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皇篡神-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人,传百夫长以上的将官都到大帐中来。”周处目视众人,开口说道,声音并不大,却充满了上位者的威严,让人怀疑周处是不是真的第一次出任大将。

    十万人是个不小的数目,不要看三国演义里动辄就是过百万的大军对阵,说得很轻松一样,十万人光是营地就延绵一片,宣调各营的裨将、百夫长、偏将到大殿中,传令官要一个营地一个营地的传令,营地近的百余息时间就能到,营地远的需要一刻钟才能到。

    不断的有将领进入大帐,周处也不理会他们,自顾自自的玩弄着手里的兵符,再加上和赵牧平起平坐,新进营的将官也大概猜到了周处的身份,一干大将都在账内,小将们就不会再质疑周处了。

    周处用拇指和食指拿着兵符,食指用力拨一下,兵符就绕着拇指转了起来,他在念书时候这么玩已经得心应手,只不过那时候转的是笔,现在转的是兵符。

    此时周处正在思索怎么服众,只不过是驻地传令就需要一刻钟,真的打起仗来命令的传递肯定还要打上一些折扣,这些大将对自己意见不小,虽然被赵牧强行压下去,可难保真打起来时候来一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

    所有的将官都到了大帐中后,密密麻麻的两百多人站在帅帐里,周处压下心头的一丝紧张,开发发令,把将官们分成左右两列,几员大将还不愿意听从周处的,在赵牧的怒视下才勉强听从了调度,更加坚定了周处先调教众将再出兵的想法。

    “诸位,本将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统兵。”周处说谎说得脸不红心不跳,一个赵牧的亲信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难怪自家主公会委以重任,将领们还没从周处的话中缓过来时候,周处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但是本将的用兵和诸位截然不同,今日就让诸位先熟悉本将的用兵之法吧,都随我来吧。”周处大袖一挥,走出了营帐,将领们无论是已经相信了周处的,还是仍然怀疑的,都跟着走出了营帐,想看周处要做什么。

    周处带着将领们一直到了练兵场,行军时候的练兵场很简陋,在一片开阔地上架上一个鼓台就算是练兵场了,毕竟随时可能转移,不值得在花费功夫简一个练兵场。

    “三鼓冲锋,鸣金收兵,九国共知,也极容易被针对,我军鸣金收兵,敌军听闻鸣金声,可以趁势发起冲锋,所以本将习惯疾鼓冲锋,缓鼓撤军,诸将就按本将之前在营帐中所分的两列,各成一队演练一次。”周处在鼓台上不疾不徐的说道。

    这番话出口,台下的将领嘘声一片,几个相信了周处的大将都不以为然。冲锋和收兵都不是主帅一时兴起决定的,而是有战况决定的,无论是擂鼓还是鸣金都只是起到一个统一的作用,会冲锋还是撤退,完全可以根据战况做出判断,己方能,敌方也能,所以敌军该追击的不会因为鸣金换成缓鼓就不追击,何况无论换成什么方式早晚都会被人知道,总不可能每次出兵都换一次信号,次数多了怕是连自己人都不知道什么信号是冲锋,什么信号是收兵了,周处说出这种话,明显在率兵打仗上是一个门外汉。

    “列队。”周处不理会嘘声,开始发布命令。

    将领们带着对周处的不满,站成了两队,队伍松松垮垮,都没有把周处当成一回事。

    周处冷笑了一下,他也知道更换战场信号是画蛇添足,不过是为了找过由头敲打一下不服他的将领,拿起鼓锤,在大鼓上敲出一阵急促的鼓声。

    鼓声起,按周处所说,两列队伍应该冲锋。但是将领们都一动不动,大多数都在议论纷纷,还有的打着哈欠抱着手等着看笑话。

    周处见状停止了擂鼓,说道:“解释不明,交代不清,是我的过错。我先给诸将演示一次。”

    “这是疾鼓,需要冲锋。”周处敲出一阵急促的鼓声。

    “这是缓鼓,需要撤离战场。”周处又敲出一阵缓慢的鼓声。

    “诸将现在都清楚号令了,那就听我的号令行事。”说着周处敲出了缓慢的鼓声。

    将领们还是不动,有几个见周处不敢把他们怎么样的大将好放声大笑起来。

    “解释不明,交代不清,是我的过错。既然交代清楚而不听令,就是队长和士兵的过错了。”周处丢下了鼓锤,浑身开始散发杀气,走到将领们跟前肃然开口。

    “来人,把两个队长拖下去斩了!”

    两列队伍的队长,一人是赵牧的心腹大将,一人是赵王派出的监军,列在一旁的执行兵都不敢动,看向了赵牧。

    “周兄。想来是大家习惯了以前的号令,暂时还不适应新的号令,不如周兄在操练一次。”赵牧走到周处面前轻声劝到,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将领们也听到。

    两个队长都位高权重,赵牧相信周处是有意而为,是为了在将领中立威,主将没有威信命令就不会得到彻底的执行,对战局是很不利的因素,所以赵牧也很配合周处。

    “赵兄授我兵符只是玩笑吗?那恕周末无力统兵,赵兄收回兵符吧。”周处正色道。

    赵牧神色一变,如果承认把兵符当做儿戏,连自己的威信都会受到打击。十万大军中他的亲兵只有两成,还有五千已经阵亡,威信受损的话根本驾驭不住这支大军。这时候弃用周处,难保周处不会投奔晋国,那周处的战略也就不能再用,否则会被针对,对着周处抱拳,“是我莽撞了,一切当凭周兄决定,执法营再有抗命,诛三族。”

    最后一句赵牧是对执法营说的。

    “把两个队长拖下去斩了!”周处提高了声调再次下令。

    执法营也不敢在含糊,上前就架住了两个大将,两员大将骂骂咧咧的命令自己的亲兵拿下周处,几十名士兵从微观的人群中走出,拔出佩剑准备拿下周处。

    “近卫!”赵牧一声令下,他的近卫军鱼贯而出,团团围住众人。

    “抗命者,叛国论处!”等近卫控制住局面后,赵牧再一次开口,被围住的士兵都丢下了手中的武器,蹲在地上投降。

    他们敢反抗周处,但是不敢反抗赵牧,赵牧是皇室,违抗赵牧连他们在赵国的家人都会受到牵连,叛国罪更是诛九族,连坐十里的重罪。

    两个队长被斩后,周处再一次操练将领,这一次没人再敢抗命,进退有度,气势汹汹。演练了半个时辰后,周处下令各营造饭,准备出发。

    大将们现在也看出找出操练是假,立威是真,甚至是从大帐把将领们分成两队就开始谋划,知道将领们肯定会违抗自己的命令,选的两个队长一人是监军,一人是赵牧心腹,前者亲兵只有几十,后者的亲兵自有赵牧弹压。杀这两人即可以立威,又不至于引起军变,对周处都开始信服,既是因为周处表现出了智计和果断,更因为赵牧舍得斩杀自己的心腹,必然是周处拿出了确实可行的战法。

第六十一章 你好啊姬商() 
出兵之前周处把几个可能抗命的将领都安排在了中军方便控制,前往襄陵的两万先锋更是由赵牧的心腹统帅,确保不会出问题,他和赵牧带着中军也压进了襄陵,大军没有丝毫停顿,两日就走了一半的路程,似乎真的放弃了上党准备攻取襄陵。

    不止晋国人,连赵国人都相信了赵牧是要放弃上党换取襄陵,上党和襄陵都是战略重地,互换一下赵国算不上吃亏,至于致使太子被擒,换做是别的大将或许不敢这么做,可赵牧不一样,这一任的赵王是赵牧的太爷爷一辈,随时都有驾鹤西去的可能,说不定要晋国擒拿太子正是赵牧的目的。

    两仪山脉,坐落在赵、晋、秦三国交界出,山脉的另一侧就是蛮人领土,也是周处从正阳派传送出后到的山脉,周处和七万五千赵军驻扎在两仪山脉的一处拗口中,他们在此已经停留了两日,在邯郸时在欣殷给他的包裹里发现了一个玉简,玉简里是两仪山脉的详细地图,这份地图也是这次作战最大的倚仗!两仪山脉中一条捷径直达晋阳城下!而这拗口就是入口!

    深夜,一个穿着夜行衣的斥候手持令牌,一路畅通无阻的进入了中军大帐,大帐中周处和众将皆是一身轻甲,彻夜未眠。

    “晋阳派兵增援襄陵,约五万。”斥候大口大口的喘息着。

    周处示意斥候下去休息,再满脸笑意的看向一干将领,就在斥候回报前,大帐中还在争论如果晋阳守军不动该怎么办,甚至有几员老资格的大将直言周处误国,如果太子被擒,赵牧再被内外夹击,一定杀他祭旗,那几员大将被看的面露羞愧,周处才开口发令。

    “舍弃辎重,重甲,轻军开拔。”

    又过了十天,大批的轻甲赵军出现在晋阳周围安营扎寨,营地延绵不绝,至少可供二十万大军使用,同时围攻襄陵的赵军也神不知鬼不觉的消失,更有一个消息流传开来,说是姬商在蜃界中立下大功,窜通赵国密谋在晋阳杀死晋王,好取而代之。

    姬商得知时候勃然大怒,即使晋王死在晋阳,王位也未必轮到他,这明显是栽赃嫁祸,可他上党是前往晋阳的必经之路,也正是他禀告晋王赵牧十万大军都在上党以南活动,晋王才放心派遣近卫军增援襄陵,偏偏现在赵军越过上党包围了晋阳,他浑身是嘴都说不清楚,最终只得亲自率十万大军回援。

    姬商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围攻上党的晋军也就二十万,多日苦战已经战损不少,此时他带走生力军,只要赵军再增援上党,内外夹击剩余晋军就是瓮中之鳖,他甚至能预料到自己刚到晋阳就会有赵军增援上党。可是他没有别的办法,不回援晋阳,即使晋王毫发无损,他也会被其他皇子攻击排挤,而如果他全军回援,会被上党赵军追击不说,还会被攻击窜通赵牧,故意解除上党之围。

    “赵军能突然出现在晋阳,一定有能人异士指点,让我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