盘托出:“天界有玉皇大天尊主宰,幽冥界有幽冥教主管理。”
顾承问道:“那下界是什么情况?”
陆压道:“下界分为四大部洲,东胜神州、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和北俱芦洲,其上人族为主,各国林立,并无人皇一统。”
陆压身为上古妖庭太子,所活动的范围并不止鸿蒙大世界,在九大世界尚未决裂前,他还来过玄黄大世界,许多事情不是道听途说,而是亲身经历。
“开始吧!”
有了这位绝佳的向导,顾承一行来到边缘,雪落狸王两个爪子划过虚空,开始传送。
“看我的喵!”
这猫儿来到诸天世界,已是兴奋得不知所以,感觉喵生达到了巅峰,全力以赴之际,悄无声息地穿透壁障,化作流光,向着大世界坠去。
她跟随在顾承身边,时刻得东皇钟之气影响,不知不觉中,修为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如此完美的越界,令陆压都不禁侧目,回想起上古妖族兴盛时期的强大,眼中露出唏嘘之色。
唯一能安慰的,鸿蒙大世界的妖族开始崛起,而这个玄黄大世界的妖族,倒是一直都很强大。
准确的说,不止是妖族。
“这气象倒是有趣!”
来到南赡部洲,顾承观望,就见各气混杂,交错不一,却又能奇异地融洽共存,心中不由地一奇。
鸿蒙大世界中的各族,都是割据一方,泾渭分明,此界却是仙妖人佛,混居一处。
除了妖族有所遮掩外,那仙佛都是国主的座上宾客,地位固然崇高,但绝非遥不可攀,百姓都习以为常。
“如果没有末法之劫,这倒是个不错的共存方式,可明明大劫将至,单单是一个南赡部洲,就有数百国度,一旦劫数到来,必然成乌合之众,四散逃命……”
顾承站在人皇角度俯瞰全局,心中生出疑虑。
据陆压所言,玄黄大世界与鸿蒙大世界产生过冲突,仙神强者彼此厮杀,这说明此界要么有野心,要做那诸天世界第一,要么有浓浓的求生。
无论哪种,都不该是如今这样得过且过的模样。
“分头行事吧!”
百闻不如一见,既然来了,顾承不急着去寻阿弥陀佛,与陆压分开,带着雪落狸王在各地游历。
很快他发现,这些国度的包容性固然强,但明争暗斗一点都不少。
有些国家崇道,道人为国师,必然不见僧人,有些国家信佛,举国上下吃斋念佛,对道家神明也毫无供奉。
佛道的关系,只维持着表面的平衡,暗地里不知斗成什么样了。
这一切的根源,是信仰之力。
在鸿蒙大世界,信仰之力发挥的余地不大,佛门未能东渡,信徒局限于蛮荒之地,天界仙神吸纳的,则是人皇天子祭天,无双境强者的寿元,对于普通百姓的信仰并不太看重。
但玄黄大世界的信仰之力不同。
比如有一国名乌鸡国,国王修建了皇家寺院,日日夜夜住于其中,全国上下吃斋礼佛,所有百姓信仰极深,念头纯粹。
又有明珠国,君王信道,一心修玄,日求长生,不问朝政,整整二十年不上朝,就连批阅奏章都是用道符,于是乎举国上下信教,齐颂无量天尊之名。
这两个国家所诞生的信仰之力,连顾承见了都不禁有些动容。
因为这种力量不仅可供混沌境大能修炼,更与功德之力有异曲同工之妙。
换而言之,它也能一定程度地抵挡末法之劫,或许没有功德之力那么立竿见影,但天地功德可遇不可求,是有限的,信仰之力却能源源不断,积少成多。
顾承明白,这个天下为什么没有统一的政权了。
它已然沦为了神佛豢养的信仰牧场。
即便如此,也不得太平。
这一日,陆压传来消息:
“南赡部洲最强大的黄岐国发生叛乱,外戚李唐,即将取而代之!”
第十八章 圆个梦想(求订阅!)()
黄岐国。
近百年间,它是南赡部洲的第一强国,幅员辽阔,人杰地灵,国力强盛,四方来朝。
不过黄岐的开国君王并无信仰,算是异类,因此立国之初也不断遭到周遭敌视,甚至组成了联盟征伐。
而黄岐王不仅不予屈服,还直接东征西讨,灭亡十数小国,搏得赫赫凶名,国土面积扩张,周遭也全部臣服,才有第一强国之称。
可惜这位雄主阳寿一到,魂归幽冥,太子继位后,同样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却不得胜,一味只求虚名,渐渐将家底败掉。
等到二世驾崩,黄岐国再无进取之力。
所幸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别的国家也不敢攻打黄齐,这般又过了两代,终于在十数年前,君王昏庸,宠信谗臣,各地发生水旱灾,百姓流殍,有义军起事,为首者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传檄诸道,斥责朝政吏治,赏罚不平,一呼百应,数月内就席卷全国。
虽然那次反叛最终被镇压下去,但黄岐国内已是烽烟处处,千疮百孔,皇室倾颓。
然而这代黄岐王依旧不知悔改,在奸佞小人的阿谀奉承下醉生梦死。
如此国力愈发衰败,一年之前,国舅李叔德突然发难,控制宫城禁卫,欲杀黄岐王和众皇子。
原来皇后无子,黄岐王早有废后之心,是顾忌外戚势大,才予以忍耐,而眼见太子将立,李氏必然彻底失势,李叔德唯有奋起一搏。
不料丞相有所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