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翻天鉴-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猜出这一关节之后,三十三长长松了口气,歇息了一会,一口气吞下许多养气的药丸,之后闭上双眼,将骨钵倒扣在天顶盖上,施展出自己唯一会的冥思之法,拭莲台来。

    将杂念一一斩断,渐渐一个呢喃咏经之声,在他耳边响起,“释迦大尊证正果而得万法,修化身九尊,一曰大日如来,二曰暗日如来,三日愤怒明王菩萨…此七者皆为人像,又有外道法相两尊,曰大威天龙、智慧宝象…”

    这呢喃声咏诵的佛经名为《龙象根本经》,而既有‘根本’二字,则必是可证大正果,得大神通的传承无疑,自然听得三十三是如痴如醉。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将经文尽数记下后,本能的睁开双目,就见山峦之内,云雾之中,一龙一象翱翔、奔走,左右万仞山壁的纹理,面前无边无际大河、火山流淌的波澜,都化为玄奥法印,点点滴滴落入眼中。

    无念无识之下,三十三双手相结,开始不由自主的模仿着那些法印结出手印,同时脑海中自然而然从刚才记下的佛经里,演变出种种的奥妙心法。

    眼看着他极为顺利的传承到大德法统,没想到,才刚结了几个手印,三十三本来可以算是颇显肥壮的身躯,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干瘦了下来,不一会鼓鼓的面颊就颧骨高耸,已变得皮包骨头一般。

    这其实也不奇怪,释教修行本来就重神魂,轻忽肉身,上古传承更是如此,所以人世间流传最广的一句偈子才会是,‘肉身本是臭皮囊,为渡苦海做筏木’。

    再加上三十三的禅武底子实在过于浅薄,体魄只比常人稍强一点,再临时抱佛脚的吞药补气,也不可能一举修习成《龙象根本经》这种至玄法门。

八章 历尽磨难成神胎() 
以牺牲肉身作为手段,成就正果,其实绝不能算错,毕竟大德高僧们修行透彻后,超凡脱俗,得大自在、大神通,又何必在乎往日的一具臭皮囊。

    可三十三此时的处境却截然不同,那《龙象根本经》在玄奥莫测,也不可能融会贯通后就让他马上证得佛门正果。

    若因此伤了肉体根基,在这荒蛮海岛上,其唯一的结局便是身死道消,重堕轮回。

    眼看着这场劫难再所难免,幸好在此危机关头,因为身体消耗过甚带来的巨大痛苦,令三十三从无知无觉的传法修行中清醒了过来。

    盘坐莲台之上,虚弱无比的喘息了几口,他转念便明白了此时的处境,心中瞬息转过无数念头,“传承上古大德的衣钵,果然没这么简单!

    现在我肉身空乏,若想要继续修炼下去,只能全靠释觉悟留下的丹药支撑,一个不巧便可能耗尽生机,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先淬炼肉身,待到体魄蜕变后再传承真经。

    而且走这条路的话,恰好芥子袋玉匣中的《八九玄功》便是炼体至宝,虽只是残篇,也足堪使用。

    但法门再妙,修炼就越难,以我的资质,想要炼体有成,至少要在这山洞中潜修几年的时间。

    虽然这里有着上古大德结界,百邪不侵,又可以生食那无骨鱼度日,倒也安逸,可释觉悟乃是大须弥寺年轻一辈的风骚人物,绝不可能失踪上千日无人问津。

    而这件事一旦发作,只怕我就…”,想到这里三十三咬了咬牙,目光流露出一抹决然之色,从芥子袋中摸出几个琉璃瓶,将其中的丹药不分良莠的一口气吞下,重新斩断杂思,陷入了传法之境中。

    时间缓缓流逝,匆匆不知几许,也不知道他几次从冥思中痛苦觉醒,吞服药丸,继续坚持结印修行,终于在三十三形销骨立,将芥子袋中上百瓶丹药、雨露吞食一空之际,双手五指相交,结出了《龙象根本经》中最后一个法印。

    顿时,山峦中翱翔、奔走的巨龙、宝象,于空中相撞,交合,化为一股七彩气旋,从天而降,将他头上倒扣着的骨钵冲的粉碎,灌顶进入了三十三的头颅之中。

    之后在其周身各处运转九遍,将肉身中最后一点精气都搜刮干净后,那彩气凝结演化,变成一个婴儿拳头大小,似虚还实的卵胎,隐藏在了天顶盖里。

    这时三十三精神已是灯枯油尽,肉身更是嶙峋如一具包裹着人皮的骷髅一般,目光毫无神采,面孔枯灰的盘坐在红莲之上,如石像般一动不动。

    不知过了多久,一股强大至不可思议的无匹巨力,突然自地底深处生出,摇动的整座山峦震颤不已。

    不一会,万仞石壁上便龟裂出万千缝隙,数不清的碎石如雨点般落下,砸入翻腾越来越剧烈的火海、大河之中,溅起无数波澜。

    天灾忽现,在此命悬一刻之时,仿佛受到人趋吉避害的本能支配,三十三像个僵尸似的摇摇晃晃站起身来,蹒跚着离开红莲宝座,迎着头顶的落石,任由脚下岩浆、流水咆哮不已的,一步步走进了岩道尽头的洞窟之中。

    甬道漆黑且摇晃个不停,他面无表情,神情呆滞,脚步踉跄的缓缓前进,却奇迹般一步都没踏错,跌跤,就这么慢慢腾腾的足足费时四、五个时辰,安然无恙的走出了山洞。

    而就在三十三踏出洞口的一瞬间,那洞窟便随着一阵连绵巨响,塌陷的无影无踪,整座山峰都变得矮了一截。

    洞窟前的几株小树也同时无声无息的枯萎成一堆朽木,随风消散于天地之间。

    山崩地裂产生的巨大冲击,狠狠撞在三十三的背脊之上,令他像是片被飓风吹拂的纸片般腾空而起,飞出七、八丈远,叽里咕噜的由半山腰直滚到了山脚下。

    即便是武者之身,这一跌恐怕也要去掉小半条命,可落地后只十几个呼吸,三十三便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一般,动作缓慢的从地上爬了起来,踉踉跄跄的继续前行,朝远处一片一望无际的茂密丛林走去。

    此时正是月满中天,妖、兽寻常出没的时刻。

    三十三慢慢靠近森林的同时,一群长着黯淡无光的灰色毫毛,獠牙参差,肚皮扁扁,嘴巴里馋液直流的饥饿野狼,恰好从林中蹿出,踏着皎洁的月光,狂奔着朝他迎去。

    眼看一场惨剧便要发生,可半刻过后,两者相遇,那狼群竟将三十三视为没有生命的鬼物一般,毫无兴趣的擦肩而过,任由他蹒跚的踱步走进密林,消失的不见了踪影…

    之后山中无甲子,岁月不知年,转瞬四十余日的时光悄然流逝。

    这天深夜时分,空中乌云密布,遮天蔽月,地上大雨滂沱,泥石横流,几千人马乘坐着一队巨大海船,悄然登临海岛一处天然形成的港湾之上。

    上岸后,这群人马中上百个有道之士,身上像是有一圈无形护罩般不沾风雨的缓缓腾空而起,其余持弩挎刀,身披皮甲的军士,则动作极为敏捷的在不到半盏茶的时间里,无声列出了战阵。

    军阵最前面领兵的是一位穿着麒麟黑金甲,手持七尺斩虎刀,下巴留着五绺长髯,气势不怒自威的战将。

    狂风暴雨中,只见他抬头望了望空中的修士,又看了看自己整装待发的属下,以天命之力传音说道:“清虚仙长,军阵已列,汝等可以施法了。”

    “既如此请将军稍待。”空中修者中打头的那位面如冠玉,眉宇风流的道士闻听此言,微微一笑,居高临下的朝那军将打了个稽首。

    之后扭头看了看自己几个功法高深的同门,朗声传音道:“诸位师弟,斩灭道贼法统,扬我山门威名便在此刻,还请大家助我一臂之力。”

    话音落地,清虚伸出食指,按住自己眉心,瞬间就见一片虽然瞧着如同米粒雕字般微小,却给人一种辽阔千里感觉的平原、丘陵、河流画卷,在他外露的脸孔、脖颈上浮现了出来。

    与此同时,一方底部写着‘敕封清宁祭酒’的台印虚像,从清虚头顶喷薄而出,在风雨中真真实实的凝现成一方青金大印后,被他抓在了手里。

九章 杀劫临门() 
如此夺人眼球的法门,就算威力还未展现,单从卖相上讲就已经显得十分玄妙,清虚背后几个排在修士队伍最尾端的年轻道士,看到师门前辈道法精深,忍不住一个个露出与有荣焉的表情。

    其中一个年龄看着最轻,显得唇红齿白,清秀斯文的后辈更是兴奋的指着,远处清虚手中那方金印道:“这‘清宁祭酒印’真不愧是我山河观,十大传承至宝之名。”

    周围同门听了这话,纷纷露出赞同之色,也顾不得是在战场之上,七嘴八舌道:“正是如此,清宁之地沃土千里,兼有山川之险,江河之利,作为我山河观根本法门的修行粮资,简直是天作之选。”;

    “我山河观自中古大贤乾坤子开山门以来,历时五万八千载,有多少天才横溢之士纵横一时,可不过就留下了十件传承至宝,又怎么可能是浪得虚名。”;

    “宝物虽好,却也要主人法力高深才得展现光彩,除了山门中隐居潜修的祖师外,怕也就是清虚师伯祖,才能使这宝印见真颜色了。”

    他们越说越欢,突然就听一旁有个身量矮胖,长着一脸杂乱虬髯,双目圆如铜铃,像是宰猪匠多过道人的大汉,不以为然的异议道:“清宁祭酒印虽好,却总是山门先辈的遗惠。

    总不如清罡云师叔祖天生地长,自然而成的敕命之宝,更加潜力无限。”

    这句话隐然涉及到了山河观法统继承之争,顿时令周围变得一片哑然,而那胖道人口中所指的清罡云,乃是个高大魁梧的道士,此刻正左手凌空虚画着符箓,口念法咒,加持着右手掌中捧着的一方法印。

    他的印台与众不同,质地非金、非石、非木、非玉,内有风云日月之纹暗暗流转,外有山河湖海之色密布周身。

    外表看起来,既非方方正正,也不是浑圆如柱,而是上方浑圆,下面方正之形,与盘古开天之初,天圆地方的至理暗合。

    得到主人加持后,那法印上渐渐显现出一股黑、白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