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宇殇-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五年前,一次极为偶然的货船迷航事件,让这个一直只存在于传说中的物种突兀地出现了!据经历九死一生才返回到港口的货船成员回忆。这次的迷航实在是太过险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早已对侥幸回归不报希望。

    他们迷航地区域是一片在星际航图上被明确标注为“死地”的星区。

    那里的环境。用“极端”两字来形容应该是比较贴切的,这片以一个新生仅数十万年的黑洞为主体。加上被巨大的潮汐力撕裂并不断义无反顾投向它的、数量惊人的星体碎块组成的宇宙绝地!这片可怕地星区中拥有难以尽述的艰难险阻、引力潮涌、射线风暴。。。。。。

    以人类此时具备的宇宙航行能力而言,这片区域基本上算是绝对的死地,哪怕是经验最丰富的老船长,也会反复告诫自己的船员远离这个地方;而“伊芙。圣勃朗”号却偏偏在一系列让人很无语地意外再三发生的状况下来到了这里。

    结果不难想象,这条一千六百万吨级的货船装备的民用级护盾,仅仅在可怕的冲击中坚持了三十五分钟便宣告崩溃,这点时间给了船长拯救船员的机会,航行经验极为丰富的他当机立断,命令船员携带所有重要财物登上了货船内配备的一条一百二十米长的应急救生舰。

    幸运终于在此刻眷顾了这群可怜人。着重强调极端环境下生存能力的救生舰,在货船崩溃后最大的一块碎片保护下飞入到这片死亡星域中唯一的“绿洲”——一个相对稳定的双恒星引力区域。相较于这片星域的其他地方,双星系统稳定地引力环境形成了一圈天然屏障,让大多数四下飞窜的小星体只能围绕这圈屏障运行,引力圈内则显得异常地“干净”。

    随救生舰飞入这片区域的所有船员望着身后依然混乱无比的死地,又感受着此刻身处区域平静无比地环境,沉默几秒钟后猛地爆发出一阵竭尽全力地欢呼,船员们叫着、跳着、彼此拥抱亲吻着,用尽一切办法发泄劫后余生带来的巨大欢乐。

    欢呼地人们没有注意到。一直静静站立在操控台前的老船长并未加入众人的行列,他只是静静地站在操控台的船长席位前,眼睛则一直盯着远视仪的屏幕不放。

    他看到的就是涅槃星,一颗在天体物理学家眼中绝不应该存在并保持稳定状态的行星!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居然是一颗有生命星球!!

    在银河大开发时期。飞向各个方向的殖民舰队遇到过数不清的双恒星或是多恒星系统,出于科考的目的也对它们展开过详尽地科学考察。众多地抵近考察验证了天文学家们之前的猜测:这些能量巨大、体积惊人地天体都是茫茫宇宙间孤单地舞者。

    相对于拥有众多行星环绕,“携家带口”地单个恒星不同。双星系统往往是某一颗质量较大地恒星在漫长演化过程中自行分裂后形成的。原属一体的两颗恒星在各自重构球体外形、彼此引力极度博弈、直到稳定地围绕共同质心旋转的过程中,会向周围处于它们影响范围之内的一切天体产生极为致命地影响。

    在两颗恒星巨大的潮汐力叠加影响下。处于它们影响范围内的其他天体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被它们撕裂并吞噬、要么远远抛离它们的影响范围。几乎不可能出现第三种情况。

    在双星系统形成的初期,曾经围绕唯一一颗恒星运转的行星们,首先会被双星分裂时的引力巨变抛离运行轨道;接下来便会在双星逐渐独立并开始相互冲突地引力圈来回争夺。伴着双星逐渐远离的过程,被来回撕扯的行星们只能被这恐怖地力量变成数不清地小块。。。。。。之前救生舰冲进的个呈现圆形的碎裂陨石带也从某个侧面验证了这一点,哪怕在不远处那个新生黑洞的可怕引力下横冲直撞的它们,也只能老老实实地围绕在这两颗恒星的引力圈边缘不得寸进,这样的现象恐怕要持续到它俩最终被吞噬那一刻才会终结。

    越来越多地船员注意到船长的异样,停下欢呼拥到了他身边,过来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做出了和老人同样的动作,盯着远视仪不放。。。。。。

    经过和大家一番紧急研究后老船长做出决定,仅仅依靠救生舰的动力和防护能力想要冲出这片地狱般地星区全无可能,不如冒险登陆这颗理论上不可能存在,但此刻却实实在在放在眼前的行星,再尝试利用舰上装载的超大功率通讯设备对外展开求援。

    主意已定,所有船员立刻各就各位,小心翼翼地驾着救生舰向这颗行星靠近。。。。。。(。。)

第一二七章:涅盘星() 
之后的行程中没有再发生什么意外,一船人在三天后顺利地尽数登陆了这颗后来被命名为“涅槃”的类地星球;在低轨道环绕运行时的扫描工作确认,涅槃星拥有和圣都地球类似地浓厚大气层,也拥有几片面积颇为广阔地水域,星球地表呈现出原始生态星球的环境特点,层林叠嶂、绿意盎然。

    伴随反重力引擎尖锐地轰鸣声,设计成能够在星球表面登陆的救生舰缓缓降落在一座高出周围地面大约100多米地小丘顶端。仪器显示,船外的空气成分中含有大约6%的氧气和23%的氮气,其他气体成分确认对人体不会产生太大损害,船员可以直接登陆。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的是,改造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深度研究也带动了对普通人的体质强化研究。简化版的人体改造技术几乎不会对接受者的身体外观上造成变化,但体质却能够得到全面的加强;在反复试验确保安全性与可靠性之后,皇室下达了普及令。

    从那时开始,所有参与星际航行和运输、殖民的普通人类,都必须像古老地球时期打疫苗一样接受“宇航适应性强化”。这个政策带来的结果是,经过强化改造后的普通宇航参与者,能够很好地适应太空环境中种类繁多的各类辐射,在地外星球复杂多变地自然环境中也基本能做到行动自如。

    这个进步带来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最明显的一点是宜居星球的改造速度大大加快;过去对宜居星球的改造说白了就是再造另一颗地球,这是一个很麻烦的过程。需要的周期很长、需要投入的资源要求也很高,飞向远方的殖民舰队第一批宜居星球的改造基本都消耗了上百年才告成功。

    而且这最早的一百年里所有重要的关键岗位只能由改造人战士担纲。一直到确定这颗星球能让普通人安全生活才能离开,把这些最高端的战斗力放在这个地方实在是有些浪费。但原生地球人类的体质实在是太差了,殖民舰队的指挥官们也无计可施。

    现在好了,大多数拥有基础生物圈和生态环境的星球对于这些强化过的宇航员都不再是问题,改造人战士可以将精力集中于星球开发最早期的攻坚阶段,之后的建设工作就由宇航员们来接手,殖民进程得以大大加快。。。。。。

    和老船长一道抵达涅槃星的这批船员都接受过这种强化,所以星球表面以二氧化硫和氮气为主的空气,电脑估算白昼气温最高摄氏60度、夜间最低摄氏零下25度的温度环境,对他们而言完全不是问题。

    就在船员们纷纷拥出舱门争相感受这颗星球的一切时。跟随在他们身后的老船长只是慢慢地走出来,皱着眉头打量着周遭的一切。

    和因为劫后余生加上找到一颗全新宜居星球兴奋不已的船员们不同,老船长杰维斯感受到的却是浓浓地忧虑,在三十多年的宇航生涯里,他经历过太多意想不到的险境,但这一次旅程的重重危机依然超出了他的想象极限。

    之前在这片死亡星区中的航行可谓九死一生,但他心底深处其实还是笃定的,毕竟圣勃朗号装备的这条救生舰是自己花了极大代价从军方渠道搞来的,据那位军方少将说几乎可以应对中子星和黑洞周边的极端环境。再加上货船和船上装载的货物都购买过高额的保险。最惨的结果不过是血本无归,只要人还活着一切就都有机会。

    但真正登陆这颗行星之后,他却觉得一切都有超出预计的感觉。

    救生舰在登陆之前首先环绕行星做了一次全幅扫描,在星球表面发现了不多地几片水域。水域周边则分布着一些较为低矮的植物,没有发现有动物存在的迹象。引起杰维斯船长关注地是另一件事,据深度扫描显示。在地表以下大约三米左右深度的区域存在着极大量的孔洞,这些孔洞大小不一、但其中大多都有一些阴影存在。

    救生舰的扫描仪功率不够。只能做到确认这些阴影是具有生命体特征的存在,大多数都处于很奇怪的休眠状态。

    老船长最在意的就是这件事。双子星座中理论上绝不应该存在的宜居星球、能够直接登陆的自然环境、异常简单地地表生物圈。。。。。。在所有这些情况中最令他担忧的,正是这些无法完全确认地生物体。

    自己手下这批人只是接受过普通强化的货船船员,救生舰上配备的火力也只是步兵级别的轻武器,虽然他本人是退役的三级改造人,但多年的商业生涯中几乎没有和人动手的机会,要是遇到某些棘手的土著猛兽绝不乐观。

    杰维斯用力晃了晃脑袋将纷至沓来的重重念头暂时抛开,举步跟上其余船员的脚步,不管怎么说毕竟一行人已经登陆成功,帝国宇航开发法中明确界定,第一批成功登陆未开发星球并建立前沿哨站的人,享有该星球的命名权和为期一百年的出产利益权利。

    虽然宜居这颗星球所在的星区可谓死地且它本身的情况也扑朔迷离,但发现并拥有一颗全新的宜居星球可能带来的巨大利益,依然让他的心跳越来越快。。。。。。

    后来发生的一切是由侥幸逃回的几个船员口述的。

    就在他们登陆的当天,杰维斯船长就在花了几个小时搭建起来的地面庇护所中向全体船员宣布,他决定为这颗星球取名“涅槃”,以之纪念全体弟兄之前经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