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平行世界之战争重启-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塑料大棚技术,反季节蔬菜等,完全可以实现收入倍增。

    基本农田则有普通农民种植,可以采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干到户的政策提高他们的种粮积极性,国家还可以实施粮食收购保护价来保证农民的收入。

    双管齐下,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农村地主、乡绅的利益,确保农业改革的顺利实施,阻力肯定是会有的,解决这股阻力则就由帝国的政府来完成了。

    其实封建社会的地主、乡绅并不是前世描写的那么可恶,他们也是小心翼翼的做人,注重名誉,一个村庄基本上就是一个宗族,都有拐弯抹角的亲戚关系,不会过分的剥削农民。

    李儒晋把对农业改革的计划书单独拿了出来,其余的关于,经济、工业、甚至政府职能改变的计划书打包,统统的交给了内阁。让他们去头疼吧。

    接到李儒晋计划书的内阁,不是头疼而是纠结,原本一个快要饿死的人,他只想要一碗米饭和一份红烧肉就满足了,结果你弄了个满汉全席给他,肚子只有一个,但吃的太多,而且都是好吃的,能不纠结吗?

    内阁大长老在看过李儒晋的计划书后,为难了,纠结啊纠结,为难啊为难,每份计划书都有显著的优点,但也有明显的不足,难以取舍,一个人头疼那不是头疼,一个人纠结也不是纠结,大长老充分发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精神,开始打电话,原本在外忙活的内阁成员,统统被大长老给召集回来了,结果大长老的头疼和纠结变成了整个内阁的头疼和纠结,

    大长老可能觉得人不够,毫不犹豫的把帝国的皇帝给拉了进来。看到帝国皇帝也是一副头疼和纠结的模样,内阁成员顿时觉得舒服多了,毕竟你是帝国的皇帝,整个江山都是你的。你才是最高决策人。你拿主意吧。

    帝国皇帝也不是好糊弄的,爱卿们,我们一起研究吧,这可是国家大事,我一个人也拿不了主意,大家一起商量商量。

    这一商量就是好几天,唯一通过的改革方案就是李儒晋提出的农村改革,这也是李儒晋写的最详细,最认真的一份方案,也是李儒晋认为最难实施的一个方案。

    正应为详细,认真,全面,虽然难度大,但却可行,内阁成员和皇帝商议后,决定就拿帝都当试点,推行农村改革。

    第一,如果能在帝都顺利推行,别的地方也应该没什么问题,帝都还有一个标杆的作用。第二,可以就近观察,得到第一手,真实的资料,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以后在全国推广积累丰富的经验。

    至于别的计划书,现在内阁和皇帝看到就头疼,各有各的优点,但也有各自的不足,取舍不易啊!

    最后还是三长老公孙无疾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计划书里发现一句话而得到解决。“统筹全国,因地制宜。”受了这句话的启发,顺利的解决了各个计划书的问题。

    把“五年发展计划,二十年规划,五十年展望”作为这个计划的总纲领,统帅全局。国家只注重两个计划书,一个是农田水利的改造。一个是全国的公路铁路的交通改造。别的则有各个省来根据自己的发展侧重点来选择改革发展计划书,先选择一到两个城市为试点,如果实施的好,效果明显,则可以再全省,甚至全国推行。

    例如,这个省的经济发展的好,选一个经济改革发展计划书。那个省工业发展的好,选一个工业改革发展计划书,下一个农业发展的好,和中央同步,共同实施农村改革。

    内阁再次发出召集令,全国各省的省委书记,和省长,统统到帝都开会!共同商讨国家发展大计。

    经过几天的会议,反复的论证,在国家发展总纲领下,以李儒晋的改革发展计划为蓝本,结合自己省份的特点和长处,做出了符合本省经济发展的改革发展计划书,选择一到两个城市作为试点,然后逐步在全省推行。但也有几个省份却是一份也没有,这?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找李儒晋呗,刚休闲两天的李儒晋再次被提溜到了内阁。给这几个省份提出改革发展方案,李儒晋头顿时就大了,这几个省份在前世也是等别的省份发展起来,国家有了足够的资金才去发展的,如云贵省,青藏省,一个是在十万大山之中,一个是在云朵之上,想要发展,需要国家进行巨大的投入才有希望。

    但现在,整个帝国都是穷搜搜的,哪有钱向那些地方投入。

    西北地区还好点,那里还有大量的驻军在那里,趁现在开展军民共建是机会,向部队求援,付出一些代价,共同开发大西北,实现西北省区的发展计划。

    而别是地方,李儒晋只能摇摇头,说抱歉了,有些事情,即使他是穿越人士,也无法解决,毕竟他也不是万能的。

    这几天,李儒晋在家也没闲着,老妈和两个媳妇也都已经到帝都了,贵族院也去过了,都已经登记好了,但李儒晋结婚是是却必须要耽搁下来了,他已经是贵族男爵了,这个婚事不能随随便便的办了,有一套标准的程序要走,李儒晋也是醉了,但他的老妈和两个媳妇却很高兴,女人的虚荣,果然能害死人,这几天没少往贵族院跑,仔细的询问整个结婚的过程,连房子改造的事都暂时的放一边了。

    ps:今天是2017年的第一天,祝愿各位书友,元旦快乐,新年大吉!

    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金鸡长鸣,财源广进!

    顺便再求点推荐和收藏!

一百零一。举步维艰的改革() 
二零一七年(文元九年)三月,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在大文帝国的国土上开始了,万事开头难,农村的改革也在帝都的郊区展开了,阻力果然不是一般的大,可以说是巨大,当改革方案公布后,受到了地主、乡绅的大力反对,在这片土地上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所蕴含的能量不是一般的大,制度已经根深蒂固,思想更是已经僵直对新事物抱着一种近似本能的抵抗。

    地主、乡绅的反对,李儒晋可以理解,但改革受益者的普通农民为什么也没有什么动静呢?他们应该是这次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应该大力支持这次改革才对呀?

    李儒晋怀着不解的心情悄悄的走进了帝都的农村,也就是他第一次买拖拉机的村庄,他以为拖拉机做售后服务为理由,和农民聊了起来,搞清楚农民为什么即不支持、也不反对农村改革的原因了,农民缺少一颗定心丸,时间的定心丸。

    其实农民还是比较支持农村改革方案的,但是改革方案中缺失了承包年限的规定,使农民对改革有些不信任,辛辛苦苦承包下来的土地,没种几年又被别是什么原因收回去了,辛苦的付出却没有相应的回报,土地也是分生地和熟地的,想要把一块普通的土地变成一块可以种粮食的土地,花费的功夫可不少。一般要三到五年才行。并不是找块地,平平土,撒点草灰就可以的。要慢慢的养熟才行。

    知道结症所在,李儒晋立刻回到帝都,立刻起草了一份《土地承包年限试行方案》,明确规定,承包年限起步为十五年,最高年限为五十年。承包的时间越长,农民得到的优惠就越多。承包五十年要比十五年少交三分之一的税收。

    李儒晋把方案交给内阁审批,内阁也明白改革无法推进的原因,经过一番讨论后,批准了李儒晋的方案。并增加了一条,所有的土地承包合同全部由当地政府审批,由国家备案。

    当着一方案退出后,农村改革的阻力立刻小了许多,上面有国家政策,下面有农民支持,地主、乡绅很快就抵挡不住了,在加上有别的经济赔偿,地主、乡绅也就半推半就的通过了改革方案。

    最艰难的一步终于跨出了。经过一个月的推行,帝都的农村改革顺利的结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这两样土地改革的大杀器,果然有惊人的杀伤力,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彻底被调动起来,田间地头充满了农民忙碌的身影。主动劳动和被动劳动区别太大了。

    虽然改革的效果还没有看到,但有些事情却可以通过现象看到结果。很显然,帝都的农村,今年将是一个硕果累累的丰收年。

    帝都的农村改革的顺利推行给内阁很大的信心,现在他们的目光已经投向了帝都附近的区域,打算将改革的区域扩大,覆盖周边地区。

    就在帝都的农村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时,地方的经济改革却陷入到困境之中,不是改革的模式不好,也不是推行的力度不够,更不是改革的阻力太大,经济改革还是得到当地许多企业的欢迎。

    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只有一个,资金不足。资金的不足将成为这次改革的最大阻力之一。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不少地区的一把手都跑到内阁哭穷,希望内阁能给予援助,但内阁也没钱啊!

    但是又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停下改革的脚步,资金的筹措就成了各个部门的首要任务。现在整个大文帝国可以充当现金奶牛的只有两个,一个是皇家超市,属于内阁和皇族共有,另外一个就是属于军部的拖拉机厂了。

    皇家超市的现金就不要想了,已经全部被内阁抖当完了,用于帝都的农村改革了。军部的钱倒是有不少,可谁有勇气去老虎的嘴里抢食呢?

    以前确实是没有,但现在,有一个人,完全可以从军部那只老虎的嘴里把钱给掏出来。那只老虎还不会生气,只会乖乖的把钱给吐出来,不用说,这个人就是李儒晋了。

    李儒晋这几天算是消停了一些,对于改革,他只保存了适当的关注,他只能提出意见,却不能主导,拖拉机的生产已经走上正轨,完全不用他操心了。现在他头疼的是家里的事。

    老妈和两个媳妇早就到了,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可现在家里有四个女人,这个戏有点大啊!帝都很大,可以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