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弃妇再嫁-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明月,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瞧着似比小野猪小了一两岁。

    马清稳稳当当地行了礼,秀姑连声夸赞,然后送上早已备好的礼物。

    明月瞧了一眼,道:“太贵重了,你们也太破费了,一年才能有几两银子的进项?”话虽如此,脸上眼里却透着笑意,显然秀姑看重她的孩子让她格外欢喜,一旁早有丫鬟送上她给小野猪准备的礼物,乃是表礼二端,荷包二个,金项圈一对,状元及第小金锞子一对。

    吩咐奶娘把女儿抱下去,又叫儿子招呼小野猪一起玩,两个孩子年纪相仿,马清彬彬有礼,小野猪也不粗俗,打扮得又十分干净,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凑在一起玩九连环了,明月见状放下心来,问起壮壮,秀姑笑道:“壮壮在耿李书院里求学,原想带他一起来的,偏生学里不放假,只好等改日再带他来给太太请安。”

    “学业要紧,应该的。”明月细细问了一些关于耿李书院的事和城里的大小事情,现任一些官员的官声为人等,问完,不觉又叙起别来之事。听说秀姑凭着手艺赚了不少钱,张硕做了里长,先前很受谭吉看重,家里屠宰的生意也红火,明月感慨万千,说起了自己的事。

    她进京后不久,王朔很受当今重用,王老太太也得了一品的诰命,富贵极荣,跟前的丫鬟的地位跟着水涨船高,明月是个明白人,王老太太就做主给她脱了籍,在外头寻了亲事,看中了才考中秀才家资却也不算太差的马清。

    马家原籍山东,家住京城,颇有些资产,马清十九岁考中秀才后就定了一门亲事,不想亲事才定下来就丧了母,一年后父亲再娶。因继母年轻,马清就回原籍一边守孝,一边用功苦读。孝期刚刚结束,正好是秋闱,马清顺势参加,不料却落榜了,他也没放在心上,毕竟年纪尚轻,文章火候不到,回家再用功就是。谁知,回京城没多久,他爹一病死了,和他定了亲的姑娘已经十八岁了,怕耽误芳华,就要解除婚约。

    明月道:“若果然怕耽误芳华的话,在我公公的百日内成亲,也不是不能,不过是另有了心思,攀上了一门贵亲,故而和我们家老爷解除婚约。若不是他们解除了婚约,我们老爷又守了三年孝,这样的好人家如何轮得到我?我们成亲后,老爷又参加了一回秋闱,依旧落榜了,总算去年秋闱中了,今年又中了进士。”

    秀姑笑道:“说到底,这是太太的缘分,千里姻缘一线牵,天上有月老做主呢,该是太太的,就是太太的,甭管前头定了几回亲,没成就是没缘分。太爷年轻有为,太太夫贵妻荣,前程自然越来越好。”一番话说得明月眉开眼笑。

    听秀姑问及太夫人是否一起来了,马唐的继母也是母亲,理应是太夫人,明月倒也没有隐瞒,道:“几次战乱,人丁凋零,瘟疫之后又减人丁,朝廷鼓励寡妇再醮,我们家又不是那等极富贵想要贞节牌坊的大户人家,老爷年纪比老太太还大些,无法侍奉,遂在孝期过后,由族中老人询问,送她一笔嫁妆,另外再嫁了。”这么一来,她就不用伺候婆婆了。

    明月是王家出来的丫鬟,在老太太跟前颇有几分体面,丈夫中了进士就往王家报喜,老太太很是高兴,加上王家记挂着桐城,谭吉的折子进京,王朔开始没想到马唐,经王老太太提起,经过考察,他才选中马唐,不然马唐都不知道自己得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有官职。

    “一别五六年,老太太可还好?”秀姑忍不住问起令她十分敬佩的王老太太,听明月说王家一切都好,王老太太身体很硬朗,她也觉得欢喜,又问起跟随王家进京的长寿。

    明月道:“也好,长寿现在是管事了,管春秋两季地租子,长寿媳妇现今是太太院子里的管事媳妇,两口子十分体面,他们家的女儿在老太太跟前当差,我出来时她还是个小丫头,没几年就成一等的了,老太太给起了名字,叫明镜。我来时,他们家托我带了不少东西给你们,还有长寿其他几个结义兄弟家的,一份一份写着签子,昨儿才收拾出来,连同袁家托我们带来的东西,也交代说给你家老公公和几个把兄弟家的,索性都给你们带回去再分。”

    秀姑自是好一番感谢。

    中午吃饭时,她和明月在里边用,张硕和马县令在外头用,知道张硕是里长,马县令为了了解本地风俗和事态,颇为重视他,马清带着小野猪去见父亲时一并留在那里吃了。

    饭后告辞,马清和小野猪却是舍不得分开,马清牵着小野猪的手不肯松开,嚷着让小野猪住在自己家里,大人们屡劝不得,小野猪拍拍他的手背,煞有其事地道:“小清弟弟,你不要这样子,赶明我再来看你,你去看我也行啊,我哥哥很厉害,他会弹琴,也会吹箫,还会画画,到时候我带你一起听,和小宝弟弟一起玩,叫我爹带我们去抓野鸡野兔子!”

    马清心动不已,恨不得立刻跟了一起去,小野猪昂头挺胸,得意非凡,众人都笑了。

    好不容易才劝住马清,张硕和秀姑赶紧离开了,随行满满两辆大车的东西。

    趁着在城里,张硕就把东西按照签子一份一份清点出来,查无疏漏后亲自送往各家各户,都是实用之物,至晚间才送完,剩下的装进自家马车里,次日带着妻儿回村。

    夫妇二人依旧是步行回家,小野猪骑着高头大马,左顾右盼,极是威风。

    走到中途,忽然村里有人急急忙忙地来寻张硕,说是豆腐张跟人私奔的爹一大早回来了,在村里闹得很厉害,又要独霸豆腐张现今的家业,又要把豆腐张母子夫妻和孩子赶出去,张里长和张家的族老都无计可施,让张硕赶紧回去,一同商议着处理。

第111章 :() 
豆腐张和人私奔的爹回来了?张硕和秀姑齐齐地皱了皱眉,面面相觑,都颇不悦。

    豆腐张的爹名叫傻六,傻六是小名,也是大名,跟老张的名字叫疙瘩一样,族里虽有老人识字,但也不是人人都能得到起大名的机会。张傻六人自然不傻,和人私奔有二十好几年了,秀姑本身对他没什么记忆,但张硕不同于妻子,那时他已有十来岁年纪了,很多事情都记得,他亲眼目睹豆腐张和他老娘因为张傻六私奔而绝望的模样。

    从有到无,就发生在一瞬间,傻六私奔前不仅卷走了家中所有的钱财,还趁着妻子带孩子回娘家探望父母之际卖掉了房舍、田地和家里的农具,连米面鸡鸭鹅也都卖的卖,吃的吃,剩下的做成干粮带上路,豆腐张母子得到消息回来后就面临着一无所有的境地。

    丈夫和别人家的妇人私奔,身为妻子在村里跟着抬不起头,旁人闲话中免不了会说她拴不住丈夫的心,就如同春雨娘一样,春雨春风的爹与苗宽媳妇私奔,春雨娘便自缢身亡。

    豆腐张的娘当时就要寻死,可是看到半大不小的儿子,她又不忍心。

    儿子已经没了爹,房子田地银钱东西都没有了,自己若是死了,他雇不起鼓乐,办不起白事,还得欠一副棺材钱,以后该如何过活?如何娶妻生子?豆腐张的娘思来想去,加上张母十分劝解,遂收了寻死之心,在族人的帮助下另寻一块地基,搭了两间茅屋,买地基的钱自是借来的,凭着做豆腐的手艺还债度日,这些年来辛辛苦苦地劳作,虽非丰衣足食,却也足够糊口,不至于挨饿受冻,直到豆腐张娶了翠姑,生了大胖小子,供应耿李书院日常所需的豆腐,又在镇上摆了豆腐摊,日子才算真正好起来,新盖了三间瓦房,又买了四亩地。

    也因着豆腐张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翠姑和婆婆相处得又好,从前的恶名一洗皆尽,提起她和秀姑姐俩,村里没人不说她们旺夫益子。

    “豆腐张的爹回来后要夺走豆腐张的家业?这是什么道理?”秀姑和翠姑这些年相处得越发好了,她又是亲眼看着翠姑从虚荣拜金到踏实度日的人生经过,好不容易过上安安稳稳的好日子了,她自然不乐意张傻六破坏翠姑的幸福。

    张硕眼中怒色一闪而过,却又有几分无可奈何。父母在不分家,就是说父母在堂,当家做主,没分家的情况下,底下儿女的收入尽归其父,名下不允许拥有私产,如果有,父母不没收是爱惜儿女,没收也在情理之中、律法之内。

    其实,就算分家了,儿女霸占父母房产田地为人所不齿,反之则无异议。

    像豆腐张这样,傻六就他一个儿子,且傻六私奔之前并没有和儿子断绝父子关系,族谱之上依旧是父子,独子必须给父母养老送终,几乎不存在分家的情况,豆腐张这些年置办的家业即使在他自己的名下,傻六依旧可以认为是自己的所有物并且争夺到手。

    秀姑因娘家父母和祖父相处甚好,婆家老公公和丈夫父子间也没发生过任何龌龊,倒是没注意过这一点,此时听张硕这么说完,顿时一呆,不可思议地道:“这么说,豆腐张挣下来的家业都得没有二话地孝敬给他爹?哪有这样的好事,抛下豆腐张和他娘二十几年,回来就想不劳而获,而且还合情合理?”果然是无耻之尤!

    来报信的正是春风,由豆腐张的遭遇,他似乎想到了自己与人私奔的父亲,脸上满是愤恨,接话道:“可不是这么说,还有没有天理人伦了?没脸没皮的,除了私奔的老婆子一起回来以外,还带了好几个私奔后生下来的儿孙,我都不屑叫他一声六爷爷。”

    如果不是和人私奔多年后回来的,张傻六几乎算是拖家带口了,根据清风的清点,他带了四个儿子、四个儿媳、一个十六岁的女儿和六个孙子、三个孙女回来,大大小小十几个人,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倒和难民差不多,几乎挤满了豆腐张家的院子。

    闻言,张硕和秀姑的眉头皱得更深了,独小野猪没听懂,坐在马背上转动着大眼珠。

    “若只是傻六叔一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