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碧婷不由舒了口气:好在姑娘并非真的病了。
终于,林书茹被沈氏的啜泣声成功叫醒。好不容易忍住了捶床板的冲动,更好不容易憋住了汹涌而来的起床气,轻叹了一声翻过身来,叫了沈氏一声:“母亲。”
沈氏瞧着她那眼眸澄明,不似病中的模样,仔细瞅瞅面色红扑扑的,煞是精神,心中一块大石总算是落了下去,忙不迭拭干了面上的泪水,问林书茹道:“可有好些了?”
林书茹撑着身子坐了起来,回她道:“好多了,母亲放心。”
沈氏道:“可吓坏母亲了。方才喊了你许多声都没有答应,母亲以为你因着病睡昏过去了……早该给你叫个大夫过来瞧瞧的。”
林书茹见她满心满意都是对自己的关心,心头暖暖的,反握住沈氏拉着她的那只手道:“让母亲担忧了,是孩儿的不是。”
沈氏见她果然是精神气十足,也没多想之前称病是她装扮的,故而有些欣喜,“好了就好,好了就好。”
难得见沈氏如此开心,且是才刚哭了连眼角的泪都还未曾抹干了去就如此的欢喜,林书茹心中暗暗有些不祥的感觉,问沈氏:“母亲为何如此开心?”
沈氏拉着林书茹的手,喜不自禁道:“今个儿晚上家里又起了席。你祖母说呀,让我们早些过去说说话呢。”
原来,祖母和母亲的小算盘又开始打上了啊。
林书茹低了眉头,在心头暗暗叹出一口气。
随着母亲去了老太太的院里,还未入屋便听见薛姨娘银铃般的笑声传来。
果然如她所料,老太太率先叫来的可不单只是她和沈氏。
门口的丫头打了帘子,沈氏略低着头牵着林书茹走了进去。
也不知道薛姨娘方才讲了什么笑话,将老太太逗笑得前俯后仰。
老太太正乐着,余光瞥见一大一小两个身影走了进来,遂望了过去,见是沈氏和林书茹前来,乐呵呵道:“来了啊。”
沈氏应了一声,领着林书茹向老太太施了一礼,便坐到了位置上。
林书茹暗暗扫视了一遍老太太屋子中坐着的人,心中忐忑起来。
原以为老太太早早将她们娘俩叫过去说说话,无非是要与沈氏谈谈她对于冯家以及冯家孩子的看法。
如今见到老太太屋里说话的人居然来得这么齐,那股莫名而来的不祥感悄然爬上了林书茹的心头。
老太太不会是又要发功了吧……
林书茹很无奈,真真是不知如何形容祖母的这一番切切关心好。
今次大房来的最早,顾氏领着孩子们已是坐了许久,大老爷却仍是未曾来到。
老太太瞧瞧留给大老爷的空位,又瞧了瞧留给冯良一家三口的位置,再看了看西垂的日头,脸色垮了下来。
薛姨娘抿抿唇,知她是心情不好,因而斜了身子朝着沈氏和林书茹的方向道:“听我们家棋茹说,书茹丫头今个儿下午病了,怎么看着不像呐。”
沈氏笑了笑,道:“我本也是担心着,这不,睡了一觉尽好了。”
“哦?怎地睡一觉就可以将病尽睡好的?”薛姨娘似是忧心忡忡道,“还是得找个大夫给瞧瞧,这若是真病着了而不自知,拖得时日越久可是越不好的。”
沈氏听着薛姨娘说的话也有些道理,点点头:“可不是,我也说要给大夫瞧瞧,丫头不乐意,我就没给叫。王善家的,回头让个大夫来瞧瞧。”
王善家的应了声,心中嘀咕:薛姨娘今日似是有些古怪。
顿了顿,薛姨娘笑着问林书茹:“听丫头们说书茹病了,我们家棋茹可担心得紧呢。”
林书茹微微弯起嘴角,回了薛姨娘一个浅浅的笑,心道:说得那么好听,你们家棋茹担心我?怎么也没见她来瞧瞧?莫说来瞧了,连支个丫头过来虚情假意一下也是没有的,这娘俩真真是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虽是这么想,林书茹面上却还是保持着客客气气的笑。
同林书茹不一样,沈氏却只从薛姨娘的话语里听出了满满关切地意思,感激道:“棋茹丫头且还这么小就懂得关心人,如此记挂着妹妹。要说,还是姨娘教得好。”
这一番真诚地夸赞,实在令林书茹的额头挂出一排小黑线来。
她的母亲果然是名不虚传的糊涂人一个,如此的不辩虚情假意好意真心。
薛姨娘笑道:“瞧二奶奶说的,哪有二奶奶将孩子教得这样好。”
沈氏一听薛姨娘这夸赞,立马也跟着乐坏了。
林书茹听她们两个一来一去的说着话,真是汗颜呐。
一个逢迎得如此假意,一个糊涂得如此真心,竟还能说得两相欢喜,不得不盛赞一下薛姨娘的好功力。
林书茹正走着神,突然听得薛姨娘提了她的名字。
薛姨娘问:“书茹丫头下午睡得可香?”
林书茹答她:“嗯,是比平日睡得熟了些。”隐隐觉得薛姨娘有些不怀好意,又不知她为何要问这个。
薛姨娘笑盈盈道:“那该是没看着冯家二少爷了。”
顾氏正喝着茶,听薛姨娘一说,缓缓啜了口,轻轻盖了茶碗放到了桌案上。
沈氏疑惑问薛姨娘:“怎么?”
薛姨娘像是突然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担忧地环顾左右垂下了头。
正在这时,林棋茹娇娇柔柔道:“冯家二少爷听丫头来说三妹妹病了,可真真是着了急,说是要去探看三妹妹的。可惜三妹妹睡得熟了,应是不曾见着。”顿了顿,林棋茹补了一句,“我看着冯家二少爷可比那大少爷对三妹妹上心多了。”
林棋茹语毕,朝林书茹微微一笑,却因那最终的一个敛目动作,透露出她满肚子的坏心思。
第28章 不祥()
林棋茹方才那话说的娇娇柔柔,却因那恰到好处的一句一顿而吸引了屋中所有人的注意力。
顾氏瞧了瞧老太太的面色,情知此事不好,未免引火烧身,因而没在此时开口。
不仅是老太太和林二爷的脸色沉了下去,就连沈氏也都转了面色。
屋子里的气氛瞬间僵冷起来,站在林书茹后头的碧婷显得很是紧张也很是着急。
今日下午发生的事情,也只有她、林书茹和冯世宁最为清楚。如今薛姨娘同林棋茹将冯世宁来探林书茹之事点了出来,却又似并不知道个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虽仅仅拿着这个由头来说,却依然令得林书茹的处境好不尴尬。
林书茹仍是双手交握端端坐着,面对房间里的凝结气氛只坦坦然一笑,道:“起先听冯家弟弟说一直想有个姐姐的,因是觉得我好玩,所以想认了我做姐姐的。”一席话将林棋茹先前所说的那略有些暧昧的陈述挑了开,然后又道,“可惜我睡的沉,并不知晓他过来。”
林书茹说着,回了头问碧婷:“下午我睡了那会儿,冯家弟弟可有来过?”
碧婷收了方才的慌乱,敛目道:“回姑娘,没见着呢。”
林书茹一双杏眼因笑起而微微弯上挑成一线弧度,将她这派笑颜衬得更为天真烂漫,她却随即又做出一副失望模样道:“家里头除了画茹妹妹也就数我是最小的了,可惜我睡得熟,冯家弟弟又没来,唉,怎地我又失了次平白得个弟弟喊声姐姐的机会。”
林书茹这番打趣自己的话才一说出口,林四小姐首先就没忍住,噗一声笑了出来。
因这一声笑,屋里头的气氛顿时宽松了许多。
大奶奶顾氏适时道:“我们书茹丫头这是在不开心自己不仅年纪最小,更且还有这么多的长辈叔伯兄姐得敬着呢。”
林书茹知她是特意来帮自己圆话,遂也做出一派天真模样偏头对顾氏说:“没呢,没呢,书茹不敢。”转而,林书茹低了声音,摩挲着交握的双手有些犹豫o又有些迟疑,最后却还是忍不住说道:“书茹是想呀,家里再多些个弟弟妹妹叫我姐姐才好呐。”
老太太乐不可支,指着林书茹直笑个不停。林棋茹同薛姨娘编排的陷阱,也就这样被这林书茹说将出来的笑话而轻轻一揭过去。
林书茹不由舒了口气。
要说起来,还真应该感谢那些个在她卧病在床时,在门外嚼舌头的丫头婆子们。
若是没她们,林书茹哪曾知道林家和老太太有这样的禁忌。
这事情得要提起林老太爷的好友——一个名叫张锦鸿的人身上。
此人天资聪颖、为人通达、勤政克己,兼之兢兢业业,一路官运通达。
原以为他会一生顺意,扶摇直上,却哪曾知道他家中发生了极大的变故,令得他两子丧命,仕途断绝。
要说这张锦鸿做人极为低调,个人生活极为简单,只一妻一妾,而那妾还是因照料他多年才给抬的。好些年,就连专司鸡蛋挑骨头的言官都挑不出一星半点的错处来。
按说这样的家庭教不出判经离道的孩子,可偏张家的小儿子就是个跳脱的。
自小就不愿循规蹈矩的过日子,幼时立志要学门功夫,说是为了今后行走江湖之用,于是留书一封,自个儿打了个包袱往少林寺去了。
那张锦鸿时任吏部侍郎,见得夫人哭哭啼啼呈上一封字迹歪歪扭扭的信,迟疑着展开,一看之下顿时大惊失色。
儿子好端端的居然要出家当和尚?开玩笑!
即使他准了,那些言官也不会放过这个参他一本的好机会,定是会对这个不孝子的离家大书特书,进而从教子不善管家不严扩展到他的立身不正不应为官。
若是那样,可当真是不得了。
张锦鸿急得直跳,立即派了人去抓,那人却连张二少爷的身影都未曾寻见,无可奈何之下,那人只好蹲在寺门口守株待兔起来。
好不容易等到了张二少爷的身影,却偏又被他走脱了,此后再也未曾看见那二少爷跑去少林寺过,这人只得悻悻回京复张侍郎的命。
张锦鸿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