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把三国演义也拉出来了。其实不然,还算严谨的辞海则在有关于旗袍的注解中说得很清楚:“旗袍,原为清朝满族妇女所穿用的一种服装,两边不开衩,袖长八寸至一尺,衣服的边缘绣有彩绿。辛亥革命以后为汉族妇女所接受,并改良为:直领,右斜襟开口,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边开衩,袖口收小。“
最初的旗袍在清代是满族男女通用的衣着,只是在穿着风格,官制与民用在选料、配饰上有所区别而己。而在同一朝代的汉族女装中依然保留本民族女性传统的“上衣下裳“之制,除了贵族命妇的礼服之外,一般女子并不穿袍服,而旗袍之所以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的民国时期开始从上海、江浙一带开始流行,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张爱玲在更衣记里写的:“五族共和之后,全国妇女突然一致采用旗袍,倒不是为了效忠于清朝提倡复辟运动,而是因为女子蓄意要模仿男子。“也就是说“她们初受西方文化的熏陶,醉心于男女平权之说。“
最早接受西方思想和文化、热衷于男女平等的是上海滩的那些做皮肉生意的**小姐和所谓“卖艺不卖身“的女艺人和书寓女先生,因为受到了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剑一起来的欧洲女人的收腰蓬蓬裙的启发,就从改良满人的那种水桶腰的旗袍着手,使之变成民国之后适合新时代中华女子的一种新服饰,也可以通过改制,使女人也能和男人一样拥有袍装。这一点,在我的书寓先生及其他一文引用的几张照片看得很清楚。
百年前的时尚与现在没什么两样,都有各种名义的选美,也有通过报刊、广播、戏剧和电影传达的各种女人秀;就连那时的领军人物也和现在异曲同工,当年是色艺双全的娱乐圈的花魁,现在是红极一时的著名女星;当年的广告语是:“婷婷玉立,恍如天人“,现在则变得直白了许多:“某某某的同款“;过去“花月胜场,所在皆有,妖姬艳服,巧笑工颦,市肆之盛,各埠第一“的上海滩风月场可以将旗袍进行改良,现在“窄窄的人行道上,飘浮着埃及香烟、法国香水、罗宋新出炉面包和新出锅的生煎馒头的温和气息。“就使得十里洋场能制作出那种令人回味、令人叫绝的新海派旗袍。
清代的旗袍其实并不好看。在浓厚的封建礼教的氛围中,女人是不能外露肌肤和曲线的,所以满清旗袍的裁制一直采用平直的线条,*、肩、腰、臀完全平直,衣身宽松,下摆不开衩,*腰围度与衣裙的尺寸比例较为接近,就像是将布料或者棉被直接裹在身上,没什么美感。当然也会有些色彩、用料的选择以及滚边的装饰,只不过艺术性并不高,这与满族的文化与历史有关,也与民族的人才和传承有关。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由上海的**小姐开始倡导的“旗袍热“,仅仅不过就是将满清那种显得臃肿厚实的旗袍变得单薄和乖巧了。不过改良初期的旗袍未*俗套,依然显得宽大平直;为了与当时流行的大袖相呼应,旗袍的下摆变得比较大,整个袍身也有了些西方妇女蓬蓬裙的影子;而因为受到欧洲紧*衣的启示,旗袍的肩、*乃至腰部,则已开始呈显出合身的趋势。
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到四十年代年代末,是旗袍从改良变为再创新、趋于成熟的黄金年代。旗袍的裁法和结构更加西方化,*省和腰省的使用使得旗袍更加变得合身;开始出现了肩缝和装袖,使肩部和腋下也趋于合体;开始使用较软的垫肩以形成近代标准的“美人肩“,抛弃以削肩为特征的旧的中国理想思维。与此同时,领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长、开衩的高矮,使旗袍彻底摆*了满清女式服装的老式样,也改变了中国女性长期以来那种束*裹臂的旧形象,让女性的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作为领导服装潮流的十里洋场中的摩登女郎、交际名媛、影剧明星等都不失时机的跟着潮流火了一把,尤其是那些混迹于社会名流之间的风月女子在旗袍式样上的标新立异,以及对旗袍肩部与腰部的处理、开叉的恰到好处,使得旗袍既表现了女性的柔美,又不失中国古典的朦胧感,还有西方服饰的大胆成分,加上那些交际花在灯红酒绿的男人堆里的表现,就极大地促进了这种改良后的旗袍的发展,正适合当时的风尚。
风行于上个世纪上半年代的旗袍,是由十里洋场的大上海、风月场的那些女子在吸收了西洋服装式样,在时代风尚的影响下中不断改进、不断变化的。凡是读过中国现代经典文学、尤其是海派作家的相关作品的,都会记得青布旗袍最为当时的女学生所欢迎,一时间不胫而走,全国为之效仿,几乎成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新女性的典型装扮,而那种从上海走向全国的改良旗袍也就成熟定性在那个年代。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从普通民间妇女到女学生,从地主土豪的女眷到达官显贵的太太,无不穿着招摇过市。
旗袍的余波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年轻女性的服饰除了流行从当时的苏联引进的那种双排扣的列宁装、大花格子的“布拉吉“之外,就是那种几乎人手一件的“阴丹士林蓝“旗袍。在这之后,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也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更多的女性陆续走上了与男人同工同酬的工农业第一线,旗袍在体力劳动中的局限性以及工作服的随之流行,旗袍就由此步入衰亡期。
旗袍的又一次东山再起,除了那座中国最大的商业城市继续引领服装潮流以外,还因为越来越多的年轻女子从全国各地抢滩登陆上海滩,加上世界各国的服装潮流也以这座城市为亮相中国的桥头堡,同时还因为这座长江口的城市有着大量的女性成为“白(白领)骨(骨干)精(精英)“,也有许多“白(肤白)富(富有)美(美貌)“活跃在各种**业和娱乐圈,就使得这座城市不仅拥有了浓厚的商业氛围,也有了些小资情趣,上世纪的改良旗袍也以原来的华贵、典雅加上现在的轻、薄、透重出江湖,摇身一变成为海派旗袍了。
1674.演变()
1674。演变
旗袍这个源自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在马上的传统服装,在中国最大的这座中西文化交汇、三教九流鱼*混杂的大都市得到了*胎换骨的改良、形成与西方服饰审美一致、焕然一新的特征,并且能在全国风靡一时,既有深刻的历史机遇,又有时尚潮流的现实需求,是从各种细节的变化中变得成熟,并得到肯定的。
京城和申城自古就是南北两大区域的代表,京派与海派代表着艺术、文化上的两种风格,就和京剧之所以能在京城发扬光大,而评弹却能在江浙沪一带长盛不衰的道理一样,那种上身臃肿、**肥大的旗袍到了十里洋场,首先就是被开了衩,就能让女人的两条腿在那开衩处时隐时现的出现,这就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所以一直得到极高的评价。
旗袍的领的变化主要集中在高度的先高后低。从那些百年前的照片可以看出,上个世纪之初,申城就引领风气之先,开始流行起“元宝领“,领高可直抵腭下,继而高到耳根,拢住下巴,这样可以极大的美化脸型,更加使得古典的鹅蛋脸变得更加典型。可是到了二三十年代,因为欧美服饰的影响,旗袍的领型由高到低,低领成为了流行趋势,并慢慢向无领发展。无领的旗袍虽然还不到西方袒*露背的开放程度,但可以展现女性那好看的脖子,自然比有领的旗袍样式新颖、也显得活泼俏皮,这种由风月场开始的改良自然会引得社会上纷纷效仿。
旗袍的袖长的变化也在与时俱进。上世纪二十年代,旗袍衣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倒大袖的出现,袖长至肘部,呈喇叭状,袖口滚镶锯齿形、波浪形、线香形的边,或是衬着白色**花边。后来随着西服革履在那座城市的盛行,欧美女人的紧身*衣越来越引起那些爱赶时髦的交际花的注意,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了展现出女性玲珑有致的曲线,旗袍收腰明显,衣袖时而细长,长过手腕;时而短至肘部,露出前臂;有些袖长短到只剩肩下两寸,甚至干脆直接省去袖子。就可以充分理解“吊膀子“其中的内涵了。
旗袍衣长的变化集中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的改变。上世纪之初,旗袍刚刚在大都市的那些石库门里被改良之时,首先是旗袍的裙摆变短了,鞋袜甚至小腿都露在裙摆外面,相对于旧式衣裙的极度保守,这无疑就是一次革命。到了三十年代之初,旗袍的衣长变得更短了,下摆稍过膝盖,裙摆收紧,凸显出女性的腰部曲线;而到了三十年代中期,随着来自欧美的高跟鞋开始与旗袍进行搭配,精巧的高跟鞋更增加了旗袍的美感,使女性身材更显得纤细动人,裙摆渐渐加长,发展到极致的时候不仅盖住了双脚,也和西方的曳地裙一样裙边及地。
不过,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期,随着越来越受到欧美文化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妇女开始参加工作,旗袍的设计和时尚领导者从**的花魁与社会的交际花手里转移到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女性手里,于是为了更好地展示女性腿部的魅力,也为了行动方便,旗袍的裙摆逐渐变短,开衩也逐渐升高。这也和一位商业巨头所说的那样:“经济越发达,财富越集中,女人的裙子就会越来越短,反之则会越来越长。“
时至今日,海派旗袍历经百年的演绎,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变化,演绎出多姿多彩、形形*的样式,以多变的姿态展现着女性美,演绎着别样的东方**。既能体现大中国海纳百川的*怀,又能体现东方女性含蓄优雅的魅力。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中国女人在国家庆典、公开场合中最优雅华贵、落落大方的首选服装。
穿旗袍的女人,在长相上多少都应有点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