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侠道-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道”究竟是何意,为何自己听来,仿佛有根尖锥在心底欲腾跃而出,刺破一股无形屏障,想要见识一番新天地。

    庄妃点头应道:“如此最好。”她知晓这位十四王爷向来一言九鼎,才智无双,所以许多废话自然也不必多说,但今夜非常关键,许多话却又不得不说,顿了会儿,又说道:“王爷是聪明人,当下局势自然比妾身看的明白,未知有何打算?”

第一百九十九章 道者无疆() 
多尔衮负手而立,望着茫茫夜色沉静了好一会儿,说道:“道,自然无为。你要是说完了就请会吧!”

    庄妃似乎如多齐三人一样,并未听懂多尔衮这句“道,自然无为”的深意,兀自杵了会儿说道:“妾身愚昧,未知是否听明白王爷所言,如果王爷心愿既是不逆天而行,那则是我大清之福!不过,这样一来又如何才能实现王爷的梦想?”

    庄妃或许仍未明白那句话的深意,但左后一句话似乎正敲中了多尔衮心思,只听多尔衮哈哈一笑,道:“你知晓我的梦想?”

    庄妃一本正经的回道:“先帝在时,常说‘论天下英雄莫过四人,明朝有朱由检和吴三桂,大清有朕和十四弟,朕之能立关东之地,而依十四弟之谋略却能问鼎中原。’这话不知是不是合王爷心意!”

    “臣弟怎能及皇兄本事!不过只是心中一些空想法罢了!”多尔衮这般回答,显然已是承认。

    庄妃,道:“王爷身为人臣,不枉自猜测君王心意,是人臣之忠,若是王爷摒除此点观念,又怎能不猜测到先帝心思?”

    这时多尔衮“哎”一声长叹,道:“事已至此又能如何?我心事一向不与外人说,不过我非常羡慕皇兄能有大福晋和你两位嫂嫂,当下说说给你听也无妨!”

    多尔衮罕与人说心事及战略,这是众人皆知之事,这时他如此说来,庄妃自是十分重视,更加打起几分精神,说道:“妾身洗耳恭听。”

    多尔衮坐回凳子上,提起桌上正在加热的水壶,倒了两杯热水,喝了一口,方才说道:“依天下形势,明朝内乱,匪军入京已是势在必行,吴三桂又是心思甚密之人,绝对会袖手旁观保存实力。在如此大好时机之下,我朝若是豪格掌权,我等必会受压迫,依他肚量与谋略必不会拿捏其中轻重,错失此等大好良机,若是等匪军内腐,吴三桂寻机控制中原一带,我军便再难入定中原,若是待他打着抗匪名义扫清中华北部,则是再无丝毫机会。日后无论是谁得主天下,汉人趁势必会又来攻打我族,若是再得几个像吴三桂这等人才我族岂还有生存之理?是而本王决不许豪格为帝,哪怕不惜一战!”他最后一句说的斩钉截铁足见他心志之坚定。

    多齐虽然不懂军事朝政,但是听他这样说确实十分在理,若真是要到了这等关键时候,为了大局着想,恐怕也只得支持多尔衮罢了。

    “王爷心操国事,实是我朝之幸,其实还有一条路可以走,只要王爷愿意,则是一帆风顺。”对多尔衮这等聪明人,许多话不需要说的太明白,这点她还是十分知晓。

    果然多尔衮闻言便即会意,沉思了会儿,说道:“有什么条件?”

    庄妃郑重其事的说道:“只有八个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于我有何好处?”多尔衮继续问道。

    庄妃回道:“不惜一切,全心全意配合王爷实现梦想。”

    “好!不过┈┈特殊时期,可能会涉及到皇权,你也舍得?”多尔衮试探着说道。

    “只要是王爷答应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甘心为周公,那自当也行!”庄妃这时回答仍是斩钉截铁,毫不犹豫。

    多尔衮端起桌上茶杯一饮而尽,道:“好!你且回去,明日议政,自会有结果!”

    两人均是聪明人,言语谈吐互合脾胃,相互钦佩,庄妃起身披戴上衣帽正准备离开小亭时,多尔衮忽然也起身,说道:“汉族有本奇书《道德经》其中上部《道经》你可以好好回去读研,这样于你我都有好处。”说到最后又道:“我送送你。”当下只见多尔衮领着庄妃出花园。

    三人没料今夜能探知如此多信息,悄悄飞身出府,仍是兀自心惊,三人回至军营已是凌晨,多齐回想多尔衮说起不惜一战之事心有余悸,向姚封问道:“姚叔叔,十四王兄会不会今夜起兵?”

    姚封对多尔衮了解不深,也是忧心他将心一横,沉思了会儿,回道:“这也难说,还是提防着点好!”鳌拜也是点头称是。

    多齐很是为难的说道:“可惜又不能调军入城。”两黄旗乃皇帝子弟军,入城守卫也是常理之事,如此说自是怕惊扰多尔衮,反而引起他兵变。

    这时鳌拜,道:“多尔衮是否兵变也就是这几日之事,依末将之见,由我带五十人入城潜伏,今夜一听风吹草动便立即回报。”

    姚封道:“除此也无他法!”

    鳌拜胆大心细,武功又高强,此行除他再无二选,嘱咐几句已是许了。两人送出鳌拜后,多齐说道:“姚叔叔,这两日辛苦了,我们也早点歇息,明日可关键的很。”

    姚封也知事态之严峻,当下便告辞回营帐歇息。虽然都已是心困神乏,但想起这几日之关键,又怎能一时入睡,像多齐无处重大事件经验的人,更是心惊肉跳,又想起周宁伤情,不知在太行山下究竟如何,越想越入神也越清醒,直至三更天方才入睡。

    至次日天明,仍未接到鳌拜的传信,已知城内暂且安稳,多齐不自禁暗暗松了一口气,今日议政,商讨帝位之事,按规矩只由八大贝勒出席,但多齐考虑到经验不足,仍是邀请姚封相随。

    不过这次姚封婉言拒绝,道:“殿前议事我也不能发表什么,还是你入城带鳌拜去的为好,我在军营接应,若是收到讯息也可立即调动军队接应。”

    多齐觉得此言甚为有理,不自禁暗责自己行事不周,当下两人立即钦点两百名亲兵随多齐而行,至城郊留一百五十人于一处高地驻守,以宗义宗故两兄弟带队,吩咐若是发觉大批军马靠近京都,立即烽烟相报,这样城内和军营都可瞧得见。

    昨日入宫时,纳兰德已简略说了下京城情况,原来为了帝位之事,诸贝勒私下已是连续几日商议,每次都是拿捏不定注意,这次选在殿前商议,自是要议出个结果不可,若最终商议出拥戴肃清王豪格为帝,恐怕多尔衮恐怕真会不惜一战,以两白旗之势火速攻陷京都捉拿豪格。

第二百章 左右为难() 
是而,多齐这次入京格外忧心,入城后,立即吩咐一名小将持自己令牌火速前往府邸,命家中护院将士佩剑披甲,等候指令。

    入城没百步,忽然前面“得得”传来阵阵马蹄声,有二十余骑,疾驰而来挡住去路,至面前十丈处停下,中间一骑缓缓骑近,此人高大威猛,英勇非凡,正是肃清王豪格。

    昨日相见时,豪格热情洋溢,此时此地相遇自非偶然,豪格下马步行到多齐身前,道:“小王叔,今日崇政殿议事,你立场如何?”

    今日崇政殿议事,必有结果,对豪格与多尔衮而言,可谓是关键一日,若豪格能受两黄旗誓死拥戴,局势必然乐观许多。

    若皇太极口谕中不显犹豫,姚封鳌拜等不出计策,昨夜又未探访睿亲王府,豪格要自己表白,瞧在皇太极恩泽有佳的份上,必然鼎力支持。

    心中还微有犹豫时,豪格身后一人下马走来,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肃清王乃先皇亲子,功劳卓著,实乃大位最佳人选,荣亲王岂有不鼎力相助之理?”

    此人言语时正气凛然,不禁让人心生敬意,多齐认得此人正是大臣索尼,索尼之言,大义凛然稍有良知之人,实拒辞不得,多齐心头一震,差点应允,关键时刻,终究定住,回道:“索大人所言极是,本王自当誓死奉立皇子!”

    这话乃商议结论,心中早已默念多次,这时说只是顺口道来,但豪格及索尼人等不知底细,自是以为乃言明立场之言。

    豪格乃性情中人,加之年龄长于多齐,闻言心地暗暗欢喜,挽着多齐手臂道:“小王叔,走我们一起进宫。”必竟服丧期间,未敢表露太过。

    多齐缓缓推开他手臂,道:“你放心,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只是我还要在此等候一人,你们先行一步罢!”

    其实此事鳌拜来与不来无关紧要,多齐依此为推脱,主要是怕被多尔衮瞧着误会,这样一来,恐怕真会惹得多尔衮不惜一战。

    虽然多齐在豪格眼里年纪轻轻,未经沙场缺乏几分勇者豪气,本不该值得信赖,但心目中不知为何总是相信多齐永远也不会伤害自己,所点头应道:“好!小心!”

    这几日双王之争愈演愈烈,今日豪格亲随及索尼等大臣也都是佩刀披甲,足见众人之心慌心惧。

    待豪格等人走后,旁边胡同忽然走出一波人,全乃本旗子弟,带头的正是鳌拜,鳌拜上前跪安,道:“微臣拜见王爷,适才肃清王在场,微臣未敢露面,还请王爷赎罪。”

    多齐扶起他,说道:“你不出来也好,若是让其他同僚见着,要你我随豪格而去,可就坏了大事!”

    鳌拜道:“启禀王爷,昨夜探子回报,大臣图尔格、索尼图赖人等暗调亲兵共两千隐于肃清王王府,另派五百勇士混入宫中,恐怕只是为了今日之事。”

    多齐闻言大吃一惊,心知最关键时刻即将到来,或因激动,或因惧怕,内心不自禁瑟瑟发颤,深吸了一口气,道:“这事睿亲王知道了吗?”

    鳌拜道:“这些恐怕早已在睿亲王预料之中,知与不知都是没必要!”

    多齐一怔,随即心想:“这倒也是,依十四王兄智慧,这点自然早已是在算计之中,只是不知他将如何应付!”想到这便将心中所疑说了出来。

    鳌拜回道:“这点微臣可就不知了,不过睿亲王自是应有化解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