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吃完饭后就带着伊莎贝拉前去。
苏家显然在一夜间做出了应对,这次会议没在苏园举行,而是放到了苏氏在姑苏的商业大楼会议室里举行,此次不但有苏家内部人员参加,还特别请来了一个律师团。
苏老头是要在天龙基金的规章制度范围内,想办法限制李少阳了。
苏老头和苏子兴虽然一夜没睡,但都是鼓足了气,要和李少阳在这里扯皮了。
但李少阳简单的自我介绍一番,便坐来,立刻要听各部门的汇报。
这个汇报又长又臭,加上苏氏属业务实在是太多,到了中午才汇报完了一半,会议室里乌烟瘴气,大家只能先吃饭,然后午。
七个小时过去后,会议室里人都无精打采,只有李少阳端坐在那里,精神依旧是那么好。
苏子兴年轻还能支撑的住,苏老头昨夜一晚上想应对的措施,已是疲倦欲死,加上年纪太大,到了晚上7点的时候,终于撑不住了,颤抖的站起来,被几个人扶出去,在隔壁的沙发上一躺就睡死过去。
李少阳这时候清了清嗓子:“大家说的都不错,我有几个想法拿出来讨论。”
没有了苏老爷子坐镇,只有苏子兴独挑大梁,很快被李少阳绕进了复杂的话题里。
李少阳首先提出来财务制度的改革,集团内部人员,包括现在的总经理苏子兴,在财务支出方面要正规起来,凡是动用到集团财务的,都要开发票,回来报销,而不能像以前一样说句话就完了。
其次是苏氏集团属各大企业都要进行一轮自查,特别是涉及到生态污染的企业,都要拿出一份报告来。
这场会议进行到凌晨的时候,已经没有人能坐住了,大都是半瘫在椅子上,苏子兴眼皮打架,头脑昏昏的,也不知自己说了什么。
到凌晨五点会议结束的时候,足足开了20个小时。董事会通过了三条决议,加入了的规章制度里,集团行政部已经接到通知,立刻执行了。
到了这时候,头疼欲裂的苏子兴才发觉自己似乎落进了李少阳的圈套。
但仔细想想,财务制度改革,企业自查,这些根本都是浮于表面的小事,对苏氏的核心东西毫无触及,李少阳什么好处都没得到,所以他也没放在心上。
李少阳走出苏氏大楼的时候,不禁笑了:“苏子兴蠢到这种程度,我实在是觉得胜之不武。”
他转身对伊莎贝拉道:“让九儿去做事吧,按照计划如期进行。”
他此时心中想着的,却还是苏园里那个院子,母亲是虔诚的伊兰教徒,那杨铭是否也是呢?
第三百七十六章 苏氏的弱点()
姑苏城是华国少有的注重生态保护的城市,这座城市不但在苏江省,就是整个华国,在生态保护上也是名列前茅的。但姑苏城也要发展,也需要经济的透支。
目前姑苏城的主导产业还是电子加工业,包括世界五百强的许多大型高新科技企业都落户此处,据说姑苏昆山曾经生产了全球一半的笔记本电脑。其次是生物制药行业,然后是旅游IT等第三产业。
如今的姑苏城,产业发展已出现瓶颈,于是生物制药和纺织业开始飞速发展,这其中自然有苏家的功劳。不夸张的说,苏氏集团掌握了姑苏城30济总量。利润最大的还是生物制药。
李少阳入主天龙基金后,最大的收获,就是拿到了苏氏集团的经营报表,对苏氏的产业都了若指掌,包括很多你想象不到的。
“苏家果然是有钱任性啊,竟然还开发过网络游戏……”李少阳拿着一份报表翻了翻:“请的是国外著名的工作室,3A级制作人,投入2个亿,最后研发失败了,游戏竟然没。”
他翻着:“嗯,还做过贴牌。”
所谓贴牌,一种是大公司委托进行生产,就是所谓的代工。还有一种,就是买牌照。在华国,生产需要工信部的牌照,如果你没有牌照又想生产,就可以出手买谢谢!
苏家在这方面投入不小,但一直没有做大,而这一行的利润实在是微乎其微,只能看作是苏老头的一个战略投资。
李少阳把苏家的产业都看过了一遍,那边九儿也忙碌起来。
由于拿到了苏氏集团的核心资料,加上20只机械虫的协助,九儿在一周内,就把苏氏总部包括属的64家大小企业的情报搜集完成,主要的,是这些企业的生产流程,以及可能造成的生态污染评估。
认真的说起来,苏氏面的生物制药,纺织加工,电子加工等产业,在防治生态污染上做的还算不错,比起其他一些北方的企业,已经是非常严格了。但怎么严格也不可能完美,被李少阳这样搜集,几乎苏氏企业都有漏洞。
这些漏洞包括证据都被集中起来,然后被秘密送到了姑苏市政府那里。
姜副市长接到这份匿名资料后都傻了。
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也都傻了。苏氏集团对姑苏的经济意义不言而喻,举报材料上的这些东西,包括姜副市长都是心里清楚的,凭心而说,根本都是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毕竟姑苏需要苏氏这个的大型企业。
但这份送来的资料实在是太过详细了,每一份证据不但有照片,有内部公文,连资料都有。甚至连一家开在偏远县城的只有12个员工的苏氏食品加工厂,都在资料上被标了出来。
姜副市长只能连夜开会。
“苏氏企业的标准都是最严格的,这都要查,那其他企业怎么办?还有,这对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诸人都是有苦难言。
姜副市长摇头:“如果按照国际最标准的流程检查,我想国内恐怕没有一家企业能过关,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现在中央正在抓这个环境问题,第二,这份材料太详细了,太真实了,几乎没法反驳,我们只能按照严格的标准来。”
有人便道:“这材料肯定是苏氏内部有人弄出来的,要不然不会这么详细。”
“而且必须是高层,还得是超高层!只有总经理级别的人,才能得到这第一手的资料。”
但不管他们怎么揣测,对苏氏的行动还是要展开。
于是在李少阳命令苏氏企业自我检查后的第三天,苏老头被市政府请去“喝茶”了,作为X大委员,姑苏商会领袖,苏江省排名第一的企业家,苏老头被叫去调查,立刻引爆了整个长江三角洲商圈。
姑苏又被称为魔都的后花园,这里因为靠着魔都近,很多商圈的消息通过魔都就能传遍世界。
于是与苏氏有合作的大型企业,国外的很多品牌,都忍不住致电苏子兴,询问相关事宜。
苏子兴忙的焦头烂额时,那边一份秘密资料又传到了全国各地的媒体手里。
从网络媒体开始发酵,一份关于太湖最近异常事件的“解读”成了头条新闻。
这份传言中说,最近太湖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包括福光景区被人霸道清场,太湖生态圈里建设水上城市,在太湖底部打矿井钻油……等等这些天方夜谭般的事件,都是苏氏所为。
新闻一出,全国震惊。
而李少阳亲自拟定的这份传言,其实有90真实发生的。
苏子兴带人在福光景区清场,那是很多人都亲眼看到的,包括一些游客拍过照。太湖的水上之城,建筑人员就是苏家的,太湖底部的泉眼,又是苏子兴监工的。
总之,这些事,苏家想解释都解释不清。
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整个事件发酵起来,到了阳历年的前一天,12月29日,中央工作组姑苏,姑苏市政府立刻对苏氏开出了最严厉的罚单,涉及的企业全部停工停产,对太湖事件进一步深入调查。
当全国媒体都赶到的时候,苏氏终于撑不住了。
其属64家企业全部临时停产,电子加工,生物制药,纺织加工……除了苏氏方宝斋这样的企业,无一幸免。
受到冲击最大的是苏氏研究所,那间生物制药实验室恰好就在太湖边上,很多媒体开始怀疑,苏氏在太湖的那些事情,跟这家实验室有关。
……
李少阳在寒山书院很清闲的看着这些新闻,他的第一步计划完美展开,而且收到的效果比想象中还要好。
九儿和伊莎贝拉都在他旁边,很有些惊奇的看着苏氏在两周内就被李少阳治得不要不要的。
“一步做什么?”九儿问道:“要不要我在网上散布消息,从舆论上把苏氏彻底打垮。”
李少阳笑着一摆手:“没用,现在的舆论压力已经够了,而且苏氏不会因此倒,作为家族企业,他们没有投资者的压力,都未发行上市,所以也没有股价一说,资本方的压力更是没有,我想调查的最后结局,最多就是给苏氏开个天价的罚单,然后不了了之。”
他说着沉吟了:“毕竟太湖的事情,王家是不希望扩大的,肯定会有个理由搪塞那些媒体。”
伊莎贝拉不解:“那你费了这么大的劲,就只罚苏氏的点钱么?就算再大的罚单,苏氏也不痛不痒的。”
李少阳微笑:“当然不止如此。”
他起身走了几步:“现在是马上阳历年了,一年结束的时候,正是苏氏收回本年度资金的最后时刻。你们看过那些资料,苏氏的现金流,都是在每年的最后几天才开始回收,边的经销商和合作方,也都是在这些日子进行汇款结算。”
他说到这里,九儿就明白了:“头儿,您是要截断苏氏的现金流!”
李少阳点头:“对苏氏这种巨无霸家族集团来说,他们的资产价值是固定产业,但现金流是命脉,现金流就好像他们的血液一样。现在这个情况,苏氏停工,受到检查,明年的货物不一定能发出去,合作方和经销商就会考虑明年的货款先不打过来,以观察后续的情况,此时只要半数的合作方不付款,苏氏就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