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临时工-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你前世进步很多,你可以试试。我困了。”小美打了个哈欠,再也不出声了。
“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啊,前世怎么没发现我一身的王八之气呢?试试自己的身手,别再被小娘们欺骗了。”冯全找了个石头,垫了垫,大约一斤左右,和手榴弹差不多重。看了看前方无人,用力扔了过去。惊呆了,感觉距离将近200米远。冯全对手榴弹比较了解,抗战时期进攻手榴弹重量较小,一般为0。15~0。4kg,防御手榴弹的重量约为0。3~0。5kg。一般人也就扔个几十米远,看来小美没有欺骗他。再试试立定跳远,一试之下,感觉绝对超过3米5。
“肚子饿了,往前走走,看看有没有乡镇集市什么的,先吃饭,再买套民国时期的衣服,这身衣服感觉有点扎眼。再决定下一步的计划吧。”冯全把背包收拾好,把大洋放进口袋里面,出发了。
走了大约半个小时,前方出现了一个县城,离得有点远,看不清楚城门口上的名字。城墙大概三四米高的样子,其实现代社会因为重炮,飞机,特别是导弹技术的发明,世界上很少有城市保留城墙,除非是些所谓名胜古迹的老城市。往前走,人逐渐地多了起来。有步行的,骑马的,坐马车的,没看见汽车,看来是个小城市。这些人的共同点是面黄肌瘦,眼神很麻木。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冯全进入这个叫衡东的小城。找了家看起来规模稍微大点的饭馆,看了看因为才九点多钟,几乎没人,抬脚就要进去。
刚进门口,一个身穿对襟马褂,左肩膀搭着一个白毛巾的小二赶紧跑来,“客官里面请,小店是衡东县百年老店,客官需要什么?”冯全选了个斜对大门的座位,坐了下来。小二用毛巾习惯性的擦了擦桌面,抬起头望着冯全。
“湘腊草鱼,湖南酱板鸭一只,再来一份黄焖牛肉,一壶好酒,不用找钱了。”冯全估计了一下拿出2个大洋,递给小二。一个大洋相当于现在100元左右,2个大洋足够了。民国时期货币很混乱,冯全也没兴趣在马路旁边的钱庄兑换零钱,太麻烦了,钱暂时不缺。
“客官稍等,马上就好。”小二眉开眼笑,收拾去了。很快酒菜上来,冯全迅速的吃完。刚想离开,看了看小二,开口道,“小二,初来贵地,打听个事,咱们县城到长沙怎么去啊?”
“呵呵,咱们店斜对面就是车马行,当然你也可以坐黄包车到火车站坐火车去。粤汉铁路一直通往武汉呢。”刚收了冯全的小费,小二耐心的告诉冯全。
“这位兄弟,我明天正好也去长沙,也是一个人,一起去怎么样。”一个陌生的声音飘了过来。
冯全扭过头,见到是一个很精神的中山装。
求收藏,票票,鲜花!!!!!


'正文 第五章 结识沈醉'

“请问你是?”这两天都是冯全主动招呼别人,还没受到这样的待遇,一片笑容。
“鄙人沈叔逸,不知兄台高姓大名。”
“沈叔逸不就是沈醉吗?他怎么也在这里吃饭,这么巧。”冯全很吃惊,他对沈醉很了解。沈醉(1914——1996),字叔逸,湖南湘潭人。国民党陆军中将,长期服务于国民党军统局,深得军统长官戴笠的信任。在军统局素以年纪小、资格老而著称。先后担任少校行动组长、稽查处上校处长、军统局总务处少将处长(28岁)、国防部保密局云南站站长、国防部少将专员、云南专员公署主任、中将游击司令。1949年12月9日被卢汉(原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扣押,参加云南起义,后协助卢汉逮捕了在昆明的大多数国民党人员。1960年11月28日被人民政府特赦(第二批特赦人员),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专员。
沈生性好动,爱笑,走路很快。更令人惊异的是沈有一身很好的武功。他的武功是入军统前练成,并不是特务训练的结果。这一点在军统非常有名,也给他带来很大麻烦。1949年卢汉起义,沈醉和余程万等在昆明都被扣留,别人都是软禁,只有沈先生不但加上手铐脚镣,而且严令看守的哨兵到他身边盯着,怕被点穴。据称他老年时吃核桃也是用一只手把核桃握烂,不用任何工具。
“那就打扰了,我叫冯全,字子公。”怕沈醉怀疑,冯全赶紧回答。
“子公不就是西汉的大将陈汤的字吗?他的这句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听起来真让人提气。可惜现在国家国力衰弱,还受列强的欺凌。哎!”
“呵呵,在委员长的领导下我等齐心协力,何愁国家不能繁荣富强。”沈醉18岁也就是1932年就参加了军统的前身——中华复兴社特务处,虽然最后起义,转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第一印象很重要,冯全可不想被这个老资格请到戴笠那里去喝咖啡。
“子公兄,小弟长沙艺文中学没毕业,因为跟着高年级的同学闹**,被学校开除。打算去上海闯世界,找我在上海的姐夫,看能不能帮忙找个工作。看你也是外地的,没什么好工作的话,一起去怎么样?我感觉咱们挺能聊得来。”
“嘻嘻,他姐夫不就是余乐醒吗,后来介绍他去了中华复兴社特务处。 沈醉头脑灵光,手脚勤快,又肯钻研,到军统没几个月,就初露锋芒,就成了一个受人称道的行动人员。很受戴笠赏识和器重,和徐远举,周养浩并称军统三剑客。我可不想加入军统的前身。”
“叔逸啊,我刚从外国回来,打算去东北看看,那里老毛子小日本蠢蠢欲动不怀好意,看看能不能收拾几个。就不跟你去上海了。这样今天咱们找个旅店,明天一起坐车去武汉吧,到了武汉,我往北,你往东,你看怎么样?”冯全考虑了一下,谨慎的说。
“好,难得见到一个志趣相投的朋友。我带你去找客栈,这边我很熟。咱们再聊,走。”沈醉几口吃完,和冯全离开这个小饭馆。
等他们找到一家客栈,详细交流下,才了解到沈醉也是从小习武,是一个民间武林高手,除了年纪小,力量有些不足外,竟然和冯全不相上下。两人切磋了很久,共同语言更多了,都感觉中国传统武术真的博大精深,但有些表演性质,实用性有些缺陷。中国特种兵练习的格斗术如军体拳就是从传统武术中提炼出来的,以杀死敌人为唯一目的,简洁、实用、高效的杀敌技术,完全符合传统武术的特点。不过在现在散打比赛中裁判会强调禁止使用肘击、擒拿、不准打后脑等,如果允许使用这些,比赛将结束的相当快,在生死搏斗中很实用。这些实用杀人技术完全可以在几秒钟制服敌人,更何况特种兵技术学起来很快,不像传统武术要学十几年,几十年才能有所大成。要是特种兵不注重实战,等他们学好以后早就该退役了。注重实战是特种兵训练的特点,冯全也希望沈醉能在以后的抗日期间多为国家做贡献。
沈醉深深地折服冯全的本领,表示收货颇多,一再表示要叫冯全师父。冯全拒绝了,开玩笑,人家后来可是军统总务处处长,后来官居中将,即使有系统的帮助,冯全也感觉自己没有这种收沈醉做徒弟的王八之气。
冯全旁敲侧击的一再给沈醉灌输老毛子和日本鬼子的恶劣品行。1924年11月26日,在老毛子的忽悠下外蒙古政府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制度,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而中国长期军阀混战,国力羸弱没有一个中国政府有能力去处理在苏联保护下的外蒙问题。事实上,外蒙古从此就脱离了中华大家庭,日益成为苏联的卫星国。苏联也不再承认中国对外蒙古的主权问题了。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新成立的苏维埃政府虽然在1919年和1920年两次发表对华宣言,宣布废除沙俄与中国订的不平等条约,放弃从中国掠夺的一切。但是,在外蒙古问题上,它却继承了沙俄的衣钵。以后的事态发展表明 苏维埃俄国不想,也没有把外蒙古真正看做是中国的领土。 虽然列宁曾经表示要将蒙古归还,但他1924年1月21日逝世后,斯大林上台,却以当时列宁意思模糊为借口,继续占领蒙古。还有沙俄时期老毛子占领中国远东外兴安岭等大片领土。
当然日本更可恨,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清政府把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并赔偿日军2亿两军费。而日本正是凭借东北的资源以及巨额战争赔款大力发展军国主义,一跃成为我国东北的南霸天,使其独霸中国东北的野心得到部分实现。日本把我国辽东半岛改称为“关东州”,设立一个统治机构………“关东都督府”,作为它侵吞东北、进而灭亡中国的一大据点。 随后,日本又强迫清政府开放辽宁、铁岭、长春、吉林、哈尔滨、齐齐哈尔、满洲里等十六个城市,作为日本侨民通商和居住的地方。 一九0六年末,日本以经营南满铁路为名,在大连设立了“南满铁道股份公司”(简称‘满铁’)。并以“保护”南满铁路和日本侨民为借口,驻扎日军两个师团赖在东北不走,于一九一九年正式命名为“关东军”。“关东都督府”是阴谋策划蚕食中国的老巢,而“满铁”(经济侵略)和关东军(军事侵略)则是日本推行其吞并东北、灭亡中国的“大陆政策”的两个得力工具。大批在日本混不下去的浪人甚至现役军人以经商等各种借口进入中国各地,为日后侵略中国刺探军事情报,打探地形拉拢一些官员土匪败类等。冯全可是知道抗日战争特别是前期中国节节失败原因就在于此。
沈醉听了很吃惊,也很气愤,用力拍了一下桌子,桌子竟然应声而裂。冯全也希望在沈醉的影响下,军统能更多地将精力放在日本身上,而不是老想着响应老蒋的攘外必先安内等号召。
一夜无话,第二天两人在武汉分手后,沈醉很快在他姐夫于乐醒的介绍下进入复兴社特务处,很快大展身手,后来又进入据此改编的军统,并获得了戴笠的赏识和器重。37年后,在冯全的帮助下,立下很多功勋。
冯全一路向北,很快遇到了化身商人刺探情报的日本人。


'正文 第六章 第一次杀死日本间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