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巴尔干的圣徒-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角褂泄亍�

    这个时空的甲午战争中日本人没有从清政府那里得到足够的赔款,所以在偿还了英国人提供的战争贷款后,剩余的赔款数额并不足以支撑日本人进行国家的近代工业化,一直到了打赢了日俄战争后,日本人才通过让清政府赎买东北土地的方式得到了较为充足的资金,这样就使得日本人的国家近代工业化被拖延了将近十年的时间,有了这个限制后,这个时空的日式原产三八步枪虽然在历史惯性的作用下没有难产,却因为工业基础的薄弱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没法大规模量产换装。

    而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在日常性的实弹射击训练中自然难以对使用的步枪保密,所以很快日本人就惊悚的发现,自己刚刚才能做到量产化的主力现役步枪,居然在遥远的地球另一端有了几乎一样的“同类”,日本人仔细核对了国内这几年生产的三八步枪数量后,也确定奥斯曼土耳其人手里的“同类”绝不可能是自己这边出口过去的,因为光看奥斯曼土耳其军队装备的步枪数量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好在到现在为止奥斯曼土耳其跟日本人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外交往来,加上肖狩仗着地理距离的优势故意无视了日本人的外交质询,即便日本人对如此多的三八步枪来源感到无比疑惑,也没有办法派出人员来遥远的奥斯曼土耳其进行实地调查情况。

    也正是因为基地制造的俄式三八步枪惹出来的这个小插曲,肖狩在之后出口给北洋政府换青壮人力的莫辛纳干步枪全部调整了口径,从原本的7。62毫米使用俄制弹药换成了7。92毫米使用德制弹药,对这一点调整袁世凯非但没有不满反而大加赞赏,因为经过这次调整后的莫辛纳干步枪可以使用北洋政府军工厂自己生产的弹药,给后勤保障节省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而沙皇俄国官员对情报工作的重视力度远不如日本人那么精细,虽然发现了北洋政府大量装备了类似自己国内现役的莫辛纳干步枪,在进一步发现了其中绝大部分枪支的口径都不是原版的7。62毫米后,派驻华夏的沙皇俄国官员便草率的对国内汇报,声称这是一种和莫辛纳干完全不同的步枪,没有必要继续关注。

    。。。

114。贝尔格莱德事件(上)() 
北洋政府按照合约运输到奥斯曼土耳其的华夏劳工数量也已经超过了三十万人,而如此多的人员输送量绝大部分都是依赖英国商船完成的,需要支付的费用对于此时的奥斯曼土耳其新政府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问题,因为有了大量廉价的生活物资来源,加上基本每一户家庭都有青壮年参军,现在的奥斯曼土耳其国内已经在全面实行严格的配给制度。 配给制度让奥斯曼土耳其国内的每一个普通家庭都得以节省了大量的生活开支,加上新编军队不用奥斯曼土耳其新政府花费一分一毫的资金,这些自然给新政府的国库节省下了大量的资金,只需要从中挪出一小部分就足够支付运费了。

    而严格的配给制度更是让奥斯曼土耳其新政府的国内局面得以迅速稳定的关键,在配给制下尝到了甜头的奥斯曼土耳其民众,更加坚定的拥护着新政府的统治,原政府的旧官僚纵然想要为了夺回权利,在暗中煽动民众来反对新政府,也没有任何人去支持他们,反而受到了民众的举报被一一逮捕事实证明,民众是只看现实利益的,只要现在的日子切切实实过得比之前好,那么政府里面谁主政民众就会拥护谁reads;。

    见识到此时英国人的远洋商船运输能力后,肖狩越发认为自己在欧战中用物资援助德国人的计划是正确的光是英国人民间的这些远洋商船就可以在十个月不到的时间里,从远东地区往奥斯曼土耳其所在的小亚细亚半岛地区运输超过三十万的青壮劳力,可以想象一旦开战被英国政府组织起来的运输船队会有多么庞大。

    而最早肖狩和德国人运输劳工的谈判,德国人一年远洋运输能力却只有这个数量的不到十分之一,足可以看出此时德国人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和英国人为首的协约国集团间往本土“输血”能力的差距,而开战后一旦不能从海外运输来充足的原材料物资,德国人纵然有着超过英国人的工业实力和工业化程度也必败无疑。

    至于裴迪南大公夫妇要去贝尔格莱德进行“友好访问”的公开消息,肖狩想都不用想就能知道这是毫无疑问的作死行为,尤其是得知裴迪南大公为了表示对塞尔维亚人的友善态度,还特意选择了一辆敞篷车作为夫妇二人的座车后,肖狩更是认为裴迪南大公夫妇的寿命已经进入可以预见的倒计时。

    原本历史上裴迪南大公访问的是已经被奥匈帝国吞并了多年的萨拉热窝,尚且遭到了刺杀导致夫妇双双殒命,而眼下裴迪南大公的访问目的地,居然是才占领没几天的贝尔格莱德,肖狩不得不对裴迪南大公的这种“大无畏精神”表示了由衷的佩服,并抱着一种恶趣味的心态等待着塞尔维亚刺客会用什么手段来弄死裴迪南大公夫妇。(。 广告)

    1913年6月27日,贝尔格莱德城。

    奥匈帝国派驻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的总督,兼塞尔维亚代理总督,博迪奥雷克将军拉长了脸看着面前的一众塞尔维亚官员。

    “你们知不知道,为了劝说裴迪南大公将访问贝尔格莱德的计划推迟两个月,这已经让我在这位皇储阁下面前的印象分降到了谷底?可现在事到临头,皇储阁下已经抵达贝尔格莱德,明天就要乘车上街视察贝尔格莱德全城的时候,你们却告诉我城内又发现有可疑人物的踪迹,还说因为缺少情报来源对这些可疑人物进行抓捕,所以建议我再次推迟或者终止皇储阁下的访问计划?是不是要逼着我被盛怒中的皇储阁下撤职,你们才会觉得满意?reads;!”

    面对博迪奥雷克将军的怒火,站在他面前的人中间,贝尔格莱德城的塞尔维亚警察官员忧心忡忡的开口说道:

    “可是将军先生,您应该知道现在贝尔格莱德城中的居民对并入奥地利这件事情蕴藏了多么大的怒火,尤其是在之前的城市暴乱中,您的军队用炮火对贝尔格莱德城中建筑造成了多处破坏,造成了上千城市平民的死伤,这更是严重刺激了本地居民的压抑情绪,虽然这几个月以来我们已经协助您的军队抓捕了不少疑似刺客组织的人员,但考虑到居民的抵触情绪,肯定会有不少漏网之鱼得到了居民的掩护,在暗中等待时机对裴迪南大公夫妇不利,这个风险我们真的承担不起啊!”

    盯着这个塞尔维亚警察官员,博迪奥雷克将军冷冰冰的训斥道:

    “这正是我叫你来的原因,你的那些本地人警察工作的效率实在是太低了,而且有着严重的怠工现象,只要没有我的军队在旁边监督,他们就不会去抓捕任何一个可疑人员,既然他们这样无能,我为什么还要接受你的建议继续保留这些本地人警察?”

    警察官员苦笑着回答:

    “到了现在您还不清楚么,将军先生,这些本地人警察可不是我们这些官员,他们也是贝尔格莱德普通居民的一员,换句话说这些警察同样对奥地利有着敌视情绪,如果不是为了挣工资养家糊口,他们早就脱下警服回家去了。我建议您保留本地人警察,只是希望能用这种方式来尽可能安抚城市居民的……”

    站在博迪奥雷克将军身后的一个奥地利军官突然开口,厉声打断了塞尔维亚警察官员诉苦一样的话:

    “可事实是你的建议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成效,贝尔格莱德城的居民仍然像石头一样,顽固的不肯承认自己已经并入伟大的奥地利这一事实,并且因为你的建议,害得我们的搜捕行动受到这些消极怠工本地人警察的拖累,白白浪费了几个月的时间,却一直无法抓捕到真正要对皇储阁下夫妇不利的刺客。

    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做出一些改变来应对目前的局面,来尽可能保证皇储阁下夫妇的生命安全不受到任何塞尔维亚人的威胁,我们不能在一味的对这些塞尔维亚人让步了,尊敬的将军阁下。”

    。。。

115。贝尔格莱德事件(中)() 
塞尔维亚警察官员有些难堪的看着博迪奥雷克将军:

    “将军先生,您身边这位先生的话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我们这些人协助贵方在贝尔格莱德保持局面稳定这么长时间,可不是为了受到这种话语的羞辱。'。 超多好看小说' 轻蔑的从鼻孔里哼了一声,博迪奥雷克将军毫不掩饰着自己的态度:

    “亏得你们这帮当初率先投降的垃圾还有脸跟我说这种话,真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暗中给潜伏在贝尔格莱德城内的刺客打掩护?我之前只是懒得拆穿你们这帮装模作样的杂碎而已,可是你们一直这么不识抬举,那我也就不跟你们继续假客套了。”

    博迪奥雷克将军做了一个手势,四周虎视眈眈的奥地利士兵立刻围了上来,用枪将屋内的塞尔维亚官员给控制了行动,面对黑洞洞的枪口,塞尔维亚官员们都吓得脸色苍白浑身发抖,警察官员好歹胆子大些,硬撑着用有点发抖的嗓音问道:

    “您是要把我们这些人都枪毙?您难道就不担心这么做会让贝尔格莱德城的局面彻底失控?没有了我们这些人在中间替贵方充当缓冲作用,贝尔格莱德的居民们的情绪很快就会再次失控的,将军先生!”

    懒得继续搭理这帮人,博迪奥雷克将军冲刚才开口的军官使了个眼色就走出了屋子,而这个奥地利军官等了几分钟后,才对表现的越来越不安的这些塞尔维亚官员说道:

    “尽管放心好了,虽然将军阁下对你们的行为十分愤怒,但是仍然慷慨的决定给你们留下了活命的机会,而你们现在要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签署一份政府公告,向贝尔格莱德城的全体居民宣布,在斐迪南大公夫妇访问贝尔格莱德期间,将城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