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两句赞同的话一出,刚才的反对声音明显的弱了下去。
“两年后,要是朝廷反悔怎么办?”
“朝廷要是反悔,那更好,咱们公开请愿就更合情合理,反正也是他们违约在先,咱们也用不着客气。”
孙洪伊听到这也算听明白了,不管怎么说,资政院是要先争取下去,这样他们才有更大的发言权,而来之不易的谈判机会最好不要挥霍。
“这么说你们都有主意了?”孙洪伊问道。
“我们都听伯兰兄的。”
“那好,咱们就先应了这三条再说。”
“嗯”众人异口同声的同意。
重新回到谈判桌上,形势已经变得很明了了,接下来就是针对一些具体的事宜做进一步的探讨。
“良公,这三条我们接受,不过,有一点我们要事先声明。”
“请说”
“同志会不能解散。”
叶开就知道这拉锯战远远没有结束。
“这可是极为重要的一条,怎能说变就变?”叶开当然要据理力争,要是政府面前时刻有这么一个对立的组织,保不齐哪一天又搞一出什么请愿运动,那就太令人大汗淋漓了。
“朝廷那边恐怕不好交代。”叶开沉着声音重申了一遍。
“良公不要急,这同志会并不是我们牵头成立,是十六省咨议局合议推举,所以解不解散并不是我们说了算,但在下保证,只要朝廷遵守谈判双方约定,半年之内,同志会必定解散。”
推迟半年,果然留了一手,在这段时间里,同志会依旧是悬在朝廷脑袋上的一把剑。
“好,半年就半年。”
叶开只好妥协。
“还有一点需要请教良大人。”又有人问道:“资政院究竟什么时候开?”
“本来是今年八九月份,但现在要提前,肯定要比这个日期早。。。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开?”叶开把踢球踢了回去。
“越快越好”
叶开想了想道:“各省咨议局选拔资政院议员至少半个月,各省议员到京城来又得半个月,今天是一月二十八日,最快也要到三月,那三月一号,如何?”
同志会的人彼此对视,没什么异议,这已经很快了。
“既然如此,那开院日期就定下了,宣统二年,三月一日。”
“嗯”
望了望对方的脸色,叶开也不由得松了一口气,这场破费周折的谈判终于接近尾声,结果还算令人满意,至少表面上得到了他想要的结果。
叶开偏过头,示意了一下身旁的外务部官员,后者心领神会的拿出一份草拟好的,摊在了桌子上。
“既然大家对这三条没有异议,那就把这份约定书签了吧,也好让举国人民不在热议。”
约定书一式两份,敲好之后,各自保管,随着与会人员的名字落于纸上,这场和谈基本尘埃落定。
“诸位都是有功之人,但愿自此之后天下太平,国运昌盛,兄弟无干戈。”
叶开站起身来,拿着这一纸合约,走出了六国饭店的大厅。
刚出门口,等待他的自然是蜂拥而上的各国记者,提问不止,响声雷动。
“良弼大人,能给我们说说这次和谈的结果吗?”
“良弼大人,和谈是失败了还是成功了,方便透露给我们吗?”
“政府主动和民众谈判,是不是意味着中国从此放弃武力镇压民众,或者,仅仅是高层出现了什么变动?”
“。。。。。。”
叶开没有时间理会这些杂七杂八的问题,他一路快走,在上车之前停了下来。
“各国的记者朋友们,有关这次会议的详细内容,稍后的新闻发布会辉公布出来,我公务在身,不便透露,抱歉。”
汽车引擎隆隆作响,远离了媒体镜头,周围总算寂静了下来,坐在车里的叶开攥着手里的合约,眼神凝固。
政府和民众签合同,这种在后世看来荒唐无比的做法,真的能避免一次波及全国的大浪潮吗,叶开不知道,他望了望窗外天空,心头突然有些阴翳,就如同晴朗的天空上,总会有那么一两片细小的乌云令人不安。
第一百五十五章招揽与行动
(第一更)
圆满完成和谈任务后,叶开做为头号功臣,自然受到了朝廷的热烈嘉奖,除了口头上的大加赞赏外,一系列的物质奖励也列在其中,包括赏赐东珠,紫绶貂衣,以及紫禁城骑马的荣誉。
朝廷的动作还算迅速,第二天,和谈的消息就被原封不动的披露在了《大清官报》上,诸如资政院何时召开,赦免康梁这样的重大事件都在其中,作为清朝的官方报纸,这样的公开议政实属罕见,所以,报纸一经发行,不仅京城各大报刊纷纷转载,就连普通民众也加入了抢购的行列,而作为代表朝廷和谈的准一品大员,叶开自然万众瞩目。
舆论的风口越刮越烈,各种传言也纷纷冒了出来,什么“良弼虽出身行伍,却又文臣之姿,上下相谈甚欢”,“和谈之所以成,全赖良公斡旋”等等,同时叶开护理天津的旧事又开始在京城盛行,在公众媒体面前,一个有能力,思想开明,性格果断,又同情百姓的标签彻彻底底贴在了叶开的脑门上。
随着名气的爆炸式增长,叶开的府门也开始陆续有人拜访,不少人投书自荐,希望能在他那儿得着个一官半职,不过,他们得到的回复一概是婉拒,在政治格局即将洗牌的关键时刻,叶开完全没有功夫理会他们。
既平息了一场失控的政治上访,又在公众面前赢得了一个好名声,叶开无疑是这次请愿运动最大的获益人,但平心而论,他的内心多少有些酸涩,整个帝国都处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而高层与底层孩还在互相猜疑的状态中,深陷于内耗的泥沼,相比于同一时期的日本,君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简直有天壤之别,难道中国人真的有内斗劣根性?失了疯的野马固然需要套上一个缰绳,但时间确实所剩无几了。
不管怎么说,他终于为沸腾的社会赢得了短暂的喘息期,离资政院正式开院还有一个月,这段时间内,闹腾了几个月的京城终于平静了下来,借着这次难得喘息之机,叶开终于可以腾出手来,专心好处理手头的麻烦。
和谈结束之后,叶开回到了宪政编修馆,将谈判的结果第一时间告诉给了杨度,很明显,他这么做就是给杨度提个醒:我已经办到了,你答应的事也该兑现了吧,后者领会了他这层意思,并没有让他等太久,几天好,杨度拿着这份拟好的《游行集会法草案》找到了叶开。
“好好好,皙子不愧是法学大家,这拟定法律条文真是信手拈来。”
叶开捏着下巴夸赞道,这份草案上的内容很合他的心意,甚至有一些内容还是叶开之前不曾想到的,语言润色也恰到好处,总之有了叶开提出的那三条原则,核心内容怎么也不会跑出这个圈子。
“过奖了,良公言而有信,在下也要投桃报李呀。”杨度谦虚的说道,看来叶开的和谈之举倒很能为他加分。
叶开笑了笑,把这份草案收好,问了一个不太正式的问题。
“皙子,朝廷既然要赦免康梁,那把梁启超招到宪政编修馆来,你觉得怎么样?”
叶开轻飘飘的问话,却让落入耳中的杨度瞬间愣住了,微瞪着眼,似不敢相信。
“良公。。。你是说要把梁卓如。。。招到咱们宪政编修馆来?”
叶开很肯定的点头,“梁卓如有经天纬地之才,这样的人不能为国所用,那真是沧海遗珠,暴殄天物,本官就敬佩这样的人,像劳乃宣迂这样腐守旧之人,本官倒看不上眼。”
对于梁启超这样的人叶开还是很佩服,要文才有文才,有恒心有恒心,并且思想也不落伍,叶开倒有心结识,至于他那个老师,康跑跑,人品太差,就算了。
“不过。。。”叶开犹豫了一下,望了望还在发愣的杨度,“听闻梁卓如素来有气节,和他那个老师截然不同,本官恐怕他不肯入朝为官啊。”
“大人不用担心,在下和卓如兄交往深厚,定能说服他归国。”
“哦?当真?”叶开当然知道杨度和梁启超的私人关系,依然作出一脸惊讶的样子,“如此,甚好甚好,这样以来,我朝又得一贤才,咱们宪政编修馆人才济济,这立宪政体如何不成。”
“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皙子,劳烦你跑一趟了,咱们要行宪不能没有这样的人。”
叶开拍板,再次叮嘱,杨度当然拍着胸脯答应了下来,如果真的能把梁启超招入麾下,宪政编修馆这块牌子的含金量无疑更足了。
处理完这件事,叶开没有松下一口气,马不停蹄的跑进宫,等着面见载沣。
“这是臣草拟的《游行集会法》,臣奏请摄政极速颁布,以消弭民间随意请愿之乱。”
这份草案的奏折已经在载沣手里了,他翻看了两眼,之后放在了一边,说实话这份奏折里的内容他看不太懂,不过,对“请愿应有序”“游行不得扰民”这些字眼倒大感兴趣。
而这,正是他开给载沣对的一副应急药。
“这就你说的依法治国吧?”载沣最近对这个词可念念不忘。
叶开心中微微一笑,转而郑重道:“回摄政王话,正是此理,这是依法治国的第一步,往后还有更多的法律要拟出,法律不但要颁布,更要执行下去,这样才能在万民中有信服力。”
载沣点了点头,深以为然,“本王知道了,你放开手做,但凡是能救国于危亡中的,本王都支持。”
眼前这个人给与了他最高信任。
叶开低头谢恩,在他的瞩目中,载沣挥动笔杆,用朱笔在上面写了两个醒目的大字,“即办”,
“良弼,和谈的事你办的好,本王都记的。“
不知从哪冒了一句,载沣说完,挥了挥手,“下去吧”
“是”
叶开一路躬身退后,走出崇德殿大门才挺直了腰杆,接下来,他要去做一件搁置许久的事,或许这件事并不太好办,甚至带有一定的风险性,不过有了手里面的这部《游行集会法》,风险已经降到了最低。
第一百五十六章拔刺
(第二更,这一章是昨天,码字睡着了,书友群在简介里,没有门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