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时明月之大明宫辞-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原来的王皇后无子,萧淑妃得宠,到王皇后计划用武氏于萧淑妃争宠,接了武氏回宫。这一系列事情如同一张食物链,最后是王皇后作茧自缚,将自己送进了虎口

    。

    那如今的她已然有子有女,萧氏也没有得到宠信便遭厌恶,(这事她功劳不小),甚至还未承宠,武氏在李二的后宫里依旧挣扎求存。这一切已然大不一样。

    如果蝴蝶效应真有效,那么多的不一样,依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后续变化改变。

    她应该对自己有信心一点。

    武氏如今只是武氏而已。

    柳氏又问:“那日见的那个武才人,可是有什么猫腻?”

    王润奇道:“阿娘怎么知道?”

    柳氏道:“你看那个武才人的脸色虽还好,但是手却冰凉,没事才怪!”

    王润想了想,好半晌方道:“……其实在我梦里,那个女人,和这武才人生得一模一样!”

    柳氏脸上脸色剧变,好半晌才道:“若是真的,这世上伺候了先帝又幸新帝的妃嫔甚多,那些外族里,倒是多有父死,子可承娶其妻的风俗。汉时王昭君可不是就是例子吗?这个算是好的。到底是外族风俗,不好多说。便是前朝隋炀帝,也纳了宣华夫人为妃。可正经当上皇后的却是没有。盖因天下还是汉人居多,礼数人伦,不可不顾。皇后是国母,国之大义,天下瞩目。太子仁厚,断不能有此不义之举。”那隋炀帝是暴虐之君,亡国之徒,这等事不过是他暴行不义的恶事之一。

    王润扁扁嘴,很想说,这当今够格称个明君了吧,但是他的后宫妃嫔里可是五味俱全啊!韦贵妃是世家豪门小寡妇,从前的阴德妃,如今的阴嫔是宿敌之女,杨淑妃是隋朝帝女,还有个小杨氏更厉害,是巢剌王李元吉的正妃哟!

    怪不得长孙氏能做皇后,这群女人里,好像只有她身份清白,没和别人有过牵扯,不选她选谁?

    笑了笑,王润道:“阿娘,咱们不说这些了,您好久未与我梳头了,为我梳个头吧!”

    柳氏想到分离在即,不由心酸,道:“好。”亲为了女儿梳头,挽上个简单的发髻,簪上只玉簪。

    母女相识而笑,却掩不住愁绪,柳氏勉强笑道:“出门时阿翁嘱咐我,险些忘了。凊娘和凌娘岁数也不小了,也该定下婚事了,你看着若有主意,便告诉我们知晓。”

    王润道:“她们的婚事与我有什么干系?”

    柳氏轻点她额头,道:“若是她们嫁的好,也能作你的助力不是?”王润心中一动,想了想道,“找个时间,带她们进宫来与我瞧瞧。这几年也未尝见过她们,也不知她们有何变化。”她出嫁后,王凊王凌便是家中唯二的女儿了,虽是庶出,但王家若好,既可以成为助力,也不能委屈了她们。毕竟她们和她也有一半的血缘。

    天色不早,柳氏实在留不得了,王润红了眼圈儿,与母亲互相扶着出了门,亲送到东宫大门外,看柳氏登车,直至看不见了,方才依依不舍地回来。

    晚间李治回至东宫崇仁殿,便觉满室静悄悄的,不由有些诧异,道:“太子妃呢?”

    周得禄带了人将明德殿的器具都搬回来,此时安插毕,便有些惴惴道:“柳夫人今日回家去了呢,太子妃心里不舍……这会子在屋里呢,好半日都没出来……连晚膳也没用……”

    李治听了,想到妻子与丈母娘的感情极好,心里明白了几分,待听得妻子没用晚膳,不由皱了眉头,道:“你们怎么不劝着些?”一语未落,脚下不停,便往里去

    。

    进得内室,便见妻子合衣躺在床上,他走近去笑道:“昨儿可是闹累了?可缓过来没有,若还不爽快,还是早些歇着吧!这样躺着,可易受寒呢!”便去拉她。

    王润虽叫他柔柔拉起,但是红红的眼圈儿却是吓了他一跳,不由“唉哟”了一声,道:“这是怎么了?”顺势便将她搂进怀里。

    王润还是柔弱无力一般,靠着他的胸膛,眼泪便下来了,捶了一下他的胸膛,道:“都怨你,做什么太子,我如今便是想见阿娘一面也难。”君臣有别,平时若是想送点东西什么的倒还可以,但是王润和柳氏相见,却是不大容易的。便是逢年过节偶尔见一面,也是随着一群命妇一起,当着人面,什么话也不好说。这对于亲母女来说,未尝不是一种痛苦和讽刺。

    李治自小在宫中长大,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颇觉愧疚。

    这出嫁的女儿虽不能常回娘家,但是若是王润随了父母之意,嫁个距离近些的门当户对的世家之子,母女天伦自可尽享。

    此次柳氏能进宫,是因为太子妃生产,东宫之中又被王润把得牢牢的,少有多嘴,宫内宫外的视线都放在太子妃生产的事情上,无暇注意其他。而且李治对这个岳母还是挺亲近的,许多规矩就被王润若有似无地忽悠过去,大家也没有在意。但是日后就难说了。

    太子有朝一日会成为圣人,太子妃也会成为皇后。那时的他们集尊荣于一身,也集万千目光于一身。到那时候,柳氏即便是皇后之母,也没有不行礼的借口。

    君臣之别,更胜母女亲情。

    这女子一入皇家,娘家亲情便断绝了。

    李治想到岳母慈爱,与润娘亲近,与自己亲厚,心中也是有些难受,不由劝道:“你放心,等日后……我一定补偿岳母。”

    这太子的日后是什么,自然不言自愈。

    王润心道,这还差不多,总不算枉费我的眼泪,但面上却也要做足,抡起拳头不轻不重又捶了他一下,道:“谁稀罕这个了?”

    李治道:“自然知道你不稀罕,只是我能给的,却也只是这俗之又俗的东西。我已是没有娘的了,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自然她也是我半个娘了……你放心,等日后……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虽说知道这是哄她的话,王润却是听出了眼泪,侧过头去,道:“有你这句话,我便是死了,也甘心了。”

    李治却是捂着她的嘴,皱眉道:“说甚死啊活的,咱们还要好好过一辈子呢!”

    王润扑进他的怀里,搂着丈夫不放:“好,说好了,咱们好好过一辈子!”

    此时的崇仁殿,太子妃王氏的内寝之处,弥漫着温馨的气氛。

    被太子搂在怀里的太子妃王氏,本该温柔的目光此时却显得坚定异常:

    丈夫、孩子、亲人,她一样都不放手。

    无论是武氏还是陆氏,尽管放马过来吧!

77出孝() 
x宫中俗事无聊;且在孝期,日子却也过得平静。李治与王润夫妻两个却是忙碌。

    平郎与安娘两个,一个能走,一个能吃,哪时哪刻都离不了人。李治要跟了圣人学习治国之道;王润还要处理宫中事务,其余多数时候变花在这一双儿女身上;夫妻两个看着一双儿女,皆是爱若心肝,只是儿严女宠;教养各不相同。既有事做;那时间便过得飞快;转眼便到了一年国孝期满了。

    既然国孝期满,对民间来说,这小郎君小娘子们该成婚便可成婚,该找对象便找对象了。七大姑不大姨,想做媒拉线的,也可找人说合了。各家的喜宴也尽可操办起来,安分了一年的郎君们,想找小姐们的,也可以去平康坊里寻她们一解相思了。

    既然各处都解了禁,这宫中便也再禁不得了。这文德皇后虽贤,毕竟人已经去了,圣人虽然伤心,但是还能让所有人为她此后不许饮乐不成?后宫女子本就寂寥,这大好的春日已经清净后过去了,到了这火热的夏日,还能不许一解禁了一年的心吗?这对于大唐热情奔放喜爱热闹的百姓们来说,实在是件痛苦的事。

    故圣人见到后宫各处一去孝期内的清淡寡寂,也是颇有感慨。既思念死去的妻子,又觉这样的青春实在是好——尽管再雄才伟略,圣人到底已经上了年纪了。上了年纪的老人,自然更喜欢热闹些。

    底下的人都是眼明心亮的,既见圣人没有不喜这热闹,便知道他也是喜欢的,便越发奉承起来,安寂一时的长安城顿时热闹非凡。

    此时唯有一处颇为难过。这一处自然是东宫。

    说来,宫中解禁,东宫也在太极宫之内,自然也要解禁。但是文德皇后是太子生母,可是不比别人。

    说来这日子对太子来说,也颇难熬。不过二十上下的郎君,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虽然日日忙碌朝政,但是回至宫中见着即使生育了两个孩子也依旧娇艳如故,甚至妩媚成熟更胜往昔的合法妻子,能看不能吃,这是多大的痛苦?尤其夜间就寝之时,更是折磨。天气渐热,衣饰更少,唐时的衣饰向来都是宽松飘逸。太子妃在自己殿内自然不能衣着严谨,有时抱了儿子女儿,衣裳襟口难免被孩子拉扯地松了,太子回来见了,咳咳,只好……去洗冷水澡了。

    如此以往,太子殿下不堪折磨,只好眼不见为净,搬回明德殿那边去住。

    王润初时不知何事,只当那武氏发威,已然勾搭上了李治,慌得不得了,忙派了心腹打探,不想却是这般乌龙,面对众人略带打趣的眼神,倒把王润臊得慌。

    文德皇后初丧时,太子伤心,自然没那个心情,后来太子妃又有身孕,太子自然要保重妻子,政事又初上手,也没那个时间去想。待后来太子妃出了月子,正是春暖花开时,万物滋发,这个……面对如花似玉的妻子,太子也有些难熬了

    。

    太子妃颇为同情,但是却防得更紧了,这个时候最易被人钻空子。事急从权,这偶尔得了空,便撇了儿女,与太子秘密“商议”些事体。

    崇仁殿上下俱都明白,明是商议事体,但实际却是与太子,嗯,做些“手工”——从前她有平郎时,使计让俞氏张氏两个侍妾被禁足,又没有让新人进府时,也帮太子做过。万不想竟在此时,嗯,“温故知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