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泵妫褂幸桓鼍碌牡都埽词枪┓钌窠5模徊还郧缑飨茸嬷螅窠>拖Я恕�
李少阳一边呼唤着在神社附近的小金蟾,一边取出了妖刀。
他微微转动妖刀,刀中封印的妖狐玉藻前便现出了淡淡的魅影,作为刀奴,玉藻前的记忆已经斑驳不清,只记得李少阳这持刀人是她的主人,而且她的刀灵还未凝具,昨天与千叶真雄对战时,李少阳又抽用了她不少的力量,所以此刻玉藻前看起来很疲倦。
李少阳微微转身:“刀奴,帮我查看一下,这里面有没有含有妖气的物品?”
玉藻前凝出一只红色的小狐狸,从妖刀之上跳出来,便沿着整个关斋楼游走起来,李少阳盘腿闭目等候,不多时,小金蟾赶到了,跟李少阳汇报道:“整个平安京都的神社和寺庙我都走了一圈,基本上各家的高手和神主,还有寺庙的人物都记得差不多了……”
李少阳大为高兴:“做的不错。”小金蟾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见李少阳没有其他吩咐,便悄悄离开,它还惦记着空照那个徒儿呢。
李少阳也没有喊它,在原地又休息了一会儿,刀奴玉藻前轻轻走了回来,口中还叼着一只长长的卷轴。李少阳立刻从这卷轴上感受到了淡淡的气息,不像是妖气,但绝对是魂魄之力的气息。
他打开卷轴,眼前现出的是一幅画,画中的背景是一座山寺,寺前却站着两名道人,尤其是画中构图的中心处,那个年轻的道士还穿着一双木屐,腰中挂着一柄奇特的刀。这年轻道士的额头还有一枚红痣,面相温润有礼只是五官有些扁平,看起来很像是东瀛人的面容。
画中年轻的道士右手微微抬起,表情却很是凝重,双脚也是微微错开,似乎正在奔跑的样子,而且他的双眼一直瞪着前方,在背后深沉的山寺对比下,竟有一种阴森的气息李少阳看得很别扭。
这画中的年轻道士难道就是去大唐学习的六道晴明?但既然是自画像,为什么是这副表情,看起来像是在逃跑的样子。李少阳再翻过画作仔细看着,没有落款也没有墨迹,更没有机关,就是一副画而已。而且这画中的气息是怎么回事?
他百思不得其解玉藻前回妖刀中休息后,捧着画卷再次观察起来,这次,他用上了鉴定术!
现在使用鉴定术,会根据物品的等级不同,耗费不同量的灵力,这副画一经鉴定,李少阳眼前就好像有一层雾被吹散了,眼中的画作上现出鱼鳞般的波纹,而波纹之中隐隐有一道影子沉浮不停,正是那个年轻的道士,他在画中拼命的奔跑着,似乎在大喊着救命。李少阳猛然甩甩头,好古怪的情形,而此时画卷终于鉴定完成。
物品名称:封魂画+1。
能力分析:可将人的魂魄封印在画中囚禁起来。
提示:该画中已有一名魂魄被囚禁。
李少阳想到刚才所见,那画中奔跑的年轻道士,难道就是被囚禁的魂魄?
一般这样的法器上,都有特别的封印,若解开这封印,便能收服法器,李少阳这才再翻动画卷,果然在画卷的右下方现了一枚贴上去的方绸,只因这方绸的颜色和画卷一样,而且四周还做了隐藏的处理,所以他刚才没有现其中的奥秘。
此时再看这方绸,上面用纹络绘制的正是道门的符文,而且是一枚很高深的符文,这种级别的符文最少得是金丹境的道士才能做到。
李少阳运转灵力,轻轻的解开了符文,但见画卷中波光闪烁,那背景的山寺已经变成了黑色的一片幽城,原本淡雅的山寺之门却变成鬼面大嘴,十分可怖。
年轻的道士就在这幽城鬼面前拼命的奔跑着,李少阳一张符篆弹出,扔到了画卷上,这张带着他灵力的符篆变化做了一辆马车,出现在了画中,画中的年轻道士跳上了马车,对着李少阳躬身感谢,李少阳暗转符文,那马车又化为白鹤,争鸣一声,自画中飞了出来。
符纸白鹤落到了李少阳的手中,骑在上面的千年前的幽魂惊恐的跪拜:“仙长救我,仙长救我……”声音焦急,竟然是华国古老的方言,只不过很笨拙的音,吐字还有些咬舌。
李少阳屏住呼吸,因为这幽魂太脆弱了,他身上煞气太重,一不小心就把这小东西吹得魂飞魄散了。他将这骑着纸鹤的幽魂放到了左手,这才低声问道:“你是谁?”
那幽魂跪在仙鹤上急忙道:“我,我东瀛遣唐使六道晴明,在归国时却被最好的朋友杀死,还把我魂魄送到这画中的鬼寺里囚禁……”
他一边哭泣一边恨恨的说着,李少阳却糊涂了:“你是六道晴明?一千五百年前的遣唐使?那井中的那个妖怪又是谁?”
第六百四十七章 大唐秘闻()
封魂画中的鬼寺若隐若现的,仿佛带着一股吸力坐在纸鹤上的东瀛幽魂颤颤发抖,李少阳听他说的是华国古语,面貌与神情更不像作伪,便问道:“你真的是六道晴明?”
自称六道晴明的幽魂便开始叙说,在千年前平安时代的东瀛,像是遣唐使这样的职务都是由贵族世家的子弟担任的,而且都比较年轻,类似于现在的国派留学生。当时的大唐帝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拥有领先全世界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而平安时代的东瀛还处于落后的时代中,于是有识的天皇开始派遣留学生入唐,学唐的文化再带回来,这样的遣唐使,前后共派遣了四批,每次都有数百人,除了官方的派遣,还有些私人的行动,当时来往大唐与东瀛是要冒风险的。
六道晴明属于贵族世家,当时的平安时代,所谓的贵族其实也就是些奴隶主而已,六道晴明因为家族在京都附近有大片的土地,所以从暴发户变成了贵族,一向被人看不起,六道家族当时要建立神社,便派晴明前去大唐修习阴阳术。
六道晴明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大唐长安,一开始他离开故土感觉十分难过,但很快就被繁华的长安所吸引,当时的大唐皇帝玄宗对东瀛的遣唐使很照顾,几乎每个月都会有的赏赐。像是六道晴明这样的年轻人,一个月光是收到的赏赐都可以过得很滋润。
于是六道晴明放开了思乡之心,每日在长安各处寺庙道观里游玩,有时还会骑马出去踏青,那日子过得可真是舒服。
他倒也没有忘记家族的嘱咐,便在长安郊外万年县的红叶道观里拜了一位道师,学习阴阳术。一开始倒也认真,但很快六道晴明在在红叶道观里认识了一位朋友,自称是终南隐士的人。
这位终南隐士似乎十分有钱,每日都请六道晴明到华贵的长安酒肆里游玩,有时候甚至还会带他偷偷宫中,远远的观看贵妃与玄宗排演的霓裳舞。
六道晴明跟这位终南隐士感情越来越好,简直成了生死之交。就这样,六道晴明赖在长安不愿回去了,期间虽有两次被迫回国复命,但没过几天,就忍不住冒死雇船返回唐国。再去过那繁华如梦的好生活就这样一直到了天宝十四年!
李少阳听到这里忍不住啊了一声,天宝十四年他实在是太熟悉了,学过历史的同学也都该记得,这一年正是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开始的年代。
果然,六道晴明详细的说起了安史之乱的故事,从一开始长安的谣言到遣唐使们得到的暗,安禄山反叛前,大唐长安的官府最少有机会提前三个月得到消息,因为安禄山在准备进攻长安的时候,曾经召集了西域和高丽的雇佣军,还曾暗中威胁各国的遣唐使。当时各国遣唐使与雇佣军却都是站在唐国一边的,所以关于安禄山反叛的消息和证据,在天宝十三年末,就传到了长安那里。
可惜这时候掌权是杨国忠,安禄山派人送给杨国忠数份重礼,杨相竟然瞒着这些情报不送,于是那位唐玄宗和杨贵妃过着安稳的日子,一直到安禄山一路打到了长安
六道晴明的幽魂说到这里嘎然而止,开始连连叹气。
李少阳正听得津津有味,催促道:“说啊,你见过杨贵妃么?她长得什么样啊?”
六道晴明诧异的看了他一眼:“仙长莫要如此,当时胡人的大军就要打过来,我听说长安难保,便琢磨着不能待了,便花钱雇了一艘运河粮船,准备沿京杭运河先去余杭,再找船出东海回国。”
李少阳微微点头,当时的余杭也就是今日的杭州,也是京杭大运河的一个关口,长安的粮食漕运都是由这条路线来的,这也是东瀛遣唐使熟悉的路线。
六道晴明说着:“只是未走之前,我那位好友终南隐士忽然来了,我便问他要不要跟我去东瀛,他却跟我说,宫中有一位贵人几日后会有一场劫难,他需要我的帮忙才能帮助那位贵人逃难,希望我能留在长安。”
六道晴明说到这里微微低下了头,李少阳心中一动:“哦,你当时一心想要逃走,所以拒绝了是不是?”
六道晴明有些羞惭:“不错,我吓得要死,只求赶快逃走,我那好友却是翻了脸,随手招出两只牛角怪物,将我抓起来,一直关在红叶寺里。”
李少阳不禁咦了一声,这个终南隐士竟然可以召唤地府牛头出来,难道是地府的高阶神族?
六道晴明语气却凄惨起来,他被关在了红叶寺后,长安很快陷落,那位终南隐士便带着他跟随皇帝的大军开始逃亡,这一路可真是吃了不少苦,一直到了马槐坡时,大军忽然乱了。
六道晴明已记不清当时的详细情景,只知道很多人被杀了,那位杨国忠相国他是认识的,当时杨国忠还设了大帐,在帐中处理事情,他随身携带的宝物一共三百口箱子,需要两千名士兵运送,其中有一百口箱子却是杨氏三姐妹的脂粉等化妆品。
大军叛变时,有几个吐蕃的使者正聚集在杨国忠的帐外,向他抗议没有饭吃。杨国忠出来跟吐蕃使者解释,后边的军队便大喊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