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3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几种能够对抗德军坦克的普通火炮,不过数量同样少得可怜,连配属给那三个步兵师的炮兵单位都不够,同时也缺乏相应的反坦克炮弹,军工厂现在的首要目标是完成爆破弹的指标,根本无暇去生产那种复杂又昂贵的反坦克弹药。

    德军坦克所引发的危机导致陆军开始疯狂的寻求生产简便的替代武器,于是各种奇思怪想的拍脑袋发明应运而生,其中最简单同时被认为最有效的一款武器就是粘性炸弹。

    所谓的粘性炸弹,就是一个装着1。25磅凝胶状硝酸甘油炸药的球形玻璃瓶。带着个木柄,延发时间5秒的摩擦引信,玻璃球外面还裹着一个涂满粘性胶水的布罩。外面再套上一层马口铁外壳。

    这种武器的作战原理是这样的,首先这东西是人力投掷的,份量又比较实在,所以想要命中目标,士兵必须接近到坦克足够近的距离内。

    如果在接近德国坦克时没有被坦克机枪打成筛子,那么这个幸运的家伙就可以卸掉炸弹外的铁壳,拉动发火绳点燃引信。随后抡圆了手臂把这颗大型手榴弹砸到坦克装甲板上。

    必须得卯足了劲头扔,否则一旦炸弹的玻璃球没有碎裂,这位幸运儿还得在五秒引信烧完前爬上坦克。随后用手也罢用工具也行,反正必须得砸碎那颗冥顽不灵的玻璃球,否则炸弹就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

    同时投掷时还必须注意手法,因为这东西外面涂的可是粘性大到让鸟鸟都绝望的粘鸟胶。一旦粘到自己的衣服上。除非在五秒内能把自己扒光,否则就只能眼看着那东西把自己炸成碎片。

    如果玻璃球成功的砸碎在坦克的装甲板上,玻璃球内的黏性硝酸甘油炸药就会像一滩鼻涕一般黏在坦克上,五秒钟之后引信发火,爆炸威力足可以炸穿二十五毫米厚的装甲板。

    炸弹的威力令人满意,但带来了一个小问题,那位幸运儿必须在五秒钟内完成上述复杂工作并且在手榴弹爆炸前蹿出十米以上,否则铁定会和坦克一起完蛋。不过。似乎英国官方对这个小问题选择性的无视了。

    于是,这种几乎和自杀炸弹差不了多少的反坦克武器被配发到了国民自卫军与陆军的手中。从这里可以看出英**方的窘迫已经到了何种地步。要知道在徐峻原来的世界,这东西可是被英军上下全面抵制的危险武器,二战都没结束就全部掩埋销毁了。

    除了粘性炸弹,国民自卫军还装备了英国版本的“莫洛托夫鸡尾酒”炸弹,一种白磷燃烧瓶,除了成份不同之外其余与芬兰产品完全相同,包括使用手册。

    使用“莫洛托夫鸡尾酒”的方法很简单,点着了扔向坦克发动机罩就行了,燃烧会引燃发动机泄漏的燃油,烧坏发动机电路,消耗氧气让发动机熄火,反正就是能让坦克停下来。一旦坦克中了招,英勇的自卫军士兵就可以对失去动力的德国坦克为所欲为了,如果对方没有帮手在一旁看热闹的话。

    还有一种“威力强大”的国民自卫军特属反坦克武器就是诺斯欧瓦发射器,一种滑膛炸药抛射器。它的主体是一根滑膛炮管,也就是普通的铁管,后面带着一个简易的炮闩,大约六点六英寸粗细,带着一个简易的杆状准星,一个上面凿了一串小洞的简易照门,最远射程达到一百八十米左右,炮弹可以是手榴弹也可以是英版“莫洛托夫鸡尾酒”,使用一个装着黑火药的纸药筒发射,引火则使用老式火枪用铜制火帽,实际上这就是一支放大了的老式燧发枪。从玩意儿里打出去的东西基本上都会漫天打滚,所以根本不能指望它的准确度,不过那些国民自卫军士兵却好像很喜欢这种发射器,常常拖着它到处演习,毕竟这是他们拥有的唯一重型火力了。

    国民自卫军还配发了一种最简易同时最强悍可以令所有德军都会闻之色变的终极反坦克大杀器,金属撬棍。

    使用方法是这样的,一名英勇的自卫军士兵手持撬棍埋伏在道旁,当洋洋得意的德军坦克开过身边时,英勇的自卫军战士手持撬棍飞身跳出,把撬棍塞进飞驰的坦克履带与负重轮之间,如果能塞进主动轮轮圈中间更佳。

    随后就是“咔嚓”一声,德国坦克履带崩断,主动轮卡死,发动机熄火,就地趴窝,英勇的自卫军战士仰天长啸,爬上坦克砸开舱盖大肆破坏。

    真实情况是否会与教材上相同,军方的解释是由于手头上没有德国坦克来试验,所以只能臆测,不过国民自卫军士兵似乎普遍相信了这种战术的实用价值。

    当徐峻获知这条“可怕”的情报之后不禁扼腕长叹,欧洲这个岛上的家伙们疯狗起来,亚洲那个岛上的家伙们还真的不够看。

第五十三章 纸扎的防线(三)() 
不列颠人脑洞大,日耳曼人思路广,纵观二战武器发展历史,你会发现两者其实都挺欢乐多的,全都非常非常喜欢乱攀科技树,虽然有时候会歪打正着搞出些成果,但是更多的时候则是搞出一堆奇葩,英国佬脑洞大开研究死光,德国佬脑袋进水研究飞碟,三百吨的坦克、十万吨的航母,科技树完全不知道给点歪到哪里去了。

    bf110就是一件日耳曼人脑洞开大后诞生的作品,从一开始就点歪了科技树的产物。战略战斗机。。。。航空驱逐舰。。。。真亏得德国航空科技局还能为其编出了个轰炸驱逐机的专用名词出来。不过无论是从其诞生所依据的战略理论还是战术定位乃至划定其用途和制定性能指标,整个计划从开始研发到诞生,全程高能,整个研发过程满屏都是各个航空公司设计师的吐槽:不知道、不清楚、不明白、不可能。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战是直接、暴力、粗糙和血腥的,两大交战集团都是在无数敌我飞行员摔得扁扁的尸体上摸索出了一堆实用性的空战战术和理论。随后在战后的短暂繁荣时期出现了一堆“军事理论家”和“战争技术科学家”,那个年代各种脑洞大爆发,一堆如同建立在高清晰3d脑补和科幻作品设定集基础上的空战理论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个个都号称有着“坚实”的“科学数据”为基础,随随便便就能引领整个空中力量发展的潮流。

    蹲在暗处磨爪子的德国人当然不愿意甘居人后。暗自发展的技术装备,训练人员、储备科技,同时也从未间断过战术和战略层面上的研究。他们拼命的吸收着那些“先进理念”,糟糕的是,鉴定这些理念究竟是精华还是糟粕的人,名叫戈林。

    德国人刻板的一根筋性格导致了,如果第一个节点点歪了,这群死心眼依然会顺着歪路奋勇前进,如果撞上南墙。他们会想尽办法在南墙上钻一个洞出来,如果全身钻不过去,那就切掉身体。不管是用爬的还是滚的,只要保证最终能够触到到终点就算完成了任务。

    所以历史上德国人哪怕把科技树点歪成了什么样,他基本上总能最终拿出一个至少看上去像是那么回事的成品来给你看。比如那个连名字都充满了逗逼气息的鼠式坦克,这群家伙在末日之前竟然还能搞出辆能开动的样车出来。。。。却不看看按照这东西的参数。等这东西开到诺曼底海滩的时候。怕是越南战争都已经打完了。

    纳粹德国的官僚们从不考虑过程,只要能够达到他们心里满意的结果,他们可以完全不计较其中会浪费多少人力和物力,走了多少弯路,耗费了多少时间,哪怕第二天这个结果就被束之高阁。

    说起来,德国人搞出bf110的目的放到现在也不算什么奇葩,德国人想要的其实就是一架f18。一架双发的、速度快、航程远、火力凶猛、能够空战、能够轰炸、能够护航、能够巡逻、能够侦查。能爬能转、可攻可受的万能战斗机。放在现代的科技基础上这不算太突兀,而在二战那个年代。这实在是有些超前过了头了。

    德国空军把招标数据发给各航空制造公司的时候,梅塞施密特和福克沃尔夫各位巨头实际上很想很想把招标书扔到戈林的脸上,什么叫轰炸驱逐机啊!这家伙要的哪里是重型战斗机,根本就是一架能够和单发战斗机空战缠斗的轻型高速轰炸机,这家伙的脑子里都是水吗,那他喵就去折腾海军啊,混蛋!

    但是被德国空军的订单所诱惑,同时被戈胖子的权势所威迫,脑洞既然已经开了,鉴于他们的职业道德,那就必须要想办法去把他填上。如果做不到全部达标,那至少要达到其中一部分。

    总算德国空军方面想了半天也觉得这些要求实在是太不靠谱,最终的解决办法是,砍掉轰炸功能,拿出去单独招标,随后搞出了高速轰炸机ju88。而战斗机功能方面,专攻高速、航程和火力。道尼尔和亨舍尔因为专业不对口所以直接闪人了,福克沃尔夫有些没搞清楚状况,结果搞出的样机竟然比he…111的个头还要大。

    于是最终梅塞施密特成功了,戈林满足了,一架庞大的,双座的,快速的,火力凶猛的,航程适中的,但是不知道该拿来干啥的重型战斗机诞生了。不但诞生了,还竟然在短短三年时间内轰轰烈烈的连续造了三个型号六百多架,德国空军还专门从战斗机联队抽调优秀飞行员担任这种新型飞机的驾驶员,并且为她专门设立了一种新的建制单位,驱逐机联队。

    阳光明媚,英伦海峡上难得的舒爽天气,不过对于一架bf110c4侦查机的驾驶员来说,这天气实在是有些糟糕,因为像今天这种能见度,英国飞行员可以在五公里外就一眼看到他。

    驾驶员与后座机枪手坐在长的可笑的花房般的座舱里,双方前后间隔达到两米,中间隔着一个电台和两台高性能照相机,两人的交流只能靠机内有线通话系统或者大声叫唤。侦察机带着和普通战斗机一样的蓝灰色涂装,两台发动机短舱的整流罩前段涂成了明黄色,从侧面远远望去就像一架黄鼻子bf109,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