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车在路上疾驶,很明显的感觉比以前颠簸,
高兆问:“这是急着赶路吗?”
贾西贝从车窗往外看一眼说道:“不知道,是比昨天快了。”
车厢两边有个小窗,夏天是帷帐,冬天用油纸,但油纸做的透明,能透亮,要是睡下,就用个棉帘捂上。
才坐了两天马车贾西贝就没兴致了,她皱眉说道:“难怪人没啥事都呆着不愿出门,坐马车太不舒服了,我骨头都要散架。”
高兆说:“这才两天你就受不了了?一个月你要怎么过?找人抬你?”
“坐轿子也不舒服,要是夏天就好,可以骑马,我会骑马了,骑马又威风又快,多好!”
高兆鄙视道:“你拉倒吧,骑马你骑一天试试?一样屁股疼,大腿都要磨烂。”
贾西贝瞪大眼睛不服气道:“你怎么知道?你又没试过。”
“想都能想出来,我们那会学骑马,一天下来,还是好几个人轮流骑,回到家,我的屁股疼,大腿都磨红了,要是一整天的骑马,肯定大腿磨烂了呀,不信你问姚师傅?”
“那有些人成天在马上,他们怎么受的了的?”。。
“那是长年累月的在马背上,习惯了,你看鞑子,不会走路就在马背上长大,骑马对他们来说就像我们走路,可我们不一样,特别是女子整天呆在内宅,像你们贵人,出门还要做轿子,走在马路上还要带幂蓠,最远就是回娘家,当然受不了坐马车了。”
贾西贝更不服气了,瞪着眼说道:“那可不是我,我和祖父外出好多次了。”
“那是因为贾先生是你祖父,贾先生又是个洒脱的人,换个人试试?绝对让你在家背女诫。”
说到女诫贾西贝笑了,“嘻嘻,我给祖父说了你说的三从四德,还有男子的三从四德,祖父感慨,说是对自己的总结呀,还让表叔和王小二记着,惹谁也不要惹媳妇,嘱咐说,像他活到现在还身强力壮的,还能到处走,就是这三从四德做的好,所以呀,男人要长寿,得娶个好媳妇,然后做好三从四德,肯定活到九十九。”
高兆呆住,还能有男人认同?转而恼怒,“你怎么什么话都学?还让不让我和说话了?”
贾西贝眨巴眨巴眼睛说道:“你又没说人坏话,为何不能学?我祖父还说了,你俩可以成为忘年交,难得的知己,可惜无法促膝长谈。”
晕!真晕!
看来是没遇到过穿越者,头一次觉得新鲜,多遇见几个就见怪不怪了。
颠的无法睡,昨夜睡的早,也不困了,高兆就把事先想好的以前听奶奶说的农村那些鬼故事给贾西贝挨个讲一遍。
高兆每天晚上睡前都要安排好第二天的三陪工作,游戏一天,故事一天,猜谜一天等,心里得意,瞧我多敬业,要对得起自己赚的银子。
鬼故事让人紧张、专注,就会忘了颠簸。
贾西贝一会大叫,一会装哭,高兆为了讲的形象,还把头发打散装女鬼,吓得贾西贝钻进被自己,瑟瑟发抖,不过一会又钻出来哈哈笑,说她一点也不怕。
经过一个村庄,贾先生让马车停下,要给马喝点水,所有人都下车,高兆踢踢腿,活动活动腿脚。
闻到什么味,高兆嗅嗅鼻子,说道:“锅子,酸菜锅子。”
贾先生也是嗅嗅鼻子,接着说道:“豆腐,锅子里有豆腐。”
又使劲抽动鼻子,“豆腐不一样,不止是鲜豆腐。”
高兆凑到贾先生跟前说道:“还有油炸豆腐。”
贾先生奇怪问道:“咦!大娘子怎么知道?我刚想说哪。”
高兆严肃脸一本正经说道:“因为我是你的知己。”
说完回头看眼贾西贝,她还捂嘴乐,贾先生哭笑不得,这是孙女学给她听了。
贾先生挑眉对着高兆说道:“今天中午,咱们要顿饭吃?敢不敢?”
高兆也挑眉,伸手向前:“有何不敢?先生请!”
贾先生也伸手向前道:“大娘子,请!”
然后俩人一起走到农家门口,同时敲敲门。
一会门开了,一个男娃露出脸说:“买豆腐吗?”
抬头一看不认识的陌生老者和一个哥哥,扭头大喊:“爹,祖父,有人问路。”
啥?还没开口他就说是问路的,估计经常有人来问路。
又出来个年轻壮汉,把门打开说道:“这位先生,是要去松口所?进来坐会,大冷天的,喝口热茶,也给马喂点水。”
真厚道的人家,贾先生和高兆一句话没说哪,人家主动招呼了。
贾先生的打扮一看就是读书人,所以走哪都称呼他先生。
贾先生拱手道:“打扰,我和外甥孙子正要去松口所,路过这,歇个脚,叨扰了。”
壮汉让小儿去端水,并请贾先生和高兆几个进来进屋,一老汉从屋里出来,见了贾先生装束,躬身称呼声:“先生。”把人让进屋。
坐下后,有个老妇人出来倒茶。
老汉有点局促,年轻壮汉过来说道:“这么冷的天,先生赶路辛苦,过几天估计要下雪,先生可以到了松口所住下,雪停了再走。”
老百姓靠天吃饭,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智慧,多少都会看个气象。
贾先生拱手道谢,完后说:“你家是磨豆腐的?”
刚在院里看到三个磨盘,还有小儿问买豆腐,不是卖豆腐的不会家里有几个磨盘。
老汉这时脸上才放轻松,说道:“祖传的手艺,到我这第四代了,我家可以磨出三种豆腐,黑豆腐绿豆腐白豆腐,方圆几百里就属我家豆腐磨得好。”
说起自家豆腐,老汉介绍一番,那壮汉拽了下他才住嘴,讪讪笑了下。
“豆腐好呀,我爱吃,大冬天吃锅子,必须要有豆腐,还有那冻豆腐,锅里一烫,味全进去了,味美。”
贾先生含笑捋须,一副斯文做派。
“还有那油豆腐,切片过油一炸,放在锅子里,外面豆腐皮紧里面豆腐口嫩,咬一口汤汁出来,啧啧,好美味!”
这是高兆的补充,说完看了贾先生一眼。
哼!咱不靠身份,咱靠美食知识来要饭。
300 我会吃()
贾先生说道:“夏天吃豆腐,放点小葱,凉拌一下,清热、爽口。”
“鲫鱼炖豆腐,健脾利湿、益气养血,吃了能考秀才。”
高兆得意挑下眉,不等贾先生开口,接着说道:“小葱拌豆腐,吃了骨头软,鲫鱼炖豆腐,越吃越聪明,看我就知道了。”
老汉和壮汉惊呆,还有这么自夸的?
刘太医偷笑,高家大娘子太有意思了,如今他也能猜出来贾先生为何带着公主之子来到武成县,连成宗太妃都惊动了,就是为了高娘子,所以他也格外留意。
“豆腐可是宝,味甘性凉,有益气和中、调和脾胃、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的功效。可做毛豆腐、酿豆腐、干豆腐、臭豆腐,还有豆腐花、豆腐皮、彩色豆腐,就是豆腐不能多吃,不然会消化不良,对肾脏不好。”
刘太医坐一边眼睛发亮,就连贾先生都想,高娘子还看医书?
“臭豆腐?为何叫臭豆腐?”
呃,说秃噜嘴了。
“是一种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豆腐。”
贾先生两眼发光,急问道:“大娘子会做?”
“我会吃!”
贾先生一噎,气死人!
又追问:“哪里吃过?武成县?我怎么没听说过?”
贾西贝咯咯笑道:“肯定是梦里吃过。”说完就急忙捂嘴。
“对,就是梦里吃过,咦?我给西贝说过吗?我咋忘了?”
老汉一家就听这帮人在自家聊上了,不过对高兆说的什么几个什么豆腐很感兴趣。
高兆起身对老汉作揖说道:“老人家,我们日夜赶路,路过此处,被你家的豆腐味吸引过来,承蒙老人家热情待客,说了半天豆腐,肚里实在饿急,就想尝尝你家的豆腐,能否在你家吃顿豆腐?就你们吃的酸菜锅子就行。”
老汉急忙让开,又摆手又点头说道:“使不得,可以可以,我让家人给诸位做锅子。”
摆手是受不得高兆行礼,点头是同意给饭。
贾先生接着说道:“我们带的有炉子和锅,就在这屋烧上即可。”
不是嫌弃人家,而是人家肯定没那么多炉子和锅呀。
姚师傅和车夫还在外面,壮汉领他们进来,安置在厨房支了炉子和锅。
屋里两个炉子,小辈围一个,贾先生和刘太医一个,又邀请了老汉父子他们同坐。。。
姚师傅把车上的一些火腿、香菇一些干菜拿出来,壮汉端了几个盆子进来,有菘菜、豆腐几种,还有切薄片的五花肉。
老汉介绍道:“自家养的猪,今天杀了一头,所以家里吃锅子热乎热乎。”
高兆一听喜道:“哎呀,我怎么忘了红豆腐?杀猪必有红豆腐,老人家,你家还有红豆腐吗?放锅子里也是美味,不行,我得和贾先生同坐,不然白做知己了。”
高兆是想白无常那个挑剔人,肯定不吃,不能因为自己要吃,弄的别人没胃口。
她一过去,贾西贝也过去了,王小二看看表叔,没动,高兴荣想跟过去,看那坐不下,也就没动。
吴长亮是很奇怪的看着他俩,心说都看我干嘛?还有什么是红豆腐?没听过,还是别问了,等上来看看是什么。
老汉面色犹豫,这等食物,哪有贵人会吃?
贾先生见他犹豫,说道:“无妨,要是有,就端上来。”
壮汉开门出去,端了个盘子,整齐的放着猪血,吴长亮看了一眼,哦,是红色,就是不知豆腐里放了什么变成红色了。
味香味美,有他们带来的一些食材,锅子比老汉家开始的锅子飘出来的味道还香。
高兆美美的吃了一顿,五花肉一涮,好吃!豆腐多煮会,好吃!菘菜烫软了,好吃!红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