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冲天斗神-第4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狄身体强健,用不了多久就能恢复。到时候,没有舌头一样能够拿起镐头挖矿,没有眼睛一样能够扛起筐子搬运矿石。

    杨悍嗓门很大,掺杂了灵能的咆哮声如雷。周围的楚军士卒听到了自家将官的吼叫声,习惯成自然地又跟着嘶吼出声:“杀!杀!杀!”

    多达数千久经战阵地血性汉子,他们齐齐吼出的喊“杀”声,惊动了被安抚在一旁的无主战马,一阵阵马啸声也渗合进来凑热闹。立时,那种肃杀之气大盛,草原一片没有方向感土地,煞是撩人心神。戎狄战俘终于在这种气氛下重新安份下来,惊措无助地看着浑身杀气,犹如一尊巨神般的杨悍。

    在震慑一番后,杨悍毫不费劲地把那些领头作乱的戎狄战俘押了出来,自成一堆,严密监视。其余的戎狄在这种血腥残忍的做法面前纷纷没了声音。战场上的勇士自然不会怕死。可是这世上最难受的事情,就是生不如死。想想也是,既然被抓,日后发作奴隶,也是胜利者的权力。总好过白白没了舌头、眼睛、鼻子……到头来,弄得自己人不人,鬼不鬼。也还吃了更多的皮肉之苦。

    不是说楚人知识礼仪,待人谦和,最是善良吗?可是现在看看这些环伺周围楚军,根本就是一头头身披钢甲的野兽。

    杨悍的凶猛,把包括官勇和李广丰在内的所有幽州将官都看得眼睛发直。而那些被牢牢看管在营地里的戎狄战俘则是连咽咽口水的动静都不敢发出来,更不要说是再吭一声。

    话说,战场上杀的人再多都不会让人感觉可怕,因为那时都是处于精神兴奋状态,再则是互相搏杀至死,谁都觉得正常。现在,他们看到杨天鸿仅仅只是一声令下,麾下士卒便毫不犹豫纷纷响应,二话不说遵循了主将的命令……惊讶于这股军队服从命令之坚决,残杀俘虏之利索,竟是看得由内往外直冒出寒气。

    一人狠不可怕。

    因为他再怎么发狠都能力有限。

    但是如果一支军队发狠,那所爆发出来的能量将能震动一方。

    如果是一个国家发狠,那么世界将在因为他的狠辣而心惊不已。他轻轻的一跺脚,世界都会感到震动,浑身害怕得发抖。其实,从上古时代起,汉民族从不缺少狠人,而是缺少会驾驭狠人的上位者。这才导致远古汉国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分崩离析,变成了现在的秦国、齐国、楚国、韩国、燕国、赵国和魏国。

    官勇看得两眼放光,李广丰也是心有戚戚然。他们算是明白了,杨天鸿此举一来是震慑戎狄战俘,二来也是在作态给自己看。然而,无论官勇还是李广丰,都很羡慕杨天鸿能够拥有这么一支虎狼之师。没有一个武将会不希望自己所指挥的是一直历经百战的军队,特别是这支军队的服从性是如此之高,简直可以让想建功立业的武将羡慕到几乎发狂。

    幽州就是需要这样的军队,才能抵抗戎狄外侮。

    当下,官勇不由得连声赞道:“骠骑将军所练之军,真乃虎狼也。”

    杨天鸿笑了笑,神情傲然地看着远处被黑暗笼罩的草原。

    类似的话,他已经听得太多了。

    此战,白羊部族应该是彻底完了。

    除了三万戎狄战俘,杨天鸿最大的收获,就是从草原上掳掠而来的百万牛羊。连续几个月的袭扰,分出去的数千名骑兵,也给历州带回了无比丰厚的战利品。至少,在历州和安州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耕地所需的牲畜是够了。节省下来的人力,也可以投入到其它方面。

    至于草原,那里现在就是一块荒芜的绝地。

    烈阳阵法的功效绝对不会假。如果没有发现,也无法根除华俊埋在地下的那些萨满尸体,历州骑兵沿途袭扰过的所有游牧营地,根本不可能恢复原来水草丰美的样子。说起来,此计之毒辣,远远超乎想象。杨天鸿要的就是这样:他要让戎狄无水可喝,牛羊无草料可以喂养。只要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楚国边境与戎狄之间就会出现足够的战略缓冲地带。修士对于俗世战争一向没有插手干涉的概念,也没人会像杨天鸿这样身后有着足足一个宗派的强大支援。无论大单于吐谷浑还是杨天鸿想要领军越过这片广袤的荒芜地带,都要带上足够的补给物资。然而,天底下还有什么能比乾坤袋更好的容器?

    萨满也有乾坤袋。可是比起中原地带的修士,草原上的戎狄萨满数量实在太少。而且,戎狄萨满在对待世俗的概念上,与中原修士都是一样的。这也就决定了吐谷浑单于就算是再天资聪颖,也绝对没有杨天鸿这般雄厚的物质基础。

    说起来,要不是此前为归元宗立下了诸多功劳,也亲手改变了归元宗的强大之路,杨天鸿也不可能得到来自宗门的绝对支持。世上的事情都是前后之间充满了联系。若是没有前因,又哪里会有什么后果?

    ……

    太乙宫。

    豪华的宫殿充满了令人赞叹的庄严和美感,数十米高的柱子全部都是质地上乘大大理石构成。大殿上,铺满了洁白细腻的汉白玉,其中有着用天然纹理拼合出来,长达五十多米的一道精巧龙纹。周围的幔帐全部都是昂贵的顶级丝绸。这些绸缎都是白色,按照惯例,三个月必须更换一次,使得整个大殿看起来清洁华贵,不会沾染上灰尘。不过,这些幔帐从来不会浆洗回收,而是用作一次性物品抛弃。

    丝绸虽贵,这点花销却也不被财大气粗的太乙宫放在眼里。毕竟,金钱乃是在世俗间管用,对于修士,根本就是毫无意义的破铜烂铁。

    如此华贵的宫殿,并非太乙宫的主殿,仅仅一处偏殿罢了。

    天色尚未放亮,冯原就早早等候在大殿之外。说起来,太乙宫身为修炼世界实力首屈一指的超级宗派,还是多少有些理由。太乙宫上上下下身份不等的修士们,仍然遵守着上古时期开宗祖师遗留至今的所有规矩。比如各殿弟子见了殿主应该如何行礼,外门弟子遇到内门弟子的时候应该提前把道路让开,以及男女双修情况下品级高的弟子要比品级低的弟子优先等等……总之,太乙宫里的规矩很是繁杂,新晋外门弟子拜入太乙门下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学习如何修炼,而是拿着师傅递过来的《太乙总规》死记硬背。直到把这本多达数万字,大小条例近千的册子一字不漏全部记下,在师尊面前背诵出来以后,才能谈得上真正进入太乙宫,开始修炼仙家妙法。

    冯原很不喜欢这些条条框框。可是没办法,千万年来,太乙宫内制度森严,很大程度上,太乙宫之所以能够存在至今,就是依靠严格的规定和条例。虽说冯原身为太乙宫总管,却也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免俗。就比如现在,虽说大殿开放时间未定,自己却要早早守候在这里,等待着大殿主人出现。

    叔孙无机是太乙宫的副宫主。说起来,这种显赫的头衔,在太乙宫里总共有五个人。除了修为高深的宫主本人,接下来的太乙宫修士就是叔孙无机等五名副宫主最为强大。当然,这种说啊并非毫无根据。叔孙无机早已迈进了分神的门槛,甚至超越了分神中阶,也就是第五等级的关口。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不同,修士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刚刚拜入山门的外门弟子什么都不懂。他们虽然拥有天赋,却实在是过于年轻。在心性没有完全稳定下来以前,修炼对于年轻人来说无疑就是一种煎熬。可是进入了筑基,对于修炼的兴趣也就变得越发浓厚起来。这种稳固的情绪往往会伴随修士一生。也有些修士天性跳脱,他们不把静坐冥想当做是唯一的修炼之法。这一类修士就是修炼世界的活跃人物,就像是俗世之间的商人。

    叔孙无机身为太乙宫副宫主,强大的修为当然是显赫身份必不可少的衬托。冯原记得,叔孙副宫主早在一百二十年就开始闭关。那个时候,叔孙无机的修为已经到了分神第六层。

    今天,是叔孙无机出关的日子。当然,出关闭关这种事情其实没有固定时间的约束。早在三天前,大殿仆人几发出信息,说是得到了叔孙无机的神识感应,约定今天这个时候出关。(。)

第三百三六节 排场() 
冯原对此很是有些腹诽。︽,

    出关就出关吧,偏偏要搞出那么大的阵仗。好吧!就算你是太乙宫的副宫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用不着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倒不是冯原藐视上位者,而是觉得,太乙宫现在的修炼风气已经不像从前刚刚开始建立宗派时候那么淳朴。冯原看过门派内部的典籍,知道上古时候祖师建立太乙宫的时候,修士之间的关系很是融洽,根本不像现在这样喜欢在私底下比拼各人师傅的能力。因为规矩太多,太乙宫门人弟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也变得开始对上位者阿谀奉承。当然,拍马屁这种行为在任何地方都能见到,修炼世界也不能免俗。可是,太乙宫内部拍马溜须之事实在太多,很多身据高位的人,其实根本没有统御所在部门的能力。按照冯原的看法,各殿殿主是撑起整个太乙宫的中坚,能够成为殿主的人,除了德行兼备,还要具有极其深厚的修为实力。可是现在,好几位殿主都是靠着嘴皮子吹牛奉承的功夫得到现在的位子。若是论起真正的修为,恐怕根本不如其他职位低微的门人。

    对于这些事情,冯原也对宫主提起过。然而,太乙宫内光是负责总管之人,就多达二十几个。说起来,这种事情也是太乙宫仿照俗世的一种体现。总管其实不是什么都管,而是各人负责一块。比如冯原就只是负责日常食品采购项目。其余的总管,有的负责宫内卫生,有的负责炼丹事宜,还有的负责后山药园管理等等。

    叔孙无机出关是一件大事。很多高级修士早早就等候在大殿外面。冯原看着密密麻麻的人群,心里不禁苦笑着连连摇头。原本以为,叔孙无机出关以后,宫内的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