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板图饰,只是空间更高,廊柱和雕栏更华丽辉煌。
大教堂最东端十六边形的唱诗班堂是1355~1414年附加的哥特式建筑,整整一面狭长通高的彩色玻璃窗非常震撼。唱诗班堂最里面正中供着查理大帝的金制遗骨龛。唱诗班堂与中庭的接口处现为教堂的祭坛。在祭坛的右上方有一个镶满巨大珍宝的镀金讲台,是皇帝弗里德里希二世在1024年左右制造的布道台。
从教堂出来,顾淼忽然领悟到这里是三国交界处。
德国、比利时、荷兰的界碑在这里,33路车转49路,仔细一想……太麻烦。
这边的车要等好一会儿,附近又没有出租车。
往那里去的不是早已包好车的,就是自己开车的。
顾淼自拿到驾照之后,就再也没有摸过方向盘,现在敢开的只有装甲车或者坦克,自驾什么的就算了,压力太大。
亚堔虽然是个小镇,但是在周六,也是一个人来人往的旅游区域,看得上眼的住宿都被订满了。
不如往蒙绍镇看看,据说那里风景不错。
从亚琛去往蒙绍的路穿行在林木中,有一种童话里的感觉,期间还穿越了一段比利时境内,国内的手机运营商很负责的提醒他请尊重比利时的习惯和传统,小镇沿着峡谷长形分布,不到1小时,就来到了小镇西边的停车场。
蒙绍最具特色的景观是造型独特、有800年历史的传统木筋房和山坡上古老的城堡,以及如诗如画般的优美环境。这个13世纪就有的古镇因为其地理位置的隐秘,才能躲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摧残,而保留它的古典美丽至今。
镇上的建筑依山傍水,木筋房屋雪白的墙壁被乌木线条随意分割,充满艺术感,窗棂和门板味道十足,历史孕育的厚重感让小镇保持了最原始的风味,就好似自带厚厚包浆的古玩,让人喜爱。
站在小镇中央天鹅峰新教教堂前鲜花盛开的铁桥上,脚下是欢快的溪流,溪水两侧是特色鲜明的美丽木筋房,高处的古堡废墟在夕阳中燃烧,如诗如画。
沿着石头铺砌的老街闲逛,两边是各种各样的小店,见到上山的路顾淼便向古堡废墟进发。
很快来到废墟脚下。这里俯瞰小镇,可以看到刚刚走过的天鹅峰新教教堂,它建于1787年,已经拥有2百多年历史了,教堂顶端塔尖上不是公鸡而是站立着一只金色天鹅。
顾淼想起安徒生童话里的《野天鹅》,印象最深的不是小女孩怎么织十一件荨麻衣救哥哥,而是在故事的开头,公主与王子们拿着钻石笔在金板上写字。
也许这里就是野天鹅故事里的城堡吧。
当晚住在镇上,临水的木筋房色彩各异,花团锦簇,同为小桥流水人家,却有着与江南水乡不同的味道。
清晨的小镇被晨雾所笼罩,就像走在童话时光,顾淼又到昨天走过的桥上河边徘徊了很久,游人稀少,“冻龄”小镇更加迷人。窄窄巷弄隐藏着很多精致小店,都要午后才开门,小镇的节奏优雅舒缓。
如西班牙的托雷多一样,这里也有一个古堡提供住宿,可以住在这里刷逼格,不过,也需要早早预订,否则就没有床位了。
从蒙绍到科隆,路上的风景起初与从亚琛过来相同,是森林中的山路,之后就是一派田园风光,点缀着小教堂的乡村富庶美丽,田间还有风力发电机。
对于看够了教堂的顾淼来说,科隆教堂,也就是个哥特风的教堂。
他此间对这个教堂唯一的印象是,在某个旅行社的日程安排里,有一天是从法兰克福到科隆,游完科隆大教堂之后,再马上前往慕尼黑,同时在慕尼黑也有一些行程安排。
这来得及吗?
他感到很困惑。
亲眼看到了,才发现,e,科隆教堂,就在火车站边上嘛……
不用下火车,就能看到教堂塔楼的那种近。
旅行社的行程安排邪性归邪性,必然有其能达成的合理性。
那个旅行社的行程除了科隆教堂让顾淼百思不得其解之外,还有两个嘲笑的地方。
一个是参观马克思故居的“外墙”……那不就是在外面转一圈吗?
还有一个是远眺旧海关大楼……为什么要到这里来远眺,用谷歌地球来远眺不也一样?
科隆除了科隆教堂,没有给顾淼留下更多的印象。
到慕尼黑就不一样了。
慕尼黑,那是神马地方!那是从河北省来玩泥巴的元首发家致富的地方。
一个三流艺术家,在这里找到了演讲的天赋,胖揍了波兰,带富了美帝,还膨胀的带上了青铜意大利,最后大冬天的冻死在了西伯利亚。
为什么元首可以喝醉了酒,就可以去市政厅砸玻璃?
因为酒馆就在市政厅旁边。
如今的hb酒馆,其实是在原址上重建的。
里面也还是酒馆,宽、长且厚实的实木桌子摆在宽大的酒馆里,人声鼎沸,沸到角落里的那个乐队到底在演奏什么都听不到。
除了慕名而来吃饭的人,还有一队一队只是进来看看的游客,跟在小旗后面横穿酒馆。
穿着中世纪仆人服装的女服务生们脚不沾地,快要忙疯了。
菜单看起来挺丰盛,细数下来就三种:各种肠、各种啤酒、各种套餐。
顾淼随便找了个价格看起来应该不会太吓人,也不会是五盘调料的选项。
刺激了……
肉食拼盘!
德式扭结硬面包先极具冲击力的出场。
接着是烤肘子,德式烤肘子,简单粗暴,烤的很硬,不像广式烧猪那样是酥脆的。
不是一般的硬,外面的皮要努力咬才能咬得动。
以及各种肠、深褐色的、红色的、浅红色的、白色的。
不同的肠蘸不同的酱。
在拼盘旁边还点缀着一些德国酸菜,以示营养均衡而丰富,本质上是一些甜菜根。
拼盘目测肘子有两斤,肠有两斤。
这里的啤酒有三个档,05升,07升和1升。
顾淼选了最小的一档,现在后悔的要死,觉得吃完肉,酒是妥妥喝不下了。
旁边的两个壮如熊的德国汉子看着顾淼一个人要干掉一个肉食拼盘,竖起拇指。
顾淼觉得,他们应该是在看自己的笑话,就好像在西安看着有外国人抱着一个脸盆大的锅盖啃的时候,一般人类的反应。
两个德国壮汉分一个肉食拼盘,每人一升啤酒。
1升的啤酒杯又厚又重,两人举杯相撞的时候,顾淼感觉他们下一秒就会冲到市政厅去了。
喝成了红鼻子的德国人完全没有了高冷劲儿,就像普通的傻u u农夫,跟顾淼努力的聊天。
《陆小凤之幽灵山庄》里曾经提过,山庄里很久才吃一顿饭,所谓的饭,就是肉,一勺就是一斤肉,吃到吃不下为止。
陆小凤跟人打赌,比赛吃得多,吃了几勺,开始翻跟斗消耗能量,最后陆小凤赢了。
现在顾淼觉得,古龙写这一段的时候,大概从来没有吃撑过,吃撑了还翻跟斗?那不是消耗能量,那是想吐出来吧。
几经努力,肉食拼盘还剩下四分之一。
“算了,就这样吧,对不起,我已经尽力。”撑死不划算。
捧着肚子出来,发现市政广场上已经围了很多人,每个人都抬头看着大钟。
市政钟在中午十二点的时候,会有木偶表演,一层一层的木偶按着顺序转动,游客们手中快门不断。
类似的在布拉格也有一个,天文钟,上面刻着黄道十二星座,
不过要论表演的花哨程度,还是慕尼黑赢了。
慕尼黑属于拜仁州,这里推出一种州票,可以供五个人使用,相当划算。比单人票要便宜很多。
就这样,顾淼被四个姑娘捡到了凑人头。
先从菲森到海德堡。
顾淼对这个地方唯一的印象是初中物理“某德堡半球实验”,后来一查,虽然做实验的地方确实是德国境内,不过人家叫马德堡。
火车准时驶离菲森,德国乡村的景色真是非常美!广袤的田野里分布着犁得平整的农田,牧场里散落着牛羊,农家的庭园里繁花盛开,美丽干净,透出富庶安宁和谐的讯息。
看过动漫的都知道,在特安静祥和的下面,必然是发生事件,让主角升级打怪。
顾淼也不例外。
第一次转车间隔15分钟很顺利,第二次转车间隔9分钟同样很顺利,谁知最后这班快车居然走走停停,广播只有德文也不知道原因,列车员也不来给个解释,这服务也太差了吧!
最后晚点了1个半小时。
本应13点53分到达海德堡的火车15点30分才到达,这300多公里路程居然用了6个半小时。
三百多公里,也就是国内动车走2小时的水平。
海德堡这座内卡河畔的古城充满了浪漫氛围,受到过诗人和画家的无数赞美,是歌德、马克吐温等许多作家和哲学家的宠爱之地,歌德那句“我的心遗失在了海德堡”让古城享誉世界。
顾淼顺便跟同学吐槽了一下,同学说,德国铁路就是这样子的,很多人早上去上班,等啊等啊,等不到火车,事先通知是没有的,事中通知也是没有的,等到实在等不了了,就会自己想办法处理。
……
出门在外,就要习惯变化,特别是周围的德国人已经要死不活见惯不怪的样子。
反正晚点没有误事,顾淼又愉快的出去瞎逛。
海德堡城堡是海德堡城的标志,高耸于老城区之上,这座城堡建筑历经 400多年,由从哥特到文艺复兴盛期等各种风格的壁垒、附属建筑和宫殿组成。红色沙石所建的城堡已经残毁,可不但雄风不减,反倒多了分沧海桑田的年代感。
站在城廓上俯瞰,整个海德堡小城的风光尽收眼底。老城中心一片红色屋顶,尖塔耸立,圣灵大教堂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