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别想了,我不太会擀面条。”杜凯丰虽然有努力在学,但是目前还没有点亮这个技能。
“没事,我会。”桂大江撸撸袖子:“不会做饭,怎么能称得上吃货。”
梅乐和杜伟伟留在原地,感觉自己身上中了无数刀,这年头作为一个吃货,竟然还要会厨艺。
桂大江的厨艺果然不错,和面擀面做的十分顺溜。
他一边擀面条,还一边跟其他人讲解面条软硬和宽度的不同。例如用鸡汤来煮面条,面不需要太劲道,就是要软软滑滑的才好。
至于配菜,桂大江也没客气,主动把自己当成主厨。切了一盘酸辣萝卜,炒了一个蛋黄南瓜,又煎了几个萝卜蛋饼。
萝卜蛋饼煎的金黄诱人,第一锅四个萝卜饼,刚放到盘子里就没了。杜伟伟和梅乐一人两个,杜凯丰没空,他在烧火。
“小老板果然厉害,你家的萝卜种的真好,清甜爽口,辣也辣的够味。”桂大江也没跟他们计较,反正这萝卜丝还多着呢,不在乎早吃晚吃。
“你们别光顾着自己吃,给我家毛毛留点。”桂大江不在意,三毛在意。
“下一锅给它们。”杜伟伟含糊不清的说道。
这顿饭吃的简单,但是分量不少。大半锅的鸡汤面,被吃的精光,连滴汤都没有剩下。至于其他的,更是一点没剩,杜伟伟喜欢吃酸辣萝卜,他口味重。梅乐喜欢吃蛋黄南瓜,咸香软糯,还带着南瓜的甜味,咸甜完美结合。
“吃饱了。”杜伟伟拍拍肚子,喝着茶:“饭菜真好吃,我都不想走了。”
“我也不想走了。”桂大江接话:“老板你家缺厨师吗?特别会吃的那种。”
杜凯丰:
“当然我也特别会做饭,我的手艺你看到了,绝对不比你差。”桂大江补充。
“不缺。”杜凯丰郑重其事的回答。
“那我只能以后抽空多跑几趟。”桂大江打开微博:“老板你家要不要卖什么东西?我微博上也有不少粉丝,我免费帮你宣传,走的时候你给我带几个梨就行。”
30。板栗()
杜凯丰这里目前什么也没有,不需要宣传。om人要是真的来多了他还发愁,村里的鸡都被他买的差不多了,再来客人只能吃萝卜白菜。
“谁说的,还有红薯呢。”杜伟伟反驳杜凯丰:“你上次给我吃的那个红薯,特别好吃。我带回家,我姥姥也很喜欢,吃了好多呢。”
“也没几个了,留着自己吃。”晒制的小红薯,杜凯丰并不打算卖出去。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这种吃法,另外,这种红薯晒起来太麻烦。他这里的红薯普遍长的比较大,小的不容易找,而且晒的时候,有些红薯会直接坏掉,损耗很大。要不是自己想吃,杜凯丰不会费这么多功夫。
“啧啧啧,怪不得梅乐说你抠门,果然不大方,有好东西都不舍的跟大家分享。”虽然这么说,桂大江也并没有打算在微博上发布关于杜凯丰的事情。资源稀少,还是藏着点比较好。
几人离开的时候,都大包小包的带着。而且一个个都是不差钱的,单杜凯丰一个人,就收了五千多块钱。
其中杜伟伟买的最多,除了冰糖葫芦,南瓜红薯每样都装了几百斤。把杜凯丰家里的苹果梨也几乎全部装完,价格按最高的给。
除了这些,杜凯丰家腌菜也被他搬走了几坛子,玉米也带走了几百斤,说回家打碎了熬粥喝。
三毛在旁边很鄙视的看着杜伟伟,这人竟然还是大学里的讲师,跟没见过市面一样,每次过来都要扫荡一遍,最讨厌了。往后几天的饭后水果都被杜伟伟带走,三毛很不满意。om
三毛挠挠杜凯丰,表示自己不满意。
“怎么了?” 杜凯丰把三毛从口袋里掏出来:“冷吗?”
三毛不乐意叫,太丢人。而且说话杜凯丰也听不懂,只能给杜凯丰丢个白眼。卖东西的时候怎么不想想家里还有个猫,往后几天他吃什么?
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吃货的三毛,没有发现,自从变了猫之后,自己在乎的事情,大部分变成了吃。对东西的衡量也从有没有投资价值,变成好不好吃。
大毛二毛围着杜凯丰的转悠,今天中午的饭菜特别好吃,它们很满意。没有饭后水果也没关系,反正主人肯定会给它们弄很多好吃哒。
“走吧,去山上收拾收拾。”现在人手多了,杜凯丰打算慢慢把山上的坡地也清理出来。清理出来的山地种果树也行,种一般的树也行,比荒废在那里好。
由于生意火爆,杜凯丰的冰糖葫芦只做了一个月,就没有再继续了。因为山里的山楂,没了。
杜凯丰最后收的一百多斤山楂,全部运到梅乐店里,让他帮忙做成山楂糕,送到杜恺裕家里。靖昕靖凡喜欢吃冰糖葫芦,可是冰糖葫芦不好保存,山楂糕比较容易存放。
剩下的几百个南瓜也被梅乐运到甜品店里,红薯也所剩不多,他家的生意彻底收摊。
外面天气越来越冷,除了每天中午,杜凯丰一般不让郑季军夫妻出门,就让他们在家里收拾。眼看快要过年,他们自己家也要收拾一下。
杜凯丰和郑立依然没闲着,每天把山上那些长歪的小树砍回来,堆在门口晒干,当柴火能烧好久。
收拾山上杂草枯木的时候,杜凯丰也没闲着。他一直在查看这里的环境,觉得可以试着在山上种板栗。江口县这地方,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很适合板栗的生长。
这附近种板栗的人很多,卖的也不错。尤其是糖炒栗子,在县里随处可见。
这栗子说好种也好种,说不好种也难。栗子生长的地方,大多在山坡沟壑。水肥是最难办的事情,这对杜凯丰来说,完全不是事。
他今年卖西瓜和红薯的钱不少,零零散散的小钱也收了三四万。攒下来的钱,足够他去买几千株好的栗子树。
也不能只种栗子,核桃什么的,也种几颗,到时候能拿着当零食吃。
“真的啊?”郑立听说杜凯丰要种栗子,顿时来了精神:“到时候我去跟人学怎么做糖炒栗子去卖,肯定能赚钱。”
还有栗子烧鸡,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的一道菜,味道可香。
“说不定你吃的比你卖的多。”杜凯丰嘲笑郑立。前段时间郑立跟郑季军一起出去卖冰糖葫芦,每天回家都要被齐秀芬念叨,又吃了多少冰糖葫芦和烤红薯。
“外面的饭菜不好吃,总不能不让我垫垫肚子。”郑立说的很理所当然。他们生意好的时候正好是吃饭的点,难免会饿,垫点东西是应该的,而且他也知道,杜凯丰不会跟他计较这些事情。
既然打算买栗子苗,就要早点行动。
杜凯丰又找上了之前买金丝小枣那个基地,他们卖的果苗都不错。质量好,树苗健康,而且售后服务还好,每次有问题都会及时回答。
虽然基地里不卖栗子苗,但他们是搞水果的,哪里的水果苗好,肯定知道。
两天之后基地那边给了回复,推荐了一家育苗基地。那里的红光板栗最好,这里人种植的板栗苗,大半都是从他们那里出来的,结出来的红光板栗也正宗,就是价格稍贵了些。
杜凯丰不怕贵,只怕果苗不好。毕竟这果苗跟别的不同,种下去要长几十上百年,如果苗不好,影响很大。
联系了那边基地的人,商量好了价钱,杜凯丰手里的钱勉强够用。
市场上卖的板栗苗一般都是三年左右的树苗,买回来需要等两三年才能结果。杜凯丰要的是那种十年的板栗苗。
这种板栗苗只要成活,当年就能结果。而且板栗苗年龄长,抗病抗虫的能力也更好。肥料的事情杜凯丰并不担心,他主要担心病虫害。
好的板栗苗价钱当然也不便宜,两千多株树苗板栗苗,外加八千多株野生栗子苗,花了他几十万。辛苦一年才踏入几十万富豪的杜凯丰,顿时变成穷人。
31。卖猪()
进入腊月以后,村子里比以前热闹很多,在外面打工的人渐渐的在返乡。om杜凯丰每天出去遛弯,都能看到几个脸生的村民。
杜恺裕提前跟杜凯丰打电话,让他多存点东西。要过年了,那些学生家长纷纷联系他,想要买过年期间用的蔬菜,还有腌菜之类的。要的人也不是特别多,十几个,但是他们开的单子特别多,各种土特产要的不少。
杜凯丰拿着单子,直接把上面一大堆东西划掉,最后剩下的,只有一些蔬菜和鸡蛋。至于他们要的什么老母鸡,腌菜什么的,通通不给。村里人养鸡腌菜,原本都是为了自己要吃,平时卖点还行,现在都要过年了,这东西自家吃都不一定够。
“这也太少了吧。”杜恺裕看着单子上被划掉食物,只剩下萝卜白菜不限量。
“不少了,今年大家都没有准备,再卖自己就没得吃了,明年可能会多一些。”
杜凯丰跟杜恺裕说话的时候,大毛跟二毛围着杜凯丰一直转悠。对着隔壁叫唤,三毛窝在杜凯丰口袋里,也伸出爪子挠挠杜凯丰。大毛二毛说隔壁来了几个买猪的,让杜凯丰感觉过去,一定要把杜满家最大最肥的猪留下来。
大毛二毛一只拉着一个,把杜凯丰和杜恺裕拉到杜满家中,杜满正在跟人谈价钱。
杜满家养的猪特别好,这些人很满意。但是价钱上还想再跟他磨磨,而杜满不愿意跟他们磨价钱。眼看就要过年,猪的价钱一天一天的在涨,要不是这些人能一次把猪全部要了,他也不会现在卖猪。
杜凯丰和杜恺裕既然来了,也没闲着。om杜恺裕也在旁边帮忙谈价钱,越谈越觉得杜满亏了,这么好的猪,竟然卖这么低的价钱。
到后来杜恺裕也懒得跟他们谈价钱,他们不就是仗着自己要的数量多吗?他平时买肉的店家,要的数量也不少,买下杜满这几十头猪完全没问题。
卖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