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冲天斗神-第2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修士也是人,也会生病。

    元昌能是归元宗紫炉殿弟子。与其它分殿不同。紫炉殿弟子并非全为筑基修士。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炼气士。

    锻体丹是宗门之中耗用量最大的初级丹药。炼制起来很是容易。各大门派也把锻体丹当做训练炼丹师的入门之法。即便是在太乙宫,也有相当数量的炼气级别丹师。他们享受着等同于筑基修士的待遇,每天工作就是炼制锻体丹。

    只有筑基修士才能炼制元气丹。这已经成为修炼世界共同的基本概念。

    元昌能最初并不愿意下山。不仅是他,另外九名同为紫炉殿的炼丹学徒,都是这样的想法。他们很抗拒,甚至产生了极其强烈的抵触心理。若不是殿主张硕和宗主钟元宇严令要求,迫不得已,恐怕这些炼丹学徒已经闹将起来。

    留在山上的好处很多。最重要的两条。一是能够按月领取丹药,二是可以得到更多的炼丹机会。对于提升自己的实力境界,大有裨益。

    元昌能进入归元宗的时间比杨天鸿早得多。论资排辈下来,下山的十名炼丹学徒虽然都是炼气士,在杨天鸿面前却也排的上师兄辈分。人就是这样,有了资格,自然会对后辈人员产生轻视心理。何况,杨天鸿虽然对归元宗屡次立下功劳,却没有惠及紫炉殿太多。此番下山,也是因为此人的缘故。再加上其中无人调和,炼丹房这边的矛盾,自然也就不像烈火殿首徒张焱主持的铸造局那边容易解决。

    所有这些。都是几个月前发生的事情。

    元昌能花了半个时辰呼吸吐纳,在体内运转功法。收功之时,天色已经完全放亮,空气清新,深深呼吸一口,令人心情舒畅。

    与铸造局那边一样,每个炼丹学徒都有自己的房间。元昌能穿好衣服,走进屋子,木桌上已经摆好了早餐。

    面条是现做的。厨师手艺不错,拉面根根都是一般粗细长短。猪肉臊子浇头味道浓郁。汤面上浮泛着闪亮油花。油辣椒蒜泥姜汁香菜韭菜花……林林总总各种调料摆了满满一盘子,所用器具都是上乘。放多放少全凭各人喜好。

    至于那碗汤,也是熬煮了好几个时辰的老母鸡。鲜美浓郁,元昌能尝了一下,忍不住端起碗来又连喝了几口。

    昨天的早餐是肉汤拌饭。虽然普通,下饭的小菜却做得精细。那是把茄子用鸡汤熬煮之后切丝晒干,过油炸制凉拌的佐菜。

    前天则是龙眼包子配白粥。式样虽然普通,包子馅却极为讲究。猪肉鸡肉鹿肉剁得极细,和上肉汤拌成馅泥。元昌能见过做包子的厨师。他一直不明白,体重二百多斤的胖子,简直比猪还壮,为什么短粗的手指竟然如此灵活,能够飞快捏出龙眼大小的包子?要知道,那包子的大小,其实也就跟胖厨师的指头差不多。

    仅仅只是早餐一项,每个炼丹师的日常耗用就不会低于五两银子。

    拜入归元宗以前,元昌能也是平民。苦日子过得久了,对于油盐酱醋茶,他记忆犹新。

    诸位炼丹学徒虽然对下山一事颇有怨言,可是对于杨天鸿这个同门师弟,倒也无人指责。

    他在为人处事方面很有一套,生活方面安排的极为精细,即便是在山上,炼丹学徒们也享受不到如此规格。何况,每过一段时间,杨天鸿都会过来嘘寒问暖,询问有什么需要。这种热情款待,使得炼丹学徒们有些不好意思,也就逐渐淡了最初的埋怨和怒意。

    吃完早餐,便是一盅茶。茶叶也是上好的雨前毛尖,市面上要卖到五十多两银子。

    神清气爽的元昌能迈着方步,走进了自己的炼丹房。

    炼丹炉是铸造局那边特别打造,与归元宗山上的式样完全相同。至于引火控火方式,这是每一个炼丹学徒在山上必须修习的基础之法。若是连这点都无法做到,也就谈不上什么炼丹,甚至连身为学徒的资格也没有。

    &nbs

    p; 摆在屋角的药材很多。寒薇草黄阳果白絮花……除了这些低品级药草,其中也不乏飞卢野菊姜红草之类的四品以上高阶材料。

    拿起一支白絮花,元昌能只觉得很是感慨。

    分配炼丹房的时候。包括自己在内,所有炼丹学徒都被如此海量的炼丹材料惊得当场呆住。

    在归元宗山上的时候,按照惯例。每人每月可以得到三次炼制机会。每次所得的制药材料为两份。如此一来,每人每月可以炼制六次。

    炼丹这种事情。就跟另外一个世界的工人培训没什么区别。炼丹师分级制度,相当于初级工到高级熟练工匠的划分。工人若是想要提升技艺,当然需要大量反复的练习。除此之外,不可能有更好的办法。那种直接把思维记忆通过计算机灌输在人类大脑里的做法,只有在科幻里才会出现。在这里,自然更不可能。

    能够被选中成为炼丹学徒的人,都很精明。他们都很清楚自己的强弱长短。当时之所以对下山抱有怨言,就是因为觉得下山以后不会得到与山上同样的待遇。也没有那么多的材料可供自己练习。

    元昌能牢记着杨天鸿当时说过的每一个字。

    “诸位师兄,这里的药材请随意取用。每人每天可以得到五份锻体丹材料。当然,这里的药材品质要略差一些,方剂搭配比重也与常用丹方有所区别。此外,这里有一本炼丹之法,诸位师兄可以参考一二。每日所得成品锻体丹,诸位师兄可以自己留用一粒,其余成丹尽数上缴宗门。当然,奖惩制度我也在此一并公布。若是诸位师兄炼制成丹数量明显增加,那么每天配发的药材数量也会对应增加。从十份至二十份不等。品质也要比现在的高一些。总之,具体细则都在这本小册子里,每个人的炼丹成绩也会记录在案。师弟我在此祝愿各位师兄丹法大成。早日筑基。”

    每天五份材料是什么概念?

    这差不多是归元宗紫炉殿一个月的正常训练量。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元昌能和另外九名炼丹学徒彻底震惊,当场被骇的说不出话来。

    非但如此,每人每天还可以从成丹里留出一颗为自己所用。

    要知道,即便是在归元宗山上,炼丹学徒每月配发的锻体丹,也不过是三颗而已。虽然数量超过普通外门弟子的每月一颗,却也不够日常修炼消耗所用。

    当时,十名炼丹学徒就变得情绪高涨。只不过。激动和亢奋仅仅持续了几秒钟,众人思维就变得平静。

    “杨师弟。你该不会是夸大其词吧?每人每天留用一颗,一个月下来就是三十颗。这。这,这种事情,师尊会同意吗?”

    杨天鸿当时的回答很是认真:“这里的所有事务均由我来管理。相关事宜已经在宗门备案,殿主和宗主都很清楚。诸位师兄还请放心,此事绝非虚言。若是师兄不信,也可以亲自向师尊求证。”

    说着,杨天鸿拿出了一面玄铁令牌。上面刻着四个大字“宗主亲临”。

    这是归元宗主持有的信物,意味着持有人拥有相当于宗主的权力。这面令牌上带有归元宗独门禁制,绝对无法作假。

    “当然,师兄们不能只看到好处。若是炼丹一再失败,耗费材料过多,那么每天留用的丹药一事自然也就无从谈起。而且,留用丹药必须经过所有师兄共同评定,从每人每天炼制丹药之中,选择品质最差的一颗留做己用。”

    对于这项规定,元昌能和所有炼丹学徒都没有异议。

    只要是人,都有私心。谁都想要把最好的东西留给自己。炼丹品质有好有坏,优劣不等。自己留下品质最差的丹药,倒也无可厚非。毕竟,炼丹耗材器具住所等等,全部都是杨天鸿一人提供。炼丹学徒们虽然不明白其中究竟,却也知道这些基础运作与归元宗脱不了关系。这相当于用别人的钱财物质给自己增加修为。因此,必须每一炉丹都要竭心尽力。否则,吃亏的还是自己。

    元昌能对杨天鸿这个小师弟极有好感。因为他不仅会做人做事,还喜欢讲故事。

    “不知道诸位师兄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老木匠,为财主盖了几十年的房子。他觉得自己日益苍老,想要结算工钱回家。财主为人很是厚道。就对老木匠提出要求,请他帮助自己最后建造一幢房屋。耗材当然还是财主负责,款式做工时间等等。均由老木匠自行决定。老木匠对此倒也没有异议,只是忙着回家。做工也就变得粗糙,心不在焉。等到房屋盖好,无论质量还是精巧程度,都远远不及他此前所做,甚至可以说是极差。”

    当时,杨天鸿故意卖了个关子:“诸位师兄能不能猜到这个故事的结局?”

    有人说结局是财主很是恼怒,把老木匠结结实实胖揍了一顿。

    有人说结局是财主扣下了老木匠所有的钱,以此用作赔偿。

    元昌能联想自身。说是财主还算怜悯,看在以往的情分上,只能自认晦气,放老木匠离开。

    杨天鸿给出的答案,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财主给了老木匠一把钥匙,说这幢房子是他送给老木匠的礼物。当然,多年下来的工钱另外结算。原本想着以老木匠的诚实和手艺,房子造出来一定是精美无比。谁能想到老木匠竟然如此对待……说完,财主叹息着转身离开。留下被惊呆的老木匠一个人站在那里,欲哭无泪望着自己随随便便盖起来的房屋。”

    当时。谁也没有注意到杨天鸿是什么时候离开。包括元昌能在内,所有炼丹学徒都陷入了沉思,都在思考这个听起来简单。却蕴含着深深哲理的故事。

    &n

    bsp; 直到现在,元昌能仍然牢记着故事的每一个字。他很庆幸自己能够被选中,成为下山炼丹学徒中的一员。若非如此,自己恐怕仍然还在山上,按部就班老老实实一个月炼六次丹。非但技法不能得到提高,也享受不到如此优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