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宏德法师离开时,太阳尚未升起。
杨平拿了粮食,拖着小五小九出门,转身就把小屋烧了,杨平打的柴火多,堆在一起,小屋烧得很干净。
去小吃店吃了早饭,杨平找了间小客栈,展示一下力量,金钱开道下,掌柜老脸笑得跟菊花开了似的。
买衣服买鞋,穿一套备两套。然后牛车,被装,干粮,水壶,篷布,帐篷等等零零碎碎的东西,到最后,钱袋里还能剩点散碎银子,约莫七八两的样。
杨平也没法跟小五小九解释发生的一切,说你家杨叔是个异世界的“妖魔”,然后被本世界的大宗师找到了,不仅没被干掉,还莫名其妙地拜个师傅?
故事发展太奇妙,他自己也有点反应不过来。
“杨叔,我们这是去哪?”许是终于从莫名的惊喜中回过神,小五忽然停下来乱摸的手,开口问道。
“逃命去”
小五似懂非懂地点头,也不知道他脑补了什么情节,“是杨叔的仇家追上来了么?”
“嗯”杨平不打算细说“哦,”小五继续摸着衣服做梦去了。
至于被烧的房子,买东西花的钱什么的,俩小人都没问,也不在乎,
房子是杨叔盖的,没了,跟着杨叔走就是了。对于他们,天下之大,哪里有杨叔,哪里有就是家。至于钱,偷来的抢来的骗来的,有什么关系呢?
他们本来也只是个小乞丐而已。
##########
中午在蘅芜院蹭了个饭,杨平安才回家去。
杨平安对余先生很尊敬,所以他决定找一本新时代的开创——纪念道宫建立四十五周年特别版,这个就要老爹帮忙了。
市面上估计不常见,但想找还是能找到的。
杨平安的众多长辈对于杨平安并不会过于干涉,比如童子队,不过是一个供人玩闹的玩具而已。
不过比寻常的过家家多了点东西,花样更多而已。何况众人也都想看看杨平安和陈小胖两人能做到什么程度。
回到家,先去爹娘那报个到,蹭点瓜子零食,听几句闲话。
正无聊着,杨母忽然从袖口掏出一封信,递给杨平安道,“杨克托人送了信来,写的你的名字,守门的吴老汉拿了来,我就拆开看了”
杨平安脑子一转,就晓得娘亲打的什么主意,也不在意,赶紧接过信来,封口开着,呃,似乎也没有封过的痕迹。
杨克去药铺当学徒可是有一段时间,也不知道过的怎么样,这么多天不见,杨平安还是蛮想他的。
“平安,最近如何?我在百草堂做学徒。师傅和诸位师兄待我很好,吃饱穿暖,不用挂念。另外,代我向叔叔婶婶问好。”
落款是杨克。
看字迹,工工整整,书面干净,显然是代笔。
想必是杨克求了药材铺里的人写的,就是报个平安,几句话结束。
杨平安咂摸了一下,想去百草堂看看,但是时间有点不够了。而且没有提前约好,唐突的跑过去,也有点不太合适,自己又不是病人去抓药。
掐掐算算,杨平安感觉自己好忙,平时上学要干班长的活,周末了还要指导童子队的发展。怎么就没人给自己发工钱?
不过,反正杨克那也没什么要紧的事,先回个信吧。告诉他一下,下回有空去看望他好了。
于是跑回自家“书房”,琢磨一会儿,写道:“杨克哥哥,信已收到,一切都好。我过几天去看你。落款,平安。”
好嘛,这俩人同城寄信,一个比一个短。
不过嘛,都是人生中的头一次,没啥经验,可以原谅。
百草堂,后院。
“孙师兄,你说现在信有没有送到?”
“送到了!”答话的少年回过头来,翻了个白眼,“这话你都问了十几遍了!就算是蜗牛爬过去,这会儿也到了!”
杨克不好意思地笑笑,“真是谢谢师兄了!”
“你说了八遍,这次是第九遍”
“那”
“停!我知道你想说什么:那我下次请师兄你吃绿豆糕、糖酥、炸鸡翅好不好?”少年没好气的道,“这话你说了三遍!”
杨克不自然地低下头,翻弄着药草,再过两三个小时这些药草就要收起来,趁着阳光还好,要晒均匀点。
杨克现在的活计就是帮忙打杂,晒药草,搬药草,偶尔也能上手药碾子过过瘾。毕竟现在他连认都认不全,更遑论记住药性,轻易碰不得制药类的工作。
今天也是碰到有人说要去东华区,就托孙师兄写了封短信,捎带过去,只是一直放心不下。
“行了行了,帮你写了封信倒成了我的罪了,刚才我说话重了,你别放在心上。要我说杨师弟根本不用担心,人家既然答应帮忙捎带,就肯定会送到的。大不了下次我求爷爷多给你半天假,你去探望一下好了。”
少年见杨克低头不说话,晓得自己说话过分,就过来拍拍他的肩膀安慰。
“我帮你把药草翻好,咱们出去逛逛去?”
“不行的,我还有今天的任务没完成,师傅说还要考校我这个月的成绩。等会儿我要温书。”
“呃,那就算了,我最讨厌背这些玩意!”
少年无聊地摆摆手,看杨克忙活着,一翻身跑到墙边双手撑地倒立,手臂弯曲伸直坐着运动。
这少年是这家百草堂掌柜孙标的孙子,孙仲平。
他是道门学院初级研究学院的三年级生,一身劲装,衣服上挂着学院铭牌,显示他是精武班的学生。
学生从幼院毕业后,成绩好的可以进入初级研究学院进学,第一年仍是基础班,学学诗文和算学和几门副课,只是多加一项品(思)性(想)修(政)养(治)。
第二年会分班,一是看学生的个人兴趣和家长要求,二是根据学生档案总结显示的个人天赋来分配班级。
大略相当于文理分科,只是这是文武两科,根据课程不同,具体的还会细分些。
根据道宫规定,男子十五岁成丁,十二岁才可成为学徒工。而读完初级学院大概也就十二三岁。刚好可以上工。
初级学院的学费和入学标准并不高,寻常人家若是有心也能供应一两个孩子上学,三年后从学院出来,就能直接进入各种商号店铺等做学徒,有着从学院里学的知识,不仅上手快,工钱也比没上学的学徒要高一些。
如果杨克父母没有去世,他应该也是学院三年级学生了。
这边忙完,杨克便去温书,时不时轻声读出来。“黄芪,亦名戴糁、戴椹、草、百本、王孙。味甘,微温,无毒当归,亦名干归、山蕲、白蕲、文无。味苦,温,无毒”
旁边孙仲平听的眉头乱跳,他最不耐烦背书,腿一撑,停止倒立,站了起来。然后去前面铺子里帮忙。
初级学院半个月才休息两天,平时上完课也没什么空。所以哪怕不耐烦药材铺的各种琐碎事情,还是尽力帮衬。
孙仲平的父亲是道宫的道兵,孙仲平很小的时候死在南疆,母亲忧伤过度去世。
孙仲平就跟着爷爷生活。
爷爷孙标很想让他接自己的班,把百草堂传下去。
不过孙仲平是一点不喜欢这个,小时候还能听话,认真地背点医书,上了初级学院后就彻底放弃了。他更希望能进入高等研究学院,成为道官,然后分配到军中,去边疆看看父亲战死的地方。
何况,如此血仇,必须血偿。
即便是休养生息,道宫的眼睛也从来没有从外面收回过,内部鼓励生育人口繁衍,同时发展技术,更先进的东西不断地出现。
开垦土地变得容易,粮食丰收不再全靠天意。
道宫迅速地消化着领土的同时,把视线投向了还没有被人类触及的地域。
道宫尚武,极重军功。
所以,开疆拓土,是每一个有志于成为道官的少年的梦想。
第20章 开始(一)()
第十九章开始(一)
道宫历前98年,十二月初八。
洛城西五百里外的一个小村庄,这里已是中山国境内,杨平和二小在村庄外道庵里休息。
向村民买了些花生栗子红枣枸杞之类,再加上原本备下的米粮,杨平借了住持的厨房煮了一锅不太正宗的八宝粥。
“在我的家乡,每逢腊月初八,就会喝腊八粥。”几个人凑在一起呼噜呼噜地喝完,杨平有些惆怅地介绍家乡的风俗,“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因为祭祀祖先(腊祭)和百神(蜡祭)都在十二月,所以十二月也叫腊月。腊八祭就是蜡祭,算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农牧丰收。”
住持端了碗凉水,也不嫌冰的慌,抿一口漱漱吐出去,抹了把嘴接话,“我们这里没有这样的习俗,不过听道友口音是洛城人,贫道可去过洛城,没听说洛城有这个说法。不过嘛,这粥还是挺好喝的。”
“那是自然”杨平可没心思去编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话越多,错就越多。
“就是太耗费钱财!”
杨平一肚子的忧郁和思乡情绪被这一句话浇的一干二净。
眼前的源齐道长什么都好,就是太吝啬了些。身上的道袍,补了七八个补丁了,看那粗陋的针脚,就知道是他自己动的手。
整个人黑瘦黑瘦的,背有点驼,脱了这身衣服站在田地里,活脱脱就是一个历经风霜的老农。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他的眼神贼亮,像一窝能照出影子的清泉。
不过边上那个小道士穿的还齐整,是源齐住持的弟子,名字叫广成。
杨平,小五小九,也是道士打扮。
前几天路过一个镇子,杨平灵机一动置办了一身道袍,现在果然派上了用场。
杨平可不认为自己是假货,既然师傅是道士,徒弟当然也是道士。
离开洛城,杨平冥想观想心印,得了三本经书太上玄门早晚功课经,太上洞玄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