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纨知道他心中所想,无可奈何道:“罢了罢了,真真是越发没个正形了。太太和老太太那儿还各有一本,我去替你讨来就是。”
贾珠一听欢喜非常,立马催促妻子快去,谁知妻子去了一趟回来,一脸失望的说,那两本已经被邢岫烟和史湘云要去了。
“这……难道伯母就送了咱家不成?”贾珠一脸失望的道。
李纨知道他这是在做样子给自己看,反倒被丈夫这样子给逗得乐了:“多大的人了,居然为了本书,耍起小孩性子来。听闻还有不少亲戚朋友家也送去了,想来保龄侯府那边也有,你若真想要,我明儿去保龄侯府问问。”
于是第二日,李纨还当真跑了趟保龄侯府,把那本还没人看的书给要了过来。
贾珠复得此书如同得了宝贝一般,更是命人做了个书皮,将书保护了起来,贴身带着,哪里都不放。
除了上朝时不看,其余时间,贾珠真是争分夺秒,就没放下过这本书来。而之前没收过一次他的书的上司,竟也看得入了迷,和贾珠一起看了起来,这才让贾珠的第二本书得以幸存。
只是这贾珠沉迷话本的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朝廷,与他交好的官员,时不时来打探,见真如传闻般一样,贾探花捧着个话本不放,顿时也来了兴趣。
贾珠起初不肯借阅,直到被人无良的偷了去,他还就这事儿在衙门里破口大骂,一时失了贾探花的风度。
但也更因如此,这书更让众人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好书,令这位新晋心腹贾探花如此沉迷。
这就令贾珠上司手里这本书,显得更加珍贵了起来。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不出所料,贾珠上司这本,也被偷了。
第六百一十七章 工业的发展()
而广州这里,迎春的第二本诗集刚刚翻译出来,就听闻书局里的一百本书被抢售一空,而哄抢的,竟皆是来自京城的商人。
迎春有些不解,广州这边,母亲也派人送了不少书出去,可为何无人问津,只有京城那边有了效果。
这话说给来自己这边闲坐的三弟听,贾瑨笑着给她分析道“母亲在这边送的都是何人,无非是些大小官员之妻。这些人皆是咱家父亲下属,母亲送去的书,他们想必看都没看,不过放在书房里供起来罢了。
“可送回京城的书,别家不说,咱家的人肯定是要读上几句的。二姐姐翻译的如此浅显易懂,只需读上几句便能引人入胜,怎会不引得人流连忘返在书中世界。
“咱们这一家子,都是爱书之人,无论是纨嫂子还是珠大哥哥,想必都爱极了姐姐的译书才是。加之大哥哥又是朝中新宠,他爱看的书,自然会有别人也想跟着拜读。可咱们送回去的,只有些亲戚朋友才有,根本不够传阅。
“这不够传阅的,自然会去书局去找。可书局里也找不着,自然就会让那些有心机的商人记住。他们在广州发现了京城找不着的书,若不一次扫空,怎对得起他们来回一次的盘缠?”
迎春听完这番话,嘴里轻叹,手忍不住揉了揉贾瑨的脑袋“你这孩子,真真是个七窍玲珑心了。这因因果果前前后后,亏你怎么理的明白。”
贾瑨拍掉姐姐的手,笑道“姐姐说就说,我好容易理顺的头发,可别又给我弄乱了。”
迎春大笑起来,又带着弟弟去找母亲,问母亲作何打算,要不要再加印一些出来。
邢霜这头当然也知道书卖光了,听女儿这么询问,笑眯眯的道“你是不知,这头里印的其实不止那一百册。早先我印了五百册,只是想着那么多,书局卖起来怕有负担,这才只让人拿了一百册过去,余下的让人租了间仓库存着。
“头里知道你那头一百册的已经卖光了,如今早叫人又送了一百册过去书局。你且不必担心,这五百册看着虽多,一旦开始出了名,也不过就是几日功夫就没的事情。”
这东西,果然就是个效应问题。无人问津时,便是书再好,也没人愿意买。可一旦开了个头有人开始抢了,便又供不应求。
很快,这五百册就销售一空,又加印了一千册出来,还是供不应求。
这种情况下,书局只能三番五日的去加印几百册,以供世面上的需要,又来贾府这儿找邢夫人商量,是不是再找个大点的书局合作。
邢霜听了这话,笑道“大点的书局倒是不必,只是我儿子最会造些机器什么的,你去求他才最合适。”
书局的老板又去求贾琏,贾琏这边早有了机械印刷的蓝图,当即拿出来给老板看,两人一合计,干脆合作建了个大型的印刷厂出来,一来方便给自己妹妹印书,二来日后也方便未来的发展。
这一系列带来的改变,令量产进一步的投入到了生活之中,让更多人了解到了量产的好处。
而来找贾琏的人,也因此渐渐多了起来。
有了第一个印刷厂,就有了第一个织布厂,接着又是什么造伞厂,什么瓷器厂的,当然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只说这“东来客”的名气,逐渐响彻大江南北。由于第一本书鲁滨孙漂流记的流行,东来客翻译的第二本诗集,一放进书店,就被人一抢而空。
直到这第二本书,才开始有了序。看了序里的介绍,大家才知道这位“东来客”竟只是位译者。而他翻译出来的这些书,全是出自大洋彼岸的英吉利人之手。
大家纷纷好奇起来,对于西方人会作诗写文这种事,都不大相信。可事实摆在眼前,他们心中的“蛮夷”,实际上也是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的。
洋货也因此渐渐火热了起来,对于大洋彼岸那边的好奇,导致民众对这些西洋之物再也不怎么排斥了,甚至还有不少死板的世家,都开始渐渐接受洋货了。
此时贾琏推出的钢笔,终于量产成功,大批出现在市场上,并以“东来客”最爱用的笔为广告,很快吸引了一大批新的钢笔死忠。
大家都喜欢上了这种方便携带,书写轻松的笔种,加之每买一支钢笔,都会送一本字帖,更是让不少书法爱好者都纷纷入坑。
迎春没想到,自己起初只是想给母亲介绍自己喜欢的小说,竟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甚至可以说在南方一带,带动了整个工业的发展,还让自己哥哥的产业一起步直接起飞。
贾琏更是因为这一系列的带动,忙的整日看不到人,不是在实验室里发明新的机器,就是去实地考察,看怎么改良别人的工具。
贾瑨因为之前替嫂子发明过缝纫机,如今也被哥哥带着,在两广之间奔波不停。硬生生从一个白胖小爷,给跑成了小黑猴子。
到了年底,终于有时间歇一歇一家团聚了,邢霜看着俩儿子都瘦的精巴巴的,又是心疼又是欣慰。
欣慰的是,儿子们计划了那么些年,忙乎了那么些年,终于有了回报。事情按着他们的想法,真正的进行了下去。
可这事情把俩孩子都累成这样了,当妈的能不心疼么?
于是过年的时候,邢霜提了一嘴,说是不能什么都亲力亲为,还是要把自己学以致用的东西,传授出去,才是正道。
贾瑨是受不了这么折腾了,他虽然是精力旺盛的时期,可也受不了这么一路上风里来雨里去的折腾。母亲一开口,他便附和着道“正是,虽说咱们有句古话,叫学会徒弟饿死师父,可这师父若是肯不断推陈出新,也不至于真的饿死不是?
“大哥这一身的本事,难不成就一直掐在手里?人都说集思广益,便是再好的脑子,也得有更多人参与,才会有更好的点子,造出更好的机器来。”
。
第六百一十八章 又回来俩()
贾琏认真的考虑了母亲和弟弟的提议,过完年就真的收起徒来。如今他的大名在大江南北已经响彻天际了,谁不知道这个以发明见长的男爵贾琏呢?
于是乎,消息才放出去,便有不少人登门拜访,甚至有不少官员带着自己的儿子来,恳请贾琏收自己的儿子为徒。
大家都渐渐看明白了,并非仕途这一条路可封官进爵。只要是对朝廷有贡献,管你是不是科举出来的,都一样能在朝中有一席之地。
贾琏精挑细选之下,终于选定了十个徒弟。这十人并非按着家事人品挑选,也不考你读书认字,而知选那些对理科有天赋的人。
当然,就算人选定了下来,也有不少人报着希望,想走个后门什么的。可这样的人,无论是谁,跟贾家的关系如何,最后都吃了闭门羹,也给众人提了个醒,贾家可不吃这套。
才选中的人,都没有什么理科基础。贾琏也没那时间一个个的教过去,干脆把这些人丢给了弟弟,让贾瑨来统一管理。
大伙一看男爵把自己丢了个小孩,虽然是男爵的亲弟弟,可这也太儿戏了些,起初便有些不服。
贾瑨也不争辩什么,头一天去,便只出了几道题来,分别考给众人。当大家还在埋头苦想之时,贾瑨已把答案写好压在了主桌之上,默默的看着下头。
“都想出来了吗?”年仅十岁的贾瑨,不知哪来的威严气势,仅仅是往那儿一站,便让人压抑的说不出话来。“不是都瞧不起我年纪小么?怎么,觉着自个长了我十岁不止,被我管着,挺没面子是么?”
贾瑨冷哼了一声,把答案公布了出来,看到答案的人,有的懊恼,自己明明算了出来,可又不敢说,错过了机会。有的咂舌,这么个小小的人儿,竟不费吹灰之力便能算出自己算不出的题目。
可就算如此,也不是所有人都服气的,里头还是有那么几个,数学极好,能做得出来的。
贾瑨见状,换了个科目,拿出几道物理题来,狠狠的刁难了一番那几人。
这下,那几人也不得不闭嘴了。数学还好说,物理他们可从未接触过。
什么重力什么加速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