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族神话-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想了好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起点中文网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xh。186

第二十七章 八 卦() 
伏羲先带领族人在他居住的屋前整理出一块平地,类似于现在的一个小广场。然后他又选了一根笔直的树杆,立在了广场中央。那树杆立在那里足有三四个人那么高。随后伏羲又准备了八块大石头,同时通知族人第二天早上太阳升起之前全部到小广场集中。

    第二天早上伏羲早早的就来到屋前的小广场上。族人们也随后陆续来到,围在小广场周围。

    当太阳刚一露头,伏羲就在太阳和那树杆连成的直线上放下一块石头,这块石头便代表东方。然后他又在太阳照射树杆后所投下的阴影里放下一块石头,这块石头便代表西方。伏羲在代表东方和代表西方的石头之间划出一条直线,并使这条直线正好穿过树杆。然后伏羲又穿过树杆划了一条与东西走向的这条直线垂直的一条直线。伏羲面向太阳站立举起双手,给这条直线左手的一头定为左侧,右手的一头定为右侧。他在这条直线的右侧放下一块石头代表南方,又在这条直线的左侧放下一块石头代表北方。伏羲一边摆放石头,一边大声地给族人们讲解。族人们终于明白了四方原来就是这么确定的。

    接下来伏羲又穿过那根树杆在东北和西南之间划了一条直线。这根直线的两头恰好在东与北和西与南的中间,伏羲分别在这根直线的两头放下两块石头,代表东北方和西南方。然后伏羲又依样穿过树杆在东南和西北方之间划了一条直线,并分别放置了两块石头代表东南方和西北方。

    至此,一个神奇的图形终于在大地上出现了。也就在这时大地上忽然万籁齐鸣,天空中白昼群星闪现,天地间处处呈现出神奇的溢彩流光。原来伏羲所演示的这个图形,不仅展现出了天地间的四面八方,还是后来龙族人所崇尚的八卦的雏形。八卦乃是龙族文化的智慧之门。至从它出现之后龙族人就开始脱离蒙昧,走向文明。天上地下所有的神灵都感受到了这一图形的神奇力量,所以才会显示出这样的异象。

    伏羲的族人见这一图形具然惊动天地,慌忙一起跪倒向那图形叩拜。良久,天地间的一切异象才渐渐平息。

    伏羲终于使他的族人明白了什么是四面八方。可接下来的问题则令伏羲更头疼,人们具然不懂得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四方的概念来来帮助自己确定方位。在人类文明发展了几千年的今天,仍然有人学了书本知识却不会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处于蒙昧时代的上古人类发生这样的事当然就不足为奇了。

    伏羲苦思冥想,终于又想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伏羲在自己部落的周围按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选了八个点。这八个点到他立在小广场上的那根树杆的距离都一样长。也就是说这八个点分布在以那根树杆为圆心的一个大圆上。自然八点之间的距离也是相等的。

    这时由于伏羲威望日隆,投奔到他部落来的人越来越多。伏羲氏部可谓人口众多。伏羲除留下一少部分亲族继续和他居住在部落原址外,将其余的人分成了八部份。然后他让八部人分别到他选定的那八个点上去居住。到了东边点上的就称东部落,到了西边点上的就称西部落,到了南边点上的就称南部落,到了北边点上的就称北部落,到了东南边点上的就称东南部落,到了东北边点上的就称东北部落,到了西南边点上的就称西南部落,到了西北边点上的就称西北部落。

    这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勉就要说:“我到东部落去一趟。”或“我从西部落来。”再或者说北部落出什么事了,又或者说南部落又怎么样了。久而久之,东西南北的概念终于和人们的生活融到了一起。

    据说直到现在,在黄河中游还有一个叫作卦底村的地方。在卦底村的周围有八个村子。这八个村子到卦底村的距离都是八里。八个村子之间的距离也都是八里。据说,那就是当初伏羲和他的族人居住并推演八卦的地方。

    由于伏羲居住在八部的正当中,所以人们习惯地称伏羲和亲族居住的部落为中央部落或中央氏。又因为伏羲是人类共同的王者,日久天长中央一词便有了尊贵的含义。龙族人都以能被称为中央氏为荣。后来龙族人建立的国家就叫中央之国,简称中国。只是后来龙族人才发现他们居住的这块土地,并不是在大地的中央,而是在大地的东方。

    伏羲日常起居天天都面对小广场上立着的那根树杆。时间长了,他就发现了一个规律。那就是在一天的不同时间,太阳照射树杆所投下的阴影位置是不同的。比如说早上阴影投向正西,上午转向西北,中午投向正北,下午则转向东北。那么反过来也就是说,观察树杆所投下的阴影位置,可以判断现在是什么时间。

    随着观察时间的进一步加长,伏羲还发现在一天的同一个时间不同的季节里日影的长短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夏季的日影就短,冬季的日影就长。反过来说也就是根据一天中同一个时间里日影长短的变化,可以判断季节的变化。

    伏羲的这一发现意义可非同小可。这就意味着人类可以掌握时间了。前面已经说过由于人类不能精确计算时间,以至于出生时间相近的姜和姬都分不清谁是兄谁是弟。而现在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一天中树杆阴影的位置,来判断现在是上午,还是中午,还是下午。而通过观察一年中树杆阴影长短的变化,人们可以预知季节的更替。

    以前人们只知道在某一个时候水中的鱼儿就会变的特别多,即来了鱼汛。由于不会计算时间,人们总是无法预知这个时候的到来。现在好了,只要记下鱼汛出现时树杆阴影的长短。当发现阴影的长度接近这个长度时,人们就可以提前准备好渔网。等到鱼儿多起来时大捞一场。

    以前人们还知道在某一个时候山林中的野兽会特别多,是狩猎的最佳时机。可由于不会计算时间,人们总是无法预知这个时候的到来。现在好了,只要记下野兽最多时树杆阴影的长度。当发现阴影的长度接近这个长度时,人们可以早早准备好弓箭等狩猎工具,到时投入地大捕一场。

    总之,这种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出现,就与上古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密切的关系,使人们再也离不开它了。犹其到了后来炎帝神农氏发明农耕以后,由于种植农作物对时间的要求更细细致,掌握时间的方法也更精确了。这种观木测影计算时间的方式,最后终于演变成了龙族历史上最早的历法。由于这种历法形式上是观测树杆阴影的变化,实际上是以观测太阳的运动为依据的,所以就叫太阳历。据说成语“立竿见影”就是从上古人类计算时间的这种方式中得出来的。

    不过,在上古人类生活中,那根树杆所代表的意义可并不只是历法。

    起点中文网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xh。186

第二十八章 华表() 
那时,人类已经有了图腾崇拜的习俗。由于这根测算时间的树杆受到众人瞩目,人们又把自己崇拜的图腾刻在杆上。于是这树杆又代表了人们的精神寄托。

    比如伏羲就在树杆上刻上了龙的形象。为了感受谢玉龙在黄河边的救命之恩,伏羲将龙作为自己部族的图腾来崇拜。而伏羲又是黄河流域人类共同的王者。各部族在崇拜本部族图腾的同时,也接受龙为大家共同崇拜的图腾。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各部族的图腾被人们遗忘后,龙就作为黄河流域人类崇拜的图腾流传了下来。

    后来,伏羲把这种观木测影计算时间的方法传给了各部落首领。于是观察树杆阴影的变化,指导人民捕鱼和狩猎就成了各部族首领的主要职责之一。为了观察的方便,首领一般就在树杆附近居住。据说后来仓颉造下的“柱”这个字,就是根据这一情况造成出来的。意思就是“木杆下居住的乃是王者”。这样,树杆又成了氏族权力的象征。

    在那树杆作为历法的功能消失后,它作为精神寄托和权力象征的功能使它并没有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而是被后来的帝王们一代一代地传承了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还能见到的华表。每一代帝王都会在自己居住的地方立起比当初的树杆要制作精美千百倍的石柱,以表示自己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他们却忘记了,这柱子其实也是王者为民服务的标志。

    等到伏羲摸清日影的活动规律,可以准确地为族人通报季节的变换和捕鱼狩猎的时间后,已经又过了好多年了。这些年由于伏羲潜心研究划分四方和观察日影的活动规律,一直没有到各部落巡视。倒是经常有各部落的首领来拜望他。首领们了解到圣帝又在为人类做新的发明创造,都有衷心地祝他早日成功。

    伏羲把日影的活动规律总结完成后,马上就想着把它传授到各个部落。于是伏羲把本部落的事务安排了一下,便又出发了。

    伏羲走过几个部落后,这一天又来到少典的公孙氏部落。

    少典听说伏羲来了,满面春风地迎了出来。一见到伏羲,少典就高声道:“恭喜圣帝,贺喜圣帝。圣帝为天地定下四方,又创出观木测影掌握时间之法,使我人类脱离蒙昧。圣帝之德可比日月呀!能得圣帝引导,真是我人类之福啊!”伏羲一个部落一个部落地教授分辨四方和观木测影来的比较慢,少典已先得到消息了。伏羲忙答道:“少典兄过誉了。伏羲能有此作为全籁各部族的支持与鼓励。伏羲得各部族的信任,怎敢不竭诚努力!”少典叹道:“圣帝胸怀博大,以天下为己任,如此德行更令人感动啊!”说着,俩人手牵手并肩走进部落。

    伏羲见只有附宝和安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