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前传之我是二太太-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的美梦里,总有一天皇帝会厌恶魏王。明摆着魏王不能成事,以后太孙继位第一个清算的定然是魏王,他不想跟着一条要沉的船上。

    王爷回来了随着一声同胞,胡启忠忙着站起来,还没走到门口就见着魏王一脸怏怏的进来,他一眼看见了胡启忠没什么好生气的说:“你不是高就去了,我这里小庙容不下你这尊大神。”胡启忠知道魏王还在记恨自己谋杭州织造的事情,他对着魏王的不满和责难也没解释,只是低着头任由着魏王奚落责骂。

    胡启忠熟知魏王的性格,魏王睚眦必报尖酸刻薄,有勇无谋,几句话很容易就能哄过去。只要你在他跟前放低姿态,顺着魏王的脾气也就没事了,魏王对着胡启忠发泄一顿,心里稍微舒服了点。“算了你起来吧,孤心里不舒服,一时忘情了,我何尝不知道杭州织造是个好差事不父皇看的过的人是不能胜任的。父皇看重你也是你的造化。只是京城这么一堆事,你忽然走了我倒是没底了。上茶,你尝尝今天父皇赏赐的白茶如何?”魏王缓和了脸色,看着跪在自己脚下一动不动挨了好一顿骂的胡启忠叫他起来说话。最近魏王的心里好像住着两个小人,一个叫着:“陛下器重魏王,太子之位一定是你的!”一个叫着:“陛下被那些读书人给唬住了,你的太子位子没希望了。”他在极端的兴奋和和极端的失落中煎熬着。

    胡启忠站起来,对着魏王拱拱手:“奴才承蒙主子不弃能为主子效力已经是胡家上下几代的德行了。其实并非是奴才要为了自己仕途不顾主子,实在是眼前的情形,主子需要在京城外面下功夫。奴才冷眼看着这些站在咱们一边的官员们,他们无非是想给自己找个飞黄腾达的路径,主子收揽人心无外乎是晓之以理,晓之以利。空许诺给他们今后升官到底是空中楼阁,最管用的还是金钱。只要真金白银的赏赐下去,他们谁还有二心?”

    魏王想想也对,他这些年招揽人心,对着京城的官员们可是大方的很,没银子的给钱,刚来京城的没地方住,立刻赏宅子。谁家红白喜事魏王都是很大方的掏钱,就是靠着自己的好名声和白花花的银子,硬是造出来魏王礼贤下士的好名声和比太子还高声望。可是银子淌海水的花出去,自己一个亲王能有多少钱,除了封地上的租子也就是母亲给的私房钱。若是不胡启忠他们几个帮着自己谋划运营怕是已经穷的精光了。“你说的也对,只是我眼前正是用人的时候,江南的差事换个人也能行。今天父皇召见了太孙,他对着太孙要去给大哥守灵既没同意,也没反对。只是叫太孙好生的回的几个人去给太孙讲书,我就在一边看着,想说话也没什么理由,你说是不是父皇心软了。”魏王回想着在宫里的情形,心里闷得很。

    胡启忠眼神一闪,他心里暗叫不妙,脸上还是镇定的安慰着魏王:“主子不用担心,陛下到底是上年纪对着孙辈疼惜些是有的。可是陛下不会为了亲情就耽误国家大事。皇位还是要能者得之,奴才这几天仔细想想,陛下对太孙心软也是有那些上疏劝谏陛下不要妄言废立的功劳。自从王长春联络不少人上疏,天下的读书人一窝上疏,说什么嫡庶有别,陛下就算是心里偏向王爷,也要顾忌天下读书人的舆论。别看太孙在朝堂上势力不如王爷,可是那些读书人能量不能小觑。”

    “你说的对,可是那些读书人要怎么下手?都是可恨的王老头子,他怎么不死在辽东!我看王长春也是有私心,皇后看中了他家的姑娘,要做太孙良娣,王长春岂能放过这个成为皇亲国戚的机会。他就是第一个有私心的人,亏得那些人还有脸说他们保太孙是心无杂念,一心为了社稷呢!你说该怎么办!”魏王提起来王长春恨得牙根痒痒。

    “依着奴才看,王爷不如趁势在陛下跟前买个好。他们王家想要高攀皇亲就成全他们的心思呗。”魏王听着胡启忠的话,脸上顿时黑了,他刚要发怒随即察觉出来胡启忠的意思,略微一思忖抚掌大笑:“父皇最恨的就是皇子们和大臣过从甚密,我就去帮着大侄子去好好地讨好他的老丈人家。”

第36章 太孙婚事() 
董贵妃的翊坤宫,宫人们见着魏王过来忙着通报进去,董贵妃正坐在崭新的紫檀木妆台前脚人给她梳头发。听见儿子来了,她欢喜的扔下手上的梳子一叠声的叫着:“快请进来。”魏王抬脚进了母亲的寝殿,空气中还弥漫着浅浅的龙涎香的气息,看样子昨天晚上皇帝是在翊坤宫的。董贵妃虽然是已经徐娘半老,可是她独特的风韵和保养有方依旧娇艳的脸蛋和身段,在宫里的女人中还是很显眼的。

    “给母亲请安。母亲的气色真好,儿子也就安心了。”魏王对着母亲打千下去。“起来吧。你怎么这个时候进来了。叫我看看,你这几天怎么看着倒是瘦了不少。”董贵妃站起来对着身边的奴婢使个眼色,他们立刻无声的退出去,母子两个坐下来安静的说悄悄话。

    “昨天你父皇来了,我在你父皇跟前说还是叫太孙出去吧,他在东宫跟着太子妃身边的侍婢厮混。都是年轻人,血气方刚,还在孝期还是小心些好。太子妃心疼儿子可是也不能忘了规矩啊。你父皇听了脸色不怎么看好。哼,皇后一心算计,她以前事事压我一头,现在还想咸鱼翻身,我岂能叫她如愿!你叫人搜罗来的四个丫头不错,在太子妃跟前很快的站稳了脚跟。你父皇是个最看重礼法的人,太孙有了这个毛病,就是一辈子的把柄,看皇后还能玩出什么花招。”董贵妃想着自己入宫以来和皇后的种种恩怨,不由得开始咬牙切齿,面目狰狞起来。

    魏王从小就听着母亲在耳边念叨着宫里明枪暗箭,皇后外做贤良内藏奸诈,她吃了暗亏,为了保护他忍辱偷生,叫他以后要争气的话。见着母亲又要旧事重,魏王忙着劝母亲道:“母亲何必要再提往事,皇后现在处在下风,若是我们步步紧逼反而叫父皇容易对着她心生怜悯,我们倒是显得咄咄逼人,还是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糊涂,这个时候不是妇人之仁的时候,斩草除根,她到底是皇后,永远比我们多了个正统的位子。你的大位子没定我一天不能安心,皇后看起来是处在下风了,可是她一天还在皇后位子上我就不能安心。昨天晚上我试探了你父皇对着太孙迁出去的事情不置可否,不知是什么打算。我的心里越发的不安了,我们母子筹划这些年不就是为了你能登上东宫。可是离着那个位子越近,反而是心里没底了。”董贵妃有种望山跑死马的感觉,胜利的果实就要到手了,但是凭着她怎么努力,看起来就要落进手心的果子就是摘不下来。董贵妃有些无奈的握着拳头涂满了蔻丹的指甲深深地嵌入手心。

    “我今天来是想和母亲说,我们如何能撼动父皇的心意,一切还要父皇自己下决心才好。我想求母亲帮着太孙在父皇跟前说说话。想来太孙也是个可怜的孩子,没了父亲还要立刻搬出去,我是做叔叔焉有不心疼侄子的理?在我心里是拿着他和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看待。而且太子做了几十年的储君,和我既有君臣之义更有兄弟之情,照拂太孙也是我的分内之事。母亲尊为贵妃,也是太子的庶母对太孙自然更要疼爱。”魏王的话叫董贵妃惊得目瞪口呆,她盯着儿子好像在看个怪物。“我的儿,你是病了还是晚上冲撞了什么?怎么说起来胡话了?”前天儿子还在她跟前对着太孙恨之入骨,怎么一转眼就成了慈爱的叔叔了。

    “母亲别着急听我慢慢的说。这几天我和母亲感觉一样,仿佛是父皇对着立我做太子的事情有了犹豫,我虽然纳闷却不知道事情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昨天我忽然想明白了,太子到底是父皇精心培养几十年的储君,太孙也是承载了父皇三代贤君的期望的。这些皇孙里面也就是太孙从小在父皇跟前。他进学挑选老师的时候父皇比当初太子出阁读书还费心思。父皇对着太孙还是有感情的,一下子肯定是转不过来,再者父皇要是真的想对我委以重任,也不会看着儿子和孙子相残。只要父皇知道太孙不会被亏待,也就会放心把大任交给我了。母亲何必要为了一时之气惹父皇生气呢。”魏王把胡启忠的谋划和董贵妃说了。太孙在皇帝身边长了十几年,一下子给撵走是不可能的。就是一条狗养了十几年也有感情了何况是真正的嫡孙呢。要是魏王露出来对侄子恨之入骨的苗头,皇帝肯定是不放心把天下交给魏王。

    只有叫皇帝相信魏王会善待太孙,不至于以后骨肉相残,皇帝才会打消顾虑的,放心的把天下交给魏王。董贵妃听着儿子的话不甘心的说:“我忍气吞声几十年为的就是今天,却不能把那个贱人怎么样。这些年的委屈算是白受着了,叫我如何能甘心呢。”

    “母亲还请忍耐一时之气,等着儿子登上储君之位,到时候天下都是咱们母子的,还要发愁这些小事么。现在还请母亲以大局为重,我还要求母亲一件事呢。”魏王安抚着母亲不甘。

    董贵妃想想也就暂时按下怒气和怨气:“罢了,我也不是不知深浅的人,今后的日子还长着呢。这个宫里眼前得意不是真的得意,谁能长长久久的得意才是正的赢家。等着我儿登上大宝那一日,才是我真正扬眉吐气的日子。你说叫我做什么?是在你父皇跟前帮着那边说话,还是推荐那个官员?”有个宠妃母亲,魏王能很轻松的在皇帝跟前递话,帮着他的党羽们谋取官职或者探听皇帝的情绪变化。

    还请母亲帮着王家多说好话,一个劲的夸奖王家的姑娘堪当太孙良娣的位子,今后肯定能做个称职的皇后,母仪天下。请父皇今早的定下来太孙良娣的人选。若是父皇同意了王家的姑娘做良娣,母亲就顺势说为了皇家脸上好看请给王家封爵。王家现在的爵位太低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