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翻天鉴-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安宁能帮我这么多,靠的恐怕也不仅仅只是她自己,及那位公输贵女两人的家世之力,说不得,天人社的背景,也为其增加了不少分量。

    这样想来,大楚高门贵第中的年轻一代,虽然只会蝇营狗苟的呆在熊京这种中枢之地争权夺利,没有别开生面的气魄,但心中却仍有几分热血。

    最起码,遇到这种为炎黄在海外开拓开疆扩土的事情,就算没有好处,也会尽力帮上一把,也算是无愧祖宗了。”

    想到这里,他微微一笑,又盘算道:“如果马车一直这么飞行的话,最多两天便能赶到海边。

    但可惜,现在这一路上需要和地上的车队同行,这样一来耗得时间就久了,且看看书,马楠消遣消遣着来吧”,从怀中摸出一个玉石雕刻而成的肥虫来,贴在了眉心中间。

    瞬间,无数纂写着经史子集的竹简、锦册、纸书,从虚空诞生,出现在了张还生的眼前,飘飘荡荡悬在空中。

    望着漫天书籍,张还生心念转动着想到,“淬体,疑似《八九玄功》散落的部分…”等条件,很快便将神识里悬着的各式书册,淘汰的只还剩下千数。

    这正是《八九玄功》不易修炼的另一大难关,除了被分为七十二个可以独立修炼的章节,散布于天下需要细细搜罗之外,时间久远了,还有许多鱼目混珠的伪作功法出现,令人难以分辨,一旦练错便可能人死功消。

    不过即便如此,张还生却还是忍不住心生中感念起来,“虽然还是有这许多真假难分的功法,需要慢慢辨识,但已经比在国子监四大殿堂,上千瓦舍中一一寻找,区分容易的多了,老师送我的这只书囊真真是件奇宝。”,以意念将筛选后的书册一一在眼前打开,细细研读起来。

    凭着对于《八九玄功》前四层身体力行的领悟,一点点辨伪存真,他一路上终于把那千数功法全都看遍,大概整理出了玄功的后半部分,只是第八层,第九层骨骼、脑髓的淬炼之法,仍旧无法补齐。

    如此结果虽不完美,却也算对得起张还生整整一十二日不眠不休的努力。

    事毕,他将玉虫收入怀中,遗憾的长舒了口气,斜倚着厢壁睡了过去。

    “君爵,海滨码头已至,您该下车了。”不知过了多久,突有一个粗重的声音将张还生吵醒。

    “终是到了吗,这一路有劳王大都督了。”张还生睁开眼睛,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见一个留着三、四寸长,密密麻麻络腮短须的中年大汉正望着自己,直起腰来,笑着说道。

    这时外面突有‘哗哗…’的波浪拍岸声传来,张还生施施然的钻出车厢,跳下了辕车,左右看了看停泊着数十辆百丈大舟的雄伟码头,呼吸着海边湿咸的暖风,稍等了一会,便有礼部外遣的红袍官员,急急跑了过来。

    “礼部员外郎霍桲蕲见过君爵。”来到张还生面前,不卑不亢的拱手施了一礼,那红袍官员朗声说道。

    “霍大人请了。”张还生客气的笑笑,朝霍桲蕲还了半礼道:“这些日子为了吾海外复国之事,大人真是多有操劳,、多谢了。”

    霍桲蕲闻言却摆摆手,肃声说道:“吾乃是大楚朝臣,奉天子之命襄助君爵复国,乃职责也,不敢当,亦不可当君爵的‘谢’字。”

    听他如此一板一眼的生硬讲话,张还生顿觉无法继续客套下去,只能干巴巴的一笑,单刀直入的粗疏问道:“那天子赏我三悬、九邑,十五万丁口,千五甲士,不知现在都在何处?”

    “霍某粗通统筹之法,按着君爵赶来的时间,一点点做出安排,”霍桲蕲颇为自豪的答道:“在您来到码头的同时,十五万庶民、一千五百名甲士,连同一应的食粮、桑麻、畜种…都已装载进了船上。

    接下来只需再将天子恩赐的钟鼎礼器、百器、百工装入船中,君爵便可扬帆海上,直往属意的岛屿了。”

    张还生颇为吃惊的说道:“霍大人真是大才,十几万人远赴海外乃是何种繁琐、浩大的工程,我原以为到了码头后,还得在近处的府县住个三、五、七天,才得准备周全,万没想到你竟然将时间筹划的如此契合。

    那事不宜迟,咱们今日便出发如何。”

    “这种事按着礼法,应有君爵决定,”霍桲蕲闻言拱手行礼道:“等您登上旗舰之后,只管下令就是。”

一百一十一章 有人来投() 
正是三、四月的爽朗天气,海面波波荡漾,空中碧空无云,站在清风徐徐的岸边,极目远眺,就见海天浑然一色,委实让人心旷神怡。

    此时张还生听了霍桲蕲的话,一边手搭凉棚欣赏着美景,嘴角泛起丝丝笑意,一边开口说道:“既如此那霍大人,咱们便上旗舰去吧。”

    话音刚落,身后站着的那名短须如刺的御林军大汉,双手抱拳,朗声说道:“将君爵送至此处海港,某便算是完成了天子旨意,该当即刻返京复命,就此与君爵别过了。”

    “啊,王大都督忠君效命,一路辛苦,烦劳,烦劳。”张还生闻言转身朝那军将躬身还了半礼,客套着随口说道,之后目送他率领着麾下的三都青鸦卫飞上天空,转回身来,施施然的请霍桲蕲头前带路,找到了船队旗舰,御风飞了上去。

    左、右两边都是首尾数百丈长,甲板几十丈宽的巨舟,那旗舰虽说是舰队之首,其实也就只是比普通船只大了一线,只是甲板上多了许多量海、旗语、观星、测象…等等确保行海安全、指挥舟队行动的花俏设施。

    踏上旗舰,在霍桲蕲的介绍下与船长相识之后,张还生漫步前行,不知不觉,来到船头。

    迎风而立,他突感一阵恍惚,仿佛回到了十二年前,自己乘着啸风军的巨舟乘风破浪,离开佛山孤岛之时。

    只不过那时他还是个刚刚修行入门的羸弱孩童,如今却已是走出独有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通天修炼之途,受大楚天子封诏,享钟鼎礼器,堂而皇之于海外开疆破土的封君了。

    与船长一左一右,亦步亦趋跟随在张还生身后,来到船首的霍桲蕲,此时见劲风烈烈,吹的少年衣袖飞扬;艳阳高照,映的俊杰眉宇生辉,说不尽的意气风发,不由得心中暗赞,“此子果如传闻一般,看似其貌不扬,实则却有股峥嵘气质。”,嘴巴却问道:“君爵,可要起航了吗?”

    “船队起航,霍大人便要离开了吧?”张还生闻言回过神来,扭头望着霍桲蕲一笑问道。

    “正是如此。”霍桲蕲施施然的行礼答道:“船队离案,我的统化筹备之责便已完成,自然也得如王大都督般回京复命了。”

    张还生闻言心中又是一动,突地长叹了口气道:“我今日见君,方知大楚还有如此既有风骨,又精通筹划、统备之学的英才存在。

    可见往日在熊京时,一心闷在国子监中修行不理世事,却又感叹炎黄大地乱局隐现,内忧外患层出不穷,世间却偏不出‘才干’力挽狂澜,实是有失偏颇了。

    今日吾将漂泊出海,力图复国建章,说起来是为炎黄开疆扩土,其实无论成败,都等于远避海外,再也无暇、无力顾忌东洲之事。

    大楚、炎黄,便留待君等施为了。

    异日但闻有成,吾必于海外为尊敬贺也。”,之后竟侧身朝霍桲蕲深深施了一礼。

    霍桲蕲着红袍,官居礼部员外郎,不过一大楚六部中的五品京官也,还不算清贵之职,让其复兴炎黄,简直就是发了失心疯的鬼话。

    但世间人除非那些生性恬淡的圣贤,否则往往有多大才干,便有多大的抱负。

    霍桲蕲既然能够心有成竹的,一面分毫不差的揣测着张还生的行程;

    一面调度十几万庶民青壮,无法计数的粮食、桑麻、畜种等等攸关民生之物装船。

    出现在张还生面前时还明显休整过仪容,神色从容,不急不躁,其才干之卓绝,可见一斑,自然也生有一颗自命不凡的心。

    因此听了张还生的话,不仅不觉的怪异,反而心情激荡,自觉遇到了知己,却不知张还生会这样讲,完全是因为有感于大楚局面日益糜烂,熊京城中的官僚、权贵却无论老少尽皆为了私利谋算不已,一时心血来潮,有感而发。

    脸色赤红的洒然一笑,霍桲蕲也不还礼,昂声说道:“君爵如此期许,真真让人感叹莫名,吾唯有勉力一试,希望异日若有再会之时,能担当得您如此大礼。”,转身洒然离去。

    张还生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先是一愣,之后不觉张张嘴巴,心中暗想道:“无意间树了根杆子,便有人爬了上来,这霍桲蕲倒是个有趣人物。”,紧接着便吩咐船队即刻起航。

    顿时纵横左右广阔无垠的码头一阵忙乱,在旗舰旗语的指挥下,几十艘巨舟依次起锚,无数水手拉起风帆,借助着海风之力,开始缓缓鱼贯着驶离泊口。

    而就在这时,空中突有一叶扁舟载浮载沉在云端,飘到了竖起红色‘首’字大旗的船队旗舰上,斜斜俯冲着落了下来。

    若是在海上突遇这种奇事,为防被歹人所趁,船队甲板上摆着的诸多火器,怕是早已齐齐发射。

    但舰队此刻才刚要离岸,情况有所不同,旗舰甲板上的百余名水手只自觉的狂奔到各自能够熟练操纵的火器前,将筒口一齐对准了那如同片树叶般,缓缓飘下的扁舟,却并未扣动火引。

    与此同时,身穿着鱼皮长袍,瘦小如同只猿猴,相貌亦是尖嘴猴腮的旗舰船长深吸口气,胸膛高高鼓起,开口声若洪钟一般,响彻天地的问道:“天舟上的来者是哪路高人,为何要落到吾等的船上。”

    话音落地,那扁舟在离着甲板三、四丈处缓缓悬停,舟中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翁探出头来,笑盈盈的朗声说道:“诸位莫慌,吾乃是齐国春秋书院的学士,并非歹人。

    今日带着几位劣徒远来,是为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