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弃妇再嫁-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百子衣,但是光听名儿就知道定然有一百个童子,累得很。”

    秀姑抿嘴一笑,道:“我倒想接了,先听我说。”

    她抬手止住张硕想说的话,道:“一是不想让白家那一纸契约束缚着我以后的绣品,二是知府太太知晓了此事,也就是知晓了我那佛经原是白家意图孝敬于她的,如今却没有孝敬她,累得她花钱买下,心里对白家自然没有好感,以后有白家的好日子,咱们无依无靠,远不如白家有势力,接了这活计,知府太太庇佑一二分,那白家不敢对咱们如何。”

    云天瑞满目谢意,愧疚道:“难为大嫂为我们着想。”

    张硕沉思片刻,望着妻子期盼的目光,又好气又好笑,最后唯有同意,但是前提是不能累着自己,秀姑连忙点头。

    云天瑞大喜,再三道谢。

    “天瑞兄弟为我奔波了一场,这一百五十两的工钱我就收下来了,缎子和银三事弟妹拿去,给三婶和孩子们做件衣裳穿。”在云天瑞和柳雪莲告辞时,秀姑麻利地把缎子和银三事推到云天瑞夫妇跟前,让他们带走。

    柳雪莲忙道:“大哥和大嫂帮了我们天大的忙,是我们一家的恩人,别说替大嫂奔波一场了,便是十场八场也是应该的。大嫂辛辛苦苦近一年的工夫才绣出那么一幅经文,赚的是辛苦钱,我们如何能收?”

    一个执意要给,一个执意不收,推让到最后,张硕做主一人一半,云天瑞夫妇拿一匹缎子和一副银三事,另外的缎子和银三事则留给秀姑。

    云天瑞夫妇无奈之下只好同意。

    怕夜长梦多,云天瑞第二日清晨快马加鞭地赶往府城,很快就料理完所有事,带着知府太太给的料子、绣线和定金、契约回来,交给秀姑。

    自此,两家的情分越发深厚。

    四月初办完云掌柜的丧事,自小浸润于生意中的云天瑞决定子承父业,从商。

    他本钱小,就从小生意做起,此时乃是战乱时期,许多人不敢出头,做粮食菜蔬肉蛋等生意有赚无赔,他家宅子就有三间铺面,打扫干净后挂上了粮油杂货铺的招牌,留足一家两年的嚼用,他先拿出多余的十石粮食,当天就被抢光了。

    接着,他就去城外收粮食、各色菜蔬、鸡鸭鹅羊、蛋类、腌菜等物回来卖。

    他家有一辆马车,来去很方便。

    至于秀姑,百子衣起针之前,叫张硕把一百五十两银子的经文酬金和知府太太付的五十两银子定金换成三百吊钱,熟门熟路地藏进地窖。

    知府太太给的料子是裁剪过的大红素罗,瞧式样应该是方领、宽襟、大袖,只是衣袖和前后襟、领口等只是按尺寸裁开,没有缝合成衣,秀姑构思了两日,打好腹稿,又在纸上绘出百子图案,方从一只衣袖上开始依图样而绣。

    百子图,顾名思义,需要在这件衣裳上面绣出一百个童子。

    这一百个童子不是呆板无趣的模样,也不是每个童子都分开而立,而是分成三四十组的图样,每一组童子的数目最少两个、最多六个,呈现出嬉戏玩耍的场景,或是斗蟋蟀、或是斗鸡、或是转陀螺、或是放风筝,或是爬树、或是投壶、或是打架、或是效仿戏中人物、或是效仿书中孝子,灵动活泼,极尽天真无邪。

    百子图之间需要点缀各种吉祥如意的图案和四季花卉等等,配色布局需要达到彩绣辉煌却不俗艳,疏落有致而和谐,很费工夫。

    刚进四月中旬,外面传来消息说,薛稼反了。

    薛稼在两江拥兵自重,和朝廷大军对阵不相上下,已是自立为王,乃为真王。

    荣亲王怒极攻心,抛下朝廷大军,不要命地从南边往北直攻真军,朝廷大军趁虚而入,从北往南,真王薛稼腹背受敌,打得十分激烈。

    最有意思的是,一直消失无踪的水师以悍然之姿攻打荣亲王留在闽地的兵力。

    这么一来,乱成了一团。

    总而言之,张硕和秀姑半天都没弄清这是怎样一副局面。

    这时候,大青山村使人来信说翠姑生了。

第045章 :() 
苗云晚年得子,觉得自己宝刀未老,恨不得昭告天下,几个儿子都打发出去报喜,先是翠姑娘家,然后是翠姑的叔伯兄弟家,最后是各个亲戚家。

    来张家报喜者便是苗云第二个媳妇生的小儿子苗宽,业已娶妻生子。

    秀姑接到喜鸡蛋,道声辛苦,苗宽说明日子,便告辞离开。想到自己老爹曾经看上过眼前的妇人,苗宽就觉得尴尬。

    张硕回来见到桌上两个朱红色的鸡蛋,诧异道:“谁家添丁了?”不然不会送红鸡蛋。

    秀姑倒了一碗温开水与他解渴,笑道:“翠姑生了,是个儿子,苗家打发人到处报喜。”她虽不喜翠姑的性格,但是翠姑不曾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这是她自己的选择,是好是歹她都得承受,闻得她头胎得子,也替她高兴,在这个时代生了儿子才是保障。

    “儿子?”张硕大手放在秀姑腹上,眉眼带笑,“咱们以后也会有,应该来了吧?”

    秀姑经期的日子张硕清楚得很,已晚三日没来了。

    苗云一个半只脚踏进棺材的老头子都能生儿子,他比苗云小了二十岁,肯定能和媳妇生个大胖儿子。目前膝下仅有一子的张硕期盼之心日益旺盛。

    秀姑拍开他的手,嗔道:“我怎么知道?”日子浅,谁知道有没有?

    张硕知道媳妇不好意思了,嘿嘿直笑,“到日子我送你去,你可得小心点,咱家攒了鸡蛋,买两斤红糖、两斤馓子够了吧?还要买什么?我去弄来。”他可舍不得累着媳妇。

    “比着我娘家三叔和我爹娘给,给多少看他们,咱们急什么?十二日才吃喜面呢!”秀姑想了想,依她三叔三婶那股子小气劲儿,正值战乱时期,送粥米时数目肯定不多,自己家何苦送得让人眼红?红糖和馓子都很贵。

    张硕一想也是。

    话虽如此,秀姑仍然准备了两斤油炸馓子和家里的两斤红糖,第十二日一早,她擀了点面条,把壮壮和满仓托给云母和柳雪莲照顾一日,便坐着铺着厚被的骡车回大青山村的家里,数了二十个鸡蛋,一起放进箢箕里,又从陪嫁布匹中裁了三尺大红碎花棉布盖上。

    张硕一手挎着箢箕,一手小心翼翼地搀扶着秀姑往苏家走去。

    秀姑经期一向准确无误,半个月没来,这说明已经有喜了,只是日子浅,得过些日子再请宋大夫诊脉,张硕笑得见牙不见眼。

    “我哪有那么娇贵了?大夫还没诊脉,你倒是殷勤得很!”秀姑担心是空欢喜。

    张硕理直气壮地道:“不管有没有,疼媳妇是应该的。有了,咱们一家子都欢喜,没有,咱们以后再生就是了。”对媳妇好一点没错,媳妇吃得好睡得好身体好,以后生的孩子才好啊,这是老人们常说的话。

    秀姑抿嘴一笑,眉梢眼角柔情无限。

    到了苏家,苏大郎拉走张硕去堂屋里说话,秀姑揭开花布,把箢箕里的东西亮给苏母看,“娘,家里准备了些什么?我们不能越过你们。”

    “应该的,你们给得多了,显得旁人不够体面,大家心里肯定不高兴。”苏母仔细数了数箢箕里的东西,道:“馓子别带了,红糖减一斤,鸡蛋拿十个,咱家才准备了一斤红糖和一斤馓子。面条、花布都很体面,咱家也就拿了二十个鸡蛋,比你多一斤白米。”

    在村子里,这可是大礼,尤其是打仗的时候,苏母都觉得肉痛了。

    秀姑依言拿出红糖馓子鸡蛋,直接放在娘家柜子里,问道:“三叔家那边准备得怎样?”

    苏母撇撇嘴,道:“他们舍得准备白米细面红糖馓子花布鸡蛋?这大半年外头打仗,她家就剩一只母鸡,下的蛋还不够自己吃呢,啥都没准备不说,催生礼都没往翠姑家里送,可把翠姑给气坏了。报喜时,翠姑特地叫人送了几吊钱给你三叔三婶,还有小孩儿戴的长命锁、银镯子,叫他们把东西备齐了,带着长命锁和银镯子去,若是跌一点面子就找他们算账。”

    这样,苏老三家才花大价钱弄了两斤红糖和两斤馓子,又弄了点白米细面和面条,一百个鸡蛋还是求爷爷告奶奶挨家挨户地买,好不容易凑齐的,花布是翠姑叫人送来的。

    删减后,苏母悄声问女儿道:“你成亲也有一年多了,可有消息了?翠姑和周家的都有了,就你没有。你不急,我都替你急,没看你三婶那副狂样儿,天天在我跟前炫耀,跟得了宝贝似的。阿硕如今就壮壮一个儿子,又有这么大的家业,你多生几个才是正经。”

    添丁进口可不就是得了宝贝?

    秀姑笑笑,低声道:“经期半个月没来了,打算再过几日请大夫诊脉。”

    “真的?”苏母狂喜,拉着她的手仔细询问。自从那年在城里看过大夫花大价钱配了什么人参汤调理后,经期一直非常准确,如今半个月没来,指定是有了。

    秀姑笑道:“日子还浅,不敢叫人知道,娘别说出去,免得叫人说我轻狂。”

    苏母猛点头,笑得皱纹舒展开来,“我晓得,我晓得,满了三个月才能叫外人知道。虽说没请大夫诊脉,但是你平时可得谨慎点儿,该吃的不该吃的,我说了你记着,千万别碰寒凉之物和活血之物,也千万别累着,跟阿硕说一声,前三个月最该小心。”

    苏母唠唠叨叨,向女儿传授经验,直到外面有人来叫去苏老三家,她才勉强住口。

    走在路上,见张硕挎着箢箕,扶着秀姑,苏母暗暗点头,面上笑容更盛,别人看见了都觉得奇怪,个个都赞叹说翠姑有个好大娘,生个儿子,大娘比亲娘都高兴。

    只有秀姑明白苏母欢喜的原因,听了这话,肚子里好笑不已。

    “媳妇,你笑什么?”张硕时时刻刻都在注意秀姑的一举一动。

    “我听别人夸赞咱娘心里高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