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权臣-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屁孩的几个人总会被打屁股,而且当晚就会疯狂腹泻?!

    几次下来,大家也都发现了其中的不对劲,于是在王家大小姐几次前呼后拥的“探亲”后,再联想到当时陪小谢哥见智永禅师的人貌似是前任户部天官、琅琊王家当代宗主的王老尚书后,几撮原本还打算教训教训小谢哥的光头和尚们很快息声。而在小谢哥几次的带领大家偷偷逮鱼摸虾下套子捉野鸡逮兔子搞烧烤,关键是经常带小故事(狗腿子谢老三记一功)与大家分享后,寺里的不良分子彻底对小谢哥由记恨到畏惧再到崇拜亲近了。因此之后的几年都与小谢哥相处甚欢,变着法的讨小师叔(祖)的欢心。

    这就是小谢哥称霸琅琊山的一段故事了。

    当然小谢哥这十年最主要的,还是在山上学习兵法武艺、诸子百家、天文地理、医药武艺,甚至旁门左道。绝大多数“文科”是老和尚亲自教授,武艺上却是很少亲自指导,除了每天的站桩调息以外,都是大师兄代劳。此外还有王老爷子从军中调来的高手,王鼎也是定期给小谢哥讲解兵法,还有定期与王家子弟的编入淮军进行训练。

    小谢哥已经十五岁,身高正常,体重较同龄人稍重,不是说小谢哥胖,是确实有了肌肉,而且不是后世健身房练出的那种死肌肉,是兼具爆发力与耐力的“活”的肌肉,简单来说就是非常“和谐”,身体无论柔韧性还是协调性也都非常好。

    文科学习无疑是枯燥的,对王鼎的兵法韬略也是不求甚解,跟李阎王练刀又纯粹是受虐,所以小谢哥最喜欢的,还是跟着大师兄习武。

    大师兄琅琊山无敌是不是真的小谢哥不知道,但小谢哥确实知道大师兄一只手就打倒了三名陌刀手,在与陌刀军教官“李阎王”的切磋中,也不落下风。

    不过小谢哥看得出来,大师兄根本未尽全力,而这大概也与李阎王手中无刀有关。而王鼎,从来都是一副温文君子貌,小谢哥根本未看到他出手过。

    大师兄话不多,教功夫时能骂的绝对不用说的,能打的绝对不用骂的。不过打骂打骂,自然还是打的要更多些。有时候莫名奇妙挨了打,没有及时改正,就会很快的挨上第二下、第三下。这么多年,小谢哥每隔几个月都要上山找一颗好竹子,选取韧性极佳的部位削几片竹板送给大师兄——用来体罚自己。竹板质量要绝对过关,要厚,有一点弧度,竹子不能太老也不能太嫩,否则大师兄是不会收的。

    大师兄绝对是猛人一个,什么内家外家,什么长拳短拳,什么掌拳膝腿,什么意形太极都会,而且据老和尚讲都极为精通,堪称大师。其实大师兄如今也不过三十五六岁而已,达到这种程度,靠的是天赋,更多的是从少年时起年复一年的站桩打坐反复练习,以至圆润通达,自成境界。

    除了训练时的严肃严厉,平常的大师兄还是很亲切和蔼的。尤其是大师兄笑的时候,嘴角微微翘起,很是温暖。每当小谢哥看到大师兄笑,就会不自觉的想到大师兄还俗的样子,留上长发,一定温文如玉。

    大师兄很爱发呆,小谢哥经常看到大师兄傍晚一个人坐在大殿的台阶上,眼睛看着漆黑的夜空,痴痴不动。小谢哥总会想,大师兄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吧。

    每次因为出错被大师兄惩罚后,大师兄都会给他抹药酒(后来被小萝莉代劳)。

    最重要的是大师兄还会熬汤给他喝。寺里除了他,只有大师兄是不受戒律的,虽受了剃度,却不受戒,可以随时还俗。这也是奇事了。

    毕竟是寺院,除了给小谢哥熬汤以外大师兄还是极少吃肉的。大师兄熬的汤,材料都是在山上取来的野味,只放油盐和必要的姜等去腥膻不放其他作料,汤汁浓郁醇香,肉也入口即化,因此每次挨打完毕,小谢哥期待第一件事是小萝莉的按摩,第二件事就是和大师兄一起喝汤了。最后以至小萝莉王解花和小酒窝王青盐也时常蹭汤。

    小谢哥最头疼也最害怕的,就是跟李阎王练刀。

    记得从七岁就开始练刀。第一天就是抽刀五百次,而且是左右手都有。第二天还是抽刀五百次,第三天,第四天,以至往后的一个月都是五百次。

    最初的时候小谢哥是抽刀抽到手抽筋,连擦药酒泡药水都没用,双臂红肿以致无法抬起。虽然是木头做的汉刀模型,但小谢哥只有七岁啊!小小的身体根本扛不住。

    他不是谢神威那种猛人,做不到天生神力。记得第一次回家,谢神威已经能开五十斤的弓,而且是左右开弓!重三斤的汉刀对他也基本没有压力。

    小谢哥只知道那段时间大师兄都停止教他武功而是转而教他人体结构知识以强筋健骨。

    在一个月后小谢哥已经基本适应了这种拔刀,李阎王随即在拔刀之后加了一项,劈砍五百下,依旧是左右手。整整一年时间,小谢哥除了拔刀以及各种劈砍挑刺以外,没有学习到任何其他的东西。然而双手和身体脚步却都已经完全适应了汉刀的风格,同时也能对现行的各国制式军刀相当熟悉了。

    随后就是更为残忍的实战练刀。

    平日里各种功课,时间被安排的极其紧凑,连睡觉都是严格控制,想睡个懒觉根本不可能!因为不受戒律,小谢哥是跟大师兄单独一个院子,大师兄每天雷打不动的天蒙蒙亮起床,那是跟斋堂同一个点的起床时间啊!比正常和尚足足提前一个时辰!而且每晚也是小谢哥房里的灯最后熄灭。也亏得小酒窝王青盐特地送来的巨大蜡烛,这才让小谢哥一直保持了良好的视力,让小谢哥不再为近视而烦恼。

    极其繁重的功课几乎让小谢哥回到了高三……

    有一次小谢哥忍不住向智永老和尚发牢骚请求减压时别让他小小年纪夭折时,老和尚来了一句“我观你命格非凡,自有气运,然必须先磨尽戾气。况且,你已经八岁,不算夭折了”。

    这句话几乎让小谢哥吐血,什么叫戾气,要是别人可指不定能有哥这么能抗呢,我戾气你一脸!还不算夭折?你全家都不夭折!丫我好不容易活出第二辈子,这种话真心不喜欢听!

    不过腹诽归腹诽,这种情绪小谢哥可不敢半点表现在脸上。能做大师兄的师傅,老和尚显然不会是手无缚鸡之力的锦衣僧。他可是看见老和尚将慢慢一大盆水一掌拍干净的,那功夫,显然不是一二十年能修成的。而且,老和尚年轻时云游四方,步量大地,要是没一身本事,学问再好,六祖再看重,他也活不到现在。

第十三章 有关钱的事() 
环滁皆山。

    淮扬道多山多水,气候湿润,不宜养骑兵,因此驻扎在滁州城的淮军基本上都是步兵。只有一支人数在三千左右的骑兵,轻骑兵象征意义大于实用,精贵的很,而且大部分是用于侦查,极少集中演练。

    曾经小谢哥看过骑兵的养成训练及行军文书后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说骑兵是烧钱那也都是大鳄才敢有的气魄,岂止是烧钱,根本就是无底洞!一匹标准的战马,价格在十到二十两银子不等,这只是普通骑兵战马,如果是精骑或者重骑战马,还要贵上一倍不止!骑兵一套标准甲胄,加上马刀、马具等装备,平均一名轻骑兵的建成费用在三十两银子上下。而且骑兵每年的保养与损耗,包括训练消耗与马匹更换等,所需要的钱财物资更为巨大。一年下来三千骑兵的军费开支在五万两白银上下!这几乎是除陌刀军以外淮军每年总军费的四成!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如果有十万骑兵,那么每年军费就在一百五十万两白银上下!

    这几乎是大晋每年税收收入的两成!

    且骑兵一旦要投入战场,那就意味着必须有着数倍以上的战马作为后备。战时战马消耗远远大于士兵损失。以大晋当年对西秦的战争可知,整个函谷关战役下来骑兵损失在一万五千人左右,战马损失却近三万匹!这其中还不包括辅兵与后勤损失的四千匹骡马!

    谢神策通过王鼎得到的一份机密资料显示,大晋四大马场每年可出马五万匹,其中向军方提供的能作为战马的熟马有三万匹,也就是说,每年近四十万两养马费养出的战马,只一场大战就消耗殆尽!

    因此上,晋国本国生产的马匹基本上是捉襟见肘。由此边关榷场以及朝贡贸易中,战马从来都是胡族对大晋的一项极为重要的筹码。

    如今中原四国,任何国家都承受不起大规模的骑兵竞赛!一来是战马稀缺,二来是骑兵建设投入实在太大。如果骑兵步兵战斗力在一千人以下比例是骑一步五(标准情况下,即没有任何外界影响,完全正面交战),那么养一千骑兵的钱绝对可以养七千以上的精锐步兵。因此,在中原四国,大规模纯骑兵会战仍然是不现实的。

    而在北方游牧民族,动辄数万人乃至十数万人的大战并不少见。纠其原因,谢神策归结为骑兵是其唯一兵种,而且骑兵是花钱最少的兵种。草原从不缺马匹,草原征战也不意味着大规模支出,相反而是意味着大规模进账,打赢了就是烧杀抢掠,打输了后退就是,干的是无本买卖。因此实力强大的鲜卑骑兵长途奔袭一般都是配三马甚至五马!而中原各国对游牧民族的抵抗基本都是以逸待劳以重步兵狙击骑兵。陌刀军就是这样产生的。

    无限制的军备让各国都背负了极其沉重的财政负担。为增加财政,各国相应的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实行了诸般措施,大晋国在王老尚书任户部尚书期间就有一条极为得力的举措,那就是鼓励商业发展。

    这里的鼓励商业发展并不像中国历史上的宋代那样一定程度上重商,大晋乃至各国的鼓励商贾买卖的根本目的还是课以重税,进而充盈国库,以扩军备战。

    即使对商人的盘剥已经达到十取四五的恐怖程度,大晋的商业依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