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玄天-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使此宝已经遗失了数万年,三源殿依然沿用它来作为标志,便可知晓三源殿的前辈们也是精通大道至理,并且对此深信不疑的。

    与此同时,三源殿的三位弟子也在目不转睛地看着三叶罗盘的标志。对他们来讲,尘光衍天盘也只存在于传说之中。除了作为三源殿的标志之外,相传它是天下最强的推演神器,曾经为三源殿的无数前辈所用,创造出了许多流传千古的绝世功法。

    三源殿和珮峦殿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珮峦殿专精炼体一途,信奉的乃是永恒不变的力量真谛;而三源殿则是兼取百家之长,追求各类术法的融合创新,几乎代代都有新的功法产生,也是清凝宗内唯一没有固定传承的派系。

    三人脸上泛起了几分渴望和狂热,他们知道,他们太需要此物了。没有尘光衍天盘的辅助,单凭个人的智慧,实在难以周全地演算天道至理。

    修炼一途步步艰辛,每一名修士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只要修炼方法出现一点差错,就很有可能是万劫不复的下场。旁人尚且如此,又何况三源殿这样各个野心勃勃、试图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功法的特殊人群?

    十年前,现所谓的其余六大天宗,撺掇着清凝宗参与举行年轻弟子之间的比试。刚刚收录最新一代弟子不久,清凝宗几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年轻弟子,只有入门最早的遥夜勉强达到了聚灵中期,被众人予以厚望。

    可惜以三源殿的修炼节奏,必须要求弟子有着远超修为水平的领悟认知,才有可能随时根据自身的情况,修正改进最适合自己的功法。这本是一种不断探索推演、慢工出细活的修炼方式,可是遥夜作为宗门唯一有望获取名次的弟子,没能准备充足就强行破境。

    即使他已尽了全力,最终也只拿到了第三的名次。若将这个名次给予任何名普通弟子,恐怕都会使其高兴得昏厥过去,可是对与遥夜来讲,这就是一个不能接受的结果。因为他是清凝宗新一代弟子中最早入门的弟子,也是修为最高的弟子,早就将宗门的荣辱负担在了自己身上。

    那时的他夺取第三都属勉强,还在比赛中受了不轻的伤。但他却没有像众人想象的那样,治愈伤势之后立刻冲击更高的境界,反而毅然决然散功重修。据说这是因为他在比试之中大开眼界,彻底推翻了原本的修炼方法,开始了一轮的新的试验与创造。

    从那之后,他便很少出现在众人视线之内,而是常年闭关,寻找于他而言所谓“完美”的功法。现在众弟子中传言,他不仅成功破而后立,找到了更适合自己修炼方式,并且完全超越了当年的修为,乃是当代弟子中名副其实的“第一人”。

    可是三源殿中与他最为亲近的师弟师妹们却很清楚,遥夜究竟为此付出了多少,也知道他已经到了聚灵境大成,准备突破养息境的重要关口,现今正在三源殿首座的帮助下,对其突破的几种方向以及可能性做着最后的演算。

    遥夜的天赋条件甚为特殊,不似大部分弟子只有某一种天赋格外优秀,便可心无旁骛地专精一途。他天生具有三种强弱不分上下的天赋属性,而且每一种只不过勉强达到了灵体级别。

    普通的灵体资质在清凝宗这样的宗门里只能算是中上等的天赋,若他只选择专精其中一种属性,倒也能够取得不差的成绩,可是三源殿首座一眼就看上了幼时遥夜的聪慧敏捷,相信他有能力利用好这种与生俱来的特殊天赋,成就旁人无法比拟的成就。

    遥夜所具有的属性正是水、火、土这三种常见天赋,好处自然在于这三种属性的功法都有着大量的参考资料,可是缺点竟也在于可供参考的资料实在太杂、发展方向也实在太多,到了突破的紧要关头,他们如论如何也无法得出准确的结论,究竟哪种组合方式才最为稳妥。

    如果能够寻回尘光衍天盘,一切便都可以迎刃而解。

第二百一十二章 护道道贼() 
焚海关的门户后方,一座巍峨山岳占据大半视野,墨色泛青,云雾缭绕,不见真容。

    视线所及,不过只是山岳一角,可是就连这座山岳本身,也不过是苍茫群山中的小小一角,而那众多顶尖修士的决战之地“赤云海”,还要深藏于群山环绕的中心地带。

    若是凡人,一定会问,就这么一座孤零零的石头门框,连个门板都没有,如何困住当年实力强大的众多邪道修士?

    在修士的神念之中,这扇大门的上下左右,不论空中还是地下,都有着极为坚固强大的结界,结合天地大势的伟岸力量,严密封锁着整片区域,致使其中的一丝能量都不外泄。

    若有任何人敢去触碰结界阵法,不论是强行闯入或想破阵而出,下场都会很惨很惨,若非利用刻意留出的门户,这里完全就是与世隔绝的密闭空间。

    这座阵法修建于七万年前,用于围困当时邪道的巅峰修士,是修炼界已知的最强阵法之一,至今仍被称为奇迹。它不仅借助了天地造化之大势,而且汇聚了众多正道修士的大智慧和大勇气,才得以现世。

    七万年前,焚海关尚不存在时,这里只被天下人以“赤云海”熟知。

    赤云海并不是海,而是被群山怀抱的广袤大泽,因为水里生长着特殊的藻类而泛着淡淡的红色,若有白色云彩倒映其中,便会变得如烈焰一般鲜红,方因此得名。

    赤云海的水宫里,住着一对美名远扬的修士姐妹。上古形成的地势使得附近山脉之中孕育了无数矿产灵药,两位姐妹修为虽高,却不在乎其他修士前来取用,有时他人遇到困难,甚至还会出手相帮。不少修士慕名而来,在周围山中定居,使这里成为了真正的世外仙境。

    那个时候,修炼界实力大盛,不仅正道兴盛,就连邪门歪道也同样兴盛。。。

    不论整体声势多么强大,真正能够独树一帜、脱颖而出的绝世强者永远都是极少数,资质不足之人崇拜效仿本来也属正常,因为这些强者已经亲身证明了他们所修习的功法的有效可行。

    可惜学得其形却难得其意,而这种“形”在没有“意”的源头之时,便只犹无源之水,除非不断以外物填补缺憾,否则再难前进一步。但这并不足够难倒以灵活聪颖著称的人类修士,修炼界中很快就衍生出了许多旁门左道的方式,使人能在不甚了解作用原理的情况下,有效将各式天才地宝转化为自身实力,迅速进阶。

    这种类似于速成的修炼方式,一经诞生,就像瘟疫般传播飞速,很多天赋领悟不足的修士就好像找到了救命稻草似的紧抓不放。

    更加不妙的是,本来只在一些难成大器的普通修士之中传播的旁门左道,很快就传入了颇有威望的修士大能之耳。其中某些已经达到自身极限、很难再进一步的人,立刻发现了这种捷径带来的好处,也开始纷纷效仿,疯狂收集于他们有用的资源。

    就算领悟无法再进一步,实力能够再强一分也是好的。有了这些大人物的认可和“以身作则”,这股歪风顿时刮得更加猖獗,跟风效法之人成倍激增,由此而来的恶果也即刻显露端倪。

    资源有限,需求却是无限。除了涸泽而渔般的大肆搜刮之外,这也导致了许多蕴含大道真理的深奥功法无人修习,逐渐没落乃至失传。如果继续下去,结局必然会是大道衰败,资源穷尽,所有的人类传承都会陷入长期的低谷。

    一部分有着先见之明的修士大能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开始毫不避讳地言明态度,并且在他们的门派之内严厉打击任何类似的行为。

    可惜只有在其“未兆”的阶段,事情才算“易谋”。所以当他们已经看到明显恶果,准备对其加以抑制之时,却骇然发现,就连身边许多昔日的同道同门、门人弟子,都已经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这已经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正邪之争”了,因为他们所要对抗的“邪道”,与门派出身毫无关系。本就信奉“随心所欲”的魔道修士对此捷径的抵抗力自然最差,可是就连本该信奉“道法自然”的正道修士,也抵抗不住唾手可得的力量和利益所带来的巨大诱惑。

    这场修炼理念上的争执对抗,很快就演变成了长时间的僵持和拉锯。

    绝非所有修士都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愿意完全依靠自身努力追寻天道。占着大义正理的一方之中,不是有人摇摆不定,就是干脆改换阵营;没有占到道义上风的一方,在毫无顾忌地利用外物的情况下,却很容易就占据了力量的上风。

    本来散布在各个门派之中、只是暗中偷行此道的修士,在感到自己的利益即将不保之际,很多直接脱离原来的门派,联起手来,组成了修炼界最大的势力。

    这个以维护自身利益为首要目的的修士联盟,偏偏起了一个貌似非常大公无私的名字——“护道盟”。

    为了维持己方的强势,“护道盟”中之人不仅变本加厉、加快了掠夺速度,还作出了许多丧尽天良的禁忌之事,甚至大肆宣扬“护道盟”对所有成员的慷慨与资助,一时吸引了大量心志不坚的修士前来投靠,势力壮大的速度令人绝望。

    倡导正义的修士们看不到希望,只觉得敌人越剿越多,更何况“护道盟”最顶层的几位护法长老,根本就是他们曾经的同门师长……

    在外界被各派修士闹得乌烟瘴气的状况下,赤云海这片净土便被衬托得更加可贵。

    赤云海的修士姐妹不属任何门派势力,而是偶得上古机缘的散修,平日里闲云野鹤,不理世事。但这些并不是赤云海可以作为一方净土的原因,想要在乱世之中保持中立甚至超脱的姿态,靠的必须是高绝的修为和强大的实力。

    姐妹俩修为皆已达到古极数百年,早就是远近闻名的绝顶高手,即使外面闹翻了天,她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