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苑见识高深,贾诩自愧不如,甘拜下风。”贾文和发自肺腑的一声感叹,他本是个自负之人,却首次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若论学识见地,张英当拜先生为师。而先生足不出户,既已断定天下必然大乱,此令张英叹服之至。”张英讲的都是心里话,她能预测黄巾之乱,那是知道历史的发展进程。而贾诩则完全不同,他是料敌先机。(。)
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毅贾诩各奔东西()
得天下顶尖谋臣,对自己的事业大有帮助,此时的李毅,早已乐得合不拢嘴。见张英、贾诩英雄相惜,相互交口称颂,李毅则不想搞这些毫无用处之事,他略带歉意道:“我等本应陪先生同回建平,但因中途出了些变故,临时决定远行西域。此行路途遥远,行期少则半载多则一年,无端生出了变化,还请先生多多见谅!”
“主公要远赴西域?”贾诩显得十分诧异,不过片刻之功,便明白其中缘由:“自此地至大宛,往返万里之遥,而途中遍布艰险,坎坷丛生,我主千金之躯,不易亲涉险地。”
什么都瞒不了你贾文和,听他一语道破天机,李毅大为惊诧,但细细一想,武将喜欢战马,大宛是宝马的摇篮,只有汗血宝马的名头,才致使三人义无反顾的穿越沙漠,远涉异族他乡。
“既然文和先生猜到了我等此行之目的,便还要烦劳先生,助我等一臂之力。”对贾诩的敏锐思路,于冰也甚为佩服,但买马需要大量资金,三人所带钱财有限,若不开口暂借,只怕历尽艰辛,也才买得一两匹骏马,这与付出的艰辛不成比例。
贾诩略一沉吟,便做出了决断,三人均是守信之人,将财产借给他们,乃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又何乐而不为呢?
“诩有家财万贯,大多置办了田产,主公需等上数日,待我变卖家财,便可解囊相赠。”贾诩倒是慷慨,他要将家产赠与李毅。
臣子将财物赠与主公,这也无可厚非,鲁肃鲁子敬便有此义举。但此时的李毅根基稳固,粮饷充裕,与飘零的孙策不可同日而语,自然不能要贾诩的馈赠,否则与予取予求有何区别?
“多谢先生美意,但李毅只是暂借,待回到家乡,必会连本带利还于先生。”在这偏僻之所,苦心经营点家业不容易,李毅当然要还给贾诩了。
见主公胸怀如此宽广,贾诩心中感激之情油然而生,他略一踌躇,深施一礼道:“诩有一至交好友姓阎名忠字守义,此人才华不在我之下,若主公允许,我将施展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守义兄一同前往建平。”
“真是太好了!”李毅闻言大悦,他兴奋至极的说道:“若成功游说守义,便是先生的又一件奇功!”
建平能拿得出手的人才,只有甄豫和后去的蔡邕,刘平凭借机智,也勉勉强强挤入这个行列。若多了贾诩和阎忠,那可是五位大员齐聚,可大大减轻众人的压力了。
阎忠乃西凉名士,在出了长安城,赶往西凉的途中,张英曾提起过此人。但这个冠有名士的头衔,便不可轻易碰触,李毅等虽路过汉阳,却不曾登门拜访。
贾诩与阎忠志同道合,两人又过从甚密,若是贾诩亲自出马,劝说阎忠倒有几分把握。但人各有志,世事难料,最终能否成功,就是贾诩也不敢确定,他只能保证尽力而为。
变卖了田产、府宅,贾诩除了金银细软打包装车,其余物品能卖则卖,不能卖则送与亲朋故旧,忙碌了两天,终于将家财处理个干净。
乡情浓于水,月是故乡圆,贾诩即将启程,离开生他养他的故乡,真有点依依不舍的感觉。回忆着从出生至如今的经历,一幕幕浮现在贾诩的眼前,就好像刚刚发生一样。
当贾诩回想到与李毅等初见的那一幕,那异样的感觉又浮现在脑海之中。哪一处不对呢?贾诩陷入了迷茫,他思索了半晌突然醒悟,李毅的神情,与张英、于冰的不近相同,这两人虽是男人的打扮,却隐隐给人一种阴柔之感。
想到这一层,贾诩又觉察到三人间的异样,回想着每一个人的神情动作,那两人大半就是女子。
贾诩的思路豁然开朗,也只有这个奇妙的想法成真,原来的种种疑虑才能得到圆满的答案。
不过想到女子能胜过男儿,这更加的不可思议,此时的贾诩又坠入了另一个迷雾。尽管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还是想不通这新出现的问题。
为了证实这奇妙的猜想,贾诩有意无意的寻找更有说服力的证据。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多方观察,逐一排除后,竟无意间发现了于冰的耳洞。
由于经济生活压力等方面的原因,张英始终没有来得及打耳洞,因而没有这一麻烦。而于冰的耳洞,也在三年中基本愈合,只留下稍许痕迹,但就这一点蛛丝马迹,也没逃过贾诩那双毒眼。
终于敲定了两人的身份,贾诩心中骇然,这几日与二女称兄道弟,眉来眼去,如此对待主母,可是大有不敬啊。想到这一层的贾诩,神情动作都有些不自然,而这一细微变化,又落入张英的眼睛,她感觉到情势有些不妙,是自己的身份暴漏了。
什么地方露出的破绽呢?张英仔细的回想着每一个细节,有李毅、于冰的相互照应,该不会出现漏洞的。
但贾诩的不自然,清楚的告示张英,即便他迅速调整了状态,却依然让张英十分警惕,她与贾诩对望了一眼,其中暗含点醒和告诫,以贾诩那等聪明之人,自不会让第二个人知晓。
但即便如此,贾诩也十分懊悔,他悔恨自己办了一件蠢事,就不应该那么认真,非要弄清楚对方的身份。而之后更不应该不知所措,流露出患得患失的样子,以至于被张英洞悉了内心。
李毅、贾诩互道珍重,两队人马分道扬镳。李毅要踏入大沙漠,有极大的机会遇到沙漠中的贼人,即要与敌搏杀,还要看护汗血宝马,带了三十人也不嫌多。
护送贾诩的只有十个人,由于路途还是平安,又有贾文和的机智果决,轻易不会出事。
行了十余日,贾诩等一行人,便来到汉阳郡。
得知老友到了,阎忠迫不及待的引出府来。两位有着多年的交情,相见后亲热异常,自是不必细说,但阎忠高兴之余,却看到大车小辆跟随其后,便面露惊异之色:“文和为甚如此?难不成姑臧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二百五十七章 说服阎忠共赴建平()
汉末的信息传递不畅,虽然两郡相邻,但相互间不同消息实属正常,阎忠有此一问也不为过。
“守义兄所虑不假,姑臧如今一切安好,但年后将有大事发生。小弟得知此信息,急忙变卖田产宅邸,举家搬迁,前往幽州避难。”见阎忠有此一问,贾诩灵机一动,立即有了对策。
“什么?”阎忠闻言大惊,他素知贾文和机智过人,有前汉开国功臣张良、陈平之才。贾诩所判定的事情,十有**不会出差错:“难道西凉要有大事发生?”
“原来兄台还不知晓,小弟就实话实说了吧,不但是西凉,便是”贾诩故作神秘,他压低了声音,恐传到他人耳中,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走,带上弟妹和侄儿,我等入府相谈。”阎忠也想到了隔墙有耳,另外站在大街之上,也不是讲话的地方,便把贾诩等一众人让进府中,二人来到厅堂,分宾主坐定。
“天下大乱亦不远矣!”见左右无人,贾诩说出来耸人听闻的一句话。
“啊?”阎忠大吃一惊,他露出恐惧而难于相信的神色:“我大汉虽今不如昔,但也不至于此,贤弟又何又此言?”
“我等偏于一隅,并清楚中原的情形,也不足为奇。”贾诩言语间已经露出一丝隐忧。
“但不知中原形势如何?”见贾诩不慌不忙的样子,阎忠有些沉不住气了,忙急声催促起来。
“巨鹿人张角、张宝、张梁,趁朝政**,连年灾荒,于中原各郡,以传教为名,聚集豪杰,图谋不轨,如今势力膨胀至数十万,若振臂一呼,必应者云集。”贾诩转述了三人的话语。
“数十万众?若朝廷无所防备,其忧患必重,看起来大汉覆灭不远矣!”阎忠点着头,已经相信了七八分的样子。
“如大汉疲弱,西凉诸寇必蠢蠢欲动,兄台以为兵祸还远吗?若烽烟四起,田产房舍将一落千丈,举家老幼无所依附,反不如就此变卖家资,远遁异地他乡。”贾诩终于讲出了蓄谋已久的话。
“文和所言极是,若不遇贤弟,为兄便要遗祸无穷。”阎忠与贾诩相近,并不愚忠于大汉,也不想与大汉为敌,能举家躲避灾祸,当然是首选的策略。
当即阎忠也变卖家产,收拾细软跟随贾诩赶往幽州。当走出凉州,贾诩才道出投奔李毅之事,阎忠先是一愣,但听到李毅等人的壮举,不禁啧啧称赞。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虽然出于老友之口,但阎忠也没有全信,但避祸是一定要做的,他决定先看一看建平的情形,再决定是否投奔李毅。
一路无话,一行人艰苦跋涉,终于在硕果累累的秋季,来到了欢庆丰收的建平。
哇!看到眼前的一切,不论是有所了解的贾诩,还是心存疑虑的阎忠,都是一脸的骇然。建平的百姓,几乎是家家笑逐颜开,人人欢天喜地,这是二人从未看到过的景象。
李毅真是个奇才,能将蛮夷之地,建设成欣欣向荣的气象,全天下找不出第二个。
真的是服了,心服口服外带五体投地的佩服,不但是贾诩如此,阎忠也是一样,他已经当机立断做出决定,要投奔李毅帐下,在建平展示才华。
送上张英的蝇头小楷,议事大厅内的全体人员不敢怠慢,众人暂停会议,来迎接贾诩、阎忠两位新加入的同僚。
众人相互介绍、寒暄,贾诩、阎忠随赵云、素利、蔡邕、甄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