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先生说,让我们动用那五十亿港币,重点哄抬汇丰控股、恒生银行、电话公司、中华煤气四只股票。”梁博滔道。
“哼,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呐。”夏天一听,撇撇嘴道。
汇丰控股、恒生银行是一家公司,因为恒生银行实际是由汇丰控股的。电话公司也是英资公司,也算是“国有”。
只有中华煤气是夏天自己的公司,估计是港府实在不好意思,救市就只救自己的公司,所以才添上了这家公司。
夏天猜测,估计只有自己有中华煤气,而李家诚多半是香港电灯,李昭基则应该是恒基兆业,郭德胜则应该是新鸿基地产……
这几家股票都是恒生指数成分股,它们的股价上扬,交易量上升,就会带动恒生指数的提升。而恒生指数提升之后,就代表着香港股市在回暖,也就会令民众再度获得希望。
1405【再下五城】()
“夏先生,四家公司,五十亿港币,资金怎么安排呀?”梁博滔问道。
“这样吧,汇丰控股、电话公司、恒生银行,每家十六亿港币。中华煤气,只用两亿港币好了,免得他们说我占便宜。”夏天想了一下道。
梁博滔点了点头,随后便着手开始收购。
汇丰控股、电话公司、恒生银行三家上市公司,股灾之前市值超过一千三百亿港币,股灾之后市值也在七百亿港币左右。
五十亿港币相当于他们当前市值的十四分之一,足以买下市场上近一成的股票,能够有效的拉升这三家公司的股票价格,借以拉抬恒生指数。
而梁博滔对于资金的运用也是有技巧的,五十亿港币并没有一口去就砸下去,而是一亿一亿港币分批投下去。而且还用远高于当前股价的高价收购股票,如此一来就很容易吸引到股民的注意。
当股民们发现有人高价收购股票时,第一反应自然是以保险为主,把手中的股票先卖出去再说。
但是当他们发现收购一方的胃口颇大,几十万股、几百万股股票,来者不拒,一口气全吞了,仿佛有的是钱时,大家的心境就都变了。纷纷把本来要卖的股票都收了回来,然后再挂高一点的价格出售。
当他们发现把价格再定高一点时,依然还能够很快成交时。就有人开始偷偷买入股票,然后再转手出售了。
当看到转手出售的股票,也被人高价买走的时候,他们自然就加大力度收购股票,于是三大股票就这样被盘活了下来。
交易量上升,股价上升,民众对三大股票开始恢复信心,而恒生指数也因此开始上扬。
除夏天收购汇丰银行、恒生银行、电话公司之外,像李家诚、包裕刚、郭德胜、李昭基等人,也都投入了五十亿港币进入股市,再加上夏天投入的三百七十亿港币,以及各路投机者投入的近百亿港币,光是今天一个上午的时间,涌入香港股市的资金量就近千亿港币。
而当前香港股市市值也不过两千亿港币,因此如此庞大的资金涌入股市之后,香港股市立刻就开始剧烈震荡起来。
上午开市之后港股先是急跌一百点,随后又向上爆冲了近三百点,转而又下跌了近两百点……
一上午的时间,港股就好像坐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让民众的心情也跟着上上下下,难以安定。
“我的天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怎么股市变得这么快呀?”
“我到底是该抛售还是该继续持有啊,你们不要玩了好不好?”
“港府救市也有人捣乱,太缺德了吧。这时候不应该共度时艰么?为什么还要继续做空呢?”
股民们盯着大盘,全都被整迷糊了。
……
就在大家紧盯着大盘的时候,夏天又连下数城,将嘉华集团、合和地产、鹰君地产、南丰集团等四家上市公司统统拿下。
嘉华集团是吕志河先生于一九六四年创立的,吕先生是粤东新会人,三零年代便来到香港发展,最早是经营食品加工和制衣厂,随后涉足机械贸易,成为当时香港赫赫有名的机械大王。
五零年代,吕志河涉足砂石业。因为战后香港地产业兴旺,因此他的砂石业经营的有声有色,成为香港响当当的砂石大王。
六零年代,吕志河正式涉足地产业和酒店业,如今他旗下的酒店超过十间,又成为了响当当的酒店大王。
如果夏天不吞下他的嘉华集团的话,日后吕志河还将成功夺得澳门賭牌,成为新一代的賭王。
通过这些名号,也可以看出吕志河实在是个很不简单的人物,无论做哪一行都非常的出彩。但可惜的是,强中自有强中手,遇到夏天这样开了挂的人物,他也只好无奈成为一方踏脚石。
嘉华集团股灾之前,市值三十五亿港币,如今市值只有不到十六亿港币。夏天只花了九亿港币,就拿下了它一半的股权,可谓是捡了一个大便宜。而且嘉华集团手中全是优质资产,酒店、矿场、建材、大厦等等,未来的价值不可限量。
……
合和地产是由胡应湘于一九六年成立的,七二年上市,曾与长实、新鸿基、新世界以及恒隆并称华人地产五虎将。
胡应湘的老爸胡忠是香港的的士大王,巅峰时期拥有三百七十辆的士车,以及一百二十六辆红牌车,不过后来港府允许私人采购的士车,于是他的生意大受影响,被迫甩卖旗下所有车辆。
胡忠退休之后,胡应湘便子承父业,借老爸的资金创办了合和实业,涉足地产业。因为他本身就是建筑业的高材生,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土木工程系。
在他的带领之下,合和实业飞速壮大,七二年上市成为华人地产的佼佼者。但福兮祸所依,好景不长,合和实业的股票被人假冒,由此导致股价暴跌,并因此引发了七三年的股灾。
合和实业一度损失惨重,但在胡应湘的带领之下,最终还是度过了难关。如今市值虽然不比长江实业、新鸿基地产等,但也算是地产小巨头。
旗下现在有数十处物业、商业大厦、停车场、商场等等,尤其合和中心更是香港最高建筑,含地下停车场在内,共高二百一十六米,光年租金就要七千万港币,是一只会下金蛋的鸡。
合和地产股灾之前市值六十五亿港币,股灾之后跌为三十五亿港币。夏天只用二十二亿港币,就已经将它收入囊中,大赚一笔。
……
鹰君地产也是香港知名的地产小巨头,由地产大亨罗鹰士创立。
罗鹰士粤东普宁人,早年间靠经营布匹、杂货发家,五六年开始涉足地产业。因为目光独具,经营有道,资产迅速膨胀,成为香港超级富豪。
但八零年代初经营失误,鹰君地产陷入财政危机。关键时刻,罗鹰士的儿子罗嘉锐出手相助,带领鹰君地产重整旗鼓,成功扭亏为盈。
股灾之前,鹰君地产市值五十五亿港币。股灾之后,市值跌为二十六亿港币。夏天只用十五亿港币就将鹰君地产收入囊中。
鹰君地产旗下有大量工业厂房、商业大厦,正在开发的楼盘也有三个。虽然刚刚才扭亏为盈,但是这些资产依旧价值不菲,潜力巨大。
……
南丰集团是由陈廷华先生于一九五四年创立,最早是一家纺织公司,这也是上海帮商人来到香港之后最喜欢从事的行业。
因为南丰纺织公司的业绩远超同行,所以陈廷华先生又有“棉纱大王”之称。
七零年代末八零年代初,由于世界经济衰退,香港棉纺业受到极大冲击。陈廷华先生开始涉足地产业,大量兴建住宅、商场、写字楼,成为响当当的地产大亨。
尤其是他目光独具,在八零年代初,就看出港府要发展新界,所以提前就在屯门大量收购土地。现在光是这项投资,就已经让南丰集团获利超过二十亿港币。
股灾之前,南丰集团市值七十亿港币,股灾之后则暴跌为四十二亿港币。夏天总共动用三十亿港币,才将其一半股份买到手。
之所以花费如此之多,主要是在收购过程中,被南丰集团察觉到,实施了反收购策略。如果不是夏天资金雄厚,硬生生用钱砸来了股票,这次的收购就很可能失败了。
而即便赢了,夏天的收购也已经引起了市场的警觉。
1406【胆大心细脸皮厚】()
一上午的时间就拿下了六家上市公司,夏天的心情就像三伏天喝了一杯冰镇可乐,格外舒畅。
“走,大家伙儿出去吃饭,我请客。”他大手一挥道。
投资部众人见夏天情绪高昂,也都纷纷凑趣,“夏先生,到底什么事让您这么开心呀?”“老板,有什么喜事也跟我们分享一下啊?”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等过几天你们就明白了。”夏天卖了个关子道。他在股市上大杀四方的事,现在还不适宜大肆传播。
自己就是编剧的夏天,可是明白“反派死于话多”这一定律。等尘埃落定之后,他有的是时间炫耀,不必急于一时。
“是呀,都别问了,先去吃饭吧。”梁博滔也摆摆手道。
众人一见,也只好都点点头。
来到茶楼,点好点心、粥品,大家正要开吃,就在这时,夏天的大哥大又忽然响了起来。
“博滔,你再帮我接一下。”夏天皱了皱眉头,将手机交给了梁博滔。
梁博滔连忙将电话接了过来,“喂,您好,我是夏先生的助理。您是陈廷华先生?!啊呀,久仰久仰!”
夏天一听是陈廷华,顿时脸色一僵。
他所收购的南丰集团正是陈廷华的产业,而且在收购过程中,他的收购行为还被南丰集团察觉到。人家马上执行了反收购,跟他拼抢起了股市上的南丰集团股票,不过最后还是他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取得了优胜。但现在陈廷华给他打电话,显然不是为了要恭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