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翻天鉴-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这话,森玄机不由赞叹的说道:“君上真真是智慧天成,一理通而百理悟,说不懂济世牧民之道,却一语中的于最关键处,实让仆敬慕莫名。”

    听到他的奉承,张还生哑然一笑,摆摆手提醒道:“只一桩事情须得注意,这铸币之权只能操于衙房手中,私造钱币者定要严惩不贷。”

    “仆已立法鼎于城中昭告庶民,私造钱币者罪同劫掠杀人,除死无二刑也。”森玄机沉声答道。

    “那就好了。”张还生闻言笑着点了点头,就听那森玄机又说道:“君上,我从您前几次在林间赎救奴人时,带到岛上的各种辎重中,拣出了许多桑麻种子,均已在岛上种养成功,畜种也繁衍开来。

    而因为有了牛、马帮着耕种,节省了不少人力,吾又慢慢将庶民中,会制器、酿酒、纺织…等等的匠人挑选出来,让他们仍操旧业,并许以财物,诱以厉害,强使其收徒传艺。

    现在又有了君上从大楚国子监带来的百工典籍作为支撑,未来我张县一定百业兴盛,到那时甲兵再成,自然可以开埠、立港,做那东、西二洲海贸的枢纽之地,顺便贸易,谋千世繁华。”

    “原来玄公是如此运筹张县未来的,”张还生听到这番话,沉吟片刻,赞同的鼓掌叹道:“真非国士不能为也,当受我一礼。”,之后站起身来,朝着森玄机深深鞠躬,行了个全礼。

    森玄机见状,自然起身还礼,两人双双施礼之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地心有灵犀般,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而了解到森玄机有如此远见后,张还生对于张县的未来,便再没了牵挂,次日,和衙房里剩余分领着户、刑、兵、工、吏、礼、农诸务的主事见过一面之后,便乘着梭舟远渡大洋,御风飞翔着回了熊京。

    此时距离他离开熊京的暴雪之夜,才过去二十多天。

    张还生装出蓬头垢面,痴迷于修行的样子,回到张氏祖宅,本以为应该根本无人察觉自己离京远行,却没想到刚刚进了自己住的偏院,按着习惯,漫步走进膳房,还没开口,便听到匆匆忙忙迎上来的贴身丫鬟春熙说道:“君子,二十日前,下军将于家的仆从,来请过您。

    十三日前,您外祖青檀公的道童也来府中找过您,需要回什么口信吗?”

    之前呆在国子监中二百余日,也无人问过张还生的死活,可刚刚离开熊京不过二十多天,竟有两家轮番上门寻找,让他心中不由得暗叹运气不济,嘴巴里却鬼扯道:“最近这几日,我修行到了关隘处,为求突破,便在国子监中随意找了间静堂潜修。

    没想到竟让人寻到了家里。

    这样吧,你去准备车驾,我吃过晚食便到清月观去见外祖,至于下军将于家吗,你派个人去问问找我有何事情,再作计较好了。”

    春熙闻言应了声,“是。”,转身退下,几盏茶的功夫过后,便带着群小厮将晚食从了上来。

    不眠不休,接连驾风而行十几个时辰的张还生,看到面前满桌的珍馐美味,自是毫不客气的大快朵颐起来。

    等他填饱肚子之后,正想要乘着辕车出门,那去下军将于府回话的仆从,却拿着张素帖回禀说,于家年轻一辈的嫡系君子,想要邀张还生于三日后,至京郊鸣鼓泉赏梅。

    接过那仅在表面,用点点墨迹勾勒出落花之韵的素白拜帖,张还生随口问道:“你去于府问话,他们也没回答十几日前,为什么要见我吗?”

    “禀君子,小的进于府说明身份后,便被门子带到了于家小君子的面前,”那仆从恭恭敬敬的答道:“只看着那小君子亲笔写了这张帖子,其余的话什么都没有提起。”

    “是吗,那你下去吧。”张还生闻言将帖子收了起来,摆摆手让小厮退下后,眉头紧皱,思索着走出了张府,一路乘车出了熊京,来到了城外郊野之地。

    一轮明月之下,马蹄踩着宽敞无比的大道‘哒哒…’作响,前行许久,拐上条小小的石路穿田过桥,来到了一座山村中。

    因为就建在大楚京都远郊,世道再乱,只要不是鼎革在即,天子脚下总有一份安宁,所以那村庄显得富庶安逸,见有陌生车驾闯入,村头打谷场上几个正在热热闹闹听‘社戏’的壮年汉子,围了过来,高声问道:“天已大黑,何人来我丰穗村中啊?”

九十三章 深夜入观中() 
贵人门子九品官。

    给张还生驾车的是个身穿青衣布袍的魁梧汉子,平常在张家族人面前,神情总是木讷、老实,但此时见村人围过来,却眉毛一竖,盛气凌人的怒喝道:“汝等都是清月观的仆户吧。

    吾车上坐得乃是清月观主,青檀公的唯一后人,也是熊京张氏嫡长孙,御封云骑尉,张还生张大人。

    于公,你们是民,大人是六品贵官;于私,汝等是卖身之仆,大人是你们的少主,你们怎敢如此喧哗!”

    听到这话,那些陆续涌上前来的青壮汉子,一个个面露惊疑畏惧之色,纷纷站定。

    不远处一些本来冷眼观瞧的老者,反倒颤颤巍巍的走上前来,齐齐施礼后,为首的一个硬着头皮问道:“既是贵人来了,不知可有什么信物吗?”

    “好奴才,竟还敢质疑君子的身份!”那驾车的壮汉闻言大怒,竟直接将马鞭举了起来,眼看就要抽下,突然就见他身后的车厢竹帘猛然卷起,一股飓风涌出,化为无形锁链,将那壮汉高举的右手牢牢拽住。

    之后一个清越的声音在车厢中响起,“区区云骑尉只是个小小六品散役,有什么值得冒充的呢。

    不过老人家实在不信的话,那随圣旨,陛下还赏下了面小印,你便瞧瞧吧。”

    话音落地,一方寸许见方,高有两、三寸,上雕骏马踏云纹的银质印玺,随风飘了出来,悬在了那些村老的眼前。

    隔空看了看那印玺精巧无比,实在不像假冒,那几个山村老人相互使了个眼色,根本没再真的接过银印验看,现出惶恐之情,跪倒在地上,不断的叩首道:“少主大人在上,小老儿等有眼无珠,竟然冒犯了您,死罪,死罪!”

    一边齐齐告罪,一边还怒斥着周围的后辈,“大胆的东西,少主大人驾临,还不快过来叩头,真是不知礼数的顽劣东西。”;

    “看社戏看的入迷,丢了脑子吗,一群该把眼珠子掘出来的灰孙,少主来了,还不过来跪迎。”;

    “第一次见少主子就失了礼数,仔细被打折了腿,真是些子不知死活的东西,还不来迎着。”…

    被他们这一闹,好好的一场子社戏转眼间便无法再继续下去,打谷场上很快便密密麻麻的跪下了数百丁口。

    远方木头搭成的戏台上,一个脸孔摸着金粉,装扮成招财金童的少年,居高临下,借着打谷场上的火光和空中皎洁的月色,鸟瞰到满地的人头,心跳不知不觉间快了数倍不止,默默想到:“大丈夫,当如是也。

    总有一日,我也要如此这般!”

    站在他身旁,装扮成进宝玉女的少女望着同样的场面,却恨的银牙暗咬,心中暗暗想到:“一个小小的世家子弟便将几百庶民视为蝼蚁,随意欺压摆布,天道何其不公也。

    我辈将怒而争之!”

    远处的张还生自然不会知道,二十几丈外的木台上,两个小小戏子的不同心思,见众人跪拜,只淡淡说了句,“都起来吧。”,便跳下马车,将满地村民抛在身后,穿越山村,踏上一条石径,漫步向上,孤身一人进入了山林之中。

    不一会,红尘喧嚣渐远,耳边只剩下虫鸣鸟叫、水流兽吼之声,又朝前百数十步,他眼前豁然开朗,现出一片平坦的石崖,倚着山壁处有一股清泉涌出,泉边建有一座道观,虽称不上十分恢宏,却也三进七殿,极为精巧。

    “这里就是了。”抬头望见道观雕刻着道家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祥瑞的门梁上挂着副青木匾额,上写着‘清月观’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张还生嘴巴里喃喃自语道,大步向前,‘啪啪啪…’的敲响了观门。

    他用的力道不大,无奈再次清幽之境,一点声响便显得极为刺耳,很快便有道童将门打开,看也不看的不耐烦呵斥道:“谁啊,这么晚了还平白扰人清静。”

    “童子请了。”张还生闻言,笑笑答道:“我乃是你家观主的俗世外孙,张还生,前几日蒙外祖召见,却因为闭关潜修,错过了…”

    不等他把话讲完,那小道童已瞪大眼睛,连连稽首道:“原来是张家君子来了,失礼失礼,我还以为是附近那些山民谁又有了急症,来寻医问药呢。

    君子快请进来,在厢房先用杯热茶,祛祛寒气,我马上去告诉知客师兄,让他去禀报观主,说您来了。”,慌忙将其迎进了观中。

    之后张还生被带到偏房,饮了杯热气腾腾的花茶,稍等片刻,就又跟着一个自称知客的中年道人,来到内堂一处静室门外。

    接着那知客道人将画着黑白鱼的木门轻轻推开,恭恭敬敬的报了一声,“道主,张家君子来了。”,便请张还生移步踏入了静室之中。

    室中地方仅两丈见方,内里只有三物,一是靠墙处摆着的长榻,二是榻前放着的一个黄铜火盆,三是铜盘后一个圆圆的蒲团。

    榻上一个须发皆白,身穿道袍的老人盘腿而坐,脸孔浮现出五味杂陈表情的望着张还生许久,指了指那蒲团道:“坐吧。”

    张还生闻言先深深施了一礼,干巴巴的说了句,“外祖可好,孙儿给您见礼。”,然后才依言盘坐在了蒲团之上。

    等他坐定,那老人突的说道:“孩儿,你认祖归宗已经两百余日,我却一直没有见你,你有怪我吗?”

    “出家无家,”张还生沉默片刻,轻声答道:“外祖您既然已是道门的真人,那不见凡俗亲人,一心清修,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为人子孙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