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冲天斗神-第5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配给士卒。越人孩童则要看体质和聪慧程度,被集中管理接受二次教育。总之,越人与楚人之间融合进程已经开始。按照公爷的命令,这些越人将在未来的时间慢慢转化为真正的楚人。

    沅县的设置,对于周边越人就是一种灾难。

    既然是设立了县治,那么对于周边地区的清理也就很是必要。玄火军对于这种训练作战已经拥有极其丰富的经验,也形成了一整套体系。山林村寨里的越人根本无法抵抗,没有多少威胁。几仗下来,玄火军的伤亡十分轻微,只有百人不到的样子,却足足清理了三十多个越人村寨,缴获大量物资不说,又俘虏了近数万的人口。

    不过,在战斗胜利之后,玄火军高层却从中察觉出一些蛛丝马迹。种种迹象显示,南越蛮夷正在酝酿着一场北侵安州的准备。不然,沅县周边的村寨里,不会囤积那么多粮草。想想也是,杨天鸿主政安州一来,越人蛮夷一直是被玄火军压着打,就连奠边这种大城市也丢了。越人蛮夷要是没有仇恨和报复之心,那才真正是奇怪了。

    杨遂猜测,越人满足会来报复的期间偏差,应该不会超过一个月。

    越人不是傻瓜,应该也探听到了自家公爷北上历州的事情。想来,自家公爷不在安州,威胁性和玄火军实力也就不是那么强大。然而,安州的局面已经定下来,无论杨天鸿在还是不在,节度使府和玄火军都会一丝不苟认真执行杨天鸿制订的计划。毕竟,这里是杨天鸿的大后方。也是最为稳定的后勤供应基地。

    沅县以北,就是平州的范围。目前,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处处都有工程在施工,这个时候如果越人蛮夷杀进去,必然会造成毁灭姓的破坏。如此一来,平州的守军能选的只剩下主动出击一项。

    大量军队从季平和平州方向源源不断开来,在沅县集结。

    滔滔不绝的江水是一道天堑,可是也要看双方实力到底怎么样。目前,安州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水军,杨通手上也没有战船,只是用着数百艘海船拼命训练。很公平,越人蛮夷也没有船队,双方的实力对比十分的接近。这样一来,江水也就不能当做一道天堑来看待。在没有水军的情况下,河流其实对于防守的一方其实应该说是一个破绽,只要敌军愿意绕路就能渡江展开袭击,而且还是那种防不胜防的偷袭。

    杨天鸿一直在大力发展水军,可是越族进犯却不给他以机会。因此,江水河流这些天险暂时无法利用上。

    尽管自家公爷不在安州,玄火军团参谋本部却在短时间内拿出了一套经过反复修改的作战计划,同时也把副本送往了历州,请求杨天鸿审验之后决定是否实施。计划目的直截了当,玄火军团必须主动出击攻打南越蛮夷,战斗目标定为越人首都河内。这一仗,必须把越人蛮夷势力重创,然后抢夺河内的资源和人口,用来恢复平州以及另外一个新建州府的元气。另外,也要通过此战,与南方更远的天竺国之间打出一片必要的缓冲地。

    现在,整个沅县的工程运作,都是仿照以前的季平,把这里当做要塞使用。玄火军团的辅兵部队也已经开通了一条道路,尽管它修建得不是那么平整,甚至因为时间匆忙显得有些简陋。不过,这条道路倒是将沅县和平州州府那边连接了起来,必要的战争物资正在来回的运输。

    这里,就是玄火军团南下的攻击矛头所在。辅兵会从沅县那缴获的粮食和俘虏源源不断送回去,又会从平州和季平那边带着兵器、补给、箭矢等军用物资来到沅县。那条临时修建起来的道路跨越了两条水道,期间又穿越大概八十多里左右的森林地带。它现在成为了一条非常重要的交通线,有足足一个团的战兵从安州调过来,分段守护着公路。

    是的,一个团。

    这是玄火军团的最新建制。

    另外一个世界也有军、师、旅、团的军事建制。说起来,这种建制并非是源自西方世界,而是上古时代的东方世界就已经早早出现。那个时候,天子麾下有六军,每军一万两千五百人。军下有师,师下有旅,以此类推。

    按照杨天鸿在玄火军团内部发布的建制,目前已经设立了十个新编师团,每师定员两万。如此一来,就是二十万人。

    这仅仅只是第一等配置的战斗力量,也是整个玄火军团之内最为精锐的力量。以下,还有另外十个地方守备师团。同样也是二十万人。按照杨天鸿的计划,这些人就是一等师团的补充力量。新兵离开训练营后,首先被充入守备师团接受战斗训练,然后酌情进入不同的单位,充实战斗力。

    沅县这边的缴获的粮食,每天都在被征调的马车不分昼夜地送回去,虽然没有任何布告之类的宣告出征获得胜利,可是源源不断运回的粮食已经说明一切。平州那边也已经成了欢乐的海洋,他们在赞美军队的善战,心喜缴获了大量的粮食。

    这种说法可能有点虚幻或者夸张,不过源源不断被送回的粮食很是鼓舞了平州军民的士气,再加上以工代赈的法子,也给移居平州的灾民更多的钱粮。军队在战乱期间尽到了保护地方的责任,一种凝聚力正在安州缓缓升华。

    粮食也是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更重要的是,清灵玉液就需要粮食才能酿造。从南越蛮夷手中大量缴获,也就变相等同于缴获钱财。

    留在安州负责民政的刺史曹辉已经不再相信什么楚国朝廷。他现在变成了杨天鸿的铁杆拥护者,亲自在民间大肆鼓吹杨天鸿的贤明,还派出无数人传唱平州和安州的平稳和安全,统统都是杨天鸿的功劳。如此一来,民间百姓也是很认同新设立的平州能够有现在的局面,确实是因为杨天鸿的努力。

    说起来,安州确实是因为越人入侵才造成了动荡。并且,安州归入楚国领土的时间也不长,这边的百姓都是移民,实在是对于朝廷没什么归属感。要不是有杨天鸿领军南下,灭杀蛮夷,活人无数,安州早就完了。如此一来,杨天鸿在安州民间的威望越来越高,即便是他现在远在历州,安州百姓心中也被植入了对杨天鸿的信任和崇拜感。

    沅县南面的战事已经全面铺开。

    杨遂麾下的部队已经连续攻击建立在周围山上的越人村寨近两个月。

    杨华是玄火军团新编第七师统领,正率领着两万玄火军官兵部队四处攻掠。

    另外,曹辉也从安州民政学堂派出了一批刚刚通过考核的官员进入沅县,稳定当地民众。从平州开过来的八千名工程辅兵,以及俘虏的两万越族蛮夷,正在不断加固着沅县城墙。

    诸多的事情分工有序,有顺利的,自然也就有着不顺利的。

    越人蛮夷进攻平州的迹象已经非常明显。他们在距离沅县六十多里之外的山岭上,提前修建了一座粮仓。若不是玄火军斥候眼线敏锐,恐怕还难以发现这里。越人在这里派驻了足足一万的守军。除了兵力雄厚,这座粮仓还是建立在半山腰之上,地形是易守难攻的类型。杨遂得知消息,率军到达后,一看地形立刻心里犯苦————山岭的树木并不是太多,但是巨石林立。为了便于运输,越族蛮夷也只开出了一条狭隘的道路,连接到了半山腰的粮仓。

    这里的位置非常隐蔽。正常情况下,真的很难被发现。想来,越人当中也有不乏军事眼光的人。能够提前在这里秘密储备军粮,也算是从侧面袭扰沅县的一种方式。

    杨遂本来的作战计划,是趁其不备强攻占去,可是这里的越人蛮夷守军与之前被歼灭的越人百姓完全不同。粮仓的守军发现山下有玄火军来袭的时候,只是稍微慌乱了一下,就开始全面戒备。从那姿态看去,这些越人蛮夷显然要比普通越人村寨的防卫者精锐许多,也更加像是专业化的越族军人。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奇怪。杨遂记得早些时候自家公爷就说过:人类总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越人虽是蛮夷,却也懂得向着比自己更加强大对手学习的道理。安州攻防战来来往往打了好几年,玄火军团对于越人居住区的一再压缩,攻占奠边,杀人无数……越人蛮王面对这种情况要是还能坐得住,那才真是怪了。想来,越人蛮夷也是针对玄火军的状况,进行过专门训练。现在,也从其它途径得到了支援。

    杨遂安排的第一次强攻,只是攻到距离半山腰的粮仓外围大约三百步位置,就被铺天盖地的滚石逼了下来。越人蛮夷占据着有利地形,这个时代也没有迫击炮之类的神器,杨遂看到一次强攻不成,于是又很快组织了第二次。然而,这一次依然是被密密麻麻滚石的造成极大的伤亡,根本无法攻得上去。

    眼见强攻不成,杨遂只能想方设法地想将越族守军诱出来歼灭。可是无论怎么做,越人派驻在粮仓里的守军就是固守不动。杨遂很是无可奈何,战事也就这么僵持了下来。

    区区越人,竟然让先锋部队受到如此之大的损失。杨遂觉得丢了脸面,哪怕是僵持阶段,也羞于向平州那边请求援军。可是,损失了近千人手却一无所获,又无法引诱敌军下来,眼见战事已经陷入僵持的杨遂,却是一时间有点骑虎难下。

    正在杨遂因为心里尴尬又着急,因而导致思维陷入混乱的时候,行军司马提出了一个建议————应该派出斥候,仔细查看这座山林的其它地方,有没有可以上山的道路?

    杨遂听后,觉得很有道理。

    接下来的时间,玄火军斥候很快找到了通往后山的一条崎岖小道。按照描述那条小道其实并不好走,后山依然是山石林立的环境,小道的宽度也只有两米不到。沿途,越人蛮夷也设下了好几道关卡。想要从这个方向突入进去,真的是困难重重。

    逐渐恢复冷静的杨遂一咬牙,下令:“先迂回一支精兵过去后山,正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